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環境評量係統
1-1 颱灣永續發展評量係統 / 劉怡廷、劉錦 添、駱尚廉、李玲玲、黃書禮、王俊秀 蔡慧敏、施文真
1-2 社會麵嚮與環境麵嚮之可持續發展指標 比較--資源生産力與人文發展指標 / 呂 冠霖、王彬墀、李育明
1-3 水利建設規劃方案的評價指標體係研究 / 徐友浩、李晅煜、鍾定勝
1-4 兩岸三地環評製度比較研究 / 李育明、 楊宜潔、王彬、陳鞦楊
1-5 環境景響評估公眾參與作業規範建立之 探討 / 張玉玲、駱尚廉、呂冠霖
1-6 地方永續發展關鍵題之研究 / 彭衍順、 張嘉玲、楊智凱
第二篇 環境規劃與管理方法
2-1 環境規劃與管理方法概論 / 闕蓓德
2-2 汙染負荷總量的行業優化分配方法研究及應用 / 鍾定勝、倪晉仁
2-3 不確定性模糊多目標規劃在校園能源管理規劃的應用研究 / 劉洪波、鄧特剛、張宏偉、張雪花
2-4 應用 TRIZ 原理於化解環境衝突之個案研究 / 陳俊成、徐錠基
2-5 渤海典型海岸帶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管理模型研究 / 陶建華
2-6 中國酸雨控製政策評估研究 / 宋國君 、錢文濤、馬本、周莉
第三篇 環境管理與管理策略
3-1 永續發展之環境管理策略 /駱尚廉
3-2 颱灣海岸及近海環境問題及管理策略探討 / 李錦地
3-3 颱北翡翠水庫水源保護策略 / 康世芳 陳孝行 林瑞廷 李秉修
3-4 天津市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對策研究 / 徐友浩、劉偉忠
3-5 颱南縣將軍溪流域汙染調查及削淢策略研擬 / 李穆生、高誌明、陳佳宜
3-6 生態工業園區營運機製之研究--兼論颱灣環保科技園區之模擬應用 / 張添晉、 鬍兆康、陳建宏
3-7 颱灣工業廢棄物資源化發展策略與成效 / 林冠嘉、張啓達、林政江、陳 立、楊伯耕
第四篇 案例研析探討
4-1 中水迴用新模式與可持續發展之路--以衡水市為例 / 趙林、李若墣、楊真、鄭鞦輝、王元培、董濤
4-2 水汙染防治政策對颱灣水環境永續性的影響 /駱尚廉、林玉韻
4-3 長三角海岸區域資源開發與基於海洋生態係統的管理 / 王金輝、仟彥卿
4-4 海河河口淤泥對城市環境影響及資源化利用途徑的研究 / 郭靜 、郎鐵柱、張方、瀋海涵
4-5 秦皇島市煤塵總量控製方法研究 / 康謹瑜、鄭立誌
4-6 秦皇島市生態園區規劃與循環,經濟發展 /郭靜、康謹瑜、臧秀清
4-7 貿易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實例分析 –以颱灣在WTO 杜哈迴閤的關稅減讓政策為例 / 溫麗琪、林俊旭、李盈嬌
4-8 颱灣西南沿海地區地下水超抽與地層下陷變化關係探討 / 遊保杉、丁崇峰
這本書的作者在語言的運用上展現齣瞭極高的造詣,文字如同潺潺流水,時而細膩入微,時而又揮灑自如,將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我被其中一個關於“自然資本的內隱價值”的段落深深吸引,作者沒有直接羅列枯燥的數據,而是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講述瞭一位傳統農民如何通過世代相傳的耕作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守護著一片土壤的肥沃與生機,而這種守護所帶來的價值,在現代經濟學中卻難以被精確衡量。這種敘事方式讓我對書中即將探討的經濟學原理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是否過度依賴瞭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價值”,而忽略瞭那些潛藏在自然肌理中的珍貴財富。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令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深邃的墨綠色,搭配簡潔的燙金字體,散發齣一種沉靜而充滿智慧的氣息。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非常齣色,厚實且略帶紋理,觸感溫潤,讓人忍不住想要細細品讀。我尤其喜歡它在章節劃分上的巧妙之處,每一章的標題都如同引人入勝的故事序章,勾起瞭我對書中內容的無限遐想。例如,在“生態係統的邊界與鏈接”這一章節,標題本身就仿佛在描繪一幅壯麗的自然畫捲,讓我好奇作者將如何深入探討不同生態係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人類活動是如何打破或重塑這些邊界的。
评分我一直以來都對環境保護相關的議題抱有極大的熱情,但常常感到知識的碎片化,難以形成係統性的認知。讀瞭這本書的部分章節後,我驚喜地發現,它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這些問題。作者在探討“城市化進程中的生物多樣性挑戰”時,並沒有將焦點僅僅放在宏大的政策層麵,而是深入到社區和個體層麵,講述瞭一個關於城市綠地規劃如何影響本地鳥類遷徙路徑的案例。這個案例的細節豐富,既有科學的論證,又不乏人文的關懷,讓我深刻體會到,即便是微小的改變,也能對生態係統産生連鎖反應。
评分坦白說,最初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簡潔而富有哲理的書名。然而,在翻閱瞭其中的一些篇章後,我發現它遠比我預期的要深刻得多。作者在“跨代際公平與資源分配”的討論中,引用瞭許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智慧故事,比如某個古老部落關於“為子孫後代保留土地”的傳統習俗。這些故事的引入,不僅僅是為瞭豐富內容,更是為瞭探討一種深植於人類文化中的責任感和遠見。這種將文化、哲學與環境管理相結閤的寫作方式,讓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架構産生瞭更深的期待,也相信它會為我帶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评分這本書在論述的深度上著實令人颳目相看。我特彆被“氣候變化下的適應性策略”這一章節所吸引,作者在分析不同地區麵臨的氣候變化挑戰時,引用瞭大量的最新研究數據和案例分析,從冰川融化對沿海社區的影響,到極端天氣事件對農業生産的衝擊,都進行瞭詳盡的剖析。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描述問題,而是著重探討瞭不同社會經濟背景下的群體,如何因地製宜地發展齣獨特的適應性策略。這種分析的細緻程度,讓我感受到瞭作者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對現實問題的深刻洞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