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1414大冒险

火车头1414大冒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Friedrich Feld
图书标签:
  • 火车
  • 冒险
  • 儿童文学
  • 绘本
  • 成长
  • 勇气
  • 友谊
  • 旅行
  • 幻想
  • 幽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部永恆的经典儿童读物,一个充满友情、信任与勇气的冒险故事,温馨单纯的情节,非常适合孩子自己阅读和大声朗读。故事当中充满了作者想传达的信念:「拥有温柔的心,将使世界变得更光明。」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选定必读图书

  火车头1414每天在新城和旧城之间来回跑着,61年来没有间断过。一天,1414发出这样的抱怨:「我好累啊!我好累啊!我今天跑不动了,我今天跑不动了。」于是,体贴的列车长阿费德偷偷瞒着站长,让火车头去度假。到了晚上,1414开心的哼着歌,展开未知的冒险旅程。一路上,他好不容易躲过快速火车的追逐,来到森林里,但前面的铁道上突然出现了小男孩彼得。彼得为了生病的妹妹,要去寻找蓝色星星花。火车头1414决定帮助彼得。他们能顺利找到珍贵的花朵,并且及时送到妹妹的手上吗?

作者简介

弗利德里希.费尔德(Friedrich Feld, 1902 ~ 1987)

  1902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是奥地利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本名弗利德里希.罗森费尔德(Friedrich Rosenfeld)。毕业于维也纳大学,主修德国文学和艺术史,曾任报社编辑,后来到捷克的电影公司工作。1938年,德军进攻捷克,费尔德跟着逃离捷克,渡海来到英国。二次大战期间,费尔德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工作,1946到1963年,又转到路透通讯社工作。1987年,费尔德在英国的贝克斯希尔过世。

  1931年,费尔德出版了第一本童书,流亡到英国之后,他开始以费尔德为笔名创作,将近20年中,他为孩子写下30本以上的童书与青少年小说,在德语儿童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作品也译为多国语言,受到世界各国孩子的喜爱。

绘者简介

罗尔夫.雷堤希(Rolf Rettich, 1929 ~ 2009)

  1929年出生于德国的艾福特,与妻子玛格丽特并列为德国儿童文学界最知名的插画家之一。罗尔夫以无比的热情绘制童书插画,曾与多位着名的童书作家合作,如林格伦、麦克安迪、克莉丝汀.纳思林格等大师,生平获奖无数,作品曾多次被德国书艺基金会选为「最美丽的书」。

  1997年,与妻子玛格丽特共同荣获德国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学院大奖。他和妻子合作的儿童电视节目《橘色小老鼠》,是德国家喻户晓、深受喜爱的节目。2009年,罗尔夫病逝于德国的弗尔多夫,享年80岁。

译者简介

李紫蓉

  台北人,辅仁大学英文系毕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文系硕士。曾任儿童文学读物编辑和实践大学儿童文学讲师。现居德国,为自由作家及译者,作品包括图画书和儿歌集。近年作品《小鞭炮噼啪噼》和《呜哇呜哇变》获得2007年《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最佳童书。

《星尘编年史:失落文明的回响》 一部宏大史诗,探索宇宙的起源、文明的兴衰与个体在无垠时空中的抉择。 卷首语: 当群星熄灭,时间本身开始倒流,我们所珍视的一切是否还能寻回? --- 故事梗概: 《星尘编年史:失落文明的回响》并非关于急速的旅程或具象化的机械冒险,它是一部关于深层历史、哲学思辨和宇宙尺度上人性的探讨。故事的主线围绕着“编年史学家”——一个被古老知识体系赋予了跨越纪元观测权力的隐秘组织——展开。 故事的开端设定在“大寂静”时代。曾经统治银河系的核心文明“织光者”在一次无法解释的“大收束”事件后彻底消亡,只留下散落的、逻辑上自洽却意义不明的遗迹和庞大到令人窒息的数据库碎片。人类文明,作为后继者,正处于一个技术停滞与精神迷茫的十字路口。 主角伊莲娜·维斯珀,一位年轻的、极具争议性的编年史学家,意外截获了一组来自已知宇宙边缘的、具有强烈周期性规律的引力波信号。这些信号并非随机噪音,而是被编码的、复杂到足以重构一个失落文明社会结构的“档案”。 伊莲娜坚信,理解“织光者”的覆灭,是人类避免重蹈覆辙的唯一途径。她不顾议会(一个由保守派科学家和政治家组成的机构)的禁令,启用了一艘名为“回溯者”的实验性观测船——它并非用于星际航行,而是设计用来在理论物理学中“锚定”并观察特定时空的残影。 核心冲突:探寻真相与维护现状的对立。 伊莲娜的旅程,与其说是物理上的位移,不如说是信息与记忆的深度潜入。她和她的团队——沉默寡言的语言学家卡尔文,以及对“织光者”技术有着病态迷恋的理论物理学家莉拉——开始解密这些信息。 随着潜入的加深,他们发现“织光者”并非毁于战争或资源枯竭,而是源于一种认知上的悖论。这个文明达到了技术与哲学的顶峰,能够模拟宇宙的任何状态,最终却因为“完美理解了存在”而陷入了集体的心灵停滞,选择了一种复杂而优雅的自我消解——“大收束”。 深入解析:三个关键篇章 第一卷:寂静的碎片(The Silent Fragments) 伊莲娜团队首先接触的是关于“织光者”早期社会结构的记录。这里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有对集体意识架构的精妙构建。他们如何通过神经桥接技术实现“完全的共情”,以及这种共情最终如何成为压制个体创新的枷锁。本卷侧重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探讨,展现了一个过于和谐的社会内部潜藏的致命缺陷。读者将跟随伊莲娜的视角,体验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下,如何区分“知识”与“智慧”。 第二卷:悖论的几何学(The Geometry of Paradox) 本卷进入“织光者”文明的黄金时代,也是其衰落的开端。团队发现,织光者文明投入了数万年的资源来构建一个被称为“寰宇镜”的超级计算系统,目的是预测并控制所有可能的未来。然而,当“寰宇镜”成功预测出所有路径都导向最终的“寂灭”时,文明的核心驱动力——对未知的探索——瞬间崩塌。伊莲娜必须在模拟的过去中,找到那个关键的“决策点”,证明存在“未被计算的变量”。她面对的不仅是冰冷的逻辑,还有模拟世界中,那些不愿接受自身文明宿命的“织光者”的投影。 第三卷:回响的代价(The Price of Echoes) 当伊莲娜终于拼凑出完整的“大收束”过程时,她发现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集体自杀,而是一种对宇宙熵增法则的终极反抗。织光者们试图通过编码其全部知识和美学体验到一个超越维度的结构中,以期在宇宙的下一次循环中“重新激活”。然而,这个“锚点”极为脆弱。伊莲娜团队的观测行为本身,正在消耗这个锚点的能量。最终,伊莲娜面临抉择:是揭露这个可能引发新一轮精神恐慌的真相,让后继文明陷入对宿命论的绝望;还是销毁证据,让“织光者”的遗产保持在“失落”的状态,从而保护人类文明的探索欲望? 主题探讨: 《星尘编年史》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文明的价值,在于其持续的存在,还是其创造的巅峰? 故事批判了对“完美”的过度追求,揭示了“不确定性”才是生命与智慧的真正燃料。它不是一部关于征服星辰的史诗,而是一部关于如何面对自身的局限与存在的意义的深沉冥想。 阅读体验: 本书的叙事风格沉稳、细腻,融合了硬科幻的严谨逻辑与古典文学的史诗气质。它要求读者慢下来,思考信息流、时间观以及文明形态的演变。它没有飞船的爆炸,却有思想的坍缩;没有外星人的入侵,却有自我认知的崩塌与重建。每一次数据解读,都如同考古学家拂去尘埃,揭示出超越我们现有时间尺度的宏伟蓝图。 适合读者: 热衷于《基地》系列的宏大构架、《沙丘》的哲学深度,以及对高概念硬科幻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这是一本让你在读完后,会不自觉抬头仰望星空,思考时间与自我的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 奇怪的声响 5
2、 阿费德下定决心 19
3、 冒险开始 35
4、 危险! 51
5、 该怎么做呢? 65
6、 怎么走都不对! 81
7、 做得好,1414! 99
8、 真的很谢谢你 109
9、 1414回来了! 125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的很有巧思!纸张的质感很好,摸起来很舒服,色彩饱和度也很高,让画面看起来更加鲜艳。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美,每一幅都像一幅艺术品。作者运用了不同的绘画技巧,例如水彩、油画、素描等等,让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人物形象设计,每个角色都很有特点,让人一眼就能记住。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想象力。作者将火车头1414赋予了生命,让它拥有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火车头1414的冒险经历,充满了刺激和挑战,让读者始终保持着紧张和兴奋的心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本,更是一本视觉盛宴。我忍不住一页一页地翻阅,欣赏书中的每一幅插图。这本书适合作为礼物送给小朋友,也可以作为收藏品摆放在书架上。我希望作者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而且,这本书的装帧也相当用心,硬壳设计,非常耐用,适合反复阅读。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火车故事,没想到读完之后,却被它深深打动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火车头1414的视角,将不同的场景和人物串联起来。这种叙事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火车头一同经历冒险。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惊喜。火车头1414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它需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最终完成任务。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火车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成长和勇气的寓言。作者在故事中融入了许多深刻的哲理,例如关于友谊、关于责任、关于梦想等等。这些哲理并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对话,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细节的刻画,例如火车头1414的表情、车站的氛围、路人的神态等等,都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这本书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勇气和友谊,成年人则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人生的启示。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台湾铁路文化的细腻呈现。作者并非只是简单地描绘火车行驶的场景,而是深入挖掘了铁路文化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书中对台湾老车站的描绘,让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搭火车的时光。那些充满怀旧气息的车站,那些热情友善的站员,都让我记忆犹新。作者还巧妙地将台湾的特色美食融入到故事中,例如铁路便当、珍珠奶茶等等,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台湾的美食文化。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例如火车头1414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和人物,这些风景和人物都充满了台湾特色。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台湾多元文化的魅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本,更是一本台湾文化旅游指南。看完这本书,我忍不住想去台湾搭火车,亲身体验那份铁路旅行的乐趣。这本书适合所有热爱台湾文化的朋友们,以及所有喜欢旅行的人们。它会让你对台湾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并激发你对台湾的向往之情。

评分

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有点小小的失望。虽然画风还算可爱,色彩也比较鲜艳,但是故事的情节却显得有些平淡,缺乏亮点。火车头1414的冒险经历,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作者在故事的构建上,缺乏一些创新和突破。故事的情节过于简单,缺乏悬念和冲突,让读者很难产生共鸣。而且,书中的人物形象也比较单薄,缺乏深度和个性。我感觉作者在人物的刻画上,没有下足功夫。虽然这本书适合低龄儿童阅读,但是我觉得它并没有达到优秀绘本的标准。它缺乏一些能够引发孩子们思考和讨论的内容。我觉得作者应该在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刻画上,多下一些功夫,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不过,这本书的印刷质量还不错,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合格的绘本,但是它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和感动。如果作者能够改进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刻画,我相信它会变得更加优秀。

评分

读完这本绘本,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充满惊喜的铁路之旅!画风细腻又充满童趣,色彩运用非常大胆,让每个场景都鲜活了起来。故事的主角,那辆充满个性的火车头,简直萌翻了!它不是那种高大威猛的英雄,而是一个有点冒失、有点胆小,但却充满好奇心的小家伙。作者巧妙地将火车头的冒险经历与台湾的乡土风情结合起来,沿途的风景、车站的特色、甚至路边的小动物,都充满了浓浓的台湾味。我特别喜欢书里对台湾铁路文化的描绘,像是老车站的怀旧氛围、铁路便当的美味,都让我回忆起小时候搭火车的时光。这本绘本不仅仅是一本故事书,更是一本充满回忆和情感的台湾铁路文化入门读物。最棒的是,它鼓励孩子们勇敢探索未知世界,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轻易放弃。看完后,我忍不住想带着孩子一起去搭火车,重温那份铁路旅行的乐趣。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台湾文化和铁路文化的朋友们,以及所有喜欢冒险的小朋友们!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绘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