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身为一位前卫艺术家,侯俊明最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来自于他的「诚实」--敢于表现人性中最被隐藏的部分。事实上,身为一名丈夫和情人,他也诚实如一。在他喻为自己生命中守护神的妻子离他远去之后,艺术家的世界整个崩解了。这一次,他把他的诚实运用在自己婚变的内心世界中。他毫不回避地表现出一名失婚男子的脆弱、哀伤,和依恋。他把这段时间试图理解整件事的努力,以及挣扎着接受与放手的心情,全记录在给前妻的书信中,和燃烧生命的创作里。
侯俊明的文字精练、画作风格强烈。读者被他的才气和深情感动之余,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疑惑也会有新的理解。相爱且彼此努力对待的两人仍不免离异。在追求自我与选择婚姻共处之间,幸福永远是个难题。
这本书有关一个男人的伤口和眼泪,也有关一位艺术家的新生。
艺术家对自己及伴侣的期许,在他们的「离婚协议书」中真诚地展现:
「在面对旧关系死亡的同时,我们也深深的许诺着,在未竟的英雄旅程中,依然有一种可以相互支持并给予生命滋润的新关系被建立。」
作者简介
侯俊明,嘉义县六脚乡人,1963年生。
国立艺术学院(台北艺术大学前身)美术系第一届榜首。八?年代末,被视为最具潜力与爆发力的新秀艺术家。以装置、表演艺术、大型木版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擅长于私密且具仪式特质的前卫创作。他融合社会批判的思维与个人风格极强的民间美学,在九?年代展开系列的反叛性创作,大胆挑战社会禁忌。作品曾受邀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大展展出。近年则以自由书写与随手画探索自身生命历程。主要作品有〈工地秀〉、〈刑天〉、〈侯府喜事〉、〈搜神记〉、〈阿丽神宫〉。
这书名《36岁求爱遗书:一位失婚男子写给前妻的102封书信》真的太吸引人了!“遗书”两个字,就带着一种宿命感和告别的意味,但又是“求爱”的遗书,这其中的矛盾和挣扎,简直让人心痒痒。36岁,人生过半,却遭遇婚姻的结束,这种年纪的失落感,我想一定非常沉重。而且,以写信的方式来倾诉,这本身就充满了仪式感,也充满了时间的沉淀。102封信,那得是多长的时间跨度,又得是写下多少零碎的心事和深刻的领悟?我猜想,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爱情的小说,更可能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史诗,关于一个男人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审视自己,如何重新找回人生方向的旅程。台湾的读者,通常很喜欢那种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能够引发思考,能够引起共鸣。我非常好奇,这102封信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什么样的爱恨情仇,什么样的悔不当初,又或者是什么样的释然和祝福。它会不会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每个人在感情中都可能经历的困境和挣扎?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用了一种复古的纸张质感,再配上那不算太张扬的标题,第一眼看过去,就让人联想到某种被压抑的情感,又或者是一种试图挽回却已然错过的遗憾。36岁,失婚,写给前妻的102封信,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足以勾起无数的好奇心。不知道这102封信里,是充满了抱怨和指责,还是带着一丝卑微的恳求,亦或是平静的释然?或者,更戏剧化一点,是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让读者一同去探寻婚姻走向终结的深层原因。光是想象,就觉得故事性十足。台湾的读者,可能对这类情感故事的细腻描写会特别有共鸣,毕竟人情味和生活化的情节,往往更能打动人心。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带着一种“遗书”的庄重感,像是为一段关系的结束,写下最后的注脚。我想,作者的心路历程,一定相当曲折,而将这102封信集结成书,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一种和过往和解的尝试,无论结果如何,这份坦诚都值得敬佩。
评分我一直很喜欢读一些关于人生起伏的书,特别是那种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情感表达。这本书的名字《36岁求爱遗书:一位失婚男子写给前妻的102封书信》,光是听着就觉得充满了张力。36岁,正是一个人开始沉淀,也可能面临人生重大转折的年纪。失婚,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痛楚和失落。而写给前妻的102封信,哇,这得是累积了多少想说的话,多少放不下,多少不甘心,多少还有的爱?我很好奇,这102封信,是写给一个已经不存在的过去,还是在试图触碰一个可能已经疏远的现在?书中的笔触,我猜想,一定充满了男性的视角,那种在失落中挣扎,在悔恨中反思,在对未来的迷茫中寻找一丝希望的呐喊。台湾社会对情感的表达,往往比较含蓄又内敛,但一旦爆发起来,却是惊天动地。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人生、对于爱情、对于失去的深刻体悟。它或许能让我看到,即使是在最黯淡的时刻,人依然可以寻找光明,即使是告别,也可以带着尊严和祝福。
评分光看书名《36岁求爱遗书:一位失婚男子写给前妻的102封书信》,就觉得这本书的故事性非常强。36岁,正值壮年,却经历了婚姻的破裂,这种打击肯定不小。写给前妻的102封信,这绝对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和反思。我很好奇,这102封信里,是充满着对过去的追悔,还是对未来的期盼?是倾诉内心的痛苦,还是试图挽回早已远去的爱?“遗书”这个词,也增添了一丝悲壮的色彩,仿佛是为这段感情画上一个句号,但也可能是在为新的开始留下伏笔。台湾的读者,对于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化的故事,向来有着很高的接受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一个男人在面对婚姻失败时的内心世界,他的挣扎、他的痛苦、他的反思,以及他如何一步步走出阴霾,重新找回自己的过程。它可能不像一般的情感小说那样跌宕起伏,但那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却更能触动人心。
评分这本《36岁求爱遗书:一位失婚男子写给前妻的102封书信》,光看书名就让我心头一震。36岁,这个年纪,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却遭遇了婚姻的终结,可想而知其中有多么大的波澜。而102封信,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这背后承载着多少不甘,多少遗憾,多少想要说却来不及说的话,多少想要弥补却无法挽回的错。重点是,这是写给“前妻”的,这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充满了过去的回响,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模糊不清。书名里的“求爱”二字,更是画龙点睛,让人不禁揣测,这封封书信,究竟是在祈求复合,还是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纪念那段已经逝去的爱?台湾的读者,对于情感的细腻捕捉和人性的深度挖掘,往往有着很高的期待。我非常好奇,作者究竟是如何通过这102封信,来展现一个失婚男子的内心世界,他的痛苦、他的反思、他的成长,以及他对爱情的理解。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面对人生低谷,如何与过去和解,如何继续前行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