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乌龙里。阿志是班上的路队长,他的队员不多,却像「联合国」一样成员丰富,因为这些队员的妈妈们来自世界各地,有从越南来的、大陆来的,还有从菲律宾来的……阿志妈妈开的理发店,是乌龙里的八卦中心,每一户人家发生的大小事情都会传到这里来。透过这些故事里的趣味与感伤,呈现社会受多元文化影响的现况,加深读者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建立包容异己,尊重多元的涵养,拥有更开阔的世界观。
推荐序
我们一家都是台湾人!
公共电视副总经理 郭至桢
妈,妳是台湾媳妇?还是外籍新娘?
妈,那我到底是台湾囝仔?还是阿斗仔?
在台湾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从早期的泉漳之斗、汉番之争;
到后期,本省与外省的长期政争,
在走过七、八十年后,我们皆称之为「台湾人」。
如今,在「本土与外配」族群思维的差异中,
真正的差别,在于是否愿意真正接受与融入,
至于十年后,乃至于五十年后,
谁能说,谁是台湾人?谁不是台湾人?
唯有放下族群优势,才能真正的拥抱多元。
作者序
你准备好了没?
王文华
好像就是这几年的事,我们学校里外配子女开始多了起来。
第一次见到阿鸿,他来读一年级,跟在妈妈后面,神色有点紧张。阿鸿的妈咪远从越南嫁来台湾,她一直要阿鸿站出来跟我打招唿。
「说老师好啊!」阿鸿妈妈念着。
阿鸿妈妈一共生了三个孩子,阿鸿是大哥哥,底下还有两个弟弟。因为家里是第一次有小朋友来上学,阿鸿妈妈有点慌,来学校问了几次,像是要带什么东西,要穿什么衣服,要准备什么文具等等。可以想见,她初来台湾时,应该也有相同的困扰。
这是我们思虑不周的地方,如果设身处境,我们也到异国去生活,刚开始对陌生的环境一定有很多不习惯,担心、害怕、胆怯……我一直在想,能怎么营造个更亲切的校园来稍减她们的不安。
很快的,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外配妈妈的教室,也有些学校针对外配妈妈子女提供安亲课辅的课程。
阿鸿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他的声音大,功课好,从外表绝对看不出来他是外配子女。
当然,不是吗?
我们不是生在美国,没有黑白分明的肤色问题;我们不是生在印度,没有与生俱来的阶级区分。这是台湾,阿鸿所代表的正是台湾未来新一代的希望。
那么,迎接这群新台湾之子,我们的准备够了吗?
家有外籍配偶的家庭,除了生活习惯的不同会随时间而逐渐合同之外,文化融合是我们下一阶段应该着墨的。历史上的盛世,不管是吸纳丝绸之路带来的唐朝,还是带着西藏蒙古入主中国的清朝,他们之所以能成就一时文明之盛,有许多功劳,正是来自于异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
台湾也是一样,台湾文化基本上就是一个海岛文化,远从唐山过台湾,西班牙、英国、葡萄牙和日本,外加原住民文化,台湾融合种族的功力是一流的,也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有傲人的台湾经验产生。
今日的台湾,又来了一批新力军,她们来自南洋,来自海外,她们带来南洋的母亲文化绝对会在未来可见。
写这本书,就是想告诉大家这样值得重视的好消息,请教我们的孩子用尊重的眼光,欢迎这群来自海外的新台湾之女的母亲们,学习她们的文化,创作一个更为丰富多元的台湾新文化。
这本书啊,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那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作者就像一个老练的讲故事的人,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他笔下的人物,个个都鲜活饱满,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我尤其喜欢书中的女性角色,她们坚强、独立、勇敢,在面对困境时,从不轻易放弃。作者对于女性内心世界的描写,细腻而深刻,让我感同身受。恨的是,这本书的情节发展有时候会让人感到有些压抑和沉重。它揭示了台湾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社会不公等等。这些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受过,但却很少有人愿意直面。作者的勇气值得敬佩,他敢于用文字去揭露这些黑暗,去呼唤社会的进步。这本书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这些不公,如何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它不是一本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的读物,但它却是一本能够引发思考,能够触动灵魂的佳作。
评分读完这本小说,感觉就像在夏日午后,坐在老街的冰店里,慢慢地啜饮一杯酸梅汤。故事的节奏并不急促,反而像台湾的生活一样,带着一种悠闲自在的步调。作者对于小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那些在都市边缘游走,为了生活奔波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梦想与挣扎,都跃然纸上。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台湾本土文化的细腻描写,无论是夜市的喧嚣,还是庙宇的庄严,都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书中的对话也十分地道,充满了台湾特有的口语习惯和幽默感,读起来就像在听邻居们聊天一样,亲切又真实。这本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它只是讲述了一些普通人的生活,但正是这种平淡,才更能触动人心。它让我反思,我们每天都在追求什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或许,幸福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之中。看完之后,我忍不住想起了家乡的味道,想起了那些曾经陪伴我成长的老街老店,想起了那些曾经与我一起欢笑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在听一首老歌,旋律悠扬,歌词动人。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险刺激的剧情,但它却能够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作者的文笔非常朴实,语言平淡,却充满了诗意。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通过一些意象,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书中的人物,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人情味。他们善良、真诚、勇敢,在面对困境时,从不轻易放弃。作者对于人性的描写,细腻而深刻,让我感同身受。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它让我更加理解了人生的意义,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它不是一本让人读完之后就忘记的书,而是一本能够陪伴你一生,能够给你带来启迪和力量的佳作。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是有点犹豫的。总觉得这种类型的书,要么过于矫情,要么过于说教。但读了几页之后,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语言简洁明了,却充满了力量。他善于运用细节描写,通过一些微小的动作、表情、语言,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中的场景描写也十分逼真,仿佛我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台湾的阳光、空气、味道。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作者并没有把人物简单地划分为好人或坏人,而是展现了他们复杂、矛盾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和痛苦。正是这种真实,才让书中的人物更加立体,更加可信。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理解了人生的意义,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一部台湾社会的缩影。作者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台湾这个岛屿的多元文化、复杂社会和独特风情。书中的人物,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和挑战。他们为了生存,为了梦想,在都市的丛林中挣扎,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索。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这种开放式的结局,反而更具有魅力。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台湾历史和文化的引用,这些细节,让书中的故事更加真实,更加有深度。它让我对台湾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这个岛屿产生了更强烈的归属感。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那些曾经陪伴我成长的老街老店,想起了那些曾经与我一起欢笑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