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作者最新力作
◎2009央视年度大戏
◎继《乔家大院》后,最轰动的长篇历史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晚清具有「三代帝师」、「一代贤相」之誉的晋儒祁寯藻,因其父祁韵士蒙冤被贬,祁家险些家破人亡,少年祁寯藻认为读书无用,遂无意科举入仕。在结识北方大儒张观藜后,祁寯藻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他觉得读书人的一生不应该眼看着天下大乱将起而无所作为,而应该作为天地民心的代言人,立于朝堂之上,「致君尧舜,使民小康」。从此,祁寯藻便走上了险象环生的仕途。作为一个汉臣,一个为天下生民请命的清官,与污浊不堪、贪渎成风的晚清官场格格不入。上有企图独揽朝政的满臣集团,下有意欲点燃天下大火的灾民会,形形色色的人几次三番要致他于死地,幸而有初恋情人妙真、痴情格格含黛、结发妻子玉环等人设法营救,化险为夷。
祁寯藻不顾个人安危,直言进谏,劝道光、咸丰、同治三位帝王施行尧舜之政,并为清廷提拔了一批能臣廉吏,成为晚清一代文人的典范。其荡气回肠的一生,也将晚清政治的面貌在读者面前一一还原。
祁寯藻(一七九三 ~ 一八六六)
字春圃,清山西寿阳人。父祁韵士,官户部郎中,以事系狱。寯藻方幼,随侍读书不辍,赋春草诗以见志。嘉庆十九年进士,历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内阁学士。
道光十九年,偕侍郎黄爵滋视福建海防及禁烟事,连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二十一年,调户部,命为军机大臣。
咸丰元年,调管工部,兼管户部三库事务。十一年,穆宗即位,特诏起用。疏陈时政六事,言甚切挚,并被嘉纳,次第施行。命以大学士衔授礼部尚书。
同治元年,穆宗入学,命直弘德殿,偕翁心存、倭仁、李鸿藻同授读,摘录经史二帙进呈。寯藻提倡朴学,延纳寒素,故受士林敬重。所举寒士端木埰、郑珍、莫友芝、阎汝弼、王轩、杨宝臣皆为才学之辈,足堪大任。后屡以病乞休,三年,诏致仕,食全俸。五年,卒,晋赠太保,祀贤良祠,谥文端。
作者简介
朱秀海
1954年生于河南鹿邑,满族。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院士。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痴情》、《穿越死亡》、《波涛汹涌》、《音乐会》、《乔家大院》、《天地民心》;长篇纪实文学《黑的土,红的雪》、《赤土狂飙》;中短篇小说集《出征夜》、《在密密的森林中》。电视剧本有《波涛汹涌》、《军歌嘹亮》、《乔家大院》、《天地民心》、《百姓》(三部曲)等。曾获第二届全国报告文学奖、第一、五、九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等。
BLOG blog.sina.com.cn/zhuxiuhai
第二十九章 结仇怨深爱转深恨 为身谋大奸救大忠
第 三十 章 儒臣遇刺反躬责己 庸君听谗丧权辱国
第三十一章 怒和议吐血辞帝阙 候天变呕心着农书
第三十二章 弃仕途张牧走西域 遇故人含黛感挚言
第三十三章 访大贤诺敏哭社稷 遵遗旨咸丰囚奸相
第三十四章 挽狂澜老臣论新政 说深忌巨贼藏祸心
第三十五章 无力回天沅浦还乡 请君入瓮宿藻就职
第三十六章 固半璧祁寯藻行商 求民命顾挺之赴京
第三十七章 平大难单车赴死地 知将殒遗物托故夫
第三十八章 强开禁地投狱请戮 得偿夙愿视死如生
第三十九章 杀养弟寯藻解官字 行大钱懿妃弄权谋
第 四十 章 天下士终成天下志 有情人总归有情天
这本书的体积适中,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但又不会显得过于沉重,感觉非常适合在午后阳光下,或者一个安静的夜晚,静静地翻阅。封面上的设计,简洁大气,没有过多的图画,但那种留白的处理,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意境。我常常觉得,一本书的封面,就像一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它能够透露出很多关于这本书内在品质的信息。“天地民心 (下)”,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关怀。“天地”意味着广阔的世界,而“民心”则指向了最根本的人的感受和需求。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是在讲述一个关于社会变迁、时代洪流中,普通人命运的故事,又或者是探讨某种能够连接个体与宏观世界的普遍情感和价值。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时代的画卷,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并引发我对当下生活的一些思考。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共鸣,感受到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希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厚重感,纸张的触感也相当细腻,拿在手里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我特别喜欢封面上的那幅画,水墨晕染开来的意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故事,既有山河壮丽的开阔,又不失人物命运的渺小与挣扎。迫不及待地翻开目录,章节名称一个个跃然纸上,每一个都像一个精心设下的钩子,勾引着我想要一探究竟。我猜想,这本书或许是在讲述一个宏大的历史进程,或者是一个家族跌宕起伏的命运,又或者是关于某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封底的简介虽然简略,但字里行间透出的信息,让我对作者的笔力充满了期待。我总觉得,一本好的书,光是拿到手中,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它想要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了。这次的“天地民心 (下)”,无疑给了我这样的预感。它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天道轮回、民生疾苦的意味,下册的出现,更是让人遐想连篇,究竟是延续了上册的辉煌,还是将故事推向了更深的层次?我充满了好奇,也做好了沉浸阅读的准备,希望它能带给我一场触动心灵的阅读盛宴。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所吸引。触感细腻,翻页时的沙沙声也带着一种复古的韵味。封面设计非常大气,简约的标题“天地民心 (下)”几个字,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自带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气息,仿佛穿越了时空。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场景,可能是历史的长河中,普通人的奋斗与挣扎,也可能是哲学层面上,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永恒的追问。对于“下”这个字,我充满了好奇,它是否意味着对一个宏大叙事的延续,或是对某个关键主题的深度挖掘?我一直认为,那些能够触动人内心深处,引发深刻思考的书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佳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让我看到那些我未曾想象过的风景,感受到那些我未曾体会过的情感。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展现出“天地民心”更深层的含义,让我在这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启迪。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风格,给我一种沉静而内敛的气质。封面色调柔和,字体古朴,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却自有其独特的韵味。我非常喜欢这种“大象无形”的设计,它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让我觉得里面的内容一定也是经过精心锤炼,不落俗套的。我开始想象,这会不会是一本关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书籍?“天地民心”这四个字,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东方智慧,它可能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作为“下”,它也许是在对“上”进行更深入的阐述,或者是承接了“上”中的某个关键节点,将故事或思想推向新的高度。我个人对那些能够引发我思考,让我看到不同于以往视角的作品情有独钟。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理解世界、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启示,那将是非常宝贵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那份深邃与宁静。
评分每次读完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书,我都会开始思考书中的角色,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挣扎,他们的爱恨情仇。这本书的名字“天地民心 (下)”,听起来就有一种很强的宿命感和时代感。我脑海中会自然而然地勾勒出一些画面:或许是乱世之中,有人为了心中的信念奋不顾身;或许是平凡百姓,在时代的洪流中努力求生,追寻着安稳的日子。我觉得,“民心”这两个字尤其能够触动人心,它代表着最普通的人的希望、恐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天地”则象征着宏大的背景,是历史的变迁,是社会的动荡,甚至是宇宙的法则。这本书的“下”,让我好奇它是否是对一个漫长故事的总结,还是引向了一个新的开始。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不同阶层、不同立场的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生存状态。也许书中会有英雄的崛起,也会有小人物的悲歌,但这一切,最终都应该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展现出“天地民心”的深刻内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思考,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个体的生命是如何被影响,又如何去影响历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