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公司在带领新进人员,或是在学校教学,我都常被问到相似的问题:「关于学习TFT LCD的驱动与设计,有没有什么入门书可以参考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认知到,TFT LCD是一种整合多元知识的技术,牵涉很多原理,如果不深入探讨,便不足以一窥全貌,因此,必须要能够将相关知识广泛地整合融会,才能算是真正学好FTF LCD的技术。
本书从另一种方式出发,一开始不求将所有的原理铺陈完备,而是先建构大致的观念,之后,再尝试进行设计实例说明,随着设计过程,仔细琢磨相关原理知识,并借由实例渐进的导入各种问题考量,希望能对读者知识的整合融会贯通有所帮助。
第一章,先介绍关于TFT LCD的基本知识,第二章说明TFT LCD的操作原理,第三章以一个实例说明设计时如何应用操作原理,第四章则说明如何驱动TFT LCD面板。为了避免太多细节,会混淆对操作及驱动原理的了解,到第五章才讨论一些设计时的现实考量,最后在第六章探索TFT LCD设计,未来可能的发展面向。
作者简介
戴亚翔
现职:国立交通大学光电工程学系暨显示科技研究所副教授
学历:国立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博士
经历: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工业研究所课长、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理、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经理
第一章 了解TFT LCD
1.1 了解显示器
1.2 液晶显示器(Lipuid Crystal Display,LCD)
1.3 了解薄膜电晶体(Thin-Film Transistor,TFT)
1.4 了解TFT LCD
1.5 名词解释
第二章 TFT LCD的操作原理
2.1 TFT LCD的操作方式
2.2 极性反转(Polarity inversion)
2.3 充电(Charging)
2.4 电位保持(Holding)
2.5 电容耦合效应(Coupling)
2.6 信号延迟(Delay)
2.7 综合效应
第三章 面板设计实作
3.1 从产品规格开始
3.2 TFT LCD画素阵列
3.3 画素阵列之外
第四章 TFT LCD的驱动系统
4.1 驱动系统概观
4.2 扫描驱动电路
4.3 资料驱动电路
4.4 时序控制电路
第五章 设计的现实考量
5.1 静电防治设计
5.2 阵列测试设计
5.3 电射修补设计
5.4 布局考量
5.5 制程与环境的变动
5.6 显示画质不良的分析
第六章 面板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6.1 低温多晶硅型TFT(LTPS TFT)
6.2 有机电激发光二极体(OLED)
作为一个对科技充满好奇心的普通爱好者,我一直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屏幕背后的技术感到非常着迷。市面上有很多关于科技产品的介绍,但很少能触及到核心的驱动和设计原理。《TFT-LCD面板的驱动与设计》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 书中的内容我虽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所有专业术语,但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到位,使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让我能够很直观地理解TFT-LCD面板是如何工作的。特别是关于像素是如何被独立控制,以及色彩是如何生成的,这部分让我觉得非常神奇。我以前只是觉得屏幕颜色很漂亮,但现在我大概能理解到,原来每一个小小的像素点都在“听话”,并且根据指令来发光发色。书中还提到了功耗管理和显示效果的平衡,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使用电子产品时常常会关心的方面,这本书能让我知道背后是怎么实现的,感觉特别有意思。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现代显示技术的人来说,都非常有价值,它让我对身边的科技产品有了更深的敬畏感。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买这本《TFT-LCD面板的驱动与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面板技术的书确实不少,但真正能够写到点子上的却不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它的“设计”部分。我一直觉得“设计”这个词很虚,但这本书却把它具体化了,从面板的结构设计,到电路的布局,再到信号的传输,都有详细的讲解。 尤其是它关于色彩校正和图像处理的部分,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以前我们总是觉得这些是软件的事情,但书里却详细地阐述了硬件层面的实现方式,比如gamma校正的电路设计,以及如何通过驱动IC来优化色彩表现。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背光技术(LED, Mini-LED等)如何影响图像质量和功耗的分析,这对于我们现在追求更高画质和更低能耗的时代来说,实在是太有价值了。它还提到了如何在高刷新率下保持图像的稳定性,以及抗摩尔纹的技术,这些都是目前行业内非常热门的议题。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整个面板的设计流程都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评分这本《TFT-LCD面板的驱动与设计》真的是让我惊艳到了!我本身是在一家面板厂工作的,每天都跟这些TFT-LCD面板打交道,对于其中的技术细节一直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以前我也看过一些相关的技术手册,但总是觉得太过于理论化,或者就是过于零散,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直到我看到这本书,我才觉得我多年的疑惑似乎都有了解答的线索。 书里对于TFT-LCD的驱动原理介绍得非常清晰,从最基本的像素驱动方式,到复杂的时序控制,都用了很多图示和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我特别喜欢它讲解Gate Driver和Source Driver的那几章,以前总觉得它们是黑盒子一样的东西,现在总算能理解它们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怎么去控制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几种常见的驱动架构,比如COMS和COF,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都讲得很透彻,对于我们做实际开发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太实用了!而且,它还深入到具体的驱动IC选择和匹配问题,这点真的是很多理论书籍忽略的。我真的觉得,这本书不只是给学生看的,更适合我们这些在第一线工作的工程师,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我们每天接触的东西。
评分这本《TFT-LCD面板的驱动与设计》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工业圣经”!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正在准备毕业设计,方向就是关于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在找资料的过程中,我被各种技术术语和复杂的理论搞得头昏脑胀,感觉自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 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瞬间照亮了我的道路。它不仅讲解了TFT-LCD面板最基础的原理,还深入探讨了当前主流的和一些前沿的设计理念。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面板的可靠性和寿命设计。书中详细介绍了影响面板寿命的各种因素,比如TFT的漏电、像素的退化等等,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设计建议。这对于我们做产品研发来说,简直是保命符!还有,它对各种显示模式(IPS, VA, TN)的优缺点对比分析,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发现,这本书并不是简单地介绍技术,而是更侧重于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的产品设计中,如何去解决工程上的难题。这本书让我对TFT-LCD面板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为我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坦白讲,在接触《TFT-LCD面板的驱动与设计》之前,我对显示面板的认知可以说是停留在“屏幕”这个层面。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才意识到一个小小的屏幕背后,蕴藏着多么深奥的技术和精密的计算。我是一名产品经理,平时的工作主要负责新产品的规划和市场调研。以往,我只能依赖工程师的报告来了解面板的技术参数,但总觉得隔靴搔痒。 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循循善诱地为我揭开了TFT-LCD面板的神秘面纱。它从最基础的光学原理讲起,到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再到复杂的驱动电路设计,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用了很多实际案例来说明不同的驱动设计如何影响最终的显示效果,比如响应时间、视角、功耗等等。书中对于面板的信噪比、显示均匀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的讲解,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优化这些指标,更是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不同面板供应商提供的方案,并且能够与技术团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制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技术理解力,也让我对自己产品的竞争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