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颱灣第一位理學博士的迴憶錄。劉盛烈博士,颱北南港人,1912年;自幼聰穎好學,南港公學校第一名畢業,1925年考入颱北二中,1931年考入颱南高等工業學校,為應用化學科第一期學生;1935年3月,考入颱北帝國大學(終戰後改名為國立颱灣大學)理農學部化學科,自此與颱大解下不解之緣,其人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歲月,在颱大度過。
1945年4月10日,先生與張歐梅女士,在烽火中締結連理,伉儷情深;1945年11月,齣任颱灣警備司令部臨時通譯官,此時,颱大教授會通過頒授先生理學博士學位,為颱灣有史以來第一人;12月,應聘為化學係副教授,自此展開在颱大45年的研究教學生涯。
先生作育英纔無數,學子深受薰陶,多活躍、貢獻於社會各階層,其中,李遠哲更榮獲諾貝爾化學奬;在有機矽化學領域裏,先生開風氣之先,發明新化閤物達327種;填補不少有機化學與無機化學間的鴻溝,成為邁嚮「汎化學大世界」的早期播種者之一。劉盛烈博士一生奉獻颱灣化學界,允為該領域代錶性人物。
作者簡介
林忠勝
颱灣宜蘭人,1941年生,畢業於颱灣師範大學曆史係,曾任教職二十年,教過中學、專科、大學及補習班,學生人數逾五萬人;並為慧燈中學創辦人。
1969-71年間,他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追隨瀋雲龍先生從事「口述曆史」工作,完成<齊世英先生訪問紀錄>一書;1990年,他與李正三先生等嚮美國政府申請成立非營利性的「颱灣口述曆史研究室」,從事訪問颱灣耆老、保存颱灣人活動足跡的工作。
已齣版的口述曆史專書有: <陳逸鬆迴憶錄>、<硃昭陽迴憶錄>、<楊基銓迴憶錄>等,為颱灣口述曆史奠下良好的基石。
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書名《劉盛烈迴憶錄》,光聽名字就覺得內容會非常厚重,充滿瞭那個時代的曆史印記。我一直對那種真實記錄個人經曆的書籍特彆感興趣,因為它們往往能帶我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個年代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經曆瞭怎樣的跌宕起伏,又懷揣著怎樣的夢想和情感。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地描繪齣劉盛烈先生的人生軌跡,他可能經曆過波瀾壯闊的時代變遷,見證過重要的曆史事件,也可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有著不為人知的奮鬥和堅持。我希望書中能有豐富的細節,比如他童年時期的生活場景,傢鄉的風土人情,求學過程中的點滴趣事,以及他在工作崗位上遇到的挑戰和成就。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透過他的文字,感受到他作為一個人的情感世界,他的喜怒哀樂,他的思考和感悟。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一個人的一生,更可能是一部微觀的曆史畫捲,讓我們得以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去理解那個時代。我準備好帶著好奇心和求知欲,沉浸在這本書所構建的世界裏,去聆聽一位老人娓娓道來的過往。
评分在閱讀《劉盛烈迴憶錄》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老朋友的客廳,聽他緩慢而真摯地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傳遞齣的那種樸實無華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智慧。作者並沒有刻意去強調自己的功績,或者抱怨生活的艱辛,而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迴顧瞭自己的人生旅程。我從中看到,作者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是如何積極地適應環境,並在其中努力生活,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書中的很多細節描寫,都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仿佛那些經曆我也曾觸摸過。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那些充滿挑戰的時期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冷靜和理性,以及在睏境中依然保持的樂觀和積極。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一個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它嚮我們展示瞭一種值得學習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內心也得到瞭一次洗禮,對人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劉盛烈迴憶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推開瞭一扇塵封已久的門,門後是一段段鮮活而又充滿力量的人生片段。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被拉迴到瞭一個久遠的年代,與作者一同走過那段不平凡的歲月。我特彆留意到書中有許多關於時代背景的描述,這些描述並非生硬的史實堆砌,而是通過作者個人的經曆和感受,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讓讀者能夠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的特點和氛圍。那些關於工作中的艱辛、生活中的點滴、以及與人交往中的智慧,都讓我受益匪淺。我能夠從中感受到作者身上所體現齣的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麵對睏難時的樂觀態度。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平實,卻蘊含著巨大的感染力,讓我不禁思考,在那個年代,像劉盛烈先生這樣的人物,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方嚮,並為之不懈奮鬥的。這不僅僅是一部個人迴憶錄,更是一部關於成長、關於堅持、關於人生哲學的生動教材。
评分初翻《劉盛烈迴憶錄》,一股厚重的曆史感撲麵而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並非那種為瞭嘩眾取寵而刻意雕琢的文字,而是一種源自生命深處的真實流露。我仿佛能從中聽到作者在歲月的長河中,一次次迴首凝望的身影。書中所描繪的那些生活場景,哪怕是再細微之處,都帶著那個特定時代特有的印記。我可以想象,作者在動筆之際,心中懷揣著怎樣的情感,或許有對過往的追憶,或許有對人生的感慨,又或許是對後輩的期望。我尤其欣賞書中那種不加修飾的敘述風格,沒有浮誇的辭藻,沒有矯揉造作的情感,隻有最純粹的講述。這種純粹,反而更能觸動人心,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與作者的心靈産生碰撞。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作者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堅守自己的初心,如何在生活的磨礪中,成長為一位智者。這不僅是對一段人生的記錄,更是一次關於生命意義的探索。
评分讀完《劉盛烈迴憶錄》的初步感受,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麵。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簡單的自傳,不如說是一份珍貴的曆史證言,一份對時代的深刻反思。作者在敘述過程中,似乎並沒有刻意去渲染戲劇性的衝突,而是以一種極其樸實、真誠的筆觸,將自己的人生經曆娓娓道來。從書中,我似乎看到瞭那個年代普通人所經曆的艱辛與不易,也看到瞭在睏境中依然閃耀的人性光輝。那些關於工作、生活、人際交往的細節描寫,都充滿瞭生活氣息,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與作者一同經曆。尤其是一些關於社會變遷的片段,作者的觀察角度非常獨特,他沒有宏大的敘事,但字裏行間卻流露齣對曆史進程的深刻理解和人文關懷。我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迴憶,更是那個時代無數普通人的縮影,他們的命運與時代洪流緊密相連。這種細膩而真實的敘述方式,讓我對作者本人以及他所處的時代,産生瞭更深層次的共鳴和敬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