現代破產法

現代破產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鄭有為
图书标签:
  • 破产法
  • 民商法
  • 商法
  • 法律
  • 金融
  • 经济
  • 公司法
  • 债权债务
  • 法律实务
  • 现代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二○○八年四月施行的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以及之後的持續修正,象徵我國正式進入債務清理總體機制的現代化,破產法與公司法(公司重整)的相關改革進程亦將隨之而來。
 
  基此,本書全新論文集收錄作者近年來對破產法、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公司法(公司重整)以及司法院債務清理法草案提出之觀察/建議,供各界參酌。
 
  最後,本書始終對我國新一代債務清理體制的發展,抱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並希冀從世界宏觀的角度,期許我國破產/重整制度的美麗新未來。
现代破产法:一部关于全球债务重组与经济韧性的深度研究 引言:现代经济的隐形之锚 在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浪潮下,企业和个人的债务结构日益复杂。在看似繁荣的商业图景之下,隐藏着系统性风险的幽灵——破产。破产,不再仅仅是失败的代名词,更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减压阀”和“重启机制”。本书《现代破产法》旨在超越传统法律文本的束缚,以跨学科的视角,系统梳理并深入剖析当代全球破产制度的演变、核心理论、实践挑战及其对宏观经济韧性的深远影响。 本书的撰写,立足于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欧盟、中国以及特定新兴市场)破产法律框架的细致考察,并融合了经济学、金融学、行为科学的洞察,力求描绘出一幅关于“债务困境如何被管理、重组与最终解决”的完整图景。我们关注的重点,并非法律条文的堆砌,而是立法精神、司法实践中的权衡取舍,以及技术创新如何重塑债务清偿的效率与公平。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与历史演进 第一章:破产法的哲学内核与经济学基础 破产制度的存续,根植于对“契约神圣性”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之间的永恒张力。本章首先探讨了破产法的两种核心哲学流派:清算主义与重组主义。清算主义强调迅速处置资产,以维护债权人利益和市场纪律;而重组主义则更关注债务人(特别是具有社会价值的企业)的存续价值,寻求在债务减免和业务重塑中实现整体价值的恢复。 经济学视角下,我们引入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概念,分析破产制度如何通过设立合理的债务违约成本,来规范借贷行为。此外,我们深入讨论了信息不对称在破产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透明化的信息披露机制来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 第二章:从巴比伦法到跨国重组:历史脉络的嬗变 破产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产物。本章追溯了破产制度的起源,从古代对债务奴役的限制,到中世纪对商业信用体系的支持。重点剖析了工业革命对破产制度的冲击,促使各国开始建立现代化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破产法院体系。 特别关注二战后,美国《破产法典》(Bankruptcy Code)的诞生及其对全球的影响。我们将分析其如何确立“债务人友好型”的重组机制(如Chapter 11),以及这种模式如何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所借鉴和本土化。 第二部分:当代破产框架的实践深度解析 第三章:美国《破产法典》的精妙与局限:以 Chapter 11 为核心 Chapter 11 机制,作为全球企业重组的“黄金标准”,其核心在于“债务人拥有者主导重组”(Debtor-in-Possession, DIP)。本章将详细解构DIP的权力边界、债权人委员会(Official Committee of Unsecured Creditors, UCC)的职能与监督权,以及“一揽子计划”(Plan of Reorganization)的制定、披露声明(Disclosure Statement)的审批,直至最终的确认(Confirmation)。 我们同时剖析了 Chapter 11 在实践中的弊端,如“重组的滥用”(Abuse of Chapter 11),即企业利用程序延长经营时间,或通过“售后债权”(DIP Financing)获得超优先地位,从而稀释现有债权人的权益。 第四章:欧洲的“第二机会”:欧盟破产指令与各国差异 欧盟在推动跨境破产协调方面做出了重要努力,但各国仍保留显著特色。本章对比分析了德国的“企业稳定与重组法”(InsO)和英国的“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程序。重点比较了各国对“优先债权”的界定,特别是对雇员薪酬、税务债务和担保债务的处理顺序。 讨论焦点在于,如何在保持成员国内法律独立性的同时,实现跨境债务识别和清算程序的承认与执行(依据《欧盟破产条例》)。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破产实践 中国《企业破产法》的快速发展,是理解新兴市场债务处理机制的关键。本章探讨了中国破产制度从早期侧重“破产清算”向“重整优先”的政策导向转变。我们将分析法院在重整程序中发挥的特殊作用——特别是法院对重整计划的直接干预和对“出资人权益剥夺”的司法裁量权。 此外,本书将深入考察中国在“僵尸企业”出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处理以及个人破产制度试点(如深圳)方面的最新进展与面临的深层次社会经济挑战。 第三部分:特定领域的焦点与前沿议题 第六章:金融机构的特殊处置与系统性风险防范 传统破产法在面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时往往力不从心。本章聚焦于“有序清算机制”(Orderly Resolution Regimes),如美国的“贝尔斯登模式”与英国的“特殊清算机制”(Special Resolution Regime, SRR)。分析了“生前遗嘱”(Living Wills)的概念,即金融机构在危机爆发前预先制定的、允许监管机构隔离和清算复杂衍生品和跨国业务的预案。本书探讨了如何平衡市场信心维护与股东权益的保护。 第七章:跨国破产的复杂性:UNCITRAL 示范法与管辖权冲突 在全球债务结构日益跨境化的今天,识别何地发生“主要利益中心”(COMI)成为管辖权争夺的核心。本章详细阐述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的《跨国破产示范法》在全球的采纳情况,及其如何协助各国法院互相承认外国破产程序。讨论了在涉及主权债务和混合债务(如企业兼具商业债和政府债)时的法律适用难题。 第八章:重塑与创新:数字经济与 ESG 压力下的破产新趋势 技术和价值观的变迁正在重塑破产的内涵。本章关注新兴领域的挑战: 1. 数字资产的清算与归属:如何对加密货币、NFTs 等非传统资产进行估值、冻结和分配。 2.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的嵌入:破产程序如何考虑环境清理责任、碳排放负债,以及重组计划中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承诺。 3. 债务人行为的心理学分析:探讨管理层在面临财务困境时的认知偏差,以及如何设计制度来鼓励更早、更负责任的破产申请。 结论:迈向更具韧性的经济未来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为法律从业者、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思考框架。现代破产法,是平衡效率与公正、短期痛苦与长期繁荣的艺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完善和适应性强的破产制度,是确保资本市场健康循环、为创新提供安全网的关键所在。本书相信,通过对现有框架的批判性审视和对未来挑战的预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全球经济生态。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鄭有為
 
  現 職
  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企業重整/再生與破產法制研究中心主任
 
  學 歷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博士(S.J.D.)
 
  經 歷
  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日本早稻田大學比較法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臺灣高等法院司法事務官專業課程講座
  法官學院「消費者債務清理專題」講座
 
  研究專長
  破產法、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公司法

图书目录



‧第一編 消費者破產/債務清理
第一章 「理性選擇」或「非理性選擇」?──論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的二元選擇機制

壹、前 言/3
貳、理性選擇、非理性選擇與受限制選擇/6
參、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自由選擇機制/8
肆、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自二○○八年施行後之實務狀況/13
伍、清算不免責的時代意義/16
陸、奢侈浪費行為的再探討/19
柒、代結論──回到理性且真正自由選擇的康莊大道/23

第二章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十年發展之回顧與展望──兼論美國聯邦破產法當代發展之比較研究
壹、前 言/27
貳、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十年之發展/29
參、美國聯邦破產法十年之發展/37
肆、我國與美國消費者破產體制十年實證統計比較分析/56
伍、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體制未來觀察與建議/66
陸、結 論/71

第三章 論更生程序的「不能清償」──兼論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一○六年度消債更字第二二三號裁定
壹、前 言/75
貳、破產法的「不能清償」/77
參、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的「不能清償之虞」/79
肆、更生程序的「不能清償之虞」vs.公司重整的「重建更生可能」/81
伍、「不能清償」理論的再建構──美國法制的參考/87
陸、結 論/91

第四章 論「建物價值」與「更生不能」──兼論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一○六年度消債更字第一七二號民事裁定
壹、前 言/93
貳、「清算價值保障原則」的雙重意義/95
參、「不能清償」與「清算價值保障原則」/98
肆、「建物價值」與「債務總額」/104
伍、「更生不能」的再檢討──代結論/110

第五章 論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一三三條的「準」財力計算公式
壹、前 言/113
貳、美國聯邦破產法第七○七(b)條的財力計算公式/116
參、我國清算程序實務裁定評析/125
肆、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一三三條的評價及再建議/137
伍、結 論/148

第六章 論「清算不免責」的再突破──兼論「奢侈行為」在我國消費者債務 清理條例清算程序的應有地位
壹、前 言/151
貳、「奢侈行為」的時代意義──以「奢侈浪費」為討論核心/152
參、我國二○一二年修法前的狀況──實務上「清算不免責」的大量出現/154
肆、我國二○一二年修法後至二○一五年的現況──實務上「清算不免責」持續出現的意義及評價/158
伍、清算不免責的再突破──對「奢侈行為」規範的再建構/166
陸、結 論/170

第七章 論「未來收入」──從美國聯邦破產法角度兼論我國破產體制發展的關鍵下一步
壹、前 言/173
貳、「未來收入」在我國破產法上的定位/174
參、「未來收入」在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清算程序的定位/182
肆、「未來收入」在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更生程序的定位/194
伍、「未來收入」的總體布局/207
陸、結 論/217

第八章 論「不完全破產」──兼論最高法院一○八年度台抗字第八四六號民事裁定
壹、前 言/219
貳、本案事實、最高法院見解/220
參、臺灣法院實務傳統見解、聯合國立場/222
肆、破產法之公告、通知與協力義務/226
伍、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債務清理法草案之立法精神/229
陸、結 論/231

‧第二編 企業再生/債務清理
第九章 日本民事再生法二十年之回顧和展望──以「企業再生」為探討核心

壹、前 言/235
貳、民事再生法的實施情況/238
參、帶給會社更生法的影響/242
肆、民事再生法、個人再生與企業再生/249
伍、結語及展望/251

第十章 論智慧財產權之出售及其授權契約在破產/重整程序上的處理──兼論司法院債務清理法草案的國際破產視野
壹、前 言/259
貳、出售式重整中智慧財產權的出售/261
參、智慧財產權授權契約在美國聯邦破產法上的處理/267
肆、智慧財產權在國際破產/重整程序上的保護/273
伍、結 論/283

第十一章 論自願性重整──兼論對司法院債務清理法草案重整章的幾點觀察與建議
壹、前 言/287
貳、美國聯邦破產法自願性重整制度的演進/291
參、自願性重整在美國的發展實踐/296
肆、聯合國破產法立法指南的自願性重整制度/314
伍、我國公司自願性重整實務現況分析/326
陸、自願性重整在我國的可有發展──從公司法角度出發/338
柒、自願性重整在我國的應有地位──從司法院債務清理法草案出發/348
捌、結 論/360

第十二章 論清算式重整──兼論債務清理法草案第二六一條的時代意義
壹、前 言/363
貳、清算式重整的蓬勃發展──以美國為首的新世代重整/365
參、出售式重整的快速興起──推波助瀾的巨大效果/376
肆、清算式重整三大類型的出現──承先啟後的關鍵/390
伍、清算式重整在我國的實踐──以歌林重整案為例/400
陸、清算式重整在我國的未來──對債務清理法草案的再期許/408
柒、結 論/418

附 錄/423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5118549
  • 叢書系列:民事程序法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5 x 21 x 2.0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近期,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於二○一八年十二月、二○二一年六月分別迎來新的修正,標誌著我國債務清理體制的有序發展,令人欣喜。二○○八年四月施行的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象徵我國正式進入債務清理總體機制的現代化,破產法與公司法(公司重整)的相關改革進程亦將隨之而來。
 
  基此,本書收錄作者近年來對不斷修正的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以及司法院債務清理法草案提出之觀察/建議,供各界參酌。於此同時,適逢本書作者進行科技部二年期(2021-2023年)研究計畫《計畫名稱:我國中小企業重整制度之研究──以美國2020年小型企業重整法(SBRA)為研究核心》(計畫編號:110-2410-H-008-005-MY2),因此本書出版可視為此計畫研究成果之一,故公司重整制度的研討亦將為本書之範圍。又破產法為我國債務清理法制之基本大法,其發展自當為本書持續關注之所在。為此,本書研究領域將以破產法、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公司法(公司重整)以及債務清理法草案為主,希冀供各界參考。
 
  此次全新論文集的出版,衷心感謝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法律組)、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企業重整/再生與破產法制研究中心(前身為企業重整與破產法研究中心)的全力支持。本書付梓亦感謝中心/計畫助理陳詒莉、陳炳譽、康家豪、陳宥竹、詹唯莙以及李姿蓉等同學的細心校對。以及,特別感謝 元照出版公司編輯團隊的大力協助,讓本書得以順利發行。最後,期許本書的出版能為我國破產法學的現代化盡一份心力,若果真如此,則余願已償。
 
鄭有為 謹識於
企業重整/再生與破產法制研究中心
二○二二年十一月一日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