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与恨成等比增强时,善恶思考开始进入灰色地带……
一场突来的大地震,夺走了李问的双亲,更在他的手臂烙下神祕十字印记,并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奇妙能力……
嗜血狂魔在午夜城市横行霸道,手背上的倒挂五芒星和响尾蛇印记,令他灼热难耐,需要鲜血与受害者的恐惧来餵养失衡的心……
一个结合魔幻写实、惊悚与爱情元素的故事,以似真似幻、神祕又令人屏住唿吸的快速节奏,挑战读者的心跳速度;运用科学与超现实、正邪意念的对比手法,抽丝剥茧人心深处的爱恨纠葛与玄妙哲思。
这是一场上帝与撒旦的圣役,还是凡间善恶人性的交战?19年的酝酿,让你一看就欲罢不能的奇幻心理小说。
本书特色
◎对人心、人性、爱情、罪恶、与命运的细腻描写,已达出神入化境界,结合神祕主义、犯罪心理学,以及病态美学的影子,令人勾魂慑魄,却又回味无穷!
◎一位从16岁开始得奖的小说家,用生命历程酝酿19年的书。
◎一本今年最好看的奇幻小说。
◎李家同.林建隆.李昂.彭瑞金.林文义.文荣光.廖秀哖回味无穷推荐。
作者简介
文学与孩子,是我最美丽的外遇
施珮君
出生那年,阿姆斯壮踏上了月球
*学历
嗯……从未认真自哪所学校毕业
*闯荡社会
梦想家的媒体企划总监
台凤集团公关主管暨助理发言人
后现代整合行销股份有限公司公关处处长
峇弟国际行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专长
文字创作∕公关顾问∕危机处理
*写作经历
16岁,左营高中青青文艺奖小说组首奖,〈如雾起时〉
17岁,左营高中青青文艺奖小说组林佩芬特别奖,〈浅海中的小舟〉
18岁,「台湾时报」刊登短篇小说,〈李寻〉
之后人海沉浮十多年
30岁,尝试网路文学,以英文名字 Teresa出版《风与南十字星的对话》
36岁,决定重新回到写作的不归路
36岁,「印刻」出版长篇小说,《月蚀》
37岁,政治及社会评论散见报章杂志
38岁……《五芒星的诱惑》
部落格
blog.pixnet.net/teresashih
推荐序
全新的再出发
李昂
读完《五芒星的诱惑》,不禁叹口气:
「施珮君真的能写小说。」
施珮君作为施明德的女儿,还真是有着一份「原罪」吧!对号称信天主教的施明德,这「原罪」究竟落在谁身上,是父亲,还是女儿?
恐怕值得玩味。
我「认识」珮君在一九九○年的一场婚礼。
先说一九九○,虽然解严,但肃杀的白色恐怖仍在,施明德被李登辉特赦出来,仍是个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政治犯」。而这些当年唾弃他的人,恐怕不少也是「红衫军」簇拥他的人。
相隔不过十几年,台湾的政治环境,或者说,施明德,变化可真大啊!
再说见到珮君的场合,是一场婚礼,地点在高雄,结婚的是她的姊姊雪蕙,我躲在最后一桌观礼,眼泪在眼眶。
终于有了这样一场「体面」的婚礼,背后是多少的牺牲与血泪,特别是作妈妈的心血。
好强的妈妈陈丽珠,其实内心十分柔弱,一个人的力量万难中拉拔大两个女儿。雪蕙还愿意同我说话,但珮君倔强着冷着一张脸,即使两年多后在台南,施明德出来选立委,她都还轻易不理睬我。
这样被伤害过的、个性如此强的女孩,注定了要有一个不容易的人生吧!我当时想。
再有机会见面,珮君成为一个作家。珮君能写作一点不让我意外,她的伯父施明正在台湾文坛别树一格,文字画画双全;作父亲的施明德也基本上能写,施家出这样一个女作家,令人期待。
只不知为什么,《月蚀》这本小说居然让施明德如此生气,不惜与女儿决裂,一本小说不敌施明德满口的「爱与和平」,更令我不解。
在走过「红衫军」那一段日子,珮君完成了第一个长篇,这个长篇一改过去带自传的书写,成了一部完整、冷肃的惊悚小说。
施珮君真是能写小说。我不得出声赞叹。
尽管与第一部小说风格迥异,《五芒星的诱惑》一开始的强姦场面诡异、暴力血腥,充满强烈的官能的刺激。但在作者良好的铺陈能力、场面经营调度成功,发展成为一部控制得当、结构完整的长篇惊悚小说。
年轻一代有此书写功力的作家,并不多见!
写有预知能力的「善」主角的孤寂,「恶」主角的被遗弃的「原罪」,一路读下来,不知珮君会将小说如何结束。所以当结尾恶有恶报、好人还得到爱情时,不知怎的松了一口气。 是感叹这当年历经磨难的小女孩,心中有的爱不曾被磨灭?!
珮君不曾继续第一本小说的书写方向,反而写成了风格、内容全然不同的《五芒星的诱惑》,老实说,十分出乎我的意料,但也因此,让我有了更多的期许。
这个经历困顿人世、倔强不肯服输的女子,下一部作品又会如何呢?
读者不妨从《五芒星的诱惑》,找到珮君各种再出发的可能吧!
后记
第一次写到读心人的题材是在我高三的时候,内容架构当然没有本书这么丰富而深入,但是探讨人性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年仅用了一万多字来表达读心人内心的无奈以及被窥探者的情绪纠葛,也得到乡土文学评论作家彭瑞金老师的鼓励,希望我不要放弃写作这条路,更希望我可以再深入一点写这个题材,但是天生反骨的我没有照做,这个题材一放就是十九年。二○○五年出版《月蚀》之后,我把这个一直在心里惦念着的题材重拾起来。 二○○五年底,我把原本经营的公关公司结束营业,也生了一场病,即便已经是二○○七年的夏天,仍然处于调养与适应的状态下,所以本书几乎是在完全闭关的情况下完成,这一整年恰恰给我一个自我审视的内省机会。
从公关人回归到文字工作者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在这十八个月当中,心理的激盪巧遇政坛的动盪,红衫军的活动,让我一直回避的政治议题不容拒绝地来到自身与女儿的生活,就差那么一点点,我的一只小脚趾不小心踩在政治线上差点也被归类为政治人,庆幸的是随着红衫军的不了了之,我的身分也可以单纯地保留在文字工作者身上。
但是无可否认的,二○○六年底那一段政治风暴,也让我备尝人情冷暖,对于人性也有进一层的了然。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使命,或许是对一个人,或许是对一件事情,在追寻自我生命意义的过程中,这许多的打击与挫败让我瞿然了解到是生命在追问我,而不是我去问生命的意义。 今年三月底,某个看起来清爽的春天早晨,送完女儿上学,我站在住家阳台用我第二喜欢的马克杯喝着即溶咖啡,因为我最喜欢的马克杯在两年前不小心敲断了握把,那是一个日本Noritake的精致马克杯,上面绘有蓝色的鲸鱼,我很喜欢,非常喜欢,但是它破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妳喜欢,却不见得可以一直拥有。 有时候生命要我们放手,我们就只能放手。 如果只是一个马克杯,当然无法引起我如此这般的感慨。
我想是人生,是生命,是许多我们自以为可以选择,事实上却无能选择的事吧? 我站在六楼的阳台,楼下是市场,这里不是早市,总要过了九点以后才开始有比较多的人潮。市场,总是充满了生命力,然而每次我都深切地感觉到一种冷漠,或者说是一种冰冷的孤独感。 而那天我端着马克杯站在阳台想到的是,一大早也许不该思考的过于严肃的问题──我的人生、我的选择。 如果进入Google搜寻引擎打入「碎形」或是「Fractal」,会发现有很多的资料,碎形是一种对称性几何,具有自相似性,不是上下左右的那种对称,而是大尺度与小尺度的对称性,听起来有点模煳,对吗?我想很多人都看过日本出名的浮世绘──「神奈川的冲浪里」,里面的每一个小浪花放大了来看,就是整幅画的结构。
不那么学理,也许换个角度来说,每一个piece里的我,成就了完整的我,而这每一个piece里的我,又包含了无数的抉择,每一个选择都是我,组合起来就是现在的我。我从小所吃的苦,我现在所忍受的一切,我希望可以接受的命运都是每一个片段并且是经过选择的我,那么谁来决定我所有的选择呢?是我自己吗? 也许不是。那幅冲浪里,天上的云、树木上的分枝,其实都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我们也都妄想着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所有的事情,但其实,我们的选择都是不得不的选择,是早就注定的,是远久以前就存在我们的基因里面,因为时机的到来、环境的因素,而让我们做出了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决定。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不是自己的选择,却又不得不如此选择,很弔诡,不是吗?这本书里面描述的也是这样的概念,我留下一个如此的结局,宁可让更多不同个性的人有不同的组合与期待。
感谢圆神出版社愿意与我合作出版本书,感谢自《月蚀》之后,一直持续鼓励我继续创作并为本书出版奔走的林建隆教授,感谢李昂阿姨多年来的爱护,并愿为本书执笔写序,感谢文荣光院长的过誉,让我受宠若惊;感谢我的母亲陈丽珠女士,还有这十八个月来愿意拨冗与我讨论人性的大忙人周励志主任医师,我的好友林玉萍小姐以及我的生命勇气──王芃。
施珮君
2007.5.24 台北东区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此。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个相对线性或者说是孤立的叙事,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故事中隐藏着许多伏笔和暗示,它们就像是散落在整个故事中的线索,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和串联。这种结构上的精巧设计,让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也让我在阅读结束后仍然久久不能平静。我喜欢这种需要读者主动参与、去思考和推理的故事,它能极大地激发我的阅读兴趣。作者的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却又能在看似荒诞的情节中找到逻辑的支撑,这一点非常难得。我甚至开始在生活中寻找和书中相似的元素,想象着它们是否真的存在。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与主角们一同经历着这一切。它是一场关于探索、关于成长、关于选择的旅程,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吸引了我,那种神秘而带着一丝危险的色调,再加上那个精致的五芒星图案,立刻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平时就对一些古老的符号、传说和隐藏的秘密特别感兴趣,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它时,几乎是立刻就决定要带回家。我喜欢那种能够带人进入另一个世界,探索未知领域的书籍,尤其是当它暗示着某种古老力量或被遗忘的知识时。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悬念,“诱惑”这个词更是增添了一层不容忽视的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知道,这“五芒星”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又会对主角产生怎样的影响?我期待着它能带给我一场智力上的冒险,或许还能学到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神秘学知识,或者至少能让我沉浸在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之中,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我对于情节的发展充满了想象,或许是一个关于寻找失落的古代遗迹的故事,又或许是一个关于掌握禁忌之力的挑战。总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第一印象就是满满的期待感,相信它一定能为我带来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书中营造出的那种独特氛围深深地吸引。它不像是那种纯粹的奇幻故事,更多的是一种现实与超自然边界模糊的交织感,让人在阅读时不禁会去思考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着类似的神秘力量。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无论是对场景的描写,还是对人物情感的捕捉,都显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充满哲思的对话,它们不仅仅推动着情节发展,更引发了我对生活、对人性、对命运的深刻思考。有时候,我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段文字,试图从中领悟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本书并不是那种一味追求刺激和感官享受的作品,它更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体验。它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某些疑惑和期待,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对很多事情有了更广阔的视角。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能够触动心灵的书。它不仅仅是情节的吸引,更是对人物内心深处情感的挖掘。我被书中角色所经历的挣扎和成长深深打动,他们的喜怒哀乐仿佛就发生在我的眼前。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且富有诗意的方式,展现了人性中最复杂的一面,包括爱、失去、背叛、救赎等等。我常常在阅读某个情节时,忍不住为角色们感到心疼,又为他们的坚持感到骄傲。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也可能以最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它所传达出的关于勇气、关于坚持、关于自我认知的信息,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有了新的理解和面对的勇气。这本书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它会在我阅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在我心中回响。
评分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书,一旦翻开,就很难再放下。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精准,既有引人入胜的铺垫,又有猝不及防的转折,让人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每一个角色的动机都显得那么真实可信,无论是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欲望,还是他们内心的矛盾,都仿佛展现在读者眼前。故事线索错综复杂,但却被作者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丝毫不显凌乱。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猜测着下一步的剧情,一边又对作者的构思感到惊叹。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引导着读者一步步深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每一次看似平静的推进,都可能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而每一次看似绝望的境地,又可能迎来新的转机。这种跌宕起伏的情节,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也让我对作者的才华赞叹不已。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场景在脑海中一一展开,主角们的命运也紧紧牵动着我的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