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一劃,減壓正念筆記:每天5分鐘,消除煩躁、走出迷惘、重獲自信,找回真實自我的書寫魔法

一筆一劃,減壓正念筆記:每天5分鐘,消除煩躁、走出迷惘、重獲自信,找回真實自我的書寫魔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木蔵Shafe君子
图书标签:
  • 正念书写
  • 减压
  • 情绪管理
  • 自我成长
  • 心理健康
  • 书写疗法
  • 个人提升
  • 冥想
  • 焦虑缓解
  • 自信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每天1個指引,給上班族、企業主管、社會人士的正念思考訓練

正念書寫是美日企業廣為採用的員工進修課
每天五分鐘,手寫正念筆記
培養新習慣,提高自我意識,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

  「說實話,每天都很忙,忙到連苦惱的時間都沒有。」
  「雖然心裡有些鬱悶和疙瘩,要是不斷煩惱這些事的話,每天的工作都做不完。」
  「雖然想更加充實工作的內容和提高生活的品質,也知道繼續這樣下去可能會有點糟,但是現在沒有精力去考慮未來的事情。」

  現實中,應該有不少人抱持上述的想法勉強過日子。
  本書作者向這些對生活與工作感到疲憊的人提議:
  一天五分鐘就能完成的正念筆記,可以幫助大家改善現況。

  正念筆記是一種書寫冥想,用書寫來回答問題。不僅方法很簡單,還有以下的成效:
  .強化免疫力、改善睡眠
  .減輕焦慮、增強抗壓性
  .提高專注力、提升表達能力

  「正念」是身心完全放鬆,專注在眼前事物的一種狀態。
  「正念書寫」是覺察當下自身的狀態,並寫成文字。只需有紙筆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付諸行動。

  「書寫」的強大效果:
  1透過所花的時間達到深入的洞察
  人們表達心中感受的方法大致有三種:「直接在腦中思考」、「使用電腦輸入成文字」,和「動手書寫」。這三種方式當中,速度最慢的就是動手書寫。

  當我們思考某件事,如果光是以腦袋思考,由於速度過快,答案容易陷入某種慣性思維。如果能刻意以手寫下來,無法迅速得到答案,反而能令我們思索「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我真的這麼想嗎?」,因此達到更深入的洞察。

  2動手寫字能讓大腦認清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訊息
  在腦和脊髓連接的腦幹,有一種名為「網狀活化系統」的構造,它就像一層濾網,具有挑選必要資訊,只傳達必要內容的功能。動手書寫能夠讓大腦這個結構更活躍,更確實釐清資訊。

  如何撰寫正念筆記:
  1以3次正念呼吸作為暖身。
  2閱讀指引後,把想法寫下來。
  3書寫時間基本上為5分鐘。
  4寫好以後,再次閱讀所寫的內容。
  5接著以記號標示書寫後的心情。

  貼心設計:
  1穿線膠裝,寫字時可充分攤平
  2紙張不透光
  3正念指引與書寫頁面2和1,重量輕,方便攜帶

  每天五分鐘.只需幾個簡單的步驟,在繁忙的生活中,也更容易持續下去。
  希望大家能運用正念筆記,認識自我,讓工作與生活不受情緒影響,
  並打造正向體質,全面提升專注力、工作表現,擁有美好豐富的生活。

暖心推薦

  PEI沛芸(插畫家)
  江湖人稱S姐(女力學院校長)
  吳家德(職場作家)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陳盈君(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作坊執行長)
  彭芷雯(心靈作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
  蘇飛雅(占星師)
  (依筆劃排序)
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力量:一本关于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指引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思绪纷飞,内心被各种焦虑和迷茫所占据。我们渴望片刻的宁静,渴望重新连接那个真实的自我,但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本书并非一本提供即时解药的快餐读物,而是一份深刻而细腻的邀请函,邀请你踏上一段属于自己的、充满发现的旅程。 本书的核心理念: 本书深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蕴藏着强大的韧性和无限的潜力。然而,长期的压力、外界的期望和内心的自我批判,如同厚重的尘埃,蒙蔽了这份光芒。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学会如何在日常的琐碎中,为心灵开辟出一块专属的“留白之地”。 我们探讨的不是高深的哲学理论,而是扎根于生活实践的智慧。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探索路径,本书旨在帮助读者重新校准内心的指南针,理解情绪的流动,并建立起一种更加稳定、自信的自我认知。 第一部分:认识你的内在地图——理解心绪的复杂性 在开始任何旅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所处的“地形”。这一部分将引导你深入审视那些潜藏在心底的、影响你日常感受的深层模式。 情绪的语言: 我们将剖析常见的情绪——焦虑、烦躁、失落——它们并非敌人,而是身体和心灵发出的信号。通过学习识别这些信号的细微差别,你将不再被情绪的浪潮裹挟,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具洞察力的方式去观察它们。 认知的陷阱: 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本书将揭示常见的“自动消极思维”模式,例如“灾难化”、“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以及“读心术”的误区。我们提供工具,帮助你搭建一座桥梁,从情绪反应区过渡到理性审视区。 “应该”的重负: 现代社会充斥着“你应该更成功”、“你应该更快乐”的无形压力。我们将探讨这些外来标准如何侵蚀个体的真实感受,并鼓励读者开始区分“我想要”和“世界要求我”之间的界限。 第二部分:重塑连接——重建内在沟通的桥梁 自我探索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与自己的有效对话。这一部分侧重于培养一种持续的、温柔的自我关注。 倾听身体的声音: 身体往往比语言更诚实。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觉察身体的紧张点、呼吸模式,来追踪情绪的源头。这不是复杂的冥想,而是将注意力轻轻地锚定在当下身体的感知上。 内在批评家的降噪: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声音在不断评判自己。本书提供实用的方法,帮助你“去人化”这个批评家——认识到它只是一个程序,而不是事实的全部。通过练习“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学会用对待挚友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定义你的“锚点”价值: 迷惘往往源于价值感的缺失或混乱。我们鼓励读者明确自己生命中真正看重的是什么——是创造力、人际连接、还是正直?一旦明确了核心价值,日常的决策就会变得清晰有力。 第三部分:迈向清晰——在行动中找回自主感 拥有了内在的清晰度之后,下一步是如何将这份清晰转化为积极的外部行动,从而重建自信与力量。 小步试探的勇气: 自信并非一蹴而就的宏伟宣言,而是无数次成功应对小挑战累积起来的信念。本书强调“微小胜利”的力量,设计了一系列低风险、高回报的实践活动,让你在感到犹豫不决时,也能采取有意义的行动。 应对“下一步”的迷雾: 面对宏大的目标或不确定的未来,人容易停滞不前。我们提供结构化的思维工具,将宏大叙事分解为可执行的“下一步清单”,将对未来的恐惧转化为对当下的专注。 界限的艺术: 真正的自主权建立在清晰的界限之上。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不牺牲人际关系的前提下,保护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情感空间,学会温和而坚定地说“不”。 庆祝“真实性”的进步: 自信的最高形式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本书的最后部分是关于庆祝那些“不完美但真实”的时刻,将每一次偏离预定轨道视为学习的机会,从而真正地“走出迷惘”,拥抱一个更完整、更强大的自我。 本书的独特之处: 本书摒弃了空泛的口号,专注于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可操作的框架。它不要求你改变你的生活环境,而是赋能你改变对环境的内在反应。阅读它,如同与一位深具智慧且充满耐心的伙伴同行,他不会替你走完这段路,但会为你点亮沿途的每一个重要路标。这是一本为你提供工具,让你能够亲手雕刻出内心宁静与力量的实践手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木蔵Shafe君子


  國際基督教大學(ICU)畢業。於波士頓大學取得MBA學位後,在大型外商公司擔任香水、香皂、護膚等產品的行銷工作,並獲得高市占率的成績。2000年赴美,以溝通、領導力為主題,從事講師、輔導員等演講活動,並經營醫療溝通研習公司。2013年參與成立正念領導力機構,是日本第一位SIY(Search Inside Yourself,正念情商暨領導力)認證講師。

  著作有《以矽谷模式整頓身心的課程》(暫譯,日本講談社出版)、《全球精英實踐的專注力鍛鍊法》(暫譯,日本能率協會出版)、《Innovations in NLP》(美國Crown publishing出版, 與人合著)等。

荻野淳也

  正念領導力機構代表理事。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曾任職外商諮詢公司,及多家新創公司的經營企劃室室長、董事等。以二十多年的企業經營、組織管理經驗為基礎,在領導能力開發、組織開發領域從事諮詢、訓練、執行指導等工作。2013年共同成立正念領導力機構。曾在多摩大學研究院擔任MBA客座教授,教授科目為「真誠的領導力」(authentic leadership)。

  著作有:介紹日本企業中引進正念案例的《正念打造最優秀的人才和團隊》(暫譯,日本kanki出版)、發行超過三萬本的《消除心靈的雜音與焦躁——不過於努力的休息方法》(暫譯,日本文響社出版)等。並負責監譯、解說《正念領導》(Michael Carrol著,日本SB Creative出版)等書。

正念領導力機構(Mindful Leadership Institute,簡稱MiLI)

  Google總公司開發出的研修課程「正念情商暨領導力」(SIY, Search Inside Yourself)引進日本後展開的組織。以日本企業、團體、領導人為對象,提供將正念的觀念與方法引進組織的企業諮商、訓練,以及個別輔導。2018年開始與本書作者共同在日本實施正念與自我疼惜的變革領導力研習「AWARE」。

  官網:mindful-leadership.jp/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任職出版相關工作十餘年,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旅居日本三年返台後,逐步實踐二十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譯有《徹底圖解世界各國政治制度》、《三星內幕》、《佛陀教你不生氣》、《亞馬遜會議》、《未來記憶成功術》、《戀戀銅鑼燒》、《半導體地緣政治學》、《暗黑心理學》等。

 

图书目录

【前言】寫給忙到連休息時間都沒有的你 
 
暖身  從每天5分鐘的正念書寫開始
利用每天5分鐘「面對自己的時間」來消除煩躁
正念是「心靈的鍛鍊」
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做到正念冥想
「正念」是什麼樣的感受
什麼是「正念書寫」 
「手寫」的神奇效果
找回覺察與同理心的能力
從自我覺察到自我疼惜
本書使用方法及正念筆記的寫法
 
PART1透過自我疼惜,重獲自信與能量
寫給認為一旦面對內心煩躁,就無法達成工作目標的你
自我疼惜幫助人產生面對煩惱的能量 
什麼是自我疼惜? 
透過正念書寫找回心靈的能量 
自信與正念的關係 
 
【正念筆記】第1
DAY 1 第1週的第一次正念書寫 
DAY 2 正念所帶來的雀躍感與能量 
DAY 3 究竟為什麼「此地此刻」才重要 
DAY 4 自我肯定與體貼自己 
DAY 5 認識情緒的真面目 
DAY 6 當內心煩躁時,清一清腦袋裡的垃圾 
DAY 7 第1週的回顧 
【正念筆記】第2
DAY 8  第2週的第一次正念書寫 
DAY 9  為了擁有自信的必要思維 
DAY 10 因為不了解自己而感到不安時,就是一鳴驚人的前兆 
DAY 11 與來自性別、年齡的壓力和平共存 
DAY 12 面對自卑感的方法
DAY 13 認識隨著年齡而磨鍊出來的特質 
DAY 14 第2週的回顧
 
PART2 提高自我覺察的能力  職涯、工作篇
「這麼下去好嗎?」寫給心懷疑惑卻佇足不前的你
感覺「看不到未來」的腦科學理由 
是否在人生道路迷航? 
找到自身道路的關鍵方法,就在你心中 
【正念筆記】第3
DAY 15 第3週的第一次正念書寫 
DAY 16 填補心靈能量的特效藥 
DAY 17 「上班憂鬱」所隱藏訊息 
DAY 18 重新檢視工作的步調 
DAY 19 當你想著「究竟為了什麼而工作」時
DAY 20 更新你的工作價值觀 
DAY 21 第3週的回顧
【正念筆記】第4
DAY 22 第4週的第一次正念書寫
DAY 23 給雖然有想做的事,卻無法踏出第一步的你
DAY 24 即使有人對你說「把興趣當工作」 
DAY 25 擔心一旦休息就會拖延工作,而在不知不覺中逞強
DAY 26 重新找回「以自己為標準的你」 
DAY 27 你可以儘管自豪的真正原因 
DAY 28 第4週的回顧
 
PART3 提高自我覺察的能力工作與生活平衡篇
獻給工作與生活失衡的你 
提高後設認知的能力 
總是在原地踏步,是大腦的本能作祟 
當你在意世人及旁人的眼光時 
聆聽「內心的聲音」 
 
【正念筆記】第5
DAY 29 第5週的第一次正念書寫
DAY 30 度過充實人生的祕訣 
DAY 31 試著以「初心」觀察日常 
DAY 32 諸事不順時,希望你能參考的三種觀點
DAY 33 不隨他人的評價起舞
DAY 34 邁開活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步
DAY 35 第5週的回顧 
【正念筆記】第6
DAY 36 第6週的第一次正念書寫 
DAY 37 找出夢寐以求的工作方式及休閒方法
DAY 38 只要能說出憂慮及壓力,就能專注在「此地此刻」 
DAY 39 當心靈能量歸零時 
DAY 40 充實每一天的正念工作清單管理法1:把Happy Ending 加入預定表
DAY 41 充實每一天的正念工作清單管理法2:應該先從哪件工作開始呢?
DAY 42 第6週的回顧
 
PART4提高自我覺察的能力  人際關係、連結篇
獻給感到孤獨的你 
人際關係的問題從何而來? 
與他人的交往方式,自己決定就好
活出「你想要的樣子」的必要條件 
靈活運用「關係」、「連結」的正念態度 
【正念筆記】第7
DAY 43 第7週的第一次正念書寫 
DAY 44 因為周遭沒有相同價值觀與興趣的人而感到寂寞時 
DAY 45 關心別人可以療癒自己 
DAY 46 產生「為什麼他不願意為我改變?」的想法時的處方箋 
DAY 47 與他人建立信賴關係的方法 
DAY 48 如何與重要的人保持良好關係 
DAY 49 第7週的回顧  
【正念筆記】第8
DAY 50 第8週的第一次正念書寫 
DAY 51 試著去面對自己的「隱性偏見」 
DAY 52 與討厭的人相處的方法
DAY 53 想有好心情就靠自己
DAY 54 停止自我貶抑後所產生的心理變化
DAY 55 停止說出「不該說的話」
DAY 56 整體回顧 
 
【結語】  你的內心肯定會有答案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143449
  • 叢書系列:ADVICE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19 x 1.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寫給忙到連休息時間都沒有的你


  你的內心,當下是否對什麼事情感到煩躁不安?

  是因為煩惱自身的問題,例如工作,職涯規劃,與上司、下屬和同事間的人際關係,以及與父母、孩子、伴侶的相處。或是擴大範圍來看,不安的原因來自思索日本社會的未來、世界各地發生的問題、地球環境永續發展的可能性……等等問題。

  身處複雜多變的現代社會,我們被迫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

  幾乎每天都有令我們煩心的事情,想保持腦袋清晰去認真處理每一件事,並不容易。

  「總是為了麻煩的人事物感到煩躁。」

  「但每天都這麼忙碌,連撥出解決問題的時間都沒有。」

  「如果要一一面對這些問題,根本無法應付每天的生活及工作。」

  「其實我也很希望工作及人生都能更充實。」

  相信許多人內心雖然有這些想法,卻依然日復一日地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本書正是為了那些對生活與工作感到有點倦怠的現代人,解說名為「正念書寫」的方法及訣竅的一本「筆記」。

  透過動手寫下來,藉由書寫冥想的方式,讓正念思考成為習慣,徹底消除你內心的煩憂。

  許多嘗試過正念書寫的人表示,雖然方法很簡單,卻能達到以下的效果:

  ◆強化免疫力
  ◆增強抗壓性
  ◆改善睡眠
  ◆提高專注力
  ◆減少焦慮
  ◆提升表達能力

  寫作本書的我們,來自日本「正念領導力機構」,從2013年開始針對企業人士,提供以正念書寫為核心的各項內容(書籍、文章),舉辦講座、體驗課程、訓練指導等活動。

  當時「正念」(Mindfulness)這個詞彙還沒什麼人知道,後來被美國Google 總公司採用,並在公司內部舉辦「搜尋內在自我」講座,雖然獲得好評,依然鮮少人知。

  現在不但媒體經常引用這個詞彙,人們學習正念思考的機會也比過去大為增加,甚至在企業界的高階主管,或頂尖運動選手等許多業界之中已普遍風行。

  但是,在許多人的既定印象中,依舊認為正念思考似乎很難,或誤以為靜坐冥想就是正念思考,甚至有執行的門檻很高的錯誤印象。

  其實針對正念書寫所設定的目標,一天只需五分鐘左右動筆寫下想法。由於實踐起來極其容易,我們每次在正念領導力機構舉辦的體驗課程都能廣獲學員好評。

  我們費心編寫的內容,是為了讓讀者不必特地參加體驗課程,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踐。

  本書的主要架構,是以「疼惜自己」,以及「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為核心,這兩者同時也能達成正念效果。而正念書寫的主題,則是旨在消除三十歲以上的企業人士與社會人士日常面對的煩惱(職涯、人生方向、人際關係)。

  正念書寫為你帶來的力量強大到足以改變你的人生。

  衷心期盼各位能藉由靈活運用本書,消除內心的煩躁,不論工作或人生都能越來越充實。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过去买过好几本关于提升自信和克服迷惘的书,但大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读完后合上书,生活依然如故。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在构建一个“容器”,专门用来盛放那些我们平时不好意思承认的、零碎的自我怀疑。我是一个很容易陷入“比较”漩涡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份评价体系让我感到精疲力尽。这本书提供的练习,像是为我定制了一个“不与外界比较”的私人空间,唯一的评判标准是我自己上一次写的内容。这种回归自我的过程,让人感到安全,也让人敢于暴露那些连自己都感到羞愧的脆弱。它没有承诺让你立刻变成一个超级自信的人,而是帮你把“自信”这个大词,拆解成了无数个“我今天完成了”这样的小胜利,积累起来的力量感是实实在在的。

评分

我这个人平时对“减压”、“正念”这类字眼总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它们听起来很虚,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落地,这点我很欣赏。它没有让我去盘什么佛珠或者冥想一小时,而是把“正念”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概念,通过最日常的“笔”和“纸”这种载体给具象化了。我最喜欢它强调的“一笔一划”的过程感,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太快了,快到无法处理实际发生的情绪,而书写,尤其是那种慢下来的书写,强迫你的思绪跟着笔尖走。我试着用它提倡的方法记录了一周,发现很多原本模糊不清的烦躁点,在被清晰地写下来之后,它们的力量似乎就被削弱了。这感觉就像是把空气中的情绪颗粒,通过书写变成了可以被观察和分析的实体,非常奇妙的转化过程。

评分

这本新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那种宁静又富有质感的视觉体验,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倡导的那种平和与专注。我记得我是在一个非常焦虑的下午偶然看到它的推荐,当时心里正烦得像一团乱麻,翻开这本书的目录,那种“5分钟”的承诺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改变不需要宏大的计划,而是由无数个微小、持续的行动积累而成。这本书的理念似乎正合我意,它没有给我灌输什么高深的哲学,而是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写。我期待着它能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一个温和的提醒,让我能够在喧嚣中找到片刻的喘息之地。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作者非常理解现代人那种被信息流裹挟的疲惫感,文字里充满了理解和同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这种真诚的态度,让我更愿意跟随它的引导去探索。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是一个加分项,它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一本严肃的自助书籍,更像是一位知心朋友递给你的私密日记本。纸张的触感很舒服,墨水洇染的效果恰到好处,让人有一种想要立即拿起笔写点什么的冲动,而不是把它供在书架上束之高阁。而且,它非常注重“仪式感”的建立,引导读者如何为这五分钟的“书写时间”创造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对我这个居家办公的人来说,学会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比处理工作邮件还难,但作者的建议非常具有操作性,比如泡一杯茶、点一支香薰,这些小小的辅助,成功地将“书写”从一个任务,变成了一种放松的享受。我发现,当你的身体和环境都进入放松状态时,文字自然就会流动起来,那些困住的思绪也会找到出口。

评分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对“记录”的固有认知。以往我觉得写东西是为了记录重要事件,或者为了表达观点,但这本书告诉我,书写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它不追求逻辑的严密性,也不要求文采斐然,它鼓励的是一种近乎“意识流”的倾泻。当我把那些纠结不清、互相矛盾的想法一股脑地倒在纸上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的内心世界如此的丰富和复杂,而我之前总想用一个简单的标签去定义它。这本书提供的“空间”,允许这些矛盾共存,允许情绪的起伏不定。它让我明白了,所谓的“找回真实的自我”,并不是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瑕的形象,而是要学会拥抱那个充满瑕疵、时而迷惘,但永远在努力前行的自己。这种接受和包容,比任何外界的肯定都更有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