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進兔子洞:幸佳慧帶路,跟著經典童書遊英國

掉進兔子洞:幸佳慧帶路,跟著經典童書遊英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幸佳慧
图书标签:
  • 旅行文学
  • 英国
  • 童书
  • 经典
  • 文化
  • 文学
  • 亲子
  • 幸佳慧
  • 游记
  • 儿童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一本結合經典童書介紹與英國旅遊的朝聖指南
  本書曾獲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

  第一本結合經典童書與英國旅遊的絕妙好書,是童書迷的朝聖指南。

  兒童文學創作者、閱讀推手、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幸佳慧帶你遊英國
你知道嗎?夢遊仙境的愛麗絲其實真有其人,還差點嫁入英國王室;英國肯特郡梅森大廈中的庭園,正是柏娜女士寫下《祕密花園》的靈感來源;《快樂王子》是一向離經叛道的王爾德曾經說給稚子聽的床邊故事;可愛的小熊維尼竟然曾差點讓作者父子反目,甚至讓英國首相和紐約市長心生嫌隙;派丁頓熊的作者龐德原本是電視台的攝影師,就住在倫敦的派丁頓火車站附近……

  兒童文學創作者、閱讀推廣推手、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幸佳慧一一走訪這些英國兒童文學作家們的故居、童書中的場景,並介紹作家創作當時的背景及生前死後的軼聞趣事。從《愛麗絲夢遊仙境》、《祕密花園》、《快樂王子》,到《彼得潘》、《泰山王子》、《巧克力工廠的祕密》,以及「小兔彼得」、「小熊維尼」和「派丁頓熊」,除了讓讀者更進一步認識英國兒童文學外,還可以跟著書中的照片地圖,來一趟英國經典童書朝聖之旅!

作者簡介

幸佳慧

  為兒童文學翻譯、創作、評論、研究者。她分別在台灣與英國、藝術與文學領域有兩個關於繪本的碩士研究,2001 年創設灣童書社群網站「童書榨汁機」,2011 年取得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學位。歸國後,她立即在家鄉台南成立「台南葫蘆巷讀冊協會」,擔任首屆理事長推廣閱讀活動,並取得全國第一所公共圖書館委外的台南市立圖書館兒童閱覽室的經營權,進一步推動閱讀環境的革命。

  其作品類別有兒童繪本、少年小說、文學導讀、傳記,如《親愛的》、《大鬼小鬼圖書館》、《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金賢與寧兒》、《希望小提琴》等,曾獲得「金鼎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等獎項。

深入探索英国文学的奇幻之旅:一本关于经典童书与文化寻踪的指南 书名: 掉進兔子洞:幸佳慧帶路,跟著經典童書遊英國 图书简介(不含原书内容): 本书是一部深度聚焦于英国文学遗产及其地理足迹的非虚构作品。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景点或重述故事梗概,而是构建了一条以经典英国儿童文学为线索,串联起英国历史、社会风貌、建筑美学乃至日常习俗的文化考察路径。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带领读者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智识漫游,探寻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童话与故事,是如何被“塑造”在英国这片土地上的。 第一部分:文学的土壤——从维多利亚时代到现代的文化根基 本书首先将目光投向塑造了现代英国童书精神的两大核心时期: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思潮与爱德华时代的社会变迁。我们不会仅仅提及彼得兔的作者碧翠丝·波特,而是深入分析波特女士所居住的湖区(Lake District)的自然主义如何深刻影响了她对自然界秩序和人类干预的描绘。湖区独特的地理形态——被保护的田园风光与工业化冲击下的矛盾共存——正是理解波特笔下那些充满秩序感的农场生活场景的钥匙。 我们将考察文学与科学、自然保护的早期交汇点。例如,探讨十九世纪末期新兴的博物学热潮,如何渗透到儿童读物中,使动物角色不仅仅是拟人化的符号,更是特定生态系统在文学中的投影。这一部分着重于“场景即文本”的理念,引导读者理解文学作品的诞生背景,而非仅仅停留在故事表层。 第二部分:城市迷宫与乡间秘境——地理空间如何成为叙事载体 本书的核心章节之一,是关于“地点”的解读。英国的城市景观与乡村风貌,在经典文学中承担了远超背景板的功能。 伦敦的隐秘角落: 伦敦不再只是大本钟和白金汉宫的集合。我们将深入探访那些鲜为人知却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街区。比如,探讨查尔斯·狄更斯笔下那些雾气弥漫、充满社会阶级对比的贫民窟与富人区是如何在特定区域被定格的。我们分析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贝克街(Baker Street)如何在小说中被赋予了“理性与秩序的灯塔”的象征意义,并追溯其周边建筑风格在十九世纪末的演变。此外,对那些专为儿童设计的早期商店、图书馆和博物馆的考察,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如何被设计来引导和规训儿童的想象力。 乡间与寓言的边界: 英国的乡村不仅仅是田园牧歌。本书将分析以温莎堡为代表的王室历史与民间传说(Folklore)是如何交织在一起,构筑出民间故事(Fairy Tales)的宏大叙事框架。我们将探讨那些位于偏远地区的古老庄园和教堂,它们如何通过“闹鬼”或“被遗忘的秘密”的传说,成为哥特式文学和早期奇幻小说的灵感源泉。考察重点放在这些地点的建筑语汇——如尖拱窗、藤蔓覆盖的外墙——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读者对“魔法”与“历史”的认知。 第三部分:教育的风景线——学校、课堂与知识的传递 经典童书往往与特定的教育理念紧密相连。本部分关注英国寄宿学校(Public Schools)和教会学校的文化印记。 我们不会停留在对《汤姆少爷》这类作品的简单回顾,而是深入分析这些学校的体育场、宿舍、以及古老的教学楼如何构建起一套严格的、等级分明的社会模拟系统。这些建筑空间的设计,如长长的走廊、分隔的院落,是如何在潜意识中塑造了少年角色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友谊模式。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那些专注于科学、自然或历史教育的专门机构,如早期的科学博物馆和技术学院,它们如何通过实体展示和藏品,为儿童文学中的“探险精神”和“求知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想象蓝图。 第四部分:从书页到实景——文化遗产的活化与消费 最后,本书讨论了经典童书遗产在当代英国的“活化”过程。当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场景被转化为旅游热点时,原有的文化深度是否被稀释? 我们分析了如何将文学朝圣地(Literary Pilgrimages)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案例。比如,某个文学人物的故居在修复过程中,如何平衡历史的真实性与现代游客体验的需求。这种“剧场化”的呈现方式,不仅是简单的商品化,更反映了当代英国社会如何与其文学的“黄金时代”进行持续的对话和自我定义。通过对博物馆布展策略、主题公园设计以及节日庆典中文学元素的运用,我们得以审视现代英国文化如何持续地消费和再创造其文学记忆。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新的阅读工具:不仅是理解故事,更是理解故事“生长于何处”,以及这些地理与文化环境如何共同塑造了那些永恒的文学形象。它是一本关于地理学、建筑史、社会学与文学批评交织的深度文化导览。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薦序 童書朝聖之旅   劉鳳芯
前言

01牛津的愛麗絲--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1832-1898)
02肯特郡的祕密花園--F. H. 柏娜(Frances Hodgson Burnett,1849-1924)
03都柏林的快樂王子--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
04肯辛頓公園的彼得潘--J. M. 巴里(James Matthew Barrie,1860-1937)
05薩西克斯郡的理想家園--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
06湖區的小兔彼得--畢翠.波特(Beatrix Potter,1866-1943)
07哈特牧村的小熊維尼--A. A. 米恩(A. A. Milne,1882-1956)
08白金漢郡的造反巨人--羅.達爾(Roald Dahl,1916-1990)
09倫敦車站的派丁頓熊--麥克.龐德(Michael Bond,1926- )
10童書變奏曲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2415788
  • 叢書系列:悅讀館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 x 20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透露出作者对读者心性的深刻理解。它不是那种一味灌输知识的书,而是采用了大量的启发式提问和反思空间。读完每一部分,都会引发我们去审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完美童年”或“英雄之旅”的定义。作者的文字风格,在不同章节间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多样性,有时候是俏皮的,有时候是哲思的,但核心始终是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深刻洞察。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看似很低,但内涵却极其丰富,老少皆宜,但不同年龄层的读者能从中汲取的养分也大不相同。对于想给家里孩子挑选一本有深度的睡前读物,同时自己也能从中获得乐趣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它提供了一种高质量的陪伴式阅读体验。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它会流于表面,变成一本“打卡式”的游记文学。但翻开后,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细节的捕捉极其敏锐。她似乎能从一片落叶、一栋老建筑中,读出那些经典故事的灵魂所在。这种将文本世界与现实地理巧妙融合的能力,真的非常高超。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伦敦雾的气息,能听到爱丽丝在茶话会上与疯帽匠争辩的声音。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旅行文学或文学评论都难以企及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本“导读”,更是一本“寻根”之作,让我们重新思考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力量。对资深书迷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收藏级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质质量,可以说达到了近几年台湾出版物中比较顶尖的水准。封面采用的哑光处理,拿在手上很有质感,不易沾染指纹,这点设计得很贴心。内页的用纸厚实,字体大小适中,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的行文逻辑性极强,虽然内容跳跃性地涵盖了不同的经典,但作者总能找到一个内在的线索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脉络。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一些略显沉重的主题时,依然能保持住那种温柔而坚定的语调,没有让阅读体验变得沉闷。它成功地在“知识的深度”和“阅读的愉悦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非常适合在周末的午后,泡上一杯热茶,静静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漫步。作者对于英国文学的了解深度令人佩服,她不仅能熟稔地引述那些耳熟能详的桥段,还能巧妙地将它们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情境联系起来,让那些遥远的童话瞬间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她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非常平等地与读者对话,分享她的观察和感悟。每读完一个小章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回味一下刚才读到的那些观点,常常会因为某个精妙的比喻或独到的见解而会心一笑。这本书的书写,展现出一种对文字的敬畏和对阅读的热忱,那种热爱是会感染人的。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的纯真与现在的复杂思绪,让人在字里行间找到了共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意思,色彩搭配和插画风格都很有童趣,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想传达的那种轻松、冒险的感觉。翻开书页,那种油墨的香气扑鼻而来,好像一下子就被拉回了小时候捧着绘本的时光。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真的很扎实,叙事流畅自然,读起来毫无压力,就像是邻家阿姨在给你讲故事一样亲切。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典童话的重新诠释,角度新颖,总能挖掘出那些我们过去忽略的细节和深意。这让我这个“老读者”都有了全新的体会。它不仅仅是带我们重温经典,更像是在引导我们用一种更成熟、更具洞察力的视角去重新审视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故事。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拥挤,阅读体验极佳。整体来说,这本书很有温度,很耐读,值得放在书架上时常翻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