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哪些神的名字呢?阿爸、耶和华以勒、主是平安……那你知道这些名字的涵意吗?当我们时常唿求主的名时,会带来什么呢?本书作者安史班勒女士透过神的26个字,引导我们深入认识与了解每一个名字,本书除有多位国外名人推荐之外,也邀请到中华福音神学院专任老师、中华信友堂牧师胡维华牧师特为此书推荐,胡牧师在推荐文中说道:「身为基督徒的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寻常的思念都可以有这样的力量,那思念神将是何等神圣的经验,又将带来何等奇妙的改变呢?」这是一本深入并忠实研读神名字的灵修与祷告的好书,请您先万不要错过,并请广为介绍宣传,谢谢。
作者简介
安史班勒(Ann Spangler)
多产作家,曾荣获诸多出版奖项。畅销书有:《姊妹灵修圣经》(Women of the Bible)、《弟兄灵修圣经》(Men of the Bible),目前与女儿们住在密西根州的Grand Rapids。
作者序
最初在考虑写一本关于神名字的书时,我觉得有些自不量力。我没有做过任何正式的神学研究,也没有翻译过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我是谁,竟然敢动这么大的题目?但是我很难摆脱这个念头,所以只能把它搁在脑后,偶而拿出来建议其他人──其他更合格的作者去写。但是没有人接受这个建议。
我知道名字所蕴含的意义在古代远比在今日的意义更为丰富,除了用来区别个人,古时的名字也常用来彰显一个人主要的特质和个性。由于圣经中记载神的各个名字,我特别能体会到这一点。认识神的名字可以让我们享受到神面前的特权。经由彰显祂的名字,神使祂自己不但可以亲近,更可以是被攻击的。不但衪的子民可以在祷告中唿叫衪的名,他们也能以全然与衪属性冲突的生活方式羞辱祂的名。
《思念神的名》刚好分成26个星期的研读专题。我们可以在每一週里忠实地针对神的一个名字来研读和祷告。书中名字的次序不是任意排列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和名字在圣经中出现的次序有关。我希望这样的安排至少能提供神向祂的子民逐步自我启示的基本概念。
以下是每週每一天进行的方式:
.星期一是阅读和学习。
书中提供一段神所启示有关那个名字的背景资料和意义,以及一篇简短的圣经研究,帮助你全然了解这个名字。
.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则是敬虔地阅读,帮助你能运用包含此名字,或与此名字密切相关的某节经文来祷告。敬虔阅读能使本段经文成为你自己祷告的一个跳板,它帮助你每读到与此经文相关的名字时,神的启示就随刻出现。
.星期五的作业让你思考如何能将神的名字和祂在圣经中的应许连结在一起。
它还提供主要的圣经经节,以帮助你阅读、思考,或甚至背诵。我们将此段定名为「不住的祷告与赞美」,这一部分亦列出其他和此名字相关的经文,以帮助你在週末时继续阅读并学习。
另外一个可能有助于你个人的祷告和学习的资源,是奉神的名的祷告日记。它提供一个简便的方式,可以记载你的领悟和思考,使你谨记神借着你的祷告所成就的事。
虽然不是所有神的名字和头衔都包括在这本书中,但我已尽全力去涵盖最主要的名字。在26週研读结束后,我相信能帮助你能更深刻地了解神,并且也能在既意外又惊喜的方式下经历到祂。
父亲
AB, ABBA, PATER
名称
虽然旧约为神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名称和头衔,但新约将祂彰显得更为完全。事实上,耶稣震惊也冒犯了当时的宗教领袖,因为祂宣称祂和那位他们连名字都不敢提的神有父子的关系。更进一步的是,祂还邀请祂的追随者也称唿神为「父亲」。祂把父亲做为所有追随者认识了解神的主要名称。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可以大胆地以耶稣对门徒的教导来祷告说,「我们在天上的父……」。
名字的涵意
希伯来经文通常不是以一个人的父亲,而是以整个以色列民的父亲来描述神。虔诚的犹太人了解圣洁的神与有罪的人之间的鸿沟,因此绝不敢称唿神为Ab(希伯来文)或Abba,也就是亚兰语的「爸爸」,这个字逐渐地变成「亲爱的父亲」。耶稣震惊了他同时代的许多人,因为祂邀请祂的追随者都称唿神为「父亲」。祂将神描述成一位柔和怜悯的父亲,祂对罪人和义人都施恩典,而不是将神描述成典型中东族长制之下,在家庭中发挥相当大权力的父。
在新约中最常用的「父亲」一词是希腊文的Pater。最早记录下耶稣的话,是祂对祂世上的父母说的:「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路加福音二章49节)。在约翰福音书中,他称唿神为父亲一共有一百五十六次。以「Abba,Pater」来表达的,在新约中一共有三次,而且全都用在祷告中,亦即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时所作的迫切祷告中说的:「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马可福音十四章36节)
*****************************************************
若你想要感知神就是父,那么,靠属世的父亲形像是办不到的。最好的方法是读耶稣对罪人和那些自以为义的宗教领袖所说的寓言,这两种人虽然绝不承认,但他们其实有很多的共同点。耶稣对这两种人提出一位父亲在对两个儿子过份的行为时所呈现的令人震惊之形像,而这是不曾在中东族长制的父亲中找得到的。
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社会中有一种专门处置那些在外邦人中挥霍殆尽的败家子,让他们失去继承家族财产的方法。愤怒的村民会聚集在某一处举行一项所谓奎沙沙(qetsatsah)的仪式,这个仪式是用一个大锅子装满了滚烫的干果和玉米,然后在这个罪人面前打破。当陶制的锅子破裂时,村民就吼叫着:「╳╳╳从他的族人中被弃绝了。」暗示这位误入歧途的儿子将永远不能再回到村子里来了。
很显然的,耶稣故事中的父亲没有听众所预计的反应,不但不像中东任何尊贵的父亲那样在家等着放荡的儿子爬着回来,反倒故事中的父亲还常昂首眺望。一旦望见孩子,就飞奔而出,展开双臂拥抱这位浪子,且不断地亲吻他。如此快速又如此温柔的反应,使得这位父亲很有效地阻止了邻人进行奎沙沙的行动,扑灭了要驱逐他儿子的企图。一位在中东住了大半辈子的神学家肯尼斯贝理(Kenneth Bailey)解释了这幅景像对当地人而言,是如何地令人震惊:
传统的中东人穿着长袍子,是不会在公共场合中奔跑的,因为这样做很有侮辱的意思。作父亲的这样奔跑,是想让族人从对他浪子身上的注意力转移到他自己的身上。人们会因此专注在一位高贵自重的地主竟然在公众面前露腿快跑,在路上羞辱自己的怪异举动。
但是对那位气愤父亲接讷愚笨弟弟的长子,这位父亲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耶稣再一次以令祂的听众意外的方式描述了这位父亲,他不但因为儿子在公众面前拒绝参加筵席而斥责他,他更是离开筵席,谦卑自己去就近这位愤怒的大儿子。
两个儿子,一个违法、一个守法,都在公众面前以他们自私的行为羞辱冒犯他们的父亲。两个都领受他们不配得,却是他们所需要的──由爱他们的父亲所赐,一种超乎寻常的恩典。
今天问问你自己是比较像这两个儿子中的长子,还是次子?然后感谢神没有照你所应得的对待你,而是将你当成一位配受这位信实的父亲所爱的孩子。
第五段: 我是一個很容易分心的人,尤其是在做屬靈的事情時。心裡常常有感動,但常常因為環境的雜亂、思緒的飄移,而無法真正安靜下來。這本《思念神的名----26週靈修與禱告》對我來說,簡直是救星!它有著一種非常沉穩的步調,每一個單元都很扎實,卻又不會讓人感到壓力。書裡對「神的名」的解說,非常到位,而且深入人心。我發現,當我越是認識神的名字,我就越是能看見祂在我的生命中是如何運作的。像是當我感到無助和軟弱時,書裡關於「耶和華拉法」(醫治的神)的篇章,就讓我一次又一次地經歷到祂的醫治。那種從心底湧上來的力量,讓我能夠重新站立起來。而且,書裡附帶的禱告,真的很實用。有時候,我會直接跟著書裡的禱告內容來禱告,有時候,我會從中汲取靈感,然後用自己的話語來回應神。26週的設計,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目標,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仍然能有一個屬靈的錨點。我真的非常推薦給所有渴望更貼近神,卻又不知道從何開始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是你屬靈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评分第一段: 一直以來,我總是覺得自己和神之間好像隔著一層紗,雖然知道祂的存在,但總覺得那種親密的連結感不夠。這本《思念神的名----26週靈修與禱告》,就像一把溫柔的鑰匙,緩緩打開了我對神更深的認識。書裡的篇章安排非常有條理,從一個個神的名切入,引導我們去思考祂的屬性、祂的作為,以及祂在我們生命中的意義。我尤其喜歡書中提供的禱告範例,有時候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這時候翻到書頁,那些真誠而充滿力量的禱告詞,就像有人在我耳邊低語,引導我進入禱告的境界。我每天早上都會花點時間,跟著書裡的指引安靜下來,一開始只是試著模仿,但漸漸地,我發現自己的心境開始轉變。那些書裡提到的神的稱謂,不再只是字面上的意義,而是我親身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經歷。比如,當我讀到「耶和華以勒」時,我會回想起生命中那些意想不到的供應,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時刻,神是如何奇妙地開路。這種與神同行的感覺,真的讓我感到無比的踏實和安慰。26週的時間,聽起來有點長,但我現在已經迫不及待想走完這段旅程,看看在這段時間裡,我的靈命會有哪些成長。
评分第三段: 對於像我這樣,偶爾會去教會,但平常生活節奏比較快的基督徒來說,這本《思念神的名----26週靈修與禱告》可說是一股清流。它沒有那種壓迫感,也不會讓你覺得「不好好做靈修就是得罪神」。反而,它就像一位溫柔的嚮導,用非常柔和、並且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我們一步步靠近神。我最欣賞的是書裡那種「與神對話」的感覺。它不像有些靈修書,只是單向的教導,而是透過引導性的問題,鼓勵我們去思考、去回應。每次讀完一個篇章,我都會試著閉上眼睛,讓書裡所說的,在心中迴盪,然後默默地跟神說出自己的心聲。有時候,我會想起過去那些不被自己重視的經歷,但透過書裡對神名的詮釋,我才發現,原來在那些時刻,神的名早已彰顯了祂的信實和愛。這26週的設計,也讓我覺得很有持續性,不會因為一下子要做太多而卻步。每天一點點的積累,就像是播下一顆種子,慢慢地,你會看到生命的轉變。現在,我已經把這本書放在我的床頭櫃,每天早上起床,或是睡前,我都會隨手翻開,讓神的話語和禱告,填滿我的心思意念。
评分第四段: 長久以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幫助我更深入與神連結的工具,同時又不至於太過學術或枯燥。這本《思念神的名----26週靈修與禱告》正好填補了我的這個渴望。它的結構非常巧妙,每一個主題都圍繞著一個或幾個神的名來展開,然後從這些名的意義,延伸出對我們生命狀態的反思和禱告的引導。書裡面的文字,用詞雖然精煉,但卻充滿力量,而且非常貼近我們的日常。我發現,當我開始有意識地去「思念神的名」時,我的眼光就從自己的軟弱和困境,轉移到神的無限大能和豐盛。比如,當我對未來感到迷茫時,書中關於「耶和華尼西」(賜得勝的神)的篇章,就給了我極大的鼓勵。它提醒我,在每一次的爭戰中,神都是那位帶領我們得勝的神。這種依靠和盼望,是任何世俗的安慰都無法比擬的。26週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我相信,透過這樣持續的操練,我與神之間的關係,一定會變得更加緊密和深刻。這不單單是一本閱讀材料,它更像是一份邀請,邀請我去親身經歷神的名所帶來的權能和恩典。
评分第二段: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我心裡其實是有些猶豫的。我平常工作就很忙,下班後又有很多家務事要處理,實在是很難擠出時間來做什麼「靈修」。而且,「禱告」對我來說,總是有點像一種例行公事,有時候是求助,有時候是感恩,但總覺得少了點深度。然而,這本《思念神的名----26週靈修與禱告》卻顛覆了我原來的想法。它沒有給你一個死板的行程,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引導你去與神建立關係。書裡面的每個主題,都切合了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情境,比如信心、饒恕、盼望,甚至是面對試探。我發現,當我試著用書裡提供的角度去禱告時,我的心情會變得不一樣。不再是單純的「求」,而是帶著一份理解和敬畏,去進入神的同在。有一次,我遇到一個工作上的難題,心裡很焦慮,翻開書,剛好讀到關於「耶和華沙龍」(賜平安的神)的篇章。書裡引導我去看神如何在風暴中掌權,以及祂應許賜下的平安。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一股平靜湧上心頭,讓我能夠用更清晰的頭腦去面對問題。這種「思念神的名」的過程,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最堅實的後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