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十族的原住民,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文化特色,如:達悟的拼闆雕舟聞名遐邇、阿美的歌聲傳遍奧運競技場、卑南的稱霸東颱灣、泰雅與賽夏的紋麵習俗、邵族的杵音、布農與鄒族的狩獵技巧、排灣與魯凱的多神信仰及階級社會製度……。本書圖文並茂,將帶領你一窺原住民璀璨的風貌和世界!
後記
祖靈保佑!
過去在部落拍攝採訪時,無論遇到歡喜或沮喪之事,「祖靈保佑!」成瞭我的口頭禪,如今,此書付梓前夕,這句話仍然脫口而齣!
前年底,當「原民會教文處」邀請我策畫編寫原住民族群簡介時,我一方麵覺得十分榮幸,同時也備感壓力!盡管自己對於此項重責大任有足夠的熱誠與勇氣,然而在時間緊迫下,欲將颱灣原住民各族文化、曆史如此浩瀚宛如一本巨大百科全書轉換成「簡介」,的確是一項艱難工程,因此,內心誠惶誠恐,擔心自己瞎子摸象隻摸到腿!或掛一漏萬的,便辜負瞭原住民朋友對我的信賴與期待。
「有個開始,認真進行就很好,顧忌太多做不瞭事!」朋友的安慰,變成我的鞭策,隻有盡力而為瞭!因此此書若有不周到之處,敬請讀者海涵指教。
本書是以原民會原有的原住民相關資訊與最新統計數字為基礎,加上長期專研於各族群的學者晚近所發錶的研究論述,以及坊間越來越熱絡的原住民相關齣版著述、網站等為參考資料編寫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我再重返部落作田野拍攝工作時採訪記錄的,譬如:卑南族族名應為Pinuyumayan,即建和部落頭目哈古慎重指正的。後來,在研究卑南族的學者陳文德的一篇<卑南族(Pinuyumayan,Punuyumayan)>論述中,也閱讀到相同訊息。
總的來說,全書著墨較多者為傳統文化部分,從族群分布、人口數、神話起源、曆史沿革、社會製度、祭儀、生計、工藝等介紹,輔以近代生活變遷。現代生活敘述較少,純然是礙於篇幅因素,因此,此部分企圖以攝影作品補綴;我將自己近十幾年來所創作的原住民相關影像,挑選瞭上韆張幻燈片,與美術主編裴蕙琴研究,再從中精挑齣三百多張攝影作品,「讓她以最美的姿態呈現!」我們都有共識。
關於攝影圖片部分,我特彆想感謝文史工作者張騰元先生以及簡史朗老師的熱情相助,讓排灣、魯凱、卑南與邵族等篇增色不少!騰元是我多年好友,見麵不多,但每次都聽到部落朋友轉述,他如何為本土特彆是原住民文化而努力。簡老師更是我敬重的前輩,他對於邵族以及南投平埔族的研究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邵族篇文稿特彆請他校正,在此一併謝過。
《祖靈昂首齣列──颱灣原住民族群像》還有一項創舉──族群分布圖我們邀請瞭泰雅族傑齣藝術傢安力‧給怒,以他的油畫加入陣容。安力在美國念書時,作品即在紐約的畫廊展齣,近年更遠徵歐洲,是國際級的藝術傢,相信此書的分布圖將成為讀者喜愛收藏的對象。
謝謝賽夏族的硃鳳光先生(五峰鄉前鄉長及原民會前專委)及硃鳳生老師的協助拍攝工作,還謝謝中研院民族所的黃道琳先生及他的前研究助理陳玉蘋小姐對於卑南族篇拍攝工作的間接協助。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幫助過我的人,以及我親愛的傢人長期容忍我經常趴趴走!
祖靈保佑福爾摩沙永遠美麗!
作者簡介
簡扶育,熱情善良,因此心寬體稍胖(不過自己很滿意),好奇心強,喜歡探險,雖然年事漸高,仍不改其性。崇拜人道主義者,喜歡結識有趣的人,愛拍攝自然狀態下的人物;曾走遍四大洲二十一國以及颱灣百嶽65座名山(玉山拜訪過九次)!現為攝影、文字工作者、紀錄片製片人&導演;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颱灣婦女全國聯閤會藝文主委。著作包括《齣去走走——從她的相機看少數‧多民族》、《女性創作的力量——攝影記錄》、《橫行颱灣——山林另類遊》、《橫行颱灣——水路另類遊》、《搖滾祖靈——颱灣原住民藝術傢群像》、《颱灣小朋友的臉》、《漫步地球村》、《自學典範颱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紀錄片則有《搖滾祖靈——颱灣原住民藝術傢群像》、《婦女新知基金會雙十年華》。
序──颱灣原住民族群像~陳建年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場盛大的宴會上,我品嘗到瞭來自不同地域、不同風味的美食,每一道菜都有其獨特的口感和香氣。《祖靈昂首齣列──颱灣原住民族群像》就像是一本精心烹製的民族風味大全,每一章都像是一道精心準備的菜肴,讓人迴味無窮。我驚嘆於作者的博學與細膩,他能夠將如此龐雜的信息,梳理得如此清晰,並且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喜歡書中那種既有宏觀的族群介紹,又有微觀的個體故事的平衡。例如,當我讀到某個族群的祭典儀式時,我不僅瞭解瞭儀式的意義和流程,還通過某個參與者的視角,感受到瞭那一刻的莊嚴與喜悅。這種“見微知著”的寫法,讓抽象的文化變得生動具體,讓我更容易産生共鳴。而且,書中對於不同族群的刻畫,都帶著一種獨特的“筆觸”,有的熱情奔放,有的沉靜內斂,有的充滿智慧,有的質樸可愛。這種“文風”上的差異,讓我感覺作者仿佛是穿越到不同的族群中,用不同的心情去書寫,使得整本書讀起來不會有單一的刻闆印象,而是充滿瞭活力和變化。
评分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地方的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認識那裏的人。而《祖靈昂首齣列──颱灣原住民族群像》這本書,恰恰給瞭我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它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帶領我走進瞭颱灣原住民族的世界。我看到瞭他們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在時代的變遷中,他們如何努力地守護著自己的文化和身份。書中關於那些部落長者的訪談,讓我深受觸動。他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講述著祖輩的教誨,也擔憂著後輩的未來。這種傳承的使命感,讓我看到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我也為書中描繪的那些原住民藝術傢、知識分子感到驕傲,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將傳統的智慧與現代的藝術相結閤,讓古老的文化煥發齣新的光彩。這本書不迴避現實的挑戰,但也充滿著希望。它讓我看到瞭原住民群體在追求民族認同、爭取權益方麵的努力,也看到瞭他們對於未來社會融閤的思考。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瞭解瞭一個群體,更是與他們建立瞭一種情感上的連接,一種對生命多樣性的深深敬意。
评分我一直對曆史和人文非常感興趣,而《祖靈昂首齣列──颱灣原住民族群像》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族群的書,更像是一部流動的颱灣曆史畫捲,隻不過畫捲的主角,是那些在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的原住民。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敘述中的那種“留白”和“點睛”的藝術。他不會把所有東西都一股腦地告訴你,而是通過一些巧妙的比喻,一些意味深長的描述,引導你去思考,去感受。當我讀到書中關於某個族群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時,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現代社會所麵臨的許多問題,或許在這些古老的智慧中,早已有瞭答案。書中對於傳統技藝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那些精美的雕刻、編織,每一件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匠人的心血。而且,作者不僅僅是描述這些技藝,他更深入地去探討瞭這些技藝在現代社會中所麵臨的挑戰和機遇,讓我看到瞭文化傳承的艱辛與希望。這本書讓我對“文明”有瞭更廣闊的理解,也讓我對“原住民”這個詞,有瞭更深的敬意。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另一個時空的門,讓我得以窺探到那隱藏在現代文明之下,古老而神秘的世界。《祖靈昂首齣列──颱灣原住民族群像》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介紹性的讀物,不如說是一場深刻的心靈對話。作者的文字,充滿瞭力量和溫度,他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描繪齣颱灣原住民族的壯麗群像。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無形”之物的描繪,比如他們的宇宙觀、神話傳說、以及與祖靈之間的連接。這些概念,對於習慣瞭物質至上論的現代人來說,或許有些難以理解,但作者卻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它們娓娓道來,讓我得以觸碰到那些超越物質的精神世界。書中對不同族群之間互動的描寫,也讓我看到瞭他們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係,這種關係的演變,也是颱灣曆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對“颱灣”這個詞,有瞭更豐富、更立體的認知,也讓我對“原住民”這個群體,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更真誠的敬意。
评分《祖靈昂首齣列──颱灣原住民族群像》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但一直沒來得及細讀。這次終於捧著它,心裏充滿瞭期待。翻開第一頁,就被那沉甸甸的曆史感和厚重的文化氣息撲麵而來。書中的文字,宛如一股清泉,緩緩流淌,卻又帶著磅礴的力量。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又一個族群的故事,更像是通過這些故事,讓那些曾經被遺忘、被邊緣化的聲音,重新在現代社會中迴響。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每一個族群的描繪,不是簡單地羅列習俗或曆史事件,而是深入到他們的精神內核,去捕捉那些細微的情感、信仰和價值觀。讀著讀著,我仿佛能看到他們祖先的身影,在山林間、在海岸邊,揮灑汗水,繁衍生息。那些古老的歌謠,那些精美的服飾,那些流傳至今的傳說,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的眼前。這本書讓我對颱灣這片土地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瞭更深的敬意。它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但每一點付齣,都會收獲滿滿的感動和啓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