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5岁小孩在商店里顺手拿了根棒棒糖、9岁孩子在数学考试作弊、10岁孩子否认他上网浏览色情网站……,每位父母都希望教育出品学俱优的小孩,应该如何运用这些事件塑造孩子的品格?
世事纷扰,价值观冲突、崩解、倒错愈演愈烈,「如何教养孩子」是许多父母心中挥不开的疑惑。美国「USA WEEKEND」杂志专栏作家Drew Pinsky敏锐地观察出美国人教养孩子态度上的转变:现在他们不只想培育出快乐的孩子,更希望教养品行端正的好孩子。Pinsky在2002年4月14日的专栏中推荐本书,并认为本书的问世正好唿应了此一趋势。
许多教养书籍从情感、心理、道德或社会层面探讨孩子的成长,本书特别之处则在于由孩子每天生活中常见的事件谈起──放学后打架、运动场上互相叫骂、心爱的宠物死去、当父亲或母亲得了癌症、偷窃、为了家庭作业而说谎、欺凌弱小、手足竞争、对于性的好奇、网路暗藏春色等。作者主张,对父母而言没有比趁小孩年幼时建立完整的品格更重要的事了。建立根基愈早,日后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的忧虑愈少。
本书帮助父母运用智慧、创意和纪律建立学龄小孩(5-12岁)人格的完整性,从积极面来说,及早培育孩子成为独立、自主、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消极方面,将可避免许多人伦悲剧。
推荐者:王钟和(政大教育系教授)
推荐语:黄迺毓(师大家政教育系教授)
黄碧霞(内政部儿童局局长)
游干桂(知名亲子作家)
作者简介
迈可‧雷拉博士(Michael Riera) ,美国知名亲子教育专家,担任学校辅导、老师、训导长等职已19年。曾在Oxygen电视频道主持得奖节目「Life in Progress」,目前在美国公视「Saturday Early Show」节目担任特派员,并经常在Oprah Winfrey Show、Today、The View、48 Hours等电视和电台节目现身。雷拉博士着有《Uncommon Sense for Parents With Teenagers》(老爸老妈没Sense:找出与青少年对话的敏感带,脸谱出版)、《Surviving High School》、《A Field Guide to the American Teenager》等书,其中与乔瑟夫‧迪‧普利斯科博士合着的《A Field Guide to the American Teenager》一书,同时荣获2000年Amazon和 Barnes&Noble网站最佳亲子书。雷拉博士经常在全美各地发表演讲,包括史丹福大学医学中心、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等超过150个教育和医学机构担任讲员。今年开始与一些加州学校如The Redwood Day School、The Hamlin School展开研究计划。目前定居加州柏克莱,个人网站为http://www.mikeriera.com/default.htm。
乔瑟夫‧迪‧普利斯科博士(Joseph Di Prisco),身兼小说家、得奖诗人、教育工作者、作家等多种身分,诗集《Wit’s End and Poems In Which》荣获2000年Dorothy Brunsman 奖,诗作、论文和评论常见于各种期刊。普利斯科博士的教学经验长达20年,曾在中学、学院执教——横跨公立、独立、天主教教会学校,普利斯科博士与雷拉博士合着《A Field Guide to the American Teenager》和本书,另着有小说《Confessions of Brother Eli》、《What’s In It For You》,目前定居加州柏克莱,个人网站为http://www.diprisco.com/index.html。
译者简介
杨淑智,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学士,文化大学新闻所硕士。曾任台视、中视、中央日报、中时晚报国际新闻编译,基督书院大传系暨空中大学讲师。译有《请听,我心》《勇敢笑出来》《为什么做坏事》《日常谈话‧深度倾听》《向自杀SAY NO!》《心中坏小孩》等书。译着《大地的窗口》曾获联合报及中国时报年度好书奖章。目前为自由译者。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已经足够吸引人,温暖的色调和充满希望的插画,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了解。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旅程,尤其是在他们犯错的时候,如何引导,如何教育,才能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被错误击垮,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有很多,但往往充斥着各种理论和说教,让人觉得有些遥不可及。而这本书,从书名开始,就透着一股亲切感和实用性,仿佛是在告诉我,犯错并不可怕,它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去塑造孩子内心深处那些闪闪发光的品格。我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不再手足无措,而是能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错误时刻”,真正将这些时刻转化为孩子品格养成的宝贵契机。它不只是关于“惩罚”或“纠正”,而是关于“塑造”和“成长”,这种视角让我眼前一亮,觉得终于找到了一本能真正触及核心的育儿指南。
评分我是一名新手父母,对于养育孩子这件事,我常常感到既兴奋又焦虑。孩子第一次做错事,那种心疼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我想很多父母都能感同身受。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孩子行为背后原因的书,并且能够教我如何正确地回应,而不是仅仅止于批评和指责。这本书的书名,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它没有回避“犯错”这个敏感话题,反而将其定位为“塑造好品格”的“机会”,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是充满智慧和积极性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在孩子情绪激动时如何安抚,在他们犯错后如何引导他们反思,如何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学会承担责任。我也特别好奇,书中会分享哪些具体的品格塑造方法,是侧重于沟通技巧,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学解读?我真心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的育儿“救星”,让我能够更有技巧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挑战,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内心强大的人。
评分作为一个有着多年育儿经验的家长,我可以说,孩子犯错是常态,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市面上太多书籍都在强调“正面管教”或者“温和育儿”,但有时候,在孩子挑战底线的时候,这些方法似乎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具深度和实操性的方法,能够帮助我在原则性问题上坚守立场,同时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本书的书名“当孩子做错事:掌握机会塑造好品格”,让我觉得它触及了育儿中最核心的那个难题。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到底什么是“品格”,以及如何在孩子犯错的瞬间,捕捉到那个最适合塑造特定品格的时机。是关于诚实、善良、勇敢、责任感,还是其他更复杂的品格?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不落俗套的案例分析和实操技巧,让我能够灵活运用,而不是一味地照搬理论。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智慧、更有耐心、也更懂得抓住孩子成长机会的父母。
评分我最近在关注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希望能更科学地理解孩子的成长。然而,很多理论性的书籍读起来总觉得有些“高高在上”,难以真正落地到实际的育儿场景中。而这本书的书名,“当孩子做错事:掌握机会塑造好品格”,却给我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感觉。它直接点出了育儿中最棘手、也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个积极的解决方案:“掌握机会塑造好品格”。这让我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基于心理学原理的、又切实可行的育儿策略,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错误行为,分析其根源,并从中找到培养孩子积极品格的切入点。我期待它能用生动的故事、具体的指导,让我明白在孩子犯错的瞬间,我应该如何反应,才能将一次“危机”转化为一次“教育契机”,最终帮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的太戳我了!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完美,但现实却是,犯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何从这些“错误”中汲取养分,而不是被这些错误所困扰,这才是真正考验我们智慧的地方。我一直认为,品格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点点滴滴的日常互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与改正中逐渐形成的。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将“错误”看作是“机会”,这让我眼前一亮。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具体阐述这种“机会”的,是提供了哪些方法论,还是分享了哪些生动的案例?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在孩子犯错时,不被负面情绪所淹没,而是能够冷静地分析原因,并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从而内化为成长的一部分。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启发,让我能够更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品格的塑造,并真正掌握住那些塑造孩子一生品格的宝贵“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