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的力量:鄭崇華的初心與台達經營哲學 (電子書)

利他的力量:鄭崇華的初心與台達經營哲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瑋瓊
图书标签:
  • 利他
  • 台達
  • 鄭崇華
  • 經營哲學
  • 企業領導
  • 企業管理
  • 台灣企業
  • 社會責任
  • 初心
  • 電子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利他 鄭崇華的創業初心
永續 台達電子經營哲學

鄭崇華:「企業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放遠未來。」
成功,來自單純的善念與執著。
堅持做有價值的事,自然就會帶來力量。

  曾經是孤身仰望星空、不知道明天在哪裡的的少年,為何能在電子科技界衝出一片天?

  到底鄭崇華是如何堅持「節能 環保 愛地球」的初心,帶領台達成為全球提供電源管理與散熱服務方案的領導品牌?

  50年來,台達持續不斷精進,以務實、誠信為本,再加上創新、永續的企業核心價值,持續走在時代的前端。本書回顧台達創辦人鄭崇華在生命不同階段的歷練與體悟,像是如何遇到多位良師,靠著堅毅和勤奮學習脫貧,如何因著熱心幫客戶解決問題而意外走上創業之路,又如何和員工不斷創新精進,持續以「利他」的精神,成為節能減碳的實踐者,為環保節能、為永續發展努力,在尋找氣候變遷危機的解方的同時,也為企業開創出新局。

  創辦人鄭崇華這位「台灣第一位企業環保長」、「台灣科技教父」,數十年來懷抱「受人點滴,湧泉以報」的感恩之心,將這股利他的精神發揚光大,積極回饋社會,做善事、植善苗,在兩岸成立基金會,設獎學金、辦講座、捐建綠建築、成立磨課師全力培育下一代,將溫暖的火炬繼續傳遞下去,照亮這個世界,也照亮更多人。讓大家看見:只要秉持信念,懷抱利他的精神,朝著理想勇敢去做,自然就會帶來力量。

  利他,帶來永續——
  ●  在重利、競爭的商場上,若能保持一貫真心、真誠相待,更能贏得信賴,成就長久合作的夥伴關係。

  ●  企業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放遠未來,了解市場的需要,開發並製造對社會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才能贏得客戶的尊重和信任。

  ●  主管要多看員工的優點,把人才用在對的地方。如果每個人的優點都能被發掘出來,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  實踐綠色環保的信念,不但是台達創新的根源,也為企業帶來商機,成為台達永續經營發展重要的一環。

  ●  氣候變遷、人口老化、地緣政治風險和生活品質提升,是未來全球各行各業面臨的挑戰。
  在潔淨能源、電動車、物聯網、高速運算等領域,預期將是未來 5 到 10 年的機會。

  ●  台達一直強調節能,因為「節能其實是很『利他』的一件事,可以為環境、為人類的永續發展,做更好的溝通。」

  「當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為「君子企業家」尋找實例時,就立刻想到一個名字,他的品德、事業、海內外的貢獻,如排山倒海般地在我腦中湧現——我心目中第一位的「君子企業家」就是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先生。在世界動盪中,鄭崇華這位光芒四射的「君子」,多次證實,只要堅持夢想、專注付出、堅持做有價值的事,「企業家」就能成為人類正向發展的動力。他與台達利人利己的經營哲學,值得所有人效法、學習。」——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齊聲推崇

  史欽泰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李吉仁 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李念祖 理律法律事務所所長
  李澤元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
  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
  孫  震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彭宗平 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舒維都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賀陳旦 交通部前部長
  劉兆玄 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依姓氏序)
探索人性的深度与商业的远见:当代社会与企业发展的新视野 一部深邃的思想结晶,剖析驱动时代进步的核心动力,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格局下,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审视那些驱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底层逻辑。本书汇集了跨越多个领域的前沿洞察与深刻反思,旨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思维框架,用以理解复杂世界的运行规律,并指导个人与组织实现更有意义、更具韧性的发展。 本书并非单一主题的论述,而是一部多维度的思想探索之旅,它将带领读者深入审视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第一部分:超越功利主义的组织哲学与治理结构 本部分聚焦于当代企业乃至各类组织的运作模式与核心价值的重塑。在强调效率与资本回报的时代,我们开始意识到,过度的功利主义正在侵蚀组织的长期健康与社会责任感。 1. 目标与愿景的重新定位: 探讨企业存在的终极意义,超越股东价值最大化。我们分析了那些成功实现“长寿”的企业,它们如何将社会福祉、员工发展和环境责任内化为核心使命。书中详细阐述了“目的驱动型组织”(Purpose-Driven Organizations)的构建要素,包括如何从顶层设计上确立清晰、鼓舞人心的长期愿景,并确保这一愿景能够渗透到日常决策的每一个环节。这包括对“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人、地球、利润)的实践性解读,并展示了如何量化和报告非财务绩效指标的有效方法。 2. 权力分散与赋能文化: 现代组织结构正面临扁平化的挑战。本书批判了传统的科层制(Hierarchy)在应对快速变化时的僵化,转而深入研究“自组织”(Self-Organizing)和“网络化治理”(Networked Governance)的模型。我们详细剖析了“授权的艺术”——如何通过建立高信任度的环境、清晰的边界和透明的信息流,将决策权有效地下放给最贴近问题的一线人员。书中提供了大量关于“心智模型转变”(Mindset Shift)的案例分析,说明领导者如何从“控制者”转变为“赋能者”和“生态系统协调者”。 3. 韧性与适应性: 面对黑天鹅事件频发的世界,组织的“韧性”(Resilience)成为生存的关键。本章探讨了如何设计一个能够从冲击中快速恢复并从中学习的系统。这涉及到供应链的多元化、冗余机制的战略性保留,以及建立“实验文化”——允许失败、鼓励快速迭代的学习机制。我们对比了不同行业在疫情冲击下的表现,提炼出构建抗压型组织的关键特征。 第二部分:数字时代的伦理、责任与创新范式 技术进步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但随之而来的伦理困境和监管真空也日益凸显。本部分将焦点投向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平衡点。 1. 算法的公正性与透明度: 人工智能日益渗透到信贷审批、招聘乃至司法判决中。本书深入探讨了“算法偏见”(Algorithmic Bias)的来源、影响及其规避策略。我们呼吁建立一套更严格的“可解释性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I, XAI)标准,并探讨了技术伦理委员会在企业内部的角色定位,确保技术创新不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 2. 数据主权与个人价值: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成为新的“石油”。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当前的数据收集与使用模式,强调了用户对自身数据的“真正所有权”和控制权。探讨了“数据信托”(Data Trusts)等新兴治理模式,旨在重新平衡数据创造者、收集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3. 创新生态的构建: 真正的颠覆性创新往往发生在边界地带。本章分析了“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的深层次运作机制,不仅仅是简单的合作,而是如何在不同知识领域、不同规模的组织之间建立有效的知识交换和价值共创平台。书中特别关注了初创企业与成熟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如何通过建立“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基金”来培育非核心但具有战略意义的未来技术。 第三部分:个体心智的重塑与可持续的领导力 任何宏大的组织变革最终都源于个体的觉醒与心智模式的升级。本部分关注领导者和知识工作者如何在信息过载和不确定性中保持专注、平衡与持续成长的状态。 1. 深度工作与注意力经济的对抗: 探讨了在“持续连接”文化中,如何保护和培养进行“深度工作”(Deep Work)的能力。本书提供了基于神经科学和时间管理哲学的实用工具,帮助读者夺回注意力的控制权,从而提升创造力和问题解决的质量。这包括对“批量处理任务”与“上下文切换成本”的量化分析。 2. 长期思维的培养: 面对季度报告和短期市场波动的压力,培养“耐心资本”和长期视野至关重要。本章引用了历史学和哲学家的观点,论证了如何将时间维度纳入决策模型,例如采用“七代人”的思考框架,评估当前行动对未来世代的影响。 3. 领导力的情境化与谦逊: 当今的领导者需要的不再是全知全能的形象,而是“服务型领导”(Servant Leadership)和“谦逊式领导”(Humble Leadership)的结合。书中强调了“认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的重要性——理解他人立场的能力,而非仅仅是情感上的共鸣。成功的领导者是优秀的倾听者、提问者和矛盾的调和者。 结语:迈向一个更有意义的未来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读者超越现有的思维定式,去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更具韧性、更富有人文关怀的社会与商业环境。它提供了一套工具和一套哲学,帮助我们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找到清晰的行动指南,并以坚定的初心,塑造我们共同的未来。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致力于在变革时代中寻求深刻理解、实践负责任行动的决策者、企业家、学者和每一位积极公民的指南。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但它会引导你提出更深刻的问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傅瑋瓊


  自由作家、文字工作者、資深媒體人。以筆耕為業,期許用文字栽成一畝田。

  第24屆「金書獎」得主,以《傳誠:台灣電聲推手廖祿立的人生思索》,榮獲111年度【傳記類】得獎金書。

  第22屆「金書獎」得主,以《成功,就是要快速砍掉重練:電商黑馬創業家兄弟屢創驚人營收的55個商業智慧》,榮獲109年度【創新與創業類】得獎金書。

  其餘著有《電動車產業大未來》(宣明智合著)、《誠義:侯貞雄與台灣鋼鐵產業七十年》、《黑松百年之道:堅持夢想的腳步》、《席夢思:百年美眠巨擘傳奇》、《金融鬥士:黃天麟與台灣金融業的五十年》、《成為世界相信的力量》等二十餘本書。

鄭崇華/傳主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學士。早年曾服務於亞洲航空公司(Air Asia)與美商精密電子公司(TRW)。1971 年創立台達電子,擔任董事長職務至 2012 年,現為台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指導集團發展方向,推廣「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使命。

  媒體界推崇鄭崇華為台灣第一位企業環保長(CEO, Chief Environmental Officer)及 台 灣 科 技 教 父(Godfather of Taiwan Tech)。因為重視地球環境的保護,從公司創立之初,就以宣揚環境及自然資源的保護、從事創新產品與節能技術為理念,並於1990 年設立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參與並贊助各項環保活動,深耕能源教育,推動永續能源技術發展,推廣綠建築,並致力培養環境人才。

  有鑒於鄭崇華長期重視環保節能與地球環境的永續議題,2008 年 獲 得 國 際 天 文 聯 合 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授予同名小行星「Asteroid Chengbruce」(中譯「鄭崇華小行星」)。2009 年,榮膺 2009 全球天文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星空大使」。

  2006 年,獲得管理科學學會頒發象徵管理學界最高榮譽的「管理獎章」; 2008 年,榮獲「潘文淵獎」;2010 年,榮獲安永「年度創業家大獎」與「企業社會責任獎」雙料榮耀。2011 年獲得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國家卓越成就獎」之殊榮;2013 年,獲頒「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之榮耀。以長期關懷能源與氣候變遷議題、領導台達落實 CSR 成為產業典範,2015 年,獲頒《遠見》雜誌首屆「CSR 終身貢獻獎」。2016 年 3 月,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表彰長期在發展科技、引導產業升級及培育人才方面對社會的卓越貢獻。

  先後獲得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成功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交通大學、亞洲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與台北醫學大學、陽明大學、台灣大學等共十一所學校名譽博士學位,肯定其長期致力於環境永續發展與產業發展之卓越成就。
 

图书目录

推薦序  一位光芒四射的「君子企業家」——鄭崇華         /高希均
前言    樸實無華的利他初心

PART I  初心——來自生命中的好老師
01    開大門走大路,做人做事的擔當
02  從仗義直言到低調內斂
03  勤學習,練就慎思明辨
04  翻轉學習,教育可以不一樣

PART II  務實——深植於創業DNA的企業文化
05  意外的創業——好運與天意的交會
06  堅持品質,是永續經營的根基
07  好的設計、好的製造,才有好的產品
08  創造藍海,不和別人做一樣的產品
09  知人善任,用真心回饋員工
10  快速敏捷,使命必達

PART III  精進——唯有不斷創新,才能永續經營
11  洞燭機先,創新一定要夠快
12  轉型不能停,迎向Delta新紀元
13  厚植研發能量,與時俱進
14  趕上工業4.0,解決客戶新需求
15  不放棄,才有新機會——迎向電動車時代
16  跟著節能減碳走——結合環保與創新的信念

Part IV     利他——永續與傳承,台達的公益心與教育魂
17    飲水思源,廣植善苗
18    低調點燈,多方培育人才
19    打造綠色未來,以賽促學
20    世界級企業公民

結語  天邊有顆「鄭崇華小行星」……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259754
  • EISBN:978626355002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2.0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