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让孩子接触黏土捏塑,对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有极大的帮助!
黏土的材质非常柔软,塑型简单,在实做的过程中,可借由捏塑黏土来训练小朋友的触觉发育与精细动作。最重要的是家长可以跟小朋友一起互动,进而提升小朋友的情绪发展与思考潜力。
这几年黏土造型创作已成为学龄前、幼儿园与小学课程中必备的才艺教学,读者可以参考本书中126件创意作品来与孩子们互动。透过黏土的教学课程,来强化孩子的专注力、情绪控制、精细动作、粗动作、认知、人际互动等各方面的能力,甚而提升自信心与行为表现。
本书特色
1.简单的创作技法:透过基本形状就可以如七巧板般,组合出各式各样丰富的造型。
2.简单的步骤:制作步骤简单、易懂,并附上步骤解说图。
3.容易取得的材料:作品使用的材料在一般的文具店、书店就可以买到。
4.丰富的主题:本书包含七大主题共126件作品,内有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可爱造型,如植物、动物、海底世界、昆虫、人物、甜点和节庆作品等。
5.情境引导:简单的文字叙述、大大的想像空间,引导孩子轻松的进入主题。
6.珍珍老师说:提醒您制作时的细节和注意事项,让您更得心应手。
作者简介
珍珍老师
对珍珍老师来说,身边有太多好玩又有趣的事物!
尤其是在孩子身上,他们独特的想法与创意,常常令我惊艳不已。每当在课堂中孩子对自己的作品露出得意又自信的光芒,那便是我最愉快的时候!
经历:
一起玩美术工作室—儿童美术老师
心惠幼稚园—儿童手工艺老师
内湖运动中心—儿童捏塑老师
阿尔发教育馆—儿童美术老师
台北市丽山国小—儿童创意捏塑社团老师
台北市康宁国小—儿童创意捏塑社团老师—儿童创意美劳社团老师
着作:
《简简单单作胸花》
《提升专注力的101件美劳创意》
《提升专注力的126件黏土创意》
02 推荐序
03 推荐序
04 作者序
05 本书特色、给父母的话
06 关于本书
08 黏土制作:基本技法
09 黏土制作:混色技法
10 简易工具应用
14 玩黏土啰!
15 快乐农场
16 卷卷卷的蕨类(1-2)
18 刺刺仙人掌(3-5)
20 蔬菜大集合(6-11)
24 我爱吃水果(12-17)
26 彩色小香菇(18-23)
28 森林山(24)
29 欢乐动物园
30 可爱小刺猬(25-26)
32 早起的公鸡(27-29)
34 母鸭带小鸭(30-31)
36 小绵羊来啦!(32-33)
38 友善的贵宾狗(34-35)
40 爱的长颈鹿妈妈(36)
42 小熊与蝴蝶(37-38)
43 快乐水族箱
44 开心水族箱(39-41)
46 小鱼~长大啰!(42-46)
48 嗨!小丑鱼(47)
49 刺刺球般的小河豚(48)
50 乌贼来了!(49-51)
52 嗨!章鱼哥(52-54)
54 我是大眼金鱼(55-56)
55 心花怒放小花园
56 小花园(57-61)
58 优雅的客家桐花(62)
59 五瓣小花(63-66)
60 玫瑰、玫瑰我爱你!(67-70)
62 忙碌的小蚂蚁(71)
63 小瓢虫(72-73)
64 独角仙和锹形虫(74-75)
65 金龟子(76)
66 毛毛虫变蝴蝶(77-81)
67 慢慢爬的蜗牛(82-83)
68 我的相框花(84-86)
70 花花盆栽(87-88)
71 我亲爱的朋友
72 我的表情(89-92)
74 来当发型设计师(93-96)
76 唿 ~ 唿 ~ 睡觉了(97)
77 快乐厨房
78 美味海绵蛋糕(98-101)
80 笑笑棒棒糖(102)
81 卷心酥、拐杖糖、彩色棒棒糖(103-105)
82 彩色糖果(106)
83 软软棉花糖(107)
84 彩色星球糖果(108)
86 胶糖布丁(109)
87 巧克力棒(110)
88 烤土司、苹果切片(111-112)
89 兴高采烈作品展
90 新年快乐!(113-114)
91 亲爱的妈妈,母亲节快乐!(115-117)
92 蔬菜大改造(118-119)
93 嗨!圣诞节快乐!(120-121)
94 糖果屋!(122)
95 农场拼图(123-126)
推荐序1
从事小儿职能治疗师已经数年,发现最近越来越多民众注意到「感觉统合」这名词,然而大多却无法了解「感觉统合」是什么?说清楚点,从胎儿时期起,大脑神经系统接收来自各感觉神经传来的讯息,不断地分析、区辨、整合,再指挥身体做出合适的反应动作─这就是「感觉统合」。所以,我们可以借由各项的训练,来强化孩子举凡专注力、情绪控制、精细动作、粗动作、认知、人际互动等各方面,甚而提升自信心与行为表现。
第一次接触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不该只当作是一本普通的劳作书,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感觉统合训练工具!里面的作品简单富有趣味性,对小孩子来说更是充满吸引力,材料安全又容易取得,最适合让小孩在游乐中学习,并同时拉近亲子距离。书面丰富的色彩与题材运用,可以增加小朋友对色彩的认知与对环境的联想力,在实做的过程,更可借由捏黏土来训练小朋友的触觉发育与精细动作!最重要的是家长跟小朋友的互动,能在充满欢乐没有烦恼的情况下更为交融,进而提升小朋友的情绪发展与思考潜力。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复健科 职能治疗师 洪佳洁
推荐序2
某日校园内的一角,正展示着由珍珍老师所指导的幼儿捏塑作品,好奇心驱使我走近驻足欣赏,赞叹声随之在心中奔放,久久不能停止。
因为教学的关系,开启了我与作者珍珍老师的缘份,在与珍珍老师接触的过程中,轻易地就能感染到她对艺术的喜爱与执着。经由她的指导,领悟到黏土的特性及工具的使用技巧,而在捏塑的要领上也了解到,透过基本的形状组合(圆形、水滴形、长条形……等),辅以搓、揉、捏、压……等动作,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展开创作。在这样的反覆练习下,不知不觉竟发现黏土在手中就像变魔术一般,简单又充满想像。
享受〝玩〞黏土的乐趣,你不需要是艺术家,也不需要有艺术天分。但翻开这本书,你会由衷感染到艺术创作的喜悦,且会不由自主的沉腻其中。这本书是珍珍老师集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用最浅显易懂的图文说明,引领您一起感受捏塑的乐趣,是一本实用又易学的工具书。
现在,就请带着一颗如获至宝的心情 ~ ~ 开始享受它吧!
台北市立丽山国民小学附设幼稚园 朱淑芳老师
作者序
当我了解在专业感觉统合训练活动中,黏土游戏也佔了一席之地时,真是令我觉得无限开心,也想让更多人能认识捏塑的乐趣,这是我出这本书的动机。
常常在上课中,看着孩子努力的样子和迫不及待想要与老师分享的表情,总是令我深深的感动!专心的听着珍珍老师讲解和引导,动手操作时遇到问题,努力的发问、认真的制作;完成作品时的快乐、宝贝的作品不小心弄坏时流下的伤心眼泪……
每一次上课,我总是笑着听孩子不厌其烦的问着:珍珍老师!今天要做甚么?有时出个谜语让小朋友猜猜看!有时读一本绘本后再把故事的主角捏出来和小朋友玩游戏;有时把工作袋当藏宝箱,请孩子们找找看今天要做甚么。甚么事情让孩子当游戏玩,他们总是能做的很好!
每一堂课都让小朋友在欢乐的过程中完成作品,我在他们的眼神中看到满足与自信。所以,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黏土不只是黏土,游戏也不只是游戏,带着您的小朋友一起来玩黏土吧!
我是一个对“黏土”这个材质有特别情结的家长。在我小时候,黏土就是我最爱的玩具,它能让我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提升专注力的126件黏土创意》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简直太棒了!它不仅能让我重温童年的乐趣,更能用我熟悉的方式,来帮助我的孩子提升专注力。 这本书的设计真的非常贴心。它并没有将126个创意简单地罗列出来,而是将它们进行了精心的编排,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我发现,孩子在刚开始接触这些创意时,往往会被那些新奇的造型和色彩吸引,从而主动地去尝试。一旦他进入到创作的状态,就会变得非常投入,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模仿与创造”的环节。比如,有一个创意要求孩子模仿书中的小动物,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小的创新。一开始,孩子会仔细地观察书中的图片,一点一点地去捏塑。当他完成模仿后,我就会鼓励他加入自己的想法,比如给小动物加上翅膀,或者改变它的颜色。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他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造力。 还有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创意,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黏土作品。一开始,孩子会觉得时间很紧迫,可能会有些手忙脚乱。但是,随着他一次次地尝试,他会逐渐学会如何分配时间,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作品。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孩子的执行力和时间观念非常有帮助。 这本书真的是一个宝藏。它让我看到了黏土这种简单材质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与我的孩子一起度过有意义的亲子时光。我非常享受和孩子一起探索这些创意,看着他在玩乐中一点点地成长。
评分我是一个对“专注力”这个概念既熟悉又陌生的家长。熟悉是因为我知道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陌生是因为我始终找不到一个真正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我的孩子提升它。市面上关于专注力的指导书籍,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要么就是一些枯燥的练习题,孩子做起来如坐针毡,更别提什么专注力提升了。但《提升专注力的126件黏土创意》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 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将提升专注力的核心理念,巧妙地融入到一系列生动有趣的黏土创作活动中。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的创意设计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基础的揉、捏、压,到复杂的组合、塑形,再到最后的精细雕琢,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引导性,能够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忘记外界的干扰。 我注意到,在孩子动手制作书中的一些小物件时,他会变得异常安静,眼神也格外专注。比如,有一个“建造迷你交通工具”的环节,需要孩子用不同颜色的黏土制作小汽车、火车、飞机等。为了让这些交通工具更逼真,孩子需要仔细辨认颜色,精确地控制黏土的用量,并且耐心地将各个部件组合在一起。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他的手眼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学会了如何在一个目标上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 还有一个“创作表情丰富的表情包”的创意,我看到孩子非常投入地为黏土小人捏出各种各样的表情,时而开心,时而生气,时而惊讶。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观察和理解不同的情绪是如何通过面部特征来表达的,并且用黏土去模仿和创造。这不仅提升了他的观察力,也间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本书真的是我近期找到的最棒的亲子阅读和活动指南。它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会专注,在创作中发现乐趣。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为孩子专注力问题而烦恼的家长,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评分说实话,看到《提升专注力的126件黏土创意》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心里是有几分将信将疑的。毕竟,“专注力”这个词听起来就有点严肃,而“黏土创意”又像是小孩子的玩乐。我担心这本书会不会像很多市面上的育儿书一样,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或者用一套生硬的理论来套在孩子身上。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这种疑虑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专注力训练”的刻板印象。它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讲解,也没有枯燥乏味的练习题。而是用126个充满想象力和趣味性的黏土创意,将提升专注力的目标融入其中。每一个创意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投入,从一开始的随意玩耍,到逐渐的精雕细琢,再到最终的作品完成,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集中起来。 我注意到,书中有一个“搭建神奇动物园”的创意,需要孩子用不同颜色的黏土塑造各种奇形怪状的动物。为了让动物看起来栩栩如生,孩子需要仔细观察动物的特征,比如长颈鹿的脖子、大象的鼻子、老虎的花纹等等,并且用黏土一点点地去还原。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它需要孩子高度的专注和耐心,去捕捉每一个细节,去实现每一个想法。 还有一个“创作四季变化的场景”的创意,要求孩子用黏土表现出春天的嫩绿、夏天的繁茂、秋天的金黄、冬天的素雅。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颜色搭配,更需要孩子去理解不同季节的特征,以及植物和景物的变化。在制作过程中,孩子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去构思,去尝试,去调整,才能最终呈现出一个有生命力的四季图景。 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在玩黏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专注力、创造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可以陪伴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评分这本《提升专注力的126件黏土创意》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位常常被各种琐事牵绊,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多动症”妈妈,我一直苦恼于如何能让孩子安下心来,享受一段不被打断的时光。市面上关于专注力的书籍和课程很多,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枯燥,孩子根本无法坚持。直到我翻开这本书,眼前一亮!它没有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将提升专注力的理念巧妙地融入到126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黏土创意中。 每一个创意都设计得非常巧妙,循序渐进,从简单的捏、揉、搓,到复杂的组合、塑形,再到最后的神来之笔,都恰到好处地引导孩子一步步投入其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在玩黏土的过程中,眼神变得专注,动作变得沉静,甚至连平时坐不住的他,也能安安静静地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地完成一个作品。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玩”,它更是在“玩”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比如,书中有一个“搭建梦想城堡”的创意,要求孩子发挥想象力,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黏土搭建属于自己的城堡。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需要构思结构,考虑承重,还要为城堡添加各种细节,比如窗户、门、甚至是小花园。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规划和执行。 还有一些创意,比如“模拟小动物的生长过程”,要求孩子观察并模仿不同动物从幼年到成年的变化。这需要孩子仔细观察,理解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并用黏土准确地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还让他们对自然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细致地观察和耐心。 总之,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童趣的方式,解决了我们家庭一直以来的困扰。它让我看到了黏土这种简单而神奇的媒介,原来可以承载如此丰富的教育内涵。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孩子一起,继续探索这126个精彩的黏土世界,在玩乐中见证孩子专注力的飞跃!
评分我一直以为,提升专注力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进行专业的训练,或者大量的枯燥练习。所以,当我在书架上看到《提升专注力的126件黏土创意》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嗯,这个书名听起来很有趣,但真的能提升专注力吗?”我带着一丝好奇和几分怀疑,翻开了这本书。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对专注力训练的固有认知。它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也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将提升专注力的关键点,巧妙地融入到了126个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黏土创意中。每一个创意都像是一个小小的“陷阱”,一旦孩子掉进去,就会被深深吸引,从而进入到一种高度专注的状态。 我注意到,书中有一个“构建心中的家园”的创意,要求孩子用黏土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且要考虑房屋的结构、房间的布置、甚至庭院的设计。在制作过程中,孩子需要投入大量的思考和精力,去构思,去规划,去实现。他会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不断地调整,直到最终的作品达到自己的满意。这个过程,是对孩子专注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绝佳锻炼。 还有一个关于“创作心中的故事”的创意,要求孩子用黏土塑造出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并且要将故事的情节通过黏土作品表现出来。这需要孩子对故事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将抽象的故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黏土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想象,去创造,去表达。 这本书真的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它用一种最轻松、最自然、最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会了专注,在创作中发现了乐趣。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亲子读物,更像是一把开启孩子潜能的钥匙。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孩子一起,继续探索这126个充满魔力的黏土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