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日記:東・西日本(雙冊) (電子書)

大和日記:東・西日本(雙冊)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林賢伍
图书标签:
  • 日記
  • 和歌
  • 日本文學
  • 古典文學
  • 大和時代
  • 文化
  • 歷史
  • 電子書
  • 雙冊
  • 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絕景・東西合體◢◢◢◢   
重啟日本旅遊的Guidebook首選


攝影家・旅行作家 小林賢伍
————全日本的壯遊與尋根之旅————

歷時8,136個小時
橫跨12,000公里
走遍日本47個都、道、府、縣,
帶領讀者走入他心中那些
「不想告訴任何人的日本祕境!」

 

  「自古以來『大和 Yamato』被視為太陽升起的地方,
  代表日本特有的事物,也是日本的古稱。  

  這片寧靜的、與時代的巨輪共同前進的大地上,
  充斥著令人眼花繚亂的驟變。

  這是一首連電影也訴說不了、
  關於人與天災之間的史詩,細細描繪出今日的日本。
  為了追尋根源,我踏上了這條路。」

  ——小林賢伍 KENGO KOBAYASHI

  所有偉大的探險、向世界探索旅程的最終程,都需回歸自身的源頭,了解孕育出自己的土地、故鄉的樣貌為何,攝影作家小林賢伍,由此展開全日本的壯遊和尋根之旅——橫跨1萬2千公里、歷時339天,走遍47個都、道、府、縣——挖掘其文化根源,以其特有的感性與視角,記錄下他眼中此時此刻的日本。

  從人文歷史、世界遺産、海島山岳中的自然景觀,與自古以來的自然崇拜與神靈信仰、北海道先住民愛奴民族文化 ……從傳說中的祕境到認識日本文化必訪的293個定番景點——小林要將他心中的日本之美傳遞給臺灣讀者,其中更包括他所關注的311東日本大地震事件,及近代戰爭遺留下來的有形與無形影響的深度見解。

  《大和日記——東・西日本》收錄一般旅遊書不易見到的日本絕景、最佳拍攝點,透過小林的攝影鏡頭、旅行日記文字、生動有趣的文化和歷史豆知識,帶大家看見他心中「不想告訴任何人的私藏景點」,是重啟赴日旅遊的Guidebook首選。  

  ◢◢◢大和日記——東日本
  ■ 東日本——中部・関東・東北・北海道・山岳
  東日本絕景 ▍153選
  祕境の寫真 ▍319幅
  文化豆知識 ▍049則
  地圖與導覽 ▍023県

  橫跨1萬2千公里、歷時339天,小林持續漫步東日本,完成他夢想中的大和壯遊之旅。從中部、關東、東北,一路往上,最後來到北海道的銀白大地,透過小林的攝影鏡頭,我們看見優美壯闊的日本絕景和日本世界遺産。《大和日記——東日本》除了為臺灣讀者精選數百處「小林の東日本私藏景點」,傳遞他心中最美的東日本大地、東京四季之色和山岳絕景,同時他也不忘書寫所關注的311東日本大地震、北海道先住民愛奴民族的歷史,及日本特有的山岳信仰。

  ■ 東日本絕景————123選
  With Amazing Views ・The Best 123 of  Eastern Japan
  ▍ 中部地方 | 愛知県 | 静岡県 | 山梨県 | 長野県 | 岐阜県 | 福井県 | 石川県 | 富山県 | 新潟県        
  ▍ 関東地方 | 群馬県 | 埼玉県 | 東京都 | 神奈川県 | 千葉県 | 茨城県 | 栃木県  
  ▍ 東北地方 | 山形県 | 宮城県 | 福島県 | 岩手県 | 秋田県 | 青森県  

  ■ 北海道絕景————17選
  The Land of Silence・The Best 17 of Hokkaido
  ▍ 北海道地方 | 北海道

  ■ 山岳絕景————13選
  Places Where Spirits Live・The Best 13 Mountains of Eastern Japan
  ▍ 靈的居所 | 東京都 | 茨城県 | 群馬県 | 埼玉県 | 神奈川県 | 宮城県 | 千葉県 | 北海道 | 青森県

  ◢◢◢大和日記——西日本
  ■ 西日本——関西・中国・四国・九州・沖縄・神社

  西日本絕景 ▍140選
  祕境の寫真 ▍272幅
  文化豆知識 ▍047則
  地圖與導覽 ▍036県

  傳統日本文化在平安時代(西元794年~1185年)的「西日本」奠下雄厚根基,那裡是「大和文化」的開端,也是大和民族精神與智慧的源頭——有豐富資源的絕美山林祕境,以及將大自然視為神的信仰。《大和日記——西日本》中,小林漫步「西日本」(關西、中國、四國、九州、沖繩……),精選數百處一般旅遊書不易見到的日本絕景,透過攝影鏡頭、旅行日記、生動有趣的文化和歷史豆知識,帶大家看見他心中「不想告訴任何人的私藏景點」。

  ■ 西日本絶景————115選
  With Amazing Views・The Best 115 of Western Japan
  ▍ 関西地方 | 奈良県 | 京都府 | 滋賀県 | 三重県 | 和歌山県 | 大阪府 | 兵庫県
  ▍ 中国地方 | 鳥取県 | 島根県 | 山口県 | 広島県 | 岡山県
  ▍ 四国地方 | 香川県 | 徳島県 | 高知県 | 愛媛県
  ▍ 九州地方 | 福岡県 | 大分県 | 宮崎県 | 鹿児島県 | 熊本県 | 佐賀県 | 長崎県

  ■ 海島絕景————10選
  Islands of Wonder・The Best 10 of Okinawa
  ▍ 沖縄地方 | 沖縄県

  ■ 神社絕景————15選
  Places Where Gods Live・The Best 15 Shrines of Western Japan
  ▍ 神的居所 | 宮崎県 | 香川県 | 岡山県 | 島根県 | 徳島県 | 鹿児島県 | 熊本県 | 山口県 | 三重県 | 京都府 | 佐賀県 | 長崎県
《京都茶道史略:从室町到江户的流变》 一部深入剖析日本茶道核心精神与文化脉络的权威著作 作者:[虚构作者名] 宗悦 页数:约 650 页 (精装版) 出版年份:[虚构年份] --- 内容简介 《京都茶道史略:从室町到江户的流变》并非一本简单的茶具鉴赏指南,而是一部植根于历史、哲学与社会学视角的深度研究。本书聚焦于日本茶道的发源地与精神核心——京都,以极其详尽的笔触,追溯了自室町时代“侘茶”的萌芽,历经千利休的集大成,直至江户时代在藩阀与町人文化中寻求平衡与转化的复杂历程。作者宗悦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底和对茶道仪礼的精微理解,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叙事框架,揭示了茶道如何从一种单纯的饮茶仪式,演变为渗透至日本美学、伦理乃至政治结构的“道”。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对“环境、心性与器物”三者间辩证关系的深度挖掘。作者摒弃了传统茶道史中对名人轶事的简单罗列,转而关注特定历史时期下,支撑茶道精神的社会土壤和哲学思辨。 第一部分:萌芽与奠基——室町的“侘”之初声 (约 150 页) 本部分详细考证了村田珠光在继承荣西禅师遗风和中国宋代点茶法的基础上,如何初步构建了“侘茶”的雏形。宗悦教授细致分析了当时京都上层武士阶层对禅宗思想(特别是临济宗)的接纳程度,以及“清贫”、“幽玄”等审美观念如何被引入茶室。 核心议题: 禅宗的“不着相”如何转化为茶道中的“不完满即是完满”。 史料考据: 首次对现存室町末期茶会记录的细致翻译与解读,揭示了早期茶事中对建筑空间(如“草庵风”的出现)的初步尝试。 器物视角: 探讨了初期如何从南蛮贸易中传入的粗犷陶器(如“佗碗”)被赋予新的文化意义,完成了从实用器皿到精神载体的转变。 第二部分:集大成与体系化——千利休的时代宣言 (约 220 页) 这是全书的重量级章节,集中阐述了安土桃山时代,千利休如何将松翁(武野绍鸥)奠定的基础推向顶峰。作者认为,利休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是技艺上的大师,更是文化上的“解构者”与“重塑者”。 和汉融合的终极体现: 深入剖析利休如何巧妙地在丰臣秀吉的权力巅峰中周旋,使茶道成为一种政治符号,同时又通过极简的审美来对抗权力的喧嚣。 “四规七则”的哲学解构: 本部分逐条解析了利休所强调的“和、敬、清、寂”,并结合利休晚年的境遇,探讨“寂”的终极含义——一种与世俗保持距离的内在自由。 空间艺术的革命: 对“乐茶碗”和“躙口”(躙口)的分析达到新的高度,论证了利休如何通过极度压缩的入口和简朴的茶室,实现对进入者身份和等级的“暂时性抹除”,回归人的本真。 第三部分:流变与坚守——江户时代的文化分野 (约 200 页) 进入相对稳定的江户时代,茶道面临着两大挑战:武士阶级的仪式化需求与町人阶层对娱乐化的追求。本书详细描绘了茶道如何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压力下,实现了自身的“分化”与“规范化”。 武家茶道的制度化: 分析以江户(东京)为中心的幕府及各藩如何将茶道纳入礼仪教育体系,强调形式的精确性与继承的权威性,形成了今日“里千家”、“表千家”等流派的早期分化基础。 町人茶道的兴盛: 探讨在商业繁荣的京都和大阪,茶道如何向市民阶层渗透,出现了更注重“雅趣”和“社交”的风格,以及对此类风格的保守派的批评。 美学理念的扩展: 研究了江户时代中期,随着国学(古学)的兴起,茶道美学如何反哺花道(如池坊)和香道,共同构建了江户后期“雅”的文化景观。 第四部分:继承与现代性——京都茶道的当代回响 (约 80 页) 最后一部分简短而有力地总结了明治维新后,京都作为“古都”如何承担起保存和“展示”茶道历史的责任。作者探讨了传统茶道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如何重新定义自身的“日本性”。 学术价值与特色 本书的学术价值在于其跨学科的整合能力。它不仅是茶道史,更是日本中世至近世的“生活史”和“美学史”。 1. 史料的深度挖掘: 引用了大量首次被系统研究的私家藏本、地方神社的祭祀记录以及地方藩主的往来信函,为传统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链。 2. 空间哲学的构建: 强调茶室不仅仅是建筑,而是“凝固的时间和可被体验的虚无”,并结合日本建筑史学家黑泽隆彦的理论,对茶室的尺寸进行了定量分析。 3. 伦理观的考察: 深入探讨了茶道中的“不二法门”——如何在一盏茶中实现主客之间的精神平等,以及这种平等观在森严的封建社会结构中扮演的微妙角色。 对于任何希望超越表面功夫,真正理解日本“道”的精神内核,特别是侘寂美学如何根植于社会结构中的学者、研究者和资深爱好者而言,《京都茶道史略》是不可或缺的案头之作。本书的行文沉稳内敛,逻辑严密,充分体现了京都学派特有的审慎与精微。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小林賢伍(KENGO KOBAYASHI)
 

  1989年生於東京,並獲Nikon Taiwan 贊助的攝影作家。深受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吸引,自2016年起旅居臺灣,決心記錄並讚頌這片大地。因拍攝及為宜蘭「抹茶山」命名而開拓知名度,主演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神話的大地」形象廣告。於2021年出版《風起臺灣・Be Sky Taiwan》,榮受臺灣蔡英文總統的專書推薦及介紹。同年在「日台友情 Always Here——311十週年」特別活動上,經日台交流協會選任為日本青年代表,並獲頒「促進日台友好關係貢獻紀念章」。

  於2022年短暫回國,期間仍帶著相機走訪並記錄日本47都道府縣。除了與日本各地的觀光局(仙台觀光局、神奈川縣廳等)共同合作,向在臺灣人推廣介紹日本外,並成為日台交流協會及臺灣媒體集團「The News Lens JAPAN關鍵評論網」等官方與網路傳媒專欄作家,努力透過攝影和文字,促進臺日友好。

  ▍攝影展
  2021年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展 / 臺北場・臺中場・臺南場
  2021年   誠品書店嘉義美術館
  2021年   臺中國家歌劇院 image3

  ▍攝影獎
  2021年   臺灣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第8屆 MAKAPAH 美術獎——攝影獎

  ▍著作
  2023年   鯨嶼文化出版社《大和日記——東日本》
  2022年   鯨嶼文化出版社《大和日記——西日本》
  2021年   大塊文化出版社《風起臺灣・Be Sky Taiwan》
  2019年   時報文化出版社《台湾日記・Taiwan Diary》
  2018年   ワニブックス《大人の台湾案内 - いちばんかんたん&たのしい》
  2017年   獨立出版《Taiwan Indigenous・天》

  Facebook:小林賢伍 KengoKobayashi
  Instagram:iamnotkengo

譯者簡介

盧慧心


  1979年生,彰化員林人。台灣藝術學院推廣部戲劇系畢。編劇、小說家、日語翻譯。

蔡宜玲

  自由譯者,主要從事文件與影視字幕翻譯。

 

图书目录

◣大和日記——東日本◢
前言 Preface
 
日本秘絶景地圖導覽 ▍153選
 
Chapter 1 - 東の大和 | Yamato East
大和絶景 ◼️123選 | With Amazing Views ・The Best 123 of Yamato East
 
● 中部地方 | CHUBU REGION
——愛知県 静岡県 山梨県 長野県 岐阜県 福井県 石川県 富山県 新潟県        
中部地圖  ▍48選
 
▍ 愛知県 │ 白山宮 │ 八事山興正寺 │ 犬山城 │ 永旺夢樂城名古屋則武之森・蔦屋書店
▍ 静岡県 │ 大室山 │ 伊豆高原義式冰淇淋工房 │ 修善寺地區的竹林小徑 │ 箱根天空道 │ 碧色露台
▍ 山梨県 │ 山中湖花之都公園 │ 富士道(本町街) │ 彌三郎岳(昇仙峡)  
▍ 長野県 │ 白馬山觀景平台 │ 白絲瀑布 │ 遠山鄉的下栗之里 │ 奈良井宿 │ 明神池(上高地) │ 大正池(上高地)
▍ 岐阜県 │ 莫內之池 │ 溫泉寺 │ 下呂布丁 │ 雞醬專賣店杉之子 │ 櫻山八幡宮 │ 金乃Kotte牛 │ 高山市鄉土料理餐廳 │ 白川郷
▍ 福井県 │ 永平寺 │ 東尋坊・雄島|若狭鯖街道熊川宿 │ 鉾島 
▍ 石川県 │ 鹿島神社 │ 雨之宮古墳群 │ 兼六園 │ 長町武士宅邸古蹟 │ 東茶屋街 │ 那谷寺 │ 珠洲岬
▍ 富山県 │ 御庫裏池 │ 高岡大佛 │ 瑞龍寺 │ 雨晴休息站   
▍ 新潟県 │ 將軍杉 │ 上堰潟公園 │ 白山神社 │新潟縣護國神社│ 舊齋藤家別邸 │ 福島潟湖 │判官舟隱
 
● 関東地方 | KANTO REGION
——群馬県 埼玉県 東京都 神奈川県 千葉県 茨城県 栃木県      
関東地圖  ▍44選
 
▍ 群馬県 │ 土合車站 │ 棚下不動瀑布・瀧行 │ 不二洞
▍ 埼玉県 │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 │ 朵貝楊笙曙光兒童森林公園 │ 尾之內溪谷冰柱 │ 吉見百穴 │ 岩室觀音堂 
▍ 東京都 │ 東京大清真寺 │ 紀尾井清堂 │ 須賀神社 │ 龜戶天神 │ 根津神社 │ 日枝神社 │ 豪德寺 │帝釋天 │等等力溪谷公園 │ 東京雅敘園飯店・百層階梯 │ 東京の四季:東京晴空塔/大橫川/千鳥淵/東京中城/六義園/新宿御苑)│ été | Fleurs d'été 訂製甜點
▍ 神奈川県 │ 猿島 │ 長井海手公園太陽之丘 │ 雕刻之森美術館 │ 橫濱地標塔 │ 馬背洞門 │ 黑崎之鼻 │ 曼荼羅堂龕窟群   
▍ 千葉県 │ 明治百年紀念展望塔 │ 香取神宮 │ 原岡棧橋 │ 佐原・樋橋 │ 燈籠坂大師切通隧道
▍ 茨城県 │ 袋田瀑布 │ 月待瀑布 │ 牡蠣小屋 │ 大洗磯前神社・神磯鳥居
▍ 栃木県 │ 大谷資料館 │ 大谷寺 │ SUKKAN澤

● 東北地方  |  TOHOKU REGION
——山形県  宮城県   福島県  岩手県  秋田県   青森県  
東北地圖  ▍31選
 
▍ 東日本大震災
 
▍ 山形県 │ 立石寺 │ 垂水遺跡(古峯神社) │小野曾神社 │山形市立郷土館 │ 丸池樣  │ 銀山溫泉 
▍ 宮城県 │ 宮城藏王狐狸村 │ 仙台海洋森林水族館 │ 松島:圓通院/福浦島・福浦橋/五大堂・透橋
▍ 福島県 │ 會津蠑螺堂 │ 大内宿|日中線櫻花隧道|喜多方拉麵
▍ 岩手県 │ 龍泉洞 │ 中尊寺 │ 淨土之濱 
▍ 秋田県 │ 寒風山回轉展望台 │ 鉤掛洞 │ 生剝館|哥吉拉岩|入道崎
▍ 青森県 │ 蕪嶋神社・葦毛崎展望台 │ 鶴之舞橋 │ 大岩海岸 │ 佛浦 │ 弘前櫻花祭
 
▍ 日本の世界遺産 │ 白神山地・峨瓏瀑布  │ 白神山地・銚子瀑布 │ 青池
 
Chapter 2 - 東の北海道 | Ainu MosirHokkaido
大地絕景 ◼️17選 | The Land of Silence・The Best 17 of Hokkaido
 
● 北海道地方 | HOKKAIDO REGION
——北海道
北海道地圖  ▍17選
 
▍日本先住民——Ainu愛奴民族
 
阿寒湖愛奴村 │ 神威岩 │ 大頭佛殿・摩艾石像 │ 卯原内珊瑚草群集地 │ 駒場白樺並木 │ 幸福車站 │ 川瀨牧場的牛牛露台 │ 明鄉伊藤☆牧場 │ 苔之迴廊 │ 細岡展望台・釧路濕原  │ 然別湖 │ 野付半島・TODOWARA景觀 │ 天堂之路│ 知床峠展望台 │ 知床五湖 │ 神之水溫泉瀑布 │ 愛奴旅館 酋長之家
 
Chapter 3 - 東の山岳 | MountainYama
山岳絕景 ◼️13選 | Places Where Spirits Live・The Best 13 Mountains of Eastern Japan
 
● 靈的居所 | SPIRITS REGION
——東京都 茨城県 群馬県 埼玉県 神奈川県 宮城県 千葉県 北海道 青森県
山岳地圖  ▍13選
 
▍日本山岳
 
高尾山(東京) │ 御岩山・御岩神社(茨城) │ 谷川岳(群馬) │ 日和田山(埼玉) │ 大山(神奈川) │ 御岳山(東京) │  日和山(宮城) │ 筑波山(茨城) │ 般若山(埼玉) │ 鋸山(千葉) │ 樽前山(北海道) │ 恐山(青森)
 
後記 Afterword 
 
◣大和日記——西日本◢
前言 Preface 

西日本絶景地圖導覽 ▍ 140選

Chapter 1 - 西の大和 | Yamato West
日本絶景 ◼️ 115選 | With Amazing Views・The Best 115 of Western Japan

● 関西地方 | Kansai Region
——奈良県 京都府 滋賀県 三重県 和歌山県 大阪府 兵庫県
関西地圖 ▍ 26選

▍ 奈良県 | 春日大社 | 曽爾高原 | 法隆寺 | 龍王池
▍ 京都府 | 瑠璃光院 | 貴船・川床 |伏見稻荷大社・千本鳥居 | 法然院 | 南禪寺・水路閣 | 産寧坂  
▍ 滋賀県 | 琵琶湖Terrace  | 居醒清水 | 浮御堂(滿月寺) | 水杉林蔭大道 | 八幡堀 
▍ 三重県 | 楯之崎 | 鬼之城 | 丸山千枚田
▍ 和歌山県 | 那智瀑布 | 鳳凰褶曲 | 白崎海洋公園
▍ 大阪府 | 慶頂山・勝尾寺 | 秀望台(五月山兜風Way) | 岸和田城
▍ 兵庫県 | 白髮瀑布 | 竹田城跡
 
● 中国地方 | Chugoku Region
——鳥取県 島根県 山口県 広島県 岡山県 
中国地圖 ▍ 23選

▍ 鳥取県 | 三德山三佛寺・投入堂 | 鳥取沙丘 | 陸上洞門
▍ 島根県 | 出雲大社 | 出雲日御碕燈塔 | 石見疊浦 | 足立美術館 | 龍頭瀑布
▍ 山口県 | 秋吉台國定公園 | 秋芳洞 | 角島大橋 | 錦帶橋 | 吉田松陰幽禁舊宅  
▍ 広島県 | 佛通寺 | 黑瀧山 | 耕三寺 | 未來心之丘 | 竹原老街保存區・堀川餐廳
▍ 岡山県 | 倉敷美觀地區 | 王子岳・微笑岩 | 舊閑谷學校 | 羽山溪 | 八疊岩
 
● 四国地方 | Shikoku Region
——香川県 徳島県 高知県  愛媛県
四国地圖 ▍ 19選

▍ 香川県 | 天空鞦韆 | 雲邊寺 | 小豆島 | 樹齡千年的橄欖大樹 | 天使散步道 | 星之城遺跡・東峰 | 道之驛・小豆島橄欖公園 | 重岩  
▍ 徳島県 | 靈山寺 | 眉山 | 大塚國際美術館 | 阿波舞
▍ 高知県 | 天狗高原(四國喀斯特) | 伊尾木洞 
▍ 愛媛県 | 下灘車站 | 内子座 | 龜老山展望公園 | 松本城 | 高茂岬
 
● 九州地方 | Kyushu Region 
——福岡県 大分県 宮崎県 鹿児島県 熊本県 佐賀県 長崎県 
九州地圖 ▍ 47選

▍ 福岡県 | 千佛鐘乳石洞 | 椰子樹鞦韆 | 浮羽稻荷神社 | Sorvete do浮羽 | 浮羽山茶 | 浮羽道路休息站 | 翠鳥丹麥麵包 | 皿倉山展望台 | 門司港懷舊 
▍ 大分県 | 醋屋之坂 | 延伸入海的軌道 | 海地獄 | 兩子寺 | 稻積水中鐘乳石洞 | 原尻瀑布
▍ 宮崎県 | 飫肥城跡 | 飫肥城下町・Kodama藝廊 | 天安河原 | 日南太陽花園・摩艾石像 | 高千穗峽
▍ 鹿児島県 | 輝北天球館 | 枕崎車站| 大浪池 | 櫻島 | 雄川瀑布 | 星巴克鹿兒島仙巖園店 | 仙巖園 | 曾木發電廠遺跡 | 溝之口洞穴 | 清水磨崖佛
▍ 熊本県 | 天草的崎津聚落 | 押戶石之丘 | 日本第一石階 33,33階(釋迦院) | 萬田坑 | 鍋瀑瀑布 | 三角西港 | 米塚
▍ 佐賀県 | 虹之松原 | 玄海海中展望塔 | 武雄大楠 | 大魚神社的海中鳥居及周邊景觀 | 御船山樂園 | 七釜 
▍ 長崎県 | 七釜鐘乳石洞 | 展海峰 | 雲仙地獄・御絲地獄 | 佐世保漢堡本店—漢堡博物館
 
Chapter 2 - 西の琉球 | Ryukyu Kingdom
海島絕景 ◼️ 10選 | Islands of Wonder・The Best 10 of Okinawa 
 
● 沖縄地方 | Okinawa Region 
——沖縄県
沖縄地圖 ▍ 10選

▍ 國頭村地方的祕境與神話
 
大石林山 | 邊戶岬・星窪咖啡 | 安須森御嶽
今歸仁城跡 | 備瀨福木林道 | 平南川大瀑布
果報崖 | 齋場御嶽 | 和平紀念公園 | 富盛石雕大獅子
 
▍ 「沖繩戰」的記憶與紀録
 
Chapter 3 - 西の神社 | ShrineKamiyashiro
神社絕景 ◼️ 15選 | Places Where Gods Live・The Best 15 Shrines of Western Japan

● 神的居所 | Gods’ Region
——宮崎県 香川県 岡山県 島根県 徳島県 鹿児島県 熊本県 山口県 三重県 京都府 佐賀県 長崎県
神社地圖 ▍ 15選
 
 關於神社

鵜戶神宮(宮崎) | 波切神社(宮崎) | 高屋神社(香川) | 黒神埋没鳥居(鹿兒島)
衣毘須神社(島根) | 吉備津神社(岡山) | 轟神社(徳島) 
上色見熊野座神社(熊本) | 元乃隅神社(島根)
日御碕神社・經島(島根) | 花窟神社(三重) | 城上神社・石見銀山(島根)
大岩神社(京都) | 祐德稻荷神社(佐賀) | 山王神社山王神社・一本柱鳥居 (長崎)
 
 長崎原爆事件
 

图书序言

  • EISBN:978626724306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图书试读

作者序

【大和・倭・やまと】

  日本的古稱,也代表日本特有的事物。

  自古以來「大和」被視為太陽升起的地方

  因此以「日本」為名。

  這片寧靜的、

  與時代的巨輪共同前進的大地上,

  充斥著令人眼花繚亂的驟變。

  這是一首連電影也訴說不了、

  關於人與天災之間的史詩,

  細細描繪出今日的日本。

  世界由許多事物交織而成。

  我們的生命

  也與時代一同編織出其中的經緯,

  而其中那如絲線般的「聲音」則是為了留給後世,

  等待回響。

  宛如初見,
  大和之東。

  攝影師・旅行作家
  小林賢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大和日記:東・西日本(雙冊)》**给我带来了极其深刻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部记录,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真正消化完这厚厚的两卷,因为它所涉及的细节之丰富、观察之敏锐,让人不得不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尤其在描绘那些转瞬即逝的日常场景时,总能捕捉到一种微妙的情感张力。比如书中对某个特定季节早晨,空气中弥漫的湿气和光线角度的描述,简直就像一幅油画被徐徐展开。这不是那种快节奏、强情节的小说,它更像是一份私人化的历史切片,通过个人的视角,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巨大变迁。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地方风俗和人情世故的描摹,那些鲜活的人物对话和生动的场景再现,让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街头巷尾,感受到那种特有的生活气息和人与人之间复杂却又真挚的情感联系。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与其说是读文字,不如说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体验,它引导读者去思考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位置,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如何构成了我们理解“过去”的基石。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罕见的、全景式的私人历史记录。它不像宏大叙事那样强调因果链条,反而更注重“氛围”和“质感”。作者在记录日本东西两部的差异时,处理得非常微妙,既肯定了各自的独特性,又没有过度渲染对立,反而是在对比中寻求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我注意到,作者对细节的把握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从一个老旧木制橱柜上的包浆,到不同地区人们说话时的语调差异,都被细致地记录下来。这种“小中见大”的手法,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却又没有压抑感,反而有一种温暖的回溯感。对于那些渴望摆脱西方中心论视角,真正想从内部理解日本社会肌理的读者,这本书是无价的。它没有告诉你该想什么,而是展示了“如何”去观察和思考,这种引导作用远比直接灌输知识更为珍贵。

评分

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他/她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看似平淡无奇的见闻,提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哲思。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自由,时而跳跃,时而沉潜,完全不受传统纪实文学的束缚,反而因此展现出一种近乎诗意的自由感。在记录东日本和西日本不同区域的对比时,那种地域差异带来的文化碰撞和融合,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任何生硬的断言,全靠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细微的观察来支撑。比如对某种特定茶道的仪式感的描绘,那种对“道”的极致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敬畏,让人读完后不禁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匆忙忽略掉的美好瞬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内敛而有力的,它不喧哗,但字里行间蕴含的力量足以穿透读者的内心。对于想深入了解日本地方文化和历史脉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非教科书式的视角,它教会我们如何用“心”去观察世界,而不是仅仅用“眼”。

评分

这套《大和日記》的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一场耐心的修炼。坦白讲,初读时,我曾一度感到有些迷茫,因为它的结构松散,缺乏传统意义上的主线任务。然而,一旦你适应了作者那种漫步式的叙事节奏,开始享受那种“不期而遇”的惊喜时,这本书的魅力便全然展现了。它更像是一本被精心标注过的旅行笔记,每一页都有可能突然跳出一个你意想不到的视角,让你对熟悉的某些事物产生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日本传统工艺和建筑有兴趣的人来说,书中穿插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补充材料,但它又完全没有学术著作的枯燥感,而是通过作者亲身体验和情感投射,变得有血有肉。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记述天气变化时所用的比喻,那种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感受巧妙融合的写法,极大地提升了文字的感染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慢下来”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不是消极的停滞,而是一种对生活质感的精细打磨。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细品的“慢读”之作。初次翻开,可能会被其大量的观察和随笔式的记录所淹没,但一旦你真正沉浸其中,就会发现这套书构建了一个无比坚实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精神世界。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敏感性,是贯穿全书的暗线。无论记录的是宏大的祭典,还是微小的个人感悟,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对“消逝”的留恋和尊重。特别是关于“记忆如何塑造地方认同”的部分,作者的处理非常成熟,既有感性的抒发,又不乏理性的分析。这种平衡感,使得这本书既能打动情感,也能启迪心智。与其说这是一套“日记”,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如何在现代性中保持清醒与本真”的哲学沉思录。阅读它,就像与一位见多识广、心怀悲悯的长者对坐,听他/她娓娓道来那些被时代快速遗忘的美好与哀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