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中心命题,是透过严复1854-1921译案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1729-90)的《原富》(或译为《国富论》,1776年出版),(1)来了解西洋经济学书在中文词汇与概念尚不足够的情况下,是用哪种词语和「思想方式」传入的?(2)从追求富强的角度来看,这本以提倡「自由放任」、「反重商主义」、「最小政府」为主旨的《国富论》,对清末的世界和积弱的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与作用?
为何以严复和《原富》为分析的对象?一因严复所译介的西方学说,对清末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二因《国富论》在西洋经济思想史上有其绝对的开创性地位。这本名着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阶段,透过「译文虽美、而义转歧」的节译和丰富的暗语,不论从中国经济学史或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都有显着的意义。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眼睛一亮:《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乍聽之下,可能會覺得是兩條線的敘述,一邊是古典經濟學的經典《國富論》,另一邊是嚴復如何將其引入中國的歷史。但我更期待的是,它能像一座橋樑,將這兩條線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展現出嚴復的翻譯和詮釋,如何與亞當史密斯的思想產生新的對話。 在台灣,我們對於經濟發展的歷史脈絡有著自己的觀察角度。從早期的農業社會,到後來的加工出口,再到今天的知識經濟和高科技產業,台灣的經濟轉型之路充滿了挑戰與機遇。《國富論》裡的許多基本原理,如「看不見的手」,在台灣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著不同的體現和解讀。而嚴復先生的努力,則讓我們反思,在中國近代史上,如何將西方的經濟思想與中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嚴復在翻譯時,如何權衡利弊,如何適應當時的中國社會語境,甚至是否在翻譯過程中,融入了他自己對中國社會改革的思考?我很想了解這一層的深度。
评分哎呀,收到這本《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心情真是挺複雜的。一方面,對亞當史密斯這位經濟學之父的《國富論》一直都充滿敬意,它是現代經濟學的基石,影響了多少國家的發展軌跡,也塑造了我們理解市場經濟的許多基本觀念。尤其是在台灣,雖然我們的小島經濟有其獨特性,但《國富論》裡的自由市場、分工合作、看不見的手這些概念,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依然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讓我們思考政府的角色、企業的責任,以及個人在經濟體系中的位置。 另一方面,嚴復先生的翻譯和引介,更是中國知識界開啟思想變革的關鍵。他將西方先進的學說引入中國,尤其是《國富論》,可謂是開風氣之先。想像一下,在那個變革的時代,嚴復先生是如何努力將如此龐大而深奧的經濟學著作,用當時中國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思想框架呈現出來,這本身就是一項艱鉅而偉大的任務。這本書的出現,是否也像當年的《天演論》一樣,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思想的激盪?我對這部分充滿好奇,想知道嚴復先生在翻譯《國富論》時,是如何在東西方思想的交匯點上,做出選擇和詮釋的。
评分拿到這本《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我第一個閃過的念頭就是:這根本是將兩個時代、兩個思想體系的巨擘,放在同一張書桌上,讓他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亞當史密斯,那位奠定現代經濟學基礎的蘇格蘭紳士,他的《國富論》至今仍是無數經濟學子必讀的經典,其關於自由市場、國家角色、財富積累的洞見,影響力深遠。而嚴復,這位在中國近代史浪潮中,如同一盞明燈般引領思想啟蒙的知識巨匠,他不僅翻譯了《天演論》,更將《國富論》帶入中國,為那個尋求變革的東方古國,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窗口。 我對這本書最感興趣的部分,在於它能否生動地呈現這場「對話」。嚴復的翻譯,並非簡單的字詞轉換,而是一種思想的再創造和在地化。他如何理解亞當史密斯那充滿邏輯推理和嚴謹論證的經濟學說?他如何將其融入當時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之中?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剖析嚴復在翻譯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所做的取捨,以及他如何用中國的語言和概念,去闡釋西方經濟學的精髓?這對於我們理解中國近代思想史,以及經濟學說在東方世界的傳播與演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评分這本書名《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聽起來就很有份量,簡直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歷史深處的門。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對我來說,一直是經濟學的聖經,即便讀起來頗有挑戰,但書中關於分工、市場、資本累積的論述,對理解全球經濟運作機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次讀到關於「看不見的手」那段,總會覺得既神奇又充滿哲理,它解釋了市場為何能夠在看似混亂中,卻能自發地達成某種秩序,這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中的人來說,是極有啟發的。 而嚴復,這位承載著中國近代思想轉型重任的知識分子,他引介《國富論》的意義,遠不止於經濟學本身。他是在那個積貧積弱的時代,試圖為中國尋找出路,他引進西方學說,是希望激發國人的思想,讓中國能夠跟上世界變局的腳步。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描寫嚴復在翻譯《國富論》時的艱辛,他如何克服語言障礙,如何理解亞當史密斯的思想體系,以及他如何將這些思想,轉化為能夠讓當時中國讀者理解和接受的內容。這其中蘊含著多少文化的碰撞,思想的掙扎,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光是想像就讓人肅然起敬。
评分收到《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這本書,我腦海中立刻浮現的是兩個時代巨人的身影。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是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它所闡述的自由市場、勞動分工、重商主義的批判等觀念,至今仍是我們理解現代經濟運作的基石。在台灣,我們經歷了從經濟起飛到產業轉型的過程,對於如何運用市場機制、政府干預的度量,以及如何提升國家競爭力,都從《國富論》中獲得了不少啟發,即使是書中的一些細節,比如關於「隱形的手」的精妙比喻,至今仍讓我感到驚嘆,它精準地描繪了市場經濟的內在邏輯。 而嚴復,這位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關鍵人物,他將《國富論》翻譯引進中國,其歷史意義非凡。在那個國家命運懸繫的年代,他不僅僅是在翻譯一本經濟學著作,更是在傳播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一種關於國家富強的可能途徑。我特別期待這本書能深入探討,嚴復在翻譯過程中,是如何理解亞當史密斯複雜的經濟理論,並如何用當時中國社會所能理解的語言和文化符號來詮釋。這其中可能涉及多少學術上的挑戰,思想上的取捨,以及他對中國社會改革的深刻洞見。這本書的出現,無疑將為我們提供一個絕佳的視角,去審視東方與西方思想的交融,以及經濟學說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的傳播與演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