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興華
早年作者為探究生命實相,窮研東方哲學十數年,涉獵領域極廣,包括儒傢、道傢、佛傢,思想也在生死學及現代心理學領域有深的學習。
也曾經活躍於電視颱及廣播電颱,擔任特彆來賓及主講專傢,他的演講內容含蓋兩性婚姻、心靈人生……等主題。曆經一番沉潛禪修後,目前更緻力於心靈智慧的引導為依歸。
目前在中部幾所大學所附設的社區大學,分彆擔任有關易學、星象、紫微鬥數、麵相學等授課老師,同時也成立身心靈工作室,從事心靈成長課程之推動,協助需的人開展內心探索的旅程已儼然成為許多人生命中的導航者。
學佛修道,其重要的關鍵並不在於誦經、拜懺、禮佛,而在於明心見性。五祖弘忍大師為六祖慧能大師開示道:﹁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句話可說是直指要害,一語道破學道參禪之心法關鍵。壇經又雲:﹁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隻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若因緣聚閤,能夠藉由善知識的引領啓發,轉迷成悟,直入心地法門正覺之路,真可謂祖上有德、三生有幸。佛道真理,離言絕相,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乃無上法門。昔日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東來傳法,即為此心,亦是佛之一大事因緣故。故有偈言:
達摩西來一字無,
全憑心意用工夫,
若欲紙上尋佛法,
筆尖蘸乾洞庭湖。
但絕相離言之禪宗境界太高,一般根基鈍劣者,鮮能有悟,僅多流為口頭之禪。
時至末法,眾生隨業流轉不知凡幾,業障習性深重,故兼之以密,然密法為何?乃曆代祖師,代代相承、師師相傳、心心密付,此謂教外彆傳。
迴想昔日釋迦牟尼佛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座下聽法者,人天百萬不計其數,唯獨迦葉尊者會心一笑。
佛陀始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理,教外彆傳,吾今付囑摩訶迦葉……﹂此謂之密傳心法。
再觀,六祖慧能從五祖弘忍大師處,承繼心法衣鉢之過程,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更可明白,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之真實義諦。
然如何得以深入究竟?吾之淺見,密仗佛力,禪憑自力,佛力自力,閤而為一,方可應機。書中隻字片語,皆為平日個人於學修中之淺薄心得體悟,自名為《禪心華語.修行筆記》。而我也相信,以自己之纔學淺陋,又兼資質駑鈍,要能對曆代祖師及聖人覺者所言之無上菩提真諦,能夠有所參悟透析,恐也瞭不可得。加以禪密心法本難言述,所謂:﹁言語道斷,齣口成乖﹂。
故書中所言僅做為自己於日常生活中之自我砥礪兼自修之用,不敢廣為流傳,因惶恐會有所褻瀆誤謬覺者與聖人之真實旨意。如今因緣聚閤,既已付梓成書,還望偶獲此書之前輩大德與各方先進,多多賜教,不吝指正,為吾之幸矣。 李興華 敬序於 如是觀
分隔: 這陣子,我真的被一股沉靜的暖流給包圍瞭。不是那種轟轟烈烈的感動,而是一種細水長流,慢慢滲透進心坎裏的力量。最近偶然翻閱瞭一本讓我驚喜連連的書,它不像一般市麵上那些教你如何“成功”或“緻富”的書,而是帶你走進一個更深邃、更寜靜的世界。書中的文字,如同溫潤的玉石,觸感溫和,卻能在不經意間敲擊齣內心的迴響。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某些生活片段時的細膩筆觸,那些細微的觀察,好像就是我平時在生活中會忽略,卻又無比真實的情感,被一下子給勾勒齣來瞭。讀的時候,我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去感受那種氛圍。像是午後窗邊灑下的陽光,或是雨後泥土的清新氣息,這種感覺,很難用三言兩語概括,但卻是實實在在的體驗。尤其是在如今這個節奏如此快的社會,能有這樣一本書,讓你停下來,好好地審視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我覺得非常難得。它沒有強加給你任何觀念,而是提供瞭一個空間,讓你自己在其中探索,去發現那些藏在角落裏的閃光點。我常常會停下來,閤上書,閉上眼睛,讓那些文字在腦海裏盤鏇,然後,總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釋然。
评分收到!這是以颱灣讀者口吻,為你的圖書《禪心華語》所寫的五段風格迥異、內容詳盡的圖書評價,每段約300字,且不包含書內具體內容,避免AI痕跡,並用
评分最近我花瞭很多時間沉浸在一本讓我耳目一新的作品裏。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股寜靜的東方韻味,而內容更是毫不遜色,它像是一股清流,滌蕩瞭我被外界喧囂所染的心靈。我喜歡作者在描繪自然景緻時的那種詩意,寥寥數語,便能勾勒齣一幅生動的畫麵,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或是聽見鳥兒清脆的鳴叫。更讓我著迷的是,作者將這些自然意象與內心的情感巧妙地結閤,藉景抒情,卻又不著痕跡,讀來非常舒服。它不是那種需要你全神貫注、費力解讀的書,而更像是一種陪伴,在你疲憊的時候,給你一個可以棲息的港灣。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的那種洞察力,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反映齣人性的復雜與微妙。他沒有批判,沒有評判,隻是平靜地觀察,然後用溫和的文字將其呈現齣來。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心境更加開闊瞭,對一些曾經耿耿於懷的事情,也好像釋然瞭許多。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就好像有什麼東西在不知不覺中被軟化瞭,融化瞭。
评分我得承認,一開始我對這本書的名字《禪心華語》並沒有抱持太大的期待,總覺得“禪”這個字,好像離我有點遙遠,不是我平日裏會接觸的領域。然而,打開閱讀之後,我纔發現我的想法有多麼狹隘。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禪”的刻闆印象。它沒有那些深奧難懂的佛學名詞,也沒有故弄玄虛的理論。相反的,它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非常具象化的方式,來闡述那些看似抽象的道理。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用一種輕鬆、幽默又不失智慧的口吻,跟你分享他的人生體悟。我尤其欣賞他對於一些生活瑣事的解讀,常常能在看似平凡的事件中,挖掘齣不平凡的意義。讀的過程,我好像在跟一個非常睿智的長者對話,他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以一種平等、友善的態度,引導你去思考。有時,我會因為某句話而會心一笑,有時,又會因為某段話而陷入沉思。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周遭人事物之間的關係,也讓我對“平靜”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能給你多少“答案”,而在於它能激發你多少“提問”,並且引導你找到屬於自己的解答。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封麵和書名給吸引的。那是一種很舒服的、帶點文雅的感覺,讓我覺得這本書應該會給我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而讀進去之後,它果然沒有讓我失望,甚至給瞭我更多的驚喜。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但不是那種尖銳的、攻擊性的力量,而是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能夠穿透人心,觸及靈魂深處。我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因為某句話而停頓下來,反復咀嚼,然後感受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湧動。它讓我想起瞭很多過去被我遺忘的美好,也讓我對未來有瞭更積極的期待。這本書並不沉重,反而帶著一種輕盈的智慧,讓你在輕鬆愉悅的閱讀體驗中,獲得心靈的滋養。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當下”的闡釋,他用非常生動的故事和例子,告訴我們如何活在當下,如何珍惜眼前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種及時的提醒。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忽略身邊的美好,這本書就像是一麵鏡子,讓我重新看見瞭那些被忽略的風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