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一百年前無綫電之父—馬可尼獲得諾貝爾奬以來,通訊方麵的科技發展再一次被肯定,而被譽為光縴之父的高錕教授在 2009 年獲得瞭諾貝爾物理學奬的榮譽。這也對從事光通訊的學者們起瞭非常大的鼓舞。光縴通訊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而光縴通訊也使資訊的傳遞變得更方便及更便宜,促使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對人類社會起瞭重大的影響。
本書使用簡而易懂的方式來說明光縴通訊的原理及應用問題,並且盡可能地介紹最新的光縴通訊技術,除瞭能作為大專理工係學生的課本或參考書外,亦能為有興趣之人士作自習之參考。
  ◎內容麵嚮學者、工程師和理工科大學及研究所師生。
  ◎摒除繁瑣理論分析和公式推演,本著作使用大量圖錶,力求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本書內容新穎,涵蓋範圍廣,觀念清晰,具前瞻性。 
序
第1章 光縴通訊的簡介
 1.1 光的特性
 1.2 光縴通訊的需求
 1.3 無綫電通訊簡史
 1.4 光縴通訊簡史
第2章 光縴
 2.1 光縴結構
 2.2 光縴特性
 2.3 數值孔徑
 2.4 馬剋斯威爾方程式
 2.5 菲涅耳反射
 2.6 相速度與群速度
 2.7 闆狀導波
 2.8 光縴模態
 2.9 雙摺射效應與偏極化模態色散
 2.10 色散
 2.11 啾頻脈衝
 2.12 色散補償
 2.13 光縴之衰減
 2.14 非綫性光學效應
 2.15 新型光縴
第3章 光源
 3.1 雷射發明簡史
 3.2 雷射基本理論
 3.3 能帶與能隙
 3.4 雷射二極體之結構 
 3.5 雷射材料
 3.6 雷射二極體之縱嚮模態
 3.7 雷射二極體之閾值電流
 3.8 雷射速率方程式
 3.9 光通訊常用的雷射二極體
 3.10 外部調變
 3.11 雷射雜訊
第4章 光接收器
 4.1 光二極體之原理
 4.2 光二極體之種類
 4.3 光二極體之雜訊
 4.4 光接收器
 4.5 位元誤碼率的測量
第5章 光通訊元件和子係統
 5.1 光放大器
 5.2 光放大器雜訊
 5.3 光隔絕器
 5.4 光循環器
 5.5 光縴光柵
 5.6 陣列波導光柵
 5.7 可調式光塞取多工器
 5.8 矽光路
第6章 光通訊係統
 6.1 光網路結構
 6.2 光網路架構的演進
 6.3 通訊標準
 6.4 SONET/SDH
 6.5 波長路由網路
 6.6 光封包交換網路
 6.7 寬頻接取網路
 6.8 光縴微波
第7章 取樣、調變與多工存取
 7.1 基本數位通訊原理
 7.2 取樣
 7.3 量化
 7.4 調變
 7.5 多工存取
 7.6 數據速率與頻寬
附錄 I – dB和dBm
附錄 II – dBm, mV, Vpp的換算錶
附錄 III – 100 GHz ITU 波長和頻率換算錶
作為一個對科技脈動總是特別敏感的學生,我認為這本《光纖通訊》提供瞭非常紮實的知識基礎。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各種透過網路傳遞的資訊,但很少人會去思考這些資訊是如何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和容量抵達我們手中的。這本書就恰恰填補瞭這個知識上的空白。作者從最基礎的光學原理開始,逐步引導我們認識光纖材料的特性,以及光訊號如何透過這些材料進行傳輸。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光譜學、量子力學在光纖通訊中的應用都有所提及,這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理解「怎麼做」,更能體會「為什麼這麼做」。書中對高階的調變和解調技術的介紹,以及對各種光學元件,如雷射器、檢測器的原理和特點的分析,都非常有條理。我特別喜歡書中穿插的實際案例分析,讓我能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現實世界中的光纖網路應用連結起來,感覺學到的東西立刻有瞭生命力。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實用性,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對現代通訊技術感興趣的讀者。
评分哇,這本《光纖通訊》真的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身為一個在颱灣電子科技產業打滾多年的工程師,對這個領域的發展可說是既熟悉又充滿期待。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翻開,想看看作者在這本經典教材中,如何為我們梳理光纖通訊那日新月異的技術脈絡。老實說,光纖技術發展至今,已經不是單純的「傳輸」這麼簡單瞭,它背後的物理學原理、材料科學、電子元件的整閤、係統設計的演進,每一個環節都牽涉到極其深奧的學問。這本書的內容,從最基本的半導體發光原理、光纖的結構特性,到如何將這些元件巧妙地組閤成一個穩定高效的通訊係統,都做瞭非常詳盡的闡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不同類型光纖(像是單模光纖、多模光纖)的比較分析,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各自的優勢與侷限,讓我對光纖的選擇與設計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作者對於不同波長、不同調變方式的闡釋,也讓我瞭解到如何在有限的頻寬內,實現更高頻寬、更低損耗的資訊傳輸。這不僅是理論上的探討,很多地方都緊扣著實際的工程應用,彷彿能聽到作者在課堂上循循善誘的聲音,引導我們一步步解開光纖通訊的奧秘。
评分老實說,我原本以為《光纖通訊》這種主題會非常學術、難以親近,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親切,就像是在跟我們閒聊光纖通訊的各種神奇之處。我從來沒有想過,一根細細的玻璃纖維,竟然能夠承載如此龐大、如此快速的資訊量。書中對光訊號如何在光纖中「跳躍」前進的解釋,用瞭許多生動的比喻,讓我這個對物理學不是特別專精的人,也能輕鬆理解。它讓我瞭解瞭光纖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從原料的選擇到製程的控製,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科學傢的智慧。而且,書中還介紹瞭光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應用,從傢裡的網路線,到跨國的海底光纜,讓我深刻體會到光纖通訊對現代社會的貢獻。我覺得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是它成功地將一個原本可能非常艱澀的學科,變得有趣且引人入勝,讓我對光纖通訊不再感到陌生,反而充滿瞭好奇和敬佩。
评分我是一名對資訊傳輸技術充滿好奇心的創業者,一直希望能夠掌握最前沿的技術動態,以找到新的商業契機。《光纖通訊》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對未來通訊趨勢的洞察。書中對於光纖通訊係統的設計考量,例如如何平衡頻寬、傳輸距離、成本和可靠性,都提供瞭非常寶貴的視角。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下一代光纖技術的探討感到興奮,像是如何進一步提高傳輸速率,實現更高密度的數據傳輸,以及在物聯網(IoT)和5G通訊時代,光纖扮演的關鍵角色。作者對於光纖網路的未來發展方嚮,如光網路架構的演進、軟體定義網路(SDN)在光纖網路中的應用等,都做瞭前瞻性的預測。這讓我能夠提前佈局,思考如何在未來的通訊基礎設施建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技術的深度,更具備商業價值的視角,是一本能夠啟發創新思維的優質讀物。
评分這本《光纖通訊》的齣現,簡直就是為我這種渴望深入瞭解高速傳輸背後原理的讀者量身打造!我一直對網際網路如何能承載我們如此龐大的數位生活感到好奇,而光纖通訊顯然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翻開這本書,我不是被一堆冷冰冰的公式嚇倒,而是被作者細膩的筆觸和清晰的邏輯所吸引。書中不僅解釋瞭光訊號是如何在光纖中傳播的,更重要的是,它還深入探討瞭光訊號在傳輸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挑戰,例如色散、衰減等,以及科學傢們是如何透過各種巧妙的設計和先進的技術來剋服這些問題的。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光放大器、光交換技術的介紹,這些技術直接影響著我們能夠建立的網路規模和傳輸速度。讀完這部分,我纔真正體會到,我們每天使用的網路,背後其實是無數工程師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此外,書中還觸及瞭光纖網路的架構和佈局,從骨幹網路到接入網路,都做瞭相當全麵的介紹,讓我對整個光纖通訊生態係統有瞭更宏觀的認識。這本書不隻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本帶我們進入高速資訊時代心臟地帶的探險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