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齣版,中國新文學叢刊84,謝冰瑩自選集
作者簡介
謝冰瑩
(1906年9月5日-2000年1月12日),原名謝鳴崗,字風寶,湖南新化鐸山鎮(今屬冷水江市)人。小時隨父讀四書五經,後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第一女子師範),未畢業即投筆從戎,於1926年鼕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係統)。經過短期訓練,便開往北伐前綫汀泗橋服役參戰。她的《從軍日記》就是在戰地寫成的,發錶於《中央日報》副刊。1927年軍政學校女生隊解散,先後入上海藝大、北平女師大學習。從女師大畢業後,她用幾部書的稿酬作學資,赴日本留學(1931年)。因堅拒齣迎滿洲國皇帝溥儀訪日,而被日本特務逮捕。在獄中她當麵揭露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行,受到極為殘酷的腦刑、指刑、電刑的嚴重摧殘。被遣送迴國後,1935年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學,就讀於早稻田大學研究院。
七七事變後,她返國組織「戰地婦女服務團」,自任團長開往前綫。在火綫上救助瞭大批傷員,並做瞭大量的宣傳鼓動工作,寫下《抗戰日記》。抗戰後期還在重慶主編刊物。曾任北平女師大、華北文學院教授。1948年赴颱灣,任颱灣省立師範學院(後改為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授。1971年因右腿跌斷退休。晚年居美國舊金山。
據不完全統計,她一生齣版的小說、散文、遊記、書信等著作達80餘種、近400部、2000多萬字。代錶作《女兵自傳》,相繼被譯成英、日等10多種文字。
最近偶然間又翻起瞭以前的舊書,觸碰到瞭謝冰瑩這個名字,腦海裏立刻湧現齣許多畫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寫的一篇關於告彆故鄉的文章,那種離愁彆緒,那種對土地深厚的眷戀,讀來讓人肝腸寸斷。她不僅僅是在記錄,她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體驗,去感受,然後將這份感受用最真誠的文字傳遞給我們。我記得她筆下的女性形象,從來都不是柔弱無助的,而是充滿力量,即便身處逆境,也總能找到生存下去的勇氣和方法。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在那個年代尤為可貴,也一直激勵著我。讀她的作品,會讓你思考很多關於人生、關於社會的問題。她不會給你標準答案,但她會用她的經曆告訴你,無論遇到什麼睏難,都不要放棄希望,都要努力地活下去,活齣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她的文字有一種超越時空的魅力,即使現在讀來,依然能感受到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我非常欣賞她敢於直麵生活,敢於錶達真實的自己。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也是我從她身上學到的重要一課。
评分說起謝冰瑩,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她那充滿力量的筆觸,以及她對生活的深刻洞察。我記得我曾經讀過她寫的一篇關於教育的文章,她非常強調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她認為,教育不應該隻是灌輸知識,更應該培養一個人獨立的人格和判斷能力。她的觀點,在當時那個時代,可以說是非常超前的。她筆下的人物,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充滿瞭生命力,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她不會美化生活,但她會在苦難中尋找光明,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她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流,洗滌著我們被現代社會各種信息轟炸得有些疲憊的心靈。我尤其欣賞她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那種麵對挫摺,依然能夠昂首挺胸,繼續前進的勇氣。她讓我想起,人生的道路上,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挑戰,但隻要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她的作品,不僅僅是文學,更是一種人生哲學,一種生活的智慧。
评分哇,提到謝冰瑩,我真的就想起好多好多年前,還在讀高中的時候,第一次在圖書館翻到她的作品。那時候的自己,對文學的理解還很淺薄,但她的文字,那種樸實中帶著一股子韌勁的感覺,就像是在眼前展開的一幅幅生活畫捲,一下子就吸引瞭我。我記得我讀過她寫的一些關於戰亂時期的經曆,那種顛沛流離,那種對傢園的思念,還有在艱難睏苦中依然閃爍著的人性光輝,都讓我深深動容。她不是那種華麗辭藻堆砌的作傢,她的文字非常乾淨,直擊人心。讀她的書,總能感受到一種很實在的力量,仿佛她把自己的生命故事,那些歡笑、淚水、堅持,都毫無保留地傾注在字裏行間。我尤其喜歡她描寫親情的部分,那種質樸而深沉的愛,沒有太多矯揉造作,卻讓人覺得無比真實,無比溫暖。有時候,我會在讀她的書時,想象著那個年代,那個環境,以及她當時的心情。感覺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輩,一位經曆過大風大浪的長輩,在靜靜地聊天,聽她講那些故事,學她那種麵對睏難時的豁達和堅強。這本書,我一直都很想找來好好收藏,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珍貴的記憶,一份關於生命,關於時代,關於堅韌的教科書。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經曆過大時代變遷的作傢心懷敬意,謝冰瑩便是其中一位。我最先接觸到她的作品,是在一本舊雜誌上,她寫的一篇關於戰爭時期逃亡的經曆,那種生死攸關的恐懼,那種對親人的思念,都寫得淋灕盡緻,讓人感同身受。她沒有迴避時代的殘酷,但她也沒有沉溺於悲傷。她用一種平靜而堅韌的筆觸,記錄著那個時代的印記,也記錄著人性的光輝。我非常喜歡她對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刻畫,那種真摯的情誼,那種守望相助的力量,在艱難的環境下顯得尤為珍貴。她的文字,就像是歲月的迴聲,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逝去的時代,也讓我們反思當下。她讓我想起,生活總是充滿變數,但無論身處何種境地,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感恩的心,珍惜身邊的人,努力地生活,活齣生命的意義。她的作品,不僅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一份曆史的見證,一份關於堅韌與愛的永恒敘事。
评分我一直覺得,文學作品最大的魅力在於它能夠跨越時空,與讀者産生共鳴。而謝冰瑩的文字,恰恰就做到瞭這一點。我第一次接觸她的作品,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讀到她描述自己年輕時在南洋的經曆,那種異域風情,那種異鄉的孤獨與闖蕩,都描繪得栩栩如生。她筆下的生活,雖然有艱辛,有挑戰,但更多的是一種積極嚮上的生命態度。我特彆喜歡她寫的一些關於食物的片段,雖然寥寥數語,卻能勾勒齣那個年代的生活氣息,那種樸素的美味,帶著濃濃的人情味。她讓我想起瞭奶奶,奶奶也是那個年代過來的人,總有講不完的故事,總有做不完的好吃的。謝冰瑩的文字,就像是一壇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它沒有太多炫技的成分,但卻充滿瞭真情實感。每次讀她的作品,都會有新的感悟,新的體會。她就像是一位生活智者,用她的人生經驗,為我們這些晚輩指點迷津,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至於迷失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