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隨意及感測器網路為近年來相當熱門的研究題材,本書統閤瞭筆者多年來的教學教材以及相關研究成果,針對此領域之通訊協定、技術與應用做一個全麵性之介紹,本書主要內容包含:
1.無綫區域網路(IEEE 802.11、IEEE 802.11e)概念
2.無綫個人網路(IEEE 802.15.3、IEEE 802.15.4、藍芽)概念
3.無綫隨意網路概念、通訊協定與技術應用
4.無綫網狀網路通訊協定與研究課題
5.無綫感測器網路通訊協定與相關應用
6.無綫射頻辨識(RFID)技術
7.無綫感測器網路實驗
讀者在閱讀完本書後能夠對無綫隨意及感測器網路有著深刻的瞭解,並可延伸提齣相關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
作者簡介
曾煜棋 (Yu-Chee Tseng) 教授 / 係主任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
目前任教於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係
Research Interest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Mobile Computing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Network Security
Video on Demand
第一章 序論
1.1 前言
1.2 無綫隨意網路
1.3 無綫感測器網路
1.4 本書架構
第二章 無綫傳輸概念
2.1 前言
2.2 無綫傳輸概念簡介
2.3 無綫傳輸模型
2.4 調變技術
2.5 多重存取
第三章 IEEE 802.11 簡介
3.1 IEEE 802.11簡介
3.2 IEEE 802.11網路類型
3.3 IEEE 802.11 MAC
3.4 IEEE 802.11省電機製
第四章 IEEE 802.11e 品質保證
4.1 IEEE 802.11e簡介
4.2 EDCA (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
4.3 HCCA (HCF Controlled Channel Access)
4.4 Action Management Frame
第五章 IEEE 802.15.3 簡介
5.1 前言
5.2 IEEE 802.15.3的初步認識
5.3 IEEE 802.15.3的網路架構與運作
5.4 IEEE 802.15.3的傳輸模式
5.5 IEEE 802.15.3的安全機製
第六章 ZigBee/IEEE 802.15.4 簡介
6.1 概述
6.2 IEEE 802.15.4 概述
6.3 ZigBee網路層通訊協定
第七章 藍芽簡介
7.1 概述
7.2 藍芽協定概述
7.3 藍芽無綫電層協定
7.4 藍芽的基頻層協定
7.5 藍芽的高層通訊協定
7.6 藍芽的應用及未來發展
第八章 無綫隨意網路路由協定
8.1 無綫隨意網路簡介
8.2 主動式路由策略
8.3 迴應式路由策略
8.4 主動式與迴應式路由之比較
8.5 位置輔助路由策略
第九章 無綫隨意網路廣播問題
9.1 概述
9.2 廣播風暴問題
9.3 應用於移動無綫隨意網路的廣播技術
第十章 無綫隨意網路省電協定
10.1 概述
10.2 電源管理
10.3 電力控製(Power Control)
第十一章 無綫網狀網路簡介與佈建
11.1 概述
11.2 無綫網狀網路的架構
11.3 無綫網狀網路之網路規劃技術
11.4 無綫網狀網路之自我組態技術
第十二章 無綫網狀網路多頻道通訊協定與標準發展現況
12.1 簡介
12.2 多頻道媒介存取層協定
12.3 多頻道路由協定
12.4 無綫網狀網路標準發展現況
第十三章 無綫感測器網路
13.1 簡介
13.2 無綫感測器網路資料傳輸協定
13.3 無綫感測器網路之應用
第十四章 無綫感測器網路覆蓋問題
14.1 無綫感測器網路覆蓋問題簡介
14.2 計算一個無綫感測器網路下的覆蓋程度
14.3 覆蓋問題與排程協定
14.4 覆蓋問題與連結性
第十五章 無綫感測器網路定位技術
15.1 簡介
15.2 基本定位原則
15.3 定位技術
15.4 行動定位服務介紹定位技術
第十六章 RFID簡介
16.1 概述
16.2 RFID係統介紹概述
16.3 RFID的相關發展與應用
16.4 RFID潛在的問題
附錄A 無綫感測器實驗
附錄B 索引
附錄C 參考文獻
我一直對物聯網(IoT)的發展趨勢非常關注,尤其是那些能夠實現設備之間自主連接、信息共享的無綫技術。在眾多的無綫技術中,“隨意網絡”(Ad Hoc Network)和“感測器網絡”(Sensor Network)以其獨特的去中心化、自組織特性,以及在資源受限環境下的強大適應能力,深深吸引瞭我。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地介紹這些技術,並結閤實際應用場景進行講解的書籍。這本書的標題《無綫區域及個人網路:隨意及感測器網路之技術與應用 (附範例VCD)》恰好點齣瞭我的關注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闡述隨意網絡和感測器網絡的體係結構、關鍵協議(如路由協議、MAC協議)、節點部署策略、數據采集與處理方法,以及在能源效率、可靠性、可擴展性等方麵的挑戰與解決方案。特彆是,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感測器網絡在環境監測、健康監測、智能交通等領域的實際應用案例,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這些技術是如何轉化為實際價值的。此外,書名中提到的“範例VCD”更是讓我感到驚喜,我相信通過直觀的視頻演示,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書中的技術原理,甚至能夠嘗試一些簡單的實踐,這將極大地提升我的學習效率和興趣。
评分這本書的齣版,簡直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為我指點迷津的一盞明燈!我一直對無綫技術,特彆是那些遍布我們生活角落的“隨意”和“感測器”網絡感到好奇。從智能傢居的便捷,到工業自動化的高效,再到可穿戴設備的智能化,這些看不見的網絡正悄然改變著我們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瞭解它們是如何運作的,背後的技術原理是什麼,又有哪些實際的應用場景。這本書的標題精準地擊中瞭我的興趣點,特彆是“技術與應用”這幾個字,預示著它將不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會包含實實在在的案例分析。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深入講解各種無綫通信協議,比如Wi-Fi、藍牙、Zigbee,甚至是那些更前沿的LPWAN技術。瞭解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適用範圍,以及在不同場景下如何最優地組閤使用,對我來說至關重要。而且,書名中提到的“範例VCD”更是讓我欣喜若狂,這意味著我不僅能讀到文字內容,還能通過直觀的視頻演示來加深理解,這對於我這樣喜歡動手實踐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我希望這本書能幫我建立起一個係統性的知識框架,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索無綫技術在未來發展中的無限可能,甚至能夠激發我自己在相關領域的創新想法。
评分作為一名在無綫通信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我時常感到技術更新的速度之快讓人應接不暇。特彆是近年來,各種形式的無綫區域網絡(WLAN)和個人區域網絡(WPAN)層齣不窮,其中“隨意網絡”(Ad Hoc Network)和“感測器網絡”(Sensor Network)更是以其獨特的分布式和自組織特性,在物聯網(IoT)、智慧城市、環境監測等領域展現齣巨大的應用潛力。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這些技術脈絡,並深入剖析其核心原理和實際部署挑戰的權威著作。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這一需求。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網絡拓撲、路由協議、節點管理、能源效率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麵的論述。我對如何構建穩定、可靠、高效的感測器網絡,以及如何應對其固有的資源受限問題(如計算能力、存儲空間和電池壽命)非常感興趣。同時,隨意網絡在移動通信、軍事通信等領域的應用也讓我著迷,書中能否提供相關的案例分析和技術前沿的探討,將是我評價其價值的重要依據。最後,那個“範例VCD”聽起來很有意思,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演示,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書中抽象的技術概念,並可能為我的項目開發提供一些靈感和參考。
评分我對通信技術一直都有著一種探索的渴望,尤其是那些能夠讓設備“自由連接”的無綫網絡。我常常思考,在沒有固定基礎設施的情況下,設備是如何找到彼此並建立起通信的,這正是“隨意網絡”的魅力所在。同時,我也會留意到身邊越來越多的傳感器,它們默默地收集著數據,構建起一個可視化的世界。這本書的齣現,正巧點燃瞭我對這兩個領域的學習熱情。《無綫區域及個人網路:隨意及感測器網路之技術與應用 (附範例VCD)》這個書名,讓我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更像是為你揭示一個充滿活力和想象力的無綫世界。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深入淺齣地講解隨意網絡和感測器網絡的底層原理,包括它們在網絡形成、節點發現、數據傳輸、能源管理以及安全防護等方麵的獨特機製。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包含豐富的應用案例,讓我看到這些技術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比如在緊急通信、野外勘探、戰場偵察,甚至是智能農業中的應用。那個“範例VCD”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認為理論結閤實踐的學習方式是最高效的,我期待VCD中的演示能夠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那些復雜的概念,甚至能夠通過模仿學習,初步掌握一些相關的技術操作。
评分最近我開始對物聯網(IoT)的構建和發展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讓設備之間無需中央集綫器就能直接通信的無綫技術,比如我常常聽說的Wi-Fi Direct、藍牙Mesh,以及那些用於低功耗、遠距離通信的LoRa、NB-IoT等等。然而,市麵上介紹這些技術的書籍往往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零散不成體係,很難讓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認知。這本書的標題《無綫區域及個人網路:隨意及感測器網路之技術與應用 (附範例VCD)》聽起來就非常貼閤我的需求。我希望它能詳細地介紹隨意網絡(Ad Hoc Network)和感測器網絡(Sensor Network)的基本概念、架構設計、關鍵技術(如多跳路由、節點協作、數據融閤等),以及它們在智能傢居、智慧醫療、環境監測、工業物聯網等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具體部署和優化方案。特彆是“範例VCD”這一點,更是吸引瞭我。我渴望看到一些實際操作的演示,比如如何配置一個簡單的感測器網絡,如何實現設備間的直接通信,或者如何通過VCD中的範例來理解某些復雜的協議。我期望這本書能讓我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理解“怎麼做”,為我未來參與和設計物聯網項目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