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术语篇」和「人物篇」两部分。「术语篇」共收有关钢琴艺术的术语、名词近两千条,内容包含速度、力度、表情术语、演奏技巧提示以至曲式分析、风格特点、乐器沿革等方面。「人物篇」共收着名钢琴家五百余位,其中有着名钢琴演奏家、钢琴作曲家兼演奏家、钢琴音乐作曲家。内容着重介绍他们的生平、师承、演奏风格、创作特色及其钢琴代表作。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钢琴家词典》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它会是一本死板的、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的学术著作。但读了之后,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钢琴大师们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一直对德彪西的印象比较模糊,觉得他的音乐有点“朦胧”,但这本书在介绍他的时候,巧妙地将他的音乐与法国印象派绘画联系起来,让我顿时茅塞顿开,也对他的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那种对色彩和光影的描绘,在钢琴声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读完之后,再听《月光》,感觉像是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国度。而且,作者在叙述的时候,经常会插入一些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风貌,这使得对钢琴家及其作品的解读更加丰富和立体。例如,在谈到勃拉姆斯时,书中不仅分析了他的音乐风格,还描绘了他所处的那个浪漫主义后期的大背景,以及他与瓦格纳等人的论战,这些都让我对勃拉姆斯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理解了他音乐中那种既保留古典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的特质。这本书的结构也很巧妙,它并没有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而是根据不同的主题或者音乐流派进行组织,这样读起来更加有逻辑性,也更容易让人理解不同钢琴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进一步去探索和欣赏钢琴音乐的热情,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音乐世界。
评分我一直以为,《钢琴家词典》这类书籍大概就是一本本的“流水账”,记录着谁在什么时候出生,写了什么作品。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编织的音乐史诗,将那些伟大的钢琴家们的生活、思想和他们的音乐巧妙地融为一体。我一直对贝多芬的激情和叛逆深感着迷,而这本书在描述他的时候,不仅仅是列举了他的九部交响曲,更是深入探讨了他与命运的抗争,他失聪后的痛苦挣扎,以及他如何在音乐中寻找力量和慰藉。读到他创作《欢乐颂》时的心境,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冲破黑暗、拥抱光明的巨大能量。这本书也让我对斯克里亚宾这位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作曲家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觉得他的音乐有点晦涩难懂,但书中通过对其哲学思想和对色彩、声音关系的探索,让我理解了他音乐中那种独特的、宇宙般的宏大感。他试图用音乐描绘出色彩和情感的交融,这种大胆的尝试,让我对音乐的表现力有了更深的敬畏。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非常有趣的音乐史料,比如某个乐谱版本的考证,或者某场音乐会的幕后花絮,这些细节的处理,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和趣味。它不是一本让你快速获取知识的百科全书,而是一本需要你投入情感、用心去感受的书。它让你看到,每一个伟大的钢琴家背后,都有一个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故事,他们的音乐,正是这些故事最动人的回响。
评分我承认,最初是被《钢琴家词典》这个书名所吸引,想着或许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钢琴演奏技巧或者乐理知识的实用技巧。然而,它带给我的远不止于此,甚至可以说,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钢琴家”这个词的含义。书中对每一位钢琴家的描绘,都不仅仅停留在他们演奏了什么作品,而是深入探讨了他们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拉赫玛尼诺夫的那部分,作者并没有过多渲染他惊人的技术,而是着重描写了他作为一位流亡者,如何在异国他乡坚持创作,以及他对祖国和过去深深的眷恋是如何融入到他的音乐中的。那种淡淡的哀伤和宏大的旋律交织在一起,读完之后,再听他的协奏曲,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不同时代钢琴家之间的传承和碰撞,比如从贝多芬到布伦德尔,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文字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我惊叹于音乐的生命力和延续性。而且,作者的叙述角度非常独特,他会从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入手,揭示出那些我们熟知的钢琴家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某位大师在年轻时期的困顿经历,或者某个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这些故事让人物更加立体,让音乐的背后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书,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它不仅仅是关于钢琴家,更是关于艺术、关于人生、关于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史诗。
评分这本《钢琴家词典》简直是一场意想不到的音乐之旅!我一直以为自己对钢琴了解得够多了,毕竟我也弹了十几年琴,也听过不少音乐会,但翻开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海洋里还有那么多的未知岛屿。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枯燥的定义,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甚至可以说是有温度的方式,去介绍那些影响了钢琴发展进程的伟大名字。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肖邦的那一部分,作者不仅仅是介绍他的作品,更是深入挖掘了他创作背后的情感,以及他与那个时代社会背景的微妙联系。读到他晚年时期的作品,那种深沉的忧郁和对故土的思念,仿佛透过文字扑面而来,让我对他的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有关于李斯特的章节,我一直觉得他是个有点“炫技”的作曲家,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位革命者的另一面,他对音乐形式的不断探索,对钢琴表现力的极大拓展,这些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而且,书中对一些被我们忽略的、但同样重要的钢琴家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比如克莱门蒂,我之前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奏鸣曲之父”这个标签,但看完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他对于钢琴技术发展和教学体系的深远贡献。这本书的语言流畅且富有感染力,即使是对于音乐理论不那么精通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和启发。它不像是一本冰冷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钢琴大师,在你耳边娓娓道来,分享着他对音乐、对钢琴、对那些伟大灵魂的深刻洞见。
评分这本《钢琴家词典》简直就是我近期阅读中最令人惊喜的一本书了。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很多关于音乐的书籍要么过于技术性,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过于浅显,缺乏深度。但这本书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作者对于每一位钢琴家的介绍,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理解。我尤其喜欢关于巴赫的部分,我一直以为巴赫的音乐是纯粹的理性与神性,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位父亲、一位丈夫,以及一位身处那个时代宗教改革浪潮中的普通人的生活。他创作赋格曲时的严谨与创新,对位法的精妙运用,以及他音乐中蕴含的深邃的哲学思考,都通过作者的笔触变得鲜活起来。读完之后,我再去听他的《平均律》,感觉不再是简单的音符堆叠,而是饱含着对宇宙、对生命的理解。另外,书中对一些早期键盘乐器演奏家,比如库普兰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对他的了解非常有限,但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他在音乐装饰手法上的独创性,以及他对法国巴洛克音乐的贡献。这种对于历史的回溯和梳理,让整个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而且,作者的语言非常考究,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美感,读起来让人感到愉悦。它就像是一坛陈年的美酒,需要慢慢品味,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体会。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钢琴家,更是关于音乐的灵魂,关于那些通过音符传递出来的爱、痛苦、喜悦和哲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