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江医师是一位画家,也是浪漫的诗人和作家。
他认为「医学是通往艺术的科学」,没有一种职业像行医这样让人感受到生命现象和美的真谛。在林秋江眼中,行医与艺术是同质性极高的事,因为两者都建立在观察生命的变迁与奥妙上。因此,好的医生必须具备丰沛的感性去看待生命。
神圣的医疗行为,不应当作为牟利的工作。他认为医生都应该怀抱救人济世的理想。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大医科的林秋江,认为高明的医术与完善的医疗设备,还不足以彻底医好病人,而必须与心理治疗相辅相成才行。
本着「下医医病,上医医人」的精神,林秋江与他的外科医院,把与病人的友谊,看得比个人功成名就更为重要,因此使他在业界的地位屹立不摇。
除了行医、绘画和写作之外,林秋江还精通日、德、法、英等语言,并且持续以日文、法文写生活笔记。本书即是作者充满哲理与幽默的生活观察,及以专业医师身体力行保健良方后的实用忠告和谆谆叮咛。
作者把艺术与医学互相验证中,所得到的生活智慧融入笔端,在书中展一片祥和、睿智、豁达的生活品质。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不断咀嚼的好书。
序:父亲就是一本书 林静芸
序:用诗情画意治人治病 陈玲芳
自序:白里透红的人生 林秋江
善待生命的伤口/创造后天的体质/固本培元有祕方/惰性.迷性.有毛病/理想的医病关系/生活小习惯生命大道理/运动改变你的人生/老伙仔的青春之泉/天然食物就是好食物/人生是一连串的复健过程/自信健康过一生/龟兔相偕齐步走/谁是你的贵人/干净过一生/痛,对健康是好事/狗咬人与破伤风/只要文明不要病/有生之日都健康/意乱情迷不想活/做生命的望族/为青春立碑/看病和做生意是不同的/保健的三大智慧/文明病的骨牌效应/开启病人对美的感受
非常高兴圆神出版社将父亲的一些着述编集出书,我肯定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因为我就是看这本书长大的!
书的内容写的虽然是父亲的门诊生涯、病人百态,记录的却是父亲的人生哲学。父亲的一生历经动盪,也见过许多矛盾。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他却维持着自我的平衡及乐观。他爱读书、爱音乐、爱美术、爱星象、爱植物,我没见过比他更爱生活的人!
父亲有几个特质我认为非常值得叙述:
父亲出书,许多类似状况的病人当然该看,我最想推荐的却是我的医界同行,年轻的医师有的想写好的论文、有的想多看几个病人、有的想早点独立,资深的医生有的想升等、有的想移民。而父亲,不是有名的教授,也不是大牌的医师,但是父亲无疑的是最懂得生活的哲学家。对许多看病人看到没有自我的医师而言,父亲的书绝对值得珍藏的!
不得不說,《拿聽診器的哲學家—名醫與生命的對話》這個書名真的很有魅力,聽起來就充滿了故事性和深度。我一直對那些能從不同領域汲取智慧的人事物感到著迷,尤其是在「醫學」這個看似嚴謹的科學領域,加上「哲學」的探討,我實在太想知道裡頭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我對書中的「對話」部分特別感興趣。我希望書中能呈現的是,這些在生命線上奮鬥的名醫們,他們是如何透過自己的觀察與反思,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哲學。他們會不會在診療台上,同時也在進行一場關於生命本質的深度對話?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涉及一些關於人生價值、死亡觀、甚至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尋求無限意義的討論。而且,從「名醫」這個詞可以看出,他們必然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見解,我非常期待能從他們的視角,看到那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但卻至關重要的生命課題。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提供我知識上的啟發,更能溫柔地觸動我對生命的感悟,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多一份對生命本身的尊重與珍視。
评分天啊!這本書名《拿聽診器的哲學家—名醫與生命的對話》,一聽就讓人充滿好奇!我一直對結合科學與人文的議題很感興趣,尤其又是關於「名醫」和「生命」的對話,這聽起來就像是一場深度的心靈之旅。我個人不太喜歡那些過於學術、艱澀難懂的哲學書籍,但如果能從醫學的角度切入,探討生命的意義、倫理、甚至是死亡,我認為會非常引人入勝。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有哪些醫生,他們在救助生命、面對生老病死的第一線經驗中,產生了怎樣的哲學思考?這些思考是否能幫助我們這些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智慧地看待自己的生命?我猜想,書中應該會有一些真實的案例,讓這些哲學思辨有血有肉,而不是空泛的理論。而且,身為台灣的讀者,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背景和對生命的理解,不知道書中是否有觸及到這些面向?或者,名醫們的觀點是否能啟發我們用更開闊的視野來審視台灣社會對於生死的態度?總之,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很高,希望它能給我帶來知識上的啟發,也能溫暖我對生命的感悟。
评分這本《拿聽診器的哲學家—名醫與生命的對話》聽起來簡直是我的菜!我一直覺得,能夠站在第一線,與生命搏鬥的醫護人員,他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絕對比一般人來得更深刻。畢竟,他們每天都在面對生、老、病、死這些人生中最根本的議題,而且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迫切。我特別好奇,書中的「名醫」們,在他們豐富的行醫經驗中,有沒有哪些時刻,讓他們對生命的價值產生了顛覆性的看法?他們又是如何將這些深刻的體悟,昇華成一種哲學思考的?我認為,這本書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它能將醫學的專業知識,與哲學的深刻智慧結合起來。我期待書中能有一些真實的醫病互動,讓這些哲學對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能觸動人心、引人深思的真實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透過這些名醫的視角,我們能對「生命」這個詞,有更廣泛、更深刻的理解。畢竟,在台灣這個步調快速的社會裡,我們常常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就,卻忽略了內在的豐盈。我真心希望能透過這本書,找到一些關於如何更有意義地活著的答案。
评分剛看到《拿聽診器的哲學家—名醫與生命的對話》這個書名,心裡就響起一陣共鳴。我一直覺得,醫學不僅僅是科學,更是一種人文藝術,特別是那些經驗豐富的名醫,他們在治病救人的同時,必然也經歷了無數的心靈洗禮。我對書中能夠探討的「哲學」部分充滿了期待。我猜想,這些醫生們的哲學思維,不會是那種學院派枯燥的論述,而是會從他們每天面對的真實生命困境中提煉出來的智慧。例如,當他們面對一位無法治癒的病人時,他們是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同時又給予病人最大的安慰和尊嚴?或者,在醫學進步日新月異的今天,他們又是如何看待生命的終極意義?我認為,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能夠將醫學的專業性與哲學的普遍性巧妙地結合。我希望書中能有那些讓我可以拍案叫絕的觀點,或是讓我為之動容的醫者情懷。身為一個普通人,我非常渴望能從這些站在生命邊緣的智者身上,學到一些關於如何更有智慧地面對人生起伏的啟示。
评分說實話,光看書名《拿聽診器的哲學家—名醫與生命的對話》,我就覺得這絕對不是一本能隨便翻翻就能看完的書。它散發出一種沉靜卻又充滿力量的氛圍,彷彿在邀請讀者一起進入一個更為深刻的思考空間。我最感興趣的是,這些「名醫」在日復一日的臨床工作中,是如何從面對無數的生離死別、病痛折磨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哲學觀點?他們會不會在替病人診斷時,同時也在為自己的生命困惑尋找答案?我很好奇,在醫學的理性與人文的關懷之間,他們是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的?有沒有可能,他們的哲學思辨,反而能讓他們在行醫時,更加同理病人的痛苦,做出更符合人性的決定?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單純的醫學知識科普,而是能透過名醫們的獨特視角,讓我們重新思考「活著」這件事的真正價值。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探討到醫學倫理、安樂死、甚至是生命的可貴與脆弱等議題,這些都是我們在現代社會中經常會面臨,卻又不容易有明確答案的問題。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深刻的啟示,我認為它絕對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