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七年的一个合宜冬日,壳如薄纸的船蛸会回泅岸边,来证明它们的存在。这是一次脆弱的机遇之旅,出征者的残破或完整完全无法预料……
一个历经战乱,死亡、离别与新生的故事,宛如已参透结局的人,回溯甜蜜亦悲伤的生命起源。
作者以细致的倒叙手法带领读者从1965年起,一路回到1961、1953等年代,故事在澳洲一个封闭的乡间小镇乌卡(Wooka)展开,场景渐扩展至阿得雷德(Adelaide)、甚而东帝汶(East Timor),几代家人一起跨越历史的考验;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后人们的迁徙、矛盾的价值观以及相互间的歧视,描写出平常人不凡的勇气毅力及纤细脆弱的心灵。由串串相连的人物故事展示生命的意义及不可解的奥秘。作者的语言造诣炉火纯青,不但简洁有力,而且意象丰富,书中人物描绘更是栩栩如生。
作者简介
尼可拉斯.周斯(Nicholas Jose)
1952年生于伦敦,在澳洲的伯斯及阿得雷德长大。1974年于澳洲国立大学就读时获罗德斯奖学金赴牛津大学深造,并取得博士学位。他阅历丰富,曾在英国、中国、义大利及澳洲坎培拉等地工作,现居澳洲雪梨。曾任教北京外语大学、上海华东师大,及澳洲国立大学,并曾于1987到1990年间,担任澳洲驻北京大使馆文化参事。着有多篇短篇小说、小说、文学研究以及戏剧,他的书曾改编成电视剧 Children of the Dragon,小说 The Rose Crossing 目前正拍摄成电影。
译者简介
余绮芳
民国四十二年出生,湖北黄冈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费城天普大学英语教学硕士,现任职东吴大学英文系讲师。所着短篇小说〈谢〉曾获第五届时报文学奖小说优等奖。着有〈那年〉、〈二一事件〉、〈移民监〉、〈堡垒〉、〈阱〉、〈陌路〉等短篇小说。其作品散见中国时报、联合报、中央日报等。译有《画艺百科系列:水彩画》(三民)等。
关于《船蛸(修订一版)》给我的整体感受,我想用“意犹未尽”来形容是最贴切不过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片深邃的海洋,我目前只是站在岸边,看到了浪花拍打着礁石,感受到了海风的微凉,却还没有真正潜入深海,去探寻那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广阔世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萌生,一些新的疑问浮现,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它激发了我持续探索的欲望。我不会觉得这本书“读完了”,而是觉得“开始进入了”。它留给读者的空间非常大,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去填充,去完善。这种开放性的体验,是我非常欣赏的。它不是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书,而是一本引导你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书,这在我看来,是更有价值的。
评分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吃透《船蛸(修订一版)》的整体逻辑,但我能感觉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是有着清晰的脉络和严谨的逻辑的。即使有些地方看似跳跃,但当我尝试着从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它时,又能发现其中的关联。我一直在试图理解作者是如何将不同的概念或者观点编织在一起的,这种编织方式,给我的感觉是一种“网状”的思维,而不是线性的。它不是把 A 讲完再讲 B,而是 A、B、C 之间可能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甚至在某些点上形成一种辩证的关系。这种结构,需要读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去梳理,但一旦理清,我想收获会非常可观。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似乎在引导读者建立一种全局观,而不是只关注孤立的片段。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是《船蛸(修订一版)》,我最近刚好翻阅了一下,想分享一些我的读后感受,但因为书的内容我暂时还没能完全消化,所以只能聊聊一些我初步的、比较笼统的印象,希望不会太跑偏。 首先,我得说,书的装帧设计真的蛮有质感的。封面用了那种略带磨砂的纸,触感温润,而且色彩搭配很沉静,有一种低调的奢华感。翻开书页,纸张的厚度适中,不是那种轻飘飘的,也不是厚得像砖头,我个人觉得是比较适合长时间阅读的。印刷的字体大小也刚刚好,清晰而不刺眼,即使在光线不太充足的环境下阅读,也不会觉得费力。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挺舒服的,行间距和字间距都留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拥挤,整个阅读体验上就先加了不少分。我总觉得,一本好书,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它的“质”就应该能被感受到,而《船蛸(修订一版)》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得很到位的。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本用心制作的书,这一点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注意到,《船蛸(修订一版)》在结构上似乎有一些比较独特的安排。虽然我还没能完全理解其精髓,但隐约能感觉到作者在构建整个叙事或者论述体系时,花费了不少心思。有时候,读着读着,会突然有一种“哦,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的感觉,但紧接着又会进入一个新的、让我思考的节点。这种循序渐进又带有一定跳跃性的推进方式,确实是一种挑战,但也正是这种挑战,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保持了高度的警觉和思考。我感觉它不像那种一口气读到底的书,而是需要时不时停下来,回味一下,甚至需要前后对照着看,才能慢慢品出其中的滋味。这种“慢阅读”的体验,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新颖的。它不急于让你接受信息,而是引导你去探索、去发现,让读者本身也成为这个探索过程的一部分,这一点挺吸引人的。
评分我对于《船蛸(修订一版)》的语言风格,也有一些初步的观察。它似乎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文风,反而更偏向于一种沉稳、内敛的表达方式。句子读起来很流畅,但又不失力量,有些地方甚至会让人觉得言简意赅,但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我尝试着去捕捉作者的遣词造句,有时候会发现一些非常精妙的比喻或者恰到好处的形容,这些细节虽然不起眼,但却能极大地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我感觉作者在文字的锤炼上,是下过功夫的,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骨感”的美,不带多余的修饰,直击要害。这种语言风格,我觉得会比较适合那些喜欢深入思考、追求文本本身深度的读者,因为它不会因为过于花哨的语言而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而是让你更专注于内容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