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台湾随着时代进步,优质文化的休闲已成为社会大众不可或缺的生活模式,在千百种休闲活动中,兼具感性观光、知性美食及休闲怀旧之旅,颇受人们的喜爱,已成为社会动向的新趋势。
位于台湾西部的中台湾,包括台中市、台中县、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等1市4县,即北从大安溪,南至云林县,西起太平洋,东临中央山脉的地区,保留了部分的原始自然、人文景观及一些传统美食。「青山绿水已不多见,自然、人文风貌更属难得」,为了让您拥有更丰富的週休2日,我从台湾中部严选部分景点,以精美图片、简洁文字,呈现「中台湾」最美丽的一面。真正会感动人的,是用真心写出来的文章,相信这本书能满足您的需求。
作者简介
李镇岩
1950年生于台湾员林,1978年毕业于东海大学,曾在奥克兰深造艺术多年。作者从高中时代即热爱摄影,部分作品曾先后于纽西兰市立海事博物馆、纽西兰国际复活节博览会、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以及世贸中心展出,甚获好评。此外作品亦散见于各报章媒体:如东森电视台「各领风骚」节目、台湾山岳、琉璃光季刊、台安月刊、Mercedes中华宾士车主专属杂志、统一超商7–WATCH、台湾金融研训院90年报、旅人杂志、国中教科书、国语日报等等,不胜枚举。 作者热爱生命,勇于追求真理,目前从事古蹟研究并兼社区大学教师。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旅游书,除了提供实用的信息,更应该能激发读者的探索欲和对当地文化的深度理解。而这本《中台湾旅游精典》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攻略那样,简单地将景点分类,然后给出“必去”、“推荐”之类的标签,而是更注重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比如,书中对台中市的介绍,并没有一开始就列出高美湿地、彩虹眷村这些热门景点,而是先从台中独特的咖啡文化切入,细致地描述了那些隐藏在老街区的小巷咖啡馆,以及它们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我读到那里,就忍不住想放下书,立刻找一家有故事的咖啡馆坐下来,静静地品味一杯手冲咖啡,感受这座城市的悠闲与浪漫。接着,作者又很自然地将笔触延伸到台中周边的一些自然风光,比如溪头森林游乐区,但他描述的重点并非仅仅是那些树木和步道,而是如何在那里找到一份远离尘嚣的宁静,如何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来疗愈心灵。这种写法,让我感觉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导游,更像是一个旅行哲学家,他用文字引导你去思考,去发现,去体会旅行本身的意义。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已经对中台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景点打卡,而是开始触碰到它真正的心灵。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相当朴实,封面上只有书名“中台湾旅游精典”,再无其他花哨的插图或口号,这一点倒也让我有些好奇,少了那些夺人眼球的营销元素,反而更想知道它究竟“精典”在哪。拿到手沉甸甸的,纸张的手感不错,厚实而有质感,印刷清晰,字迹也很大方,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吃力。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非常传统的旅游攻略,可能就是罗列景点、交通方式和住宿信息。但当我翻开第一页,那种感觉就变了。它似乎更像是一本娓娓道来的故事集,没有那种生硬的行程安排,而是从作者的视角出发,细腻地描绘了每个地方的人文风情和历史积淀。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彰化鹿港小镇的那一部分,作者没有简单地介绍天后宫或龙山寺,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讲述那些老街巷里古老的建筑故事,那些承载了世代记忆的红砖墙,以及老一辈手艺人传承下来的匠心精神。我仿佛能听到锣鼓声在老街回荡,闻到庙口小吃的香气,感受到那种属于过去的宁静与祥和。这种叙事方式,让我觉得不是在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在和作者一起,通过文字去体验和感受,仿佛我也曾在那片土地上漫步,与当地人有过短暂的交流。它不仅仅是告诉我去哪里,更是在告诉我,为什么要去,以及在那个地方,我可能会遇见什么。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灵活,时而是宏观的地理人文介绍,时而是微观的细节描写,总能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嘉义部分的内容。它没有一开始就去讲阿里山,而是先从嘉义市充满怀旧气息的街巷开始,讲述那些老字号店铺的故事,那些曾经辉煌的电影院,以及那些藏匿在民宅中的特色小吃。作者用非常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我感觉仿佛也置身其中,漫步在那些充满回忆的街道上。接着,他很自然地将笔触延伸到阿里山,但他描写的重点,并非仅仅是火车、日出、云海这些标志性的景观,而是如何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感受那份原始的生命力。他会告诉你,什么时候的阿里山最美,哪条步道最能让你感受到森林的宁静,以及在品尝当地的茶叶时,应该如何去体会其中的回甘。这种由点及面的描写方式,让我觉得我对嘉义的了解,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仅仅告诉我“去哪里”,更是告诉我“如何去感受”,让我在出发之前,就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中台湾旅游精典》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位老朋友的家,他热情地邀请你坐下,然后用他最真诚、最细腻的语言,向你讲述他所熟悉和热爱的这片土地。我喜欢它跳脱了那种流水账式的景点介绍,而是更注重一种“发现”的过程。比如,在介绍苗栗的时候,它并没有直接罗列出那些知名的景点,而是先从苗栗特有的客家文化讲起,比如那些古老的围屋,那些充满故事的戏曲,以及那些传承下来的淳朴民风。我读到那里,仿佛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客家传统美食的香气,听到了悠扬的山歌。然后,作者又很自然地将笔触转向了苗栗的山林和海滨,比如三义的木雕产业,或是通霄的白沙湾。但他描述的重点,不是那些景点有多么“漂亮”或者“好玩”,而是如何在那样的环境中找到一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我感觉作者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他懂得如何从平凡的日常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美。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是在“推销”景点,而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土地的热爱,以及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那种简约而有质感的风格,让我觉得它可能藏着一些与众不同的内容。翻开之后,我并没有失望,反而被它的信息量和独特的视角所震撼。书中对于南投日月潭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没有落入俗套地去介绍拉鲁岛、玄光寺,而是着重于日月潭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下的光影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当地的生态和居民的生活。作者用非常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清晨薄雾笼罩下的湖面,中午阳光洒在水面上折射出的金色光芒,以及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橘红的壮丽景象。我读到那里,脑海中就自动浮现出画面,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壮美。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日月潭原住民文化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如何与这片土地和谐共生,以及他们独特的信仰和习俗。这种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巧妙融合的写法,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是一本关于中台湾的文化百科。它让我意识到,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去看看风景,更是去了解那片土地上的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