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的前妻离家出走,痛苦的婚姻令我身心焦虑,甚至更加严重。失业在家,唯有年事已高的父母,和稚龄可爱的儿子,才带给我亲情的温暖。没多久我戒掉了香烟,告别二十年的烟龄,但精神日益恍惚。
一年多后,适逢弟弟自加拿大返台,支撑家务,我便住进了台北市立疗养院。我在急性病房住了七个星期,转入复健病房。两个多月的复健,师父本修法师将我从婚姻的泥淖中拔起,结束了四年的婚姻。而四个多月的住院岁月,我重新面对生命,我在7H病房曾担任家长,复健科的职能老师,也对我特别垂爱,使我不但身心得意,还在实习工厂领了代表劳力的薪资,虽然不多,但是却给我一种实惠的鼓励。
将出院之际,就业辅导老师辅导我进入一家出版社仓库工作,使我的人生旅程又迈入新的阶段,并且本修法师鼓励我写出这本书,让我能替身心障碍的精神病患说些话。我们不是社会刻本印象中,胡言乱语,自伤伤人暴力犯罪那么可怕,甚至有些病友具备特殊的才艺,如下棋、绘画、音乐等优秀的才能,很多时候,我们还满可爱的。
在此要感谢杨连谦、叶佐伟、蔡佳芳、陈世哲等医师,杨医师和陈医师还特别为我写序。其他许多日夜照顾我们的护理人员,特别要提的是心理师黄守廉先生是我协议离婚的公证人。赖老师、吴老师、周老师,是复健科对我特别辅导的老师,还有就业辅导老师林炫孝先生,更是经常到仓库的工作场所辅导我工作的瓶颈。大家似乎因缘际会的帮助我,使我受宠若惊。也感谢清华大学的林教授,她曾为我做了几次心理谈话,也让我学习到自我认识的重要。
谢谢幼狮文化事业公司替我即时出版这本书,我希望这本书能给一般读者及病友一点心灵的交流,和参考。这不是本专业的书,但愿像我以前出的「梦痕」、「李桑手札」两本书一样,能带给人们一点希望,那么我就于愿已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