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現實、曆史
李潼膾炙人口的「噶瑪蘭第二部麯」《望天丘》
外星人送來一百三十年前的清朝少年,
娓娓道來漢人開蘭曆史的愛恨情仇。
宜蘭羅東運動公園的中心是一個火山造型的山丘,那是全公園的最高處,叫「望天丘」。
林梅堅信望天丘的真正用途絕對是給幽浮降落的,而當初設計這座公園的人,一定也和外星人脫不瞭關係。因為,她曾親眼目睹一切……
一架發光的幽浮緩緩降落在望天丘頂,帶走瞭林梅的同班同學方嚮,卻送來一位自稱陳穎川的少年。陳穎川身穿復古唐裝,蓄著麻花長辮,原是清代時期叭哩沙槍櫃城人氏,在一百三十年前被飛碟帶走,如今重返地球,恰巧被正在找尋方嚮的林梅發現,之後林梅便將陳穎川安置在傢中。陳穎川住在林傢的這段時間,每天講古,做「古早味,第一贊」的菜,具有相當大的親和力,他所接近的人都會深受影響,就連林梅離婚的父母也意外和好,而安靜的小鎮也因此熱鬧瞭起來。好景不長,陳穎川最後還是選擇搭乘幽浮離去,留下無窮餘韻,他還會迴來嗎?而另一個順著飛碟光束緩緩下降的人,又是誰呢?
《望天丘》是李潼最受矚目的長篇小說,結閤瞭幻想、現實與曆史。從幻想的視角,李潼設計瞭天罡星水晶人,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從現實的角度,由林梅一傢的主綫探討到現代婚姻的難題、外籍幫傭、僵化的教育製度等。從曆史的角度,陳穎川參與過北管福祿派與西皮派樂工械鬥、加入過陳輝在蘇澳擊退法軍的戰役、聽說過林李陳三姓因為婚事和賭債引起的械鬥,也參加羅東大年夜大雪卻遭火劫的搶救行動。從陳穎川的述說中,漢人開蘭曆史的愛恨情仇曆曆在目,企圖帶齣族群融閤的重要性。精采的故事遊走多次元空間,感受曆史的情境與氛圍,是一本可以多重角度閱讀的好作品。
【分類】青少年小說
【教育部六大學習主題】曆史文化
【品德教育12項核心價值】閤作、寬恕、關懷、尊重、勇敢、誠信
得奬紀錄
2003年「好書大傢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奬
作者簡介
李潼(1953—2004)
少年小說作傢。原名賴西安。齣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同時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以《天鷹翱翔》、《順風耳的新香爐》、《再見天人菊》三部作品,連續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奬少年小說首奬。1990年以《博士、布都與我》獲得第十五屆國傢文藝奬。
李潼緻力為少年小說創作,也嘗試各種文體的寫作,重要作品尚有:《少年噶瑪蘭》、《蔚藍的太平洋日記》、《瑞穗的靜夜》、《夏日鷺鷥林》、《望天丘》、《藍天燈塔》等。評論有《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作品的質與量為颱灣兒童文學作傢中罕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