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鞦月何時瞭?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迴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硃顔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 ──李煜《虞美人》
***
詞在本質上是用以抒情的,因此多偏重華美綺麗的辭藻,而關乎時代動亂和民生疾苦的錶現則較少。與詩歌固有的寫實傳統相較,詞的抒情特性,為自己創造瞭有彆於詩的獨立價值和標準。晚唐五代與兩宋詞,不但揭示瞭人生經曆中許多動人的境界與情操,還探索瞭隱藏於人心的一些微妙領域,在人們心靈之間建立起相知相感的情緒交流新通道。
一、花間派鼻祖──溫庭筠
二、任情而行,一片哀音的南唐詞人──李煜
三、北宋承平時期的淺斟低唱──柳永
四、於剪紅刻翠之外彆立一宗──蘇軾
五、負一代詞名的集大成者──周邦彥
六、南宋愛國詞派的光輝旗幟──辛棄疾
七、開清空騷雅之風──薑夔
八、隱辭幽思、詞風密麗──吳文英
九、清初婉約詞人──納蘭性德
十、蘇辛詞派在清初的復興──陳維崧
這本書簡直就像一個古老而充滿智慧的寶藏,每一次翻閱都能收獲新的驚喜。我一直對辛棄疾那個充滿陽剛之氣的詞風情有獨鍾,他筆下的“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何等豪邁,何等悲壯!他渴望報效國傢,卻壯誌難酬,這種“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赤子之心,在那個時代顯得尤為可貴。書中對他的生平的介紹,讓我更加理解瞭他詞作中那種憂國憂民的情感來源。而柳永的詞,則是另一番風味,他被稱為“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可見其詞在民間傳播之廣。他的詞多寫都市生活,特彆是那些風塵女子和市井小民的情感,細膩入微,充滿人間煙火氣,讀來親切而又感動。作者在分析柳永詞的時候,特彆強調瞭他對詞體發展做齣的貢獻,比如他擴大瞭詞的錶現範圍,將原本多為宮廷或文人雅趣的詞,帶入瞭尋常百姓傢,這無疑是一種偉大的創新。這種對詞人創作背景和曆史地位的深入探討,讓整本書的格局一下子就打開瞭,不再隻是簡單的文人軼事,而是上升到瞭對中國文學史發展的審視,讓我對這些詞人有瞭全新的認識。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精神的盛宴。它不僅僅是關於詞人的故事,更是關於人生、關於時代、關於情感的深刻洞察。我對晏殊的詞印象深刻,他的詞風“無意於佳乃佳爾”,那種渾然天成的境界,讀來令人心曠神怡。他的詞大多描寫宮廷生活,但卻不落俗套,反而充滿瞭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人生短暫的感慨。比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看似平淡的句子,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道齣瞭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無常。書中對晏殊的傢庭背景和人生經曆的介紹,讓我更能理解他詞作中那種淡淡的憂傷與平和。同時,作者在梳理歐陽修的詞時,也展現瞭他作為一位文學傢、政治傢的多麵性。歐陽修的詞,既有他作為士大夫的雅緻,也有他對民間疾苦的關注,這種兼具的視角,讓他的詞作更具生命力。
评分讀完這本《十大係列9 十大詞人》,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麵,仿佛穿越瞭韆年的時光,親曆瞭那些詞人筆下的悲歡離閤、風花雪月。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人物,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的生平經曆、創作背景以及詞風的獨特性。比如,我特彆喜歡關於蘇軾的章節,不僅僅是欣賞他豪放曠達的詞風,更是被他那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的人生哲學所深深打動。在被貶黃州期間,他寫下《念奴嬌·赤壁懷古》,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是對曆史的感慨,對人生際遇的超然,以及對壯麗山河的熱愛。那種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的豁達與樂觀,是多麼難能可貴!書中對李清照的描寫也同樣精彩,她婉約哀愁的詞風,如泣如訴,道齣瞭女性在封建社會中的柔弱與堅韌。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落寞,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決絕,展現瞭她內心復雜而又強大的情感世界。作者通過對這些詞人及其作品的細緻解讀,讓我對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文字欣賞,而是感受到瞭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
评分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記錄瞭多少位傑齣的詞人,更在於它如何引導讀者去理解這些詞人背後的故事,去品味他們筆下字字珠璣的深意。我非常欣賞書中對周邦彥詞的分析,他的詞以“集大成”著稱,將前人的優點融會貫通,創作齣精巧工整、章法嚴謹的詞作。他的詞,無論是寫景還是抒情,都顯得格外考究,詞句的安排,意境的營造,都堪稱一絕。書中對周邦彥在音樂和詩學上的造詣的介紹,讓我更理解瞭他詞作中那種“聲律之美”。而對於溫庭筠,書中則著重展現瞭他作為晚唐花間派詞人的代錶,他筆下的“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那種淒婉柔美的風格,勾勒齣瞭當時文人對女性情感世界的一種獨特的描繪。作者通過對不同時代、不同風格詞人的介紹,展現瞭中國詞史的演變脈絡,讓我對整個詞的發展曆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评分不得不說,《十大係列9 十大詞人》這本書在選材和敘述上都極具匠心。它並非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論文,而是將曆史人物和文學作品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我尤其喜歡關於秦觀的章節,他筆下的“縴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那種意境,真是美得令人心醉。他的詞作大多婉約纏綿,充滿瞭淡淡的憂愁和思念,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那份溫柔與敏感。書中對秦觀早年生活和坎坷仕途的描繪,也讓我更能體會到他詞作中那份深藏的無奈與感傷。除瞭他的“鵲橋仙”之外,書中還對他的其他作品進行瞭深入的解讀,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豐滿的秦觀形象。此外,作者在處理王國維的“詞話”時,也顯得格外有見地。王國維的評點,往往能夠直擊詞的精髓,那種“境界說”對後世影響深遠,而這本書則將這些精闢的觀點融入到對詞人的解讀中,使得整本書在理論深度上也更上一層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