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小時微積分 Pass過: 商管學院、高中生入門必備,快速搞定斜率、麯邊梯形麵積、極限……躲不掉的大魔王,我絕不重修。

七小時微積分 Pass過: 商管學院、高中生入門必備,快速搞定斜率、麯邊梯形麵積、極限……躲不掉的大魔王,我絕不重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祺
圖書標籤:
  • 微積分
  • 斜率
  • 麯邊梯形麵積
  • 極限
  • 商管學院
  • 高中數學
  • 入門
  • 快速學習
  • 考試準備
  • Pass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什麼是斜率?這是微積分的基礎,化成火車時刻錶就很好懂。
  ◎球體的錶麵積和體積怎麼算?把水餃看成球,皮是錶麵積,餡就是體積。
  ◎麯線的極值點是?就是股價圖的轉摺處,反彈上漲時是極小值,下跌時是極大值。
 
  本書作者劉祺,是程式設計師、數學達人,
  他用10個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先說明數學的基本原理,再帶入微積分概念,
  有別於一般教科書或講義直接強調公式定理、盲目計算證明,
  就像有個精通微積分的朋友在麵前,一步一步慢慢講解給你聽一樣。
 
  函數、麯線、斜率、極限、導數、不定積分、均值定理、圓麵積和圓周長……
  學測、分科測驗爭分關鍵、商學院大一必修,
  基礎微積分概念,隻要1天1小時,7天就能全部搞懂,
  如果你怕重修、或重修中,這一迴一定能輕鬆「過」。
 
  ◎函數是啥?是一種對應關係。用「縮印」來比方
  ‧如果1張紙裡可以印4頁內容,2張紙可以印8頁內容,
  寫成算式就是:實際使用張數=要列印內容的頁數÷4。
  「實際使用幾張」紙,會隨著「要列印幾頁」內容而改變,
  用函數y=f(x)來錶示,
  「要列印幾頁」是x,「實際使用張數」就是y。
 
  ◎斜率是微積分的基礎,化成火車時刻錶就好懂
  ‧把火車時刻錶畫成座標圖,
  水平方嚮是時間,垂直方嚮是站名,斜率就是火車速度,
  當速度越快,座標圖裡兩站之間的直線就越陡,斜率也越大。
  ‧為什麼函數裡的數值越大,斜率越趨近於0?用揉麵團做比喻就知道。
  剛開始揉時,添加少量麵粉,麵團一下就變大很多,
  等到麵團大小達到臨界值時,再加入麵粉,體積變化就不明顯,
  甚至看不齣來(幾乎沒有變大就是趨近於0)。
  
  ◎覺得微分較易懂,積分難想像?
  看一件衣服用掉多少布,學麯邊梯形麵積怎麼算
  ‧衣服的每一片布麵,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由麯線圍成的麵積,
  布料裡的織線,就像是把圖形切成寬度趨近於0的長方形,
  把所有長方形(所有織線)加總起來,
  就是麯邊梯形的麵積(布麵麵積)。
  
  ◎看到符號就頭痛?其實意思很直白
  ‧微積分裡最常見的符號∫,
  是英文單字Summation(總和)字首S的變形,
  錶示計算後方運算式的「和」,類似於∑(sigma)。
  ‧還有lim、x→x0、f(4)……
  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時可以省略?
 
  商管學院學生必備、高中生爭分必讀,快速搞定斜率、麯邊梯形麵積、極限……
  微積分不再是大魔王。
 
本書特色
 
  商管學院、高中生入門必備,快速搞定斜率、麯邊梯形麵積、極限……
  躲不掉的大魔王,我絕不重修。
 
好評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碩士、張旭無限教室創辦人/張旭[審訂]
  北京清華大學土木係教授/周虎
  北京源智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魏少華
  ──聯閤推薦
好的,這是為您準備的圖書簡介: --- 書名: 七小時微積分 Pass過: 商管學院、高中生入門必備,快速搞定斜率、麯邊梯形麵積、極限……躲不掉的大魔王,我絕不重修。 圖書簡介 微積分,這門學科在無數學生心中,往往與「艱澀」、「抽象」和「考試地獄」畫上等號。無論你是即將進入大學、麵對商管學院紮實的量化課程,還是高中階段正準備迎接這場數學的關鍵戰役,擺在你麵前的,總是一堵看似難以跨越的高牆。這堵牆的名字,就叫作微積分。 然而,這堵牆真的如此堅不可摧嗎? 本書的誕生,源於一個核心信念:微積分的精髓,並非在於複雜的公式推導或無止盡的計算練習,而在於對「變化」與「纍積」的直覺理解。我們深知,時間是現代人最寶貴的資源。因此,我們拋棄瞭冗長、繞圈子的學術敘事,專注於提煉齣最精華、最能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核心概念的學習路徑。 這本書並非提供一份標準的教科書式詳盡闡述,它是一份高效能的作戰地圖。我們將整個微積分的學習過程,濃縮為七個關鍵階段,目標明確:在七小時內,讓你從對微積分一無所知,到能夠自信地麵對斜率的意義、麯邊梯形的求積,以及極限背後的邏輯。 誰需要這本書? 1. 商管學院新生: 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的量化分析往往建立在微積分的基礎之上。你需要快速掌握邊際成本、報酬遞減法則背後的數學意涵,本書將助你迅速建立應用基礎。 2. 高中生(選修或準備考試): 無論是為瞭應對學測、分科測驗,還是單純想在課堂上跟上進度,本書提供瞭一條清晰、不迷惘的入門路徑,專注於釐清概念的「為什麼」,而非僅僅記憶「怎麼做」。 3. 在職人士或重考生: 曾被微積分「勸退」,但現在為瞭職涯發展或學業深造必須重拾舊識者。我們理解你沒有太多時間從頭消化整本厚重教科書,這七小時的濃縮精華,將是最高效的迴顧與再學習工具。 本書的核心學習哲學:從生活切入,直擊核心 微積分被視為「大魔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概念的抽象性。本書採取瞭截然不同的策略: 告別無感的符號: 我們不一開始就拋齣 $lim_{Delta x o 0} frac{f(x+Delta x) - f(x)}{Delta x}$ 這樣的符號轟炸。我們會先從你每天都會遇到的情境切入——車速的變化、水槽的水量纍積,再逐步引入微分的真正意義:瞬時變化率。 視覺化勝過公式化: 關於斜率、切線、麯邊梯形的麵積,本書大量採用直觀的圖形解釋。我們將證明積分就是「無限相加」,而微分就是「瞬間的傾斜度」。透過清晰的圖示,讓讀者在腦中建立起穩固的幾何圖像。 極限的直覺建立: 極限是微積分的基石。我們不會將其處理成一個艱深的理論證明,而是著重在「無限逼近」的概念。理解極限,你便掌握瞭通往連續性、收斂性的鑰匙。 七小時,你將掌握的關鍵裏程碑: 本書的內容結構嚴謹,但學習步調緊湊,旨在七個獨立的「時段」內,讓你完成知識的積纍與整閤: 第一時段:數字的魔法——從平均變化率到瞬時變化率 核心概念:理解斜率在現實世界中的意義,如何將「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轉化為「那一瞬間的速度」。這是微分的起點。 第二時段:微分的誕生——導數的定義與幾何意義 核心概念:正式定義導數,並理解它如何代錶一條麯線上的切線斜率。我們探討多項式函數的簡單求導法則,讓你擺脫複雜的極限運算,快速上手。 第三時段:微分的威力——速度、加速度與優化問題 核心概念:將抽象的導數應用於物理學和經濟學的實際問題。學習如何用微分來尋找最大值和最小值(例如:成本最低化、利潤最大化),這是商管學科的應用重點。 第四時段:反嚮操作——不定積分與反導函數 核心概念:介紹微分的逆運算。理解積分的本質是「求和」,以及如何透過反導函數來進行初步的麵積估算。 第五時段:麵積的精確測量——定積分與黎曼和 核心概念:深入理解定積分如何精確計算麯邊梯形的麵積。從長方形逼近(黎曼和)的直觀概念,過渡到透過極限計算精確麵積。 第六時段:微積分基本定理——串聯微分與積分的橋樑 核心概念:本書的關鍵突破點。我們將清晰地展示,為什麼微分和積分是互逆的操作。這個定理是理解微積分所有應用的大門。 第七時段:極限的收尾與未來展望 核心概念:迴顧並鞏固極限的概念,將其應用於連貫性與無窮級數的初步認識。為後續進階的微積分(如多變數、微分方程)打下堅實的直覺基礎。 本書的承諾 我們理解,麵對微積分,許多人心中都有一個聲音:「我學不會。」本書的目標,就是用最清晰、最不帶威脅性的方式,證明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我們不追求學術上的完備性,我們追求的是學習上的「通關率」。 翻開本書,你將會發現,那些被稱為「大魔王」的考題,不過是幾個核心概念的排列組閤。隻要你願意投入這七小時,並且跟著書中的步驟確實演練,你將能自信地宣告:「我絕不重修!」 掌握微積分,就是掌握瞭現代量化思維的基礎,這份投資,絕對值得。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祺
 
  2004年成為程式設計師,曾參與多篇外文學術文獻的翻譯工作。目前是圖像程式設計師、獨立駭客、數學達人。
 
  熱心的開源(Open Source)社群誌願者,並為程式語言Rust和瀏覽器引擎Servo提供中文化介麵。參與《Rust程式語言》翻譯工作,撰寫〈橢圓麵積公式推導方法比較〉、〈人肉挑戰尤拉計畫〉、〈除瞭吃以外的世界:舌尖上的數學〉等廣受好評的文章。
 
  目前在個人公眾號上連載《磨磨嘰嘰的C語言:C語言入門到精通》。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  不管數學程度好不好,都能從此瞭解微積分/張旭
推薦序二  大學數學的敲門磚,就看這一本/周虎
推薦序三  從生活問題齣發,自然而然學會微積分/魏少華
前言  從生活學數學,輕鬆搞懂微積分

第1章  函數是一種對應關係,用「縮印」比方
影印店裡的函數和映射
用多元函數計算怎麼影印纔劃算
商品陳列就是集閤的概念
即是筆又是塑膠的原子筆,怎麼分類?

第2章  斜率是微積分的基礎,化成火車時刻錶就好懂
從行車軌跡到函數圖像
函數圖像和火車頭一樣,都是對稱的
數列的極限
探討極限的巴塞爾問題
兩個重要極限之一
兩個無窮小怎麼比大小?
兩個重要極限之二
極限是微積分最重要的基礎

第3章  用數學模型推測麵團的大小
無法直接解決問題時,就建立數學模型
最常見的建立模型方法——假設演繹法
做研究也講求直覺和運氣
建立模型時,先忽略會造成影響的變數
16個主要導數公式及推導範例
導數的運算法則,可以直接套用
複閤函數的導數這樣算
反函數與反函數求導

第4章  彈珠的滾動速度與導數
導數存在的4大準則
洛爾定理
拉格朗日均值定理
伽利略的睏惑
推導瞬間速度的泰勒展開

第5章  把股票走勢變成麯線——麯線擬閤概念
麯線擬閤——推導符閤麯線的函數式
函數也能倒著學,先有圖像再求式子
垂直線不是函數
圓的標準式
橢圓的標準式
三次闆條線——擬閤不規律麯線的好工具
函數的單調性和駐點
極值點,股價走勢的反彈點
用麯線的凸凹性,模擬股票走勢的階段
凸凹性判斷方法

第6章  橋洞設計與不定積分
沒有準確座標的麯線擬閤法
初識積分錶
導來導去迴到原型的不定積分
證明積分公式的代換法
更簡單的積分計算方法——分部積分法
微積分的樂趣——一題多解

第7章  做一件衣服要用多少布?計算麯邊梯形麵積
不定積分——把分割成小段的東西求和
常數C到底能不能省略不寫?
定積分——不定積分的一小片段
Σ和∫有什麼不一樣?
小學學過的麵積公式
定積分下的麵積公式
定積分也能求圓和橢圓的麵積
直角三角形——平行四邊和三角形麵積的基底
平行四邊形麵積公式推導
麯邊梯形的麵積算法

第8章  包水餃學球體,皮是錶麵積,餡是體積
用圓麵積算齣圓周長
弧長怎麼算?把麯線分成很多小直線
驗證弧長公式
球體錶麵積的算法——剖成很多個圓周長
定積分下的體積公式
錶麵積的另一種算法
錶麵積的第三種算法——多重積分
水餃的皮多餡少怎麼辦?

第9章  魚缸水壓,是微積分與物理的結閤
水壓的計算
數學是從物理而來的問題
會改變強度的壓力怎麼算?

第10章  酒精代謝還是中毒?隻有微積分能算齣來
從剋蔔勒到微分方程式
初探微分方程式
齊次微分方程式
一階線性微分方程式
微分方程式模型——研究動態事物的好方法

後記  數學之所以存在,不為瞭定義,而是思想

附錄1  本書使用的符號係統
附錄2  常用公式及其證明
附錄3  積分錶
附錄4  多元函數的微積分簡介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192733
  • 叢書係列:Style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序一
 
不管數學程度好不好,都能從此瞭解微積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碩士、張旭無限教室創辦人/張旭
 
  如果你總覺得數學好難,但又逼不得已必須學會數學,從生活中的實際例子進入數學世界,是個很好的方法,《七小時微積分Pass過》正是這樣一本書。
 
  極限和微分是微積分的基礎內容,大部分的書和課程都是直接從冷冰冰的定義快速切入,但本書作者用火車行進的狀態來說明,讓讀者在第一時間就能體會,極限和微分的直觀感受。
 
  縱使這種比喻不夠嚴謹,卻能讓人更快理解什麼是極限、什麼是微分,況且數學的發展,往往都是先抓住核心概念,再逐步嚴謹化,因此我認為這本書的錶達方式,不但符閤數學的發展進程,同時還有推廣微積分的效用,拉近瞭人們與微積分的距離。
 
  可能是因為篇幅的關係,這本書或許無法完整解釋每一個數學等式的推導過程,但我認為,這卻正好留給那些被作者吸引進微積分世界的讀者們,一個思考與找尋答案的機會。
 
  有時候學習需要的,不是一本從頭到尾都寫得百分之百清楚的書,而是一本留下適當空白來誘發學習動機的書。一本沒有任何留白的書,或許可以讓想認真學習的人學到完整知識,但就無法為瞭填補空白,而養成獨立思考、主動找尋解答的能力。因此,這本書不隻是平易近人,還能夠引導讀者思考和探究。
 
  書中也有不少數學傢的故事和一些數學小知識,例如費氏數列、數學傢尤拉、美國著名經濟學傢納許的故事,光是看這些故事也能提升不少數學素養,因此即便不去探究所有的細節也沒關係。
 
  這樣說起來,這本書好像不適閤數學底子好的人?但實際上,數學好的人仍然可以看這本書,因為書中的實例和數學故事,有時正是那些數學好的人所缺乏的。怎麼說?
 
  因為數學好的人,往往在接觸某個數學觀念的抽象定義時,很快就能理解並熟練,所以就不會注意到這些觀念到底是為何而存在。在那些數學好的人眼裡,數學定義就像有趣的遊戲規則,隻要按照那些規則,就能玩齣更有趣的數學遊戲,孰不知數學的定義,往往源於數學傢觀察大自然運行,和自身周遭狀態時的心得,這些思想纔是數學存在的意義。
 
  不同數學程度的人,都能隨著作者的引導進入這本書的世界,而不同的閱讀力道,也都能從中挖齣不少收穫,看門道的,能補足單變數微積分的絕大部分內容,看熱鬧的,可以瞭解微積分和真實世界的關係。
 
  因此,不論你是數學底子好或不好,隻要你想瞭解微積分究竟是怎樣的一門學問,我都相當推薦你來看看這本書。
 
  想知道更多微積分,掃描這裡就找得到!
 
推薦序二
 
大學數學的敲門磚,就看這一本
北京清華大學土木係教授/周虎
 
  我們都曾光顧影印店很多次,可以算是常客瞭。可是你有沒有發現,影印店老闆經營生意的祕密?有沒有想過,縮印文件中包涵的數學問題?還有平常買東西時,有沒有仔細思考過其中的數學方法是什麼?遇到春運時,隻是抱怨人多?還是有嘗試發掘其中的數學問題?
 
  當然,你可能會認為這些問題這麼簡單,不可能有什麼數學方法。或者說,高等數學和微積分這麼抽象的東西,怎麼可能齣現在這些小問題裡?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可就真是錯得有些離譜。
 
  其實數學問題都是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的,把數學和生活徹底分開,既不閤理也不可能。當然,數學也並不完全是枯燥無味,隻是你還沒有找到一個適閤自己的學習方法。
 
  從翻開這本書開始,我就對它充滿瞭期待。這本書把數學完美的融和在日常生活之中,讓你在體會生活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數學的獨特魅力。這本書將會重新喚醒你對於數學的熱愛,讓數學不再是你的夢魘。
 
  在高中裡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從前有棵很高很高的樹,叫做高數,上麵掛瞭很多很多人。樹的旁邊有座墳叫微積分,裡麵葬瞭很多很多人。如果有一天高數和微積分相愛瞭,它們私奔到天涯海角,從此消失在校園裡,將會是我們聽過最美好的愛情故事。
 
  這個笑話說明瞭,無論是高等數學還是微積分,在校園裡都是最令人痛苦的課程。
 
  對於那些剛剛進入大學的學弟妹們,作為學長姐最怕被問的問題就是:「怎麼學好高數。」因為無論是文組還是理組的學生,在高二時就已接觸過一部分高等數學和微積分的內容瞭,隻是高中老師為瞭高考隻專注講公式定理,大學教授又覺得高中都教過瞭,所以會跳過很多基礎概念不講。於是期末考時所有學生幾乎都在背公式、例題,所有人都進入瞭一個無法逃脫的奇怪迴圈——考前背、考後忘,就怕下屆學弟問。於是乎,對於我們這些濛混過關的學長姐們來說,搪塞學弟妹最好的一句話就是:「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完成作業。買本習題解答就成瞭。」但是至於運用的能力,幾乎為零。
 
  第一次看見這本書稿的時候,我很開心,因為當時我的高等數學課程剛好也學到瞭多重積分,然而,對於積分程度不夠紮實的同學來說,高數課就是「老師在講,我自己在看書」,而且自己的進度慢瞭不止一、兩節。所以我立刻分享這本書的部分內容給同學們,希望他們可以藉由這本書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補足一些數學基礎。
 
  或許你們會想問:「有關積分的課本那麼多,為什麼要分享這一本?」市麵上除瞭那些高數課本以外,的確還有很多的補充教材,可是這些書夠通俗易懂、結閤生活嗎?而本書隻透過10個例子,就為大傢講解瞭高等數學中很大一部分知識,也巧妙避開瞭那些枯燥的證明過程。這本書詮釋瞭「數學的精髓不在於知識本身,而在於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思想方法」的道理。在我看來,教科書是讓你通過期末考試,而這本書更能讓你懂得使用微積分。
 
  這本書幫助我的學生打破之前對數學的認識——數學越學越枯燥。不僅如此,受到這本書的啟發,他們反而覺得數學越讀越有趣。特別是這本書的第7章,讓大傢終於弄懂瞭那些抽象的麵積公式是怎麼證明齣來的,也開始關注那些「想當然」背後的數學原理,而這正是站在微積分的數學山峰上能看到的壯美風景。
 
  隻要將這本書作為你的大學數學入門書籍,相信你一定會愛上數學的。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那麼現在就跟隨這本書,一起進入數學的世界吧!
 
推薦序三
 
從生活問題齣發,自然而然學會微積分
北京源智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魏少華
 
  其實在學生時代,我就非常討厭數學,是典型的「數學過敏癥」患者。每次聽到數學老師說:「這又是一道送分題」,我內心隻會暗暗的說:「要不起。」
 
  當得知要為一本講微積分的書寫序時,我隻覺得,又一本我看不懂的大學教材縮印本,會在不久的將來齣版瞭。但是當我看到本書的目錄後,這個想法就突然消失瞭。我想:這也許是一本我能看得懂的數學書。
 
  這本書一開始就討論我最抗拒的函數,但是作者卻沒有用教科書式的口吻來講解,而是把我領入一個真實的情景中。碰巧,第1章所說的情景,正是我開始閱讀這本書的當天所經歷過的,所以它一下子就引起瞭我的興趣。這本書也許正是改變大傢對數學刻闆印象的末班車。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奧數一直是小學升中學,和中考、高考的加分項目,所以數學教育一直被傢長的功利心所轄治,數學老師更是本著「勤能補拙」的信條,大搞題海戰術、競賽轟炸。然而,近年來奧數已不再享有加分政策,傢長和老師們又馬上轉移陣地,專攻起各種專長的補習。一旦拋開功利,大傢對數學的熱愛還剩多少?
 
  現代社會對人的數學素養要求越來越高,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幾乎全世界都認為,美國在新科技發展中有著領先地位。實際上,這些科技創新都依賴於美國在數學和科學教育上的領先。換句話說,如果想培養創新型人纔,就必須重視數學教育。
 
  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數學不再隻是理工科係的基礎課程,已經與越來越多的新領域相互滲透,形成交叉學科。
 
  時至今日,對於能夠熟練應用數學科學的工作者需求與日俱增,「高新技術的本質就是數學技術」的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也有報告指齣,有超過22%的大學一、二年級學生,需要補習數學,而數學程度真正達到畢業門檻的大學生人數,卻不足一半。
 
  這本書拋開瞭傳統大學教材式的思維,而是藉由生活化的場景及實例,嚮讀者展示什麼是微積分、如何學習微積分,以及如何解決微積分題目。這是一本手把手教你數學思考過程的神奇之書,不是單純的證明和使用公式而已,而作者的口語化行文也讓這本書簡單易讀。
 
  另外,這本書對於讀者數學程度的要求並不高,卻能大幅度提升數學素養。像我這種從高中畢業後就再也沒怎麼碰過數學的人,也可以透過自學本書達到大學生的平均程度。
 
  傳統的數學教材,無疑是偏重讓學生掌握準確快捷的計算方法,和嚴謹的邏輯推理,而這本書則是培養讀者使用數學工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多數大學生使用的,是經典的《高等數學》這本教材,和其他典型教材一樣,它也是按照數學的邏輯思路編寫而成。但是對於完全不想學數學的人而言,這樣的書就很可能讀不下去。而這本書和教材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會先提齣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再順理成章的解釋它背後的數學原理,最後歸納齣嚴謹的數學定理。這正是這本書最為引人入勝的地方。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也認為「數學隻要學到能買菜的程度就行」,而這本書超越瞭我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所有對數學的認識,雖然隻有10個章節的內容,但是它帶來的效果,卻超過瞭之前12年的數學教育。
 
  如果現在你還認為「數學隻需要學會加減乘除」的話,我推薦你看一看這本書,它將會顛覆你對數學的認識。


前言
 
從生活學數學,輕鬆搞懂微積分
 
  能翻開這本書的大多數人,想必對數學都有濃厚的興趣。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在學習奧數(按:因國際數學奧林匹剋競賽而生的數學課程),然而除去奧數在升學中的加分,他們對數學的熱愛又有多少呢?最近逛書店時,餘光所及的幾排書架上,全部都是有關數學的書籍,從小學數學講義,到考研究所的數學模擬試題,應有盡有,但當取下一本來閱讀時,裡麵枯燥乏味的證明過程,讓我的心瞬間涼瞭一半。那些數學帶給我的快樂,彷彿一下子煙消雲散瞭。
 
  前些年的寒假,我幫很多孩子解答數學問題,絕大多數孩子問的,都是各自在數學課遇到的題目,而有幾個即將參加高考的孩子,特別引起我的注意。其中一個孩子,到期末考時數學都還不及格,他一直抱怨自己數學基本觀念很差,不擅長理工科目。我像往常那樣安慰鼓勵他,同時也不得不告訴他,各學習重點往常齣過什麼樣的題型,應該怎麼做、怎麼複習等等。但可以預見的是,等到高考過後,他就會完全忘記現在學到的數學知識,隻會記得數學是一門令他頭疼的課程,還有一個喋喋不休的數學老師。
 
  不過,當閱讀這本書時,魔王一樣的數學就會和你成為朋友,你也會擁有那些生活中,由數學帶來的快樂和美好記憶。這本書把那些冗長而無趣的證明過程,都換成瞭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開創新的高等數學講解方法。書中不提那些繁雜又毫無用途的證明過程,隻通過十個生活中常見的範例,就可以掌握相當於大學水準的數學知識,所以這本書是學習數學的一條捷徑,還很適閤在零碎時間閱讀。
 
  20世紀最重要數學傢之一,有「博弈論之父」稱號的約翰.馮紐曼(Johnvon Neumann)曾說過:「如果人們不相信數學是簡單的,隻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體會到生活的複雜。」如果你認為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比數學還簡單,隻可能是你沒有掌握到學習數學的方法。
 
  所以,請不要一看見數學就覺得頭疼。實際上,學習微積分不需要很高深的數學知識,甚至可以說,微積分和高中數學差不多,隻需要會加減乘除,並且知道怎麼求一些簡單幾何圖形的麵積,就完全可以跟著這本書學會微積分。
 
  數學是有趣的。從義大利數學傢斐波那契(Leonardo Pisano Bigollo)的兔子問題,到「猴子也能寫齣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劇作」的「無限猴子定理」,再從17 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的哲學傢哥特佛萊德.威廉.萊布尼茲(Gottfried W. Leibniz)和艾薩剋.牛頓(Isaac Newton)的微積分,到神奇的莫比烏斯環,都詮釋齣瞭數學的無窮樂趣。就如同中國微分幾何學傢陳省身教授生前所說過的那樣——數學很好玩。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尚用」的精神,即「什麼東西有用就做什麼,什麼事物有用就學什麼」,而數學就是最有用的東西之一。你可能會說:「數學怎麼可能會在生活中有用?我的生活裡最多也就是加減乘除,那些高深的定理公式和我有什麼關係?」
 
  但是相信當你讀完這本書就會發現,學數學像吃飯:你可能不記得吃過什麼,但是吃過的食物,有一些會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學數學也是一樣,你可能不記得學瞭什麼定理,但是它背後的思想會變成你靈魂的一部分。有不少人這樣問過我:「能夠最快提升自身氣質的方法是什麼?」、「怎樣鍛鍊齣好脾氣?」我的迴答都是:「那就學數學吧!」
 
  在魚龍混雜的網路世界中,數學可以藉你一雙慧眼識破謠言,解密真相;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數學是你發展專業的敲門磚。如果你堅持隻要會加減乘除,就足以應付日常生活瑣事,那麼這本書將會顛覆你這一想法;如果你認為數學枯燥無趣,這本書也將會改變你對數學的印象。
 
  本書全部內容由劉祺編寫。其中,特別感謝譚寬先生對第10章中涉及醫學知識的詳細說明,還要感謝在本書背後默默奉獻的編輯,以及在創作期間給予幫助的前輩、同行、朋友。
 
  我相信,讀完這本書後你會發現,原本以為數學很難,是因為那些名詞讓人迷惑,但實際上都隻是一碰就倒的「紙老虎」而已。
 
  限於編者水準和時間倉促的緣故,書中不免存在不嚴謹和疏漏之處,還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