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伯瑞文学奖银牌奖
★新闻局优良读物推荐
★「好书大家读」选书
★入选「性别平等教育优良读物100」
李姬赛和卜梧罗的母亲是一对亲姊妹。姬赛的妈妈是全镇数一数二的美女,梧罗的妈妈虽然才华洋溢,却面貌平庸,还拥有一个听似嘲讽的名字——美女。
姬赛的爸爸由于救火而毁了俊美的面容,因而厌世自杀。梧罗的妈妈婚姻并不幸福,因此在某个清晨离家出走,从此了无音讯,生死未卜。
这对表兄妹互相扶持,一起面对失亲的伤痛,心智也因此更为成熟、开阔。
作者简介
露丝.怀特(Ruth White)
生于一九四○年代美国维吉尼亚州的煤矿小镇──白木镇。拥有英国文学与图书馆学学士学位,曾担任教师,目前定居于美国维吉尼亚州,担任研究与启蒙协会的技术服务图书管理员。《美女的儿子:一个爱的故事》是她的第三本小说。
译者简介
赵永芬
毕业于东海大学外文系,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育硕士,目前担任中国工商专校讲师,并且从事翻译工作。曾获联合报读书人非文学类最佳翻译奖,并以《黑鸟湖畔的女巫》一书,荣获一九九六年民生报「好书大家读」儿童文学类翻译佳作奖。
为什么要阅读一流的文学作品?∕陈卫平
真正重要的东西,唯有用心才看得见∕赵永芬
能歌善写的露丝.怀特
认识一下故事里的灵魂人物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听听他们怎么赞美《美女的儿子:一个爱的故事》
文学赏析之一 面对真「相」∕张子樟
文学赏析之二 一个爱的故事∕周惠玲
一流的文学作品要怎么读?
文∕赵永芬
真正重要的东西,唯有用心才看得见。
十二岁的姬赛性情好,功课好,钢琴弹得也好,爱说笑话,最讨厌照顾她一头长长的金发。五岁的时候,父亲阿默自杀死了,以后她就常常作同一个恶梦,梦里是一头看不见脸的丑陋动物倒在血泊中……
梧罗比姬赛大十个月,戴眼镜,有斗鸡眼,爱看漫画,爱交朋友,爱打抱不平,更是个说故事高手。六个月以前的一个清晨,他的妈妈美女下了床就失踪了……
这样的事你可能听过,这样的人你也可能见过。你知道姬赛与梧罗的人生,是不会和以前一样了;其实阿默与美女的每一个亲人,也都不会一样了。你想,他们有什么感觉?他们该怎么办?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办?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九五○年代,地点是仅仅两条街的加煤镇,位在美国生产煤矿的维吉尼亚州。姬赛的母亲小爱与梧罗的母亲美女是亲姊妹,而姬赛与梧罗表兄妹俩却像陌生人似的,彼此难得见面。姬赛觉得妈妈和阿姨之间一定有过什么裂痕,可是妈妈总不承认。一直到阿姨失踪,梧罗从一个名叫弯曲山嵴的地方搬来住在她家隔壁,也就是他们的外公、外婆家,并且变成姬赛的同班同学后,真相才一一浮现。
本书的英文书名Belle Prater’s Boy──卜美女的儿子,指的就是梧罗,但是真正的焦点其实是姬赛和她一连串的发现。首先,她发现爸爸先爱上美女阿姨,认识妈妈后才移情别恋。伤心的阿姨于是选择「眼不见为净」,随便找个矿工嫁了,只求尽快离开,远离痛苦。可是从梧罗的描述听来,姬赛猜测美女阿姨的婚姻并不美满,但也因此发现她许多不为人知的长处。好比说,她有丰富的想像力,原来梧罗说的那些神奇荒诞的故事都是她编的;而且她的琴音让人感动流泪,妈妈却只会制造噪音。巧的是,以前阿姨觉得被美丽的妈妈遮住,现在姬赛也觉得被一头长发遮住,自己好像「失踪了」。这些发现使姬赛与阿姨的心更靠近,让她悟出了阿姨失踪的真相。寻找真相的过程,使她终于能够面对爸爸的自杀,结束了她的恶梦。
梧罗从头到尾都知道妈妈失踪的祕密,只是觉得伤心,一时无法接受妈妈丢下他的事实罢了。面对小镇上大人、小孩的恶意询问与指指点点,这位「卜美女的儿子」照样高高兴兴地上学,开开心心地看漫画书;他不但不自卑,反而勇于表现自己,善待他人,成为全校的风云人物,交了许多好朋友。
心理学家艾力生(Erik Erikson)认为,十一岁开始的青春期,正是寻找自我的阶段。除了不断问「我是谁?」之外,也开始思索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需要引导与说明。这本书探讨各个角色寻求自我的过程,不知不觉间,我们悟出人生的许多困扰与造成困扰的原因,也借由书中人物的失败或成长,学到了面对困境的方法。这分认知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各种境遇时,不至于惊惶失措,也使我们更能了解与同情困境中的人。本书想告诉读者的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自己的价值,但是要懂得用心去找,不要被美丽(或丑陋)的外表蒙蔽了;它还告诉我们,有时候困扰来自我们的父母,了解上一代也等于了解一部分的自己,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镜子。
有人说,每位作家的作品中,往往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怀特女士就生长在一个煤矿小镇,大家都互相认识,互相熟悉。透过她的描述,我们彷彿也和书中人物认识了一辈子,了解他们的感受。听她述说加煤弱上流社会的社交大事──一年一度的花园宴会,我们似乎看见一个个衣香鬓影、花枝招展的名媛淑女,抛开了虚伪的礼仪与平日的骄傲,纷纷跳进清凉的溪水,玩了个痛快。再听她谈到当时阿帕拉契山一带「吃罪人」的风俗,想必会对他们的迷信印象深刻,令人不禁想到我们也有许多不可思议的迷信。怀特女士的故事使我们跳脱到另一个时代,另一个空间,去认识另一个世界和另外一群人。其中相同的地方使我们的心更靠近,也有所反省,增加我们心灵的深度;不同的地方便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心灵的广度。
本书荣获一九九七年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纽伯瑞(Newbery)儿童文学奖的银牌奖,在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外表似乎变得更为重要的今天,更加具有时代意义。但是读一本高水准的文学作品,就像和第一流的棋手下棋,是很有挑战性的。除了耐心之外,还要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有时甚至必须与别人讨论,才体会得出作家一盘接近完美的棋局,阅读的水准才会得到提升。这是只读通俗小说的读者体会不到的。
书中有许多故事与笑话,有的诙谐,有的恶心,有谋杀,有血腥,然而孩子都有──大人也曾经有──无穷的想像力,都爱「语不惊人死不休」。给他们一片园地,任他们驰骋其中,只要他们读得用心,就知道什么重要,什么只是消遣罢了。
这本书啊,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一开始我只是随便翻开,想找点轻松的读物打发时间,结果一读就停不下来,一口气读完!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个性和命运。我尤其喜欢女主角,她独立、坚强,又带着一丝脆弱,让人既心疼又敬佩。作者对于人性的刻画非常深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救赎、关于寻找自我的作品。它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种种可能性,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书中的一些情节,甚至让我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同身受。看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强烈推荐给所有喜欢悬疑、爱情、成长题材的朋友们,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而且,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精致,很有质感,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风景线。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文笔不算特别惊艳,但它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像一杯醇厚的台湾高山茶,慢慢地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滋味。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小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镇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我喜欢作者对于台湾本土文化的描写,那些传统的习俗、美食、方言,都让我感到亲切和怀念。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关于亲情的故事。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曲折的情节,而是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但正是这种平凡,才更让人感动。它让我看到了家庭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书中的人物,虽然不是完美无瑕,但他们都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努力地去爱和被爱。看完之后,我感到内心平静而温暖。这本书适合在闲暇的午后,泡一杯茶,静静地阅读,感受其中的美好和感动。它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你心中的角落。
评分读完这本书,感觉心头像是被轻轻地揉过,暖暖的,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作者的文字啊,就像台湾夜市里飘散的卤肉饭香气,熟悉又让人忍不住想靠近。故事里的人物,不是那种完美无瑕的英雄或主角,他们有着各自的缺点和挣扎,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平凡的人一样。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比如老街的石板路,雨后的空气,还有人物之间那些欲言又止的眼神,都写得栩栩如生,仿佛我真的身处那个场景之中。这本书没有刻意地煽情,而是用一种平淡而真挚的笔触,慢慢地渗透进你的心里。它讲述的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生活中那些细微的感动和陪伴。看完之后,我忍不住回想起自己的家人,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温暖瞬间。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爱的意义,爱不一定是惊天动地,更多的是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默默地付出和守护。它就像一杯温热的茶,在寒冷的夜晚,给你带来一丝慰藉和力量。推荐给所有喜欢细腻情感故事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会被它所打动。
评分这本书,嗯,怎么说呢?它就像一幅水墨画,淡雅而富有诗意。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厚,用词精准,意境优美。书中的场景描写非常生动,仿佛我真的置身于那个古色古香的小镇之中。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光影的运用,那些透过树叶的阳光,那些在雨中闪烁的灯光,都写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关于追寻的故事。它没有明确的主题,也没有明确的结局,而是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解读。它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书中的人物,虽然不是那种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但他们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感到心疼。看完之后,我感到内心平静而安宁。这本书适合那些喜欢文艺、喜欢诗意、喜欢思考的朋友们。它不是一本快节奏的读物,而是一部需要慢慢品味、慢慢欣赏的作品。它就像一杯清茶,在喧嚣的世界里,给你带来一丝宁静和清凉。
评分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有点说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好像心里堵着什么,又好像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它不是那种让人看完就觉得很爽很解压的小说,而是一种比较沉重、比较压抑的作品。作者的文字风格比较冷峻,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非常细腻,甚至有些病态。书中的情节,充满了悲剧色彩,让人感到绝望和无力。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文学性很高,作者对于人性的剖析非常深刻,展现了人性的阴暗面和复杂性。但是,它也让我感到非常难受,看完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从那种情绪中走出来。这本书适合那些喜欢挑战自己阅读能力,喜欢思考人生意义的朋友们。它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是一部需要用心去体会、去感悟的作品。如果你正在经历一些痛苦和困惑,也许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启示,让你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但如果你只想找点轻松愉快的读物,那么这本书可能不太适合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