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探索自己的人生哲理
第三章 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人生三幕剧
第一幕 青年时期/第二幕 中年时期/第三幕 晚年时期
第五章 自我评估
有所作为/发展才能/解决人生问题/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未经鍜鍊的思想法则/直接思考法则
第六章 对别人的态度
互相依赖/了解别人/发挥服务的态度/长期援助
第七章 对宗教的态度
理性和信心/生活的挑战
第八章 渐渐成长的信仰力量
增加自信/相信别人/从自己开始/积极的宗教信仰
《追求圆满的人生》,是我写作生涯另一段,也许是最后里程的里程碑。
我从五十一年开始,走上有计划的写作生涯。由于《成功者的座右铭》的轰动,一个专栏接一个专栏,同时供应几个园地,所以我把公职以外的时间都用于笔耕。一直到我七十二年公职退休,这二十一年,曾出版了《成功者的座右铭》、《人生道上》、《清晨钟声》、《欣赏人生》、《大人物小故事》、《微笑的天使》、《世界情诗选》等共三十多种书籍。
退休以后,我打算全心全意用于写作。可是从那时起,经济起飞,物质慾望提,大家拼命以正式或不正式的手段弄钱。读书风气起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二十本非文学类的畅销书排行榜,居然有十一本是谈股票的!文学类的书也以俏皮、刺激、嘲讽的书最受欢迎。我原来畅销的书都落入冷门书。以七十二年至今九年间,我只应周联华牧师之邀,译了《癌症之防治及其心理适应》,光启出版社之邀译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传记《自由斗士华勒沙》,把国语日报上灯塔专栏的一百多篇短文列入文经社的《灯塔》系列。主动地译了海伦勒的谈生死哲理的小说,取名《开敞的门》。也专为她写了一篇二万多字的小传。最成功的还是把我以前陆续译就的人间温暖小故事,交给中央日报社出版,我取了一个较为别致的书名《为人间点一盏灯》,也在正文前写下我的告白,「永远做个点灯的人!」这本书虽然销不算顶好,可是,却像我以前《成功者的座右铭》和《清晨钟声》的轰动一样,造成了一股「点灯」的热朝,有许多书甚至电视节目,都以「点灯」为标示,我是个「良性」的「始作俑者」,心里非常欣慰!这期间我也为我切身心智障譺者家庭团契和捐血运动奉献一点心力,所以也不算白活!
可是虽然我要在写作生涯中做个「点灯的人」,却徬徨不知该怎么走下去。因为与我合作过二十多年的两家出版社,都不想再出我的书。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圆神出版社社长简志忠先生来叩我的门。噼头第一句话说:「周先生,我是看你的书长大的!」对我说这句话的,已不止一两个,但最使我感动的是他的圆神出版社和曹又方女士的方智出版社愿意「收容」我这六十九岁的老作家,愿意出我所有的书,使我不必每本书去向出版社求救。这使我这老叟倍觉温馨。
我们合作第一步是他们帮我从光启出版社收回了《成功者的座铭》对照本三集的版权,以现代化的打字技术重印,使这一套阐述永恆真理又展示简炼英文小品的书复活!现在要出版的这本《追求圆满的人生》,是我「点灯的人」新出发的第一本书。
《追求圆满的人生》的原作,从旧书店走进我书斋安睡,己有二十多年。原作者看一位即将永远告别舞台的名演员在谢幕时,勐然惊醒,并思考该如何为自己追求一个圆满的人生哲理。因为我们走进这世仅仅只是「生存」,活着而已。
他先借莎士比亚的戏剧,描写了人一生的过程,把完善的人生哲学分成自我评估、对人的态度,对宗教的态度三个要素。自我修持,与人相处、与神(包括自然界)相处,原人生哲学的基本内容。三十年前我译介的许多则《成功者的座右铭》,原编者也把它们归纳在这三个范畴里。本书作者最后镕铸成一套带有宗教情愫的圆满人生哲理,其目标便是:要使我们有生活热忱,尊重生命,和我们所处的社会与宇宙,并且觉得活着既舒适又满意,到处有温暖的人情味,这才算是真正的「生活」。
这是一本简单扼要的小书,内容等着读者自己去探索、消化、吸收。这样历过咀嚼的精神食才有营养!
我非常喜欢弘一法师的一段偈语:
君子之交,其淡若水,
执象以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最后行的八个字,已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最恬静美妙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圆满」两字的最完善的诠释。其他的都「不可说」!拈花一笑!
感谢简志忠先生和曹又方女士帮助我延续我的写作生命!在一片昏暗的世界中,我要以剩余不多的生命,永远做个「点灯的人」!
我常常在想,怎样才能过上一种真正“圆满”的生活?这是一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直到我读了《追求圆满的人生》。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内心世界的大门。它没有给我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我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章节。作者没有宣扬“独善其身”的理念,而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真诚连接的重要性。他用许多生动的故事,阐释了如何建立健康、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如何去爱,如何去原谅,如何去放下。我一直以来都有些内向,不太擅长与人交往,总觉得和别人有隔阂。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孤单,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敞开心扉去接纳他人,也没有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尝试着主动去关心身边的朋友,去和家人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虽然过程有些笨拙,但我能感受到,我与他人的距离,似乎正在一点点拉近,而这种连接带来的温暖和力量,是我从未体验过的。
评分这本书在我书架上静静躺了很久,直到最近才真正静下心来翻阅。我一直以为“圆满”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触及的彼岸。然而,翻开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所谓的“圆满”,并非是生活中的事事顺遂、无懈可击,而是一种内在的接纳和与世界和谐共处的状态。作者并没有提供一套所谓的“人生成功法则”,而是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和深刻的洞察,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的内心,去理解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细微之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完美的美学”的章节,它让我重新认识到,那些所谓的瑕疵,恰恰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魅力,也让我们在经历风雨后,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放慢脚步,不再急于追逐外在的成就,而是开始关注内心的丰盈。它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温和的语调告诉我,真正的圆满,就藏在每一个当下,藏在每一次的尝试与跌倒,藏在每一次的爱与被爱之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内心多了一份平静,少了一份焦虑,对未来的看法也变得更加开阔和包容。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的。总觉得“圆满”这个词,带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仿佛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然而,《追求圆满的人生》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种“成功学”的压迫感,反而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哲学韵味。作者的语言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面对失去”的探讨。失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梦想,都会在某个时刻悄然离去。过去,我总是对失去充满恐惧,不愿意去面对。这本书却教导我,如何去拥抱失去,如何从中汲取力量。它让我明白,失去并非意味着终结,而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每一次的失去,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再那么执着于“拥有”,而是更加注重“体验”。我开始学着去欣赏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它是喜悦还是悲伤。
评分我很少会主动去推荐一本书,但《追求圆满的人生》绝对是我近期最想分享的一本。它不是那种读完就能让你脱胎换骨的书,而是一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心灵的书。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将深奥的人生哲理,融入到一个个平凡的生活片段之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触及内心深处的共鸣。我尤其欣赏他对于“选择”的论述。我们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做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将我们引向不同的方向。这本书并没有告诉我应该如何选择,而是引导我去思考,在做出选择时,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迷茫和痛苦,是因为我们没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是被外界的期望和社会的评价所左右。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更加信任自己的直觉,也更加敢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生活安排的人,而是开始主动去创造我想要的生活。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带着些许怀疑的。市面上关于“人生哲学”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流于空泛的理论,或是教条式的说教。然而,《追求圆满的人生》这本书,却给了我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分享着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所打动。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烦躁不安,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什么神奇的“情绪解药”,而是教导我们如何去观察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如何与它们和平共处,而不是一味地压抑或放纵。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我了解到,很多时候,我们对事情的反应,并非来自于事情本身,而是来自于我们内心对这件事的解读和期待。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尝试用更积极、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大大缓解了我的焦虑感。我发现,当我不再纠结于过去,也不再过度担忧未来时,眼前的生活,竟然也变得更加明亮和有滋有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