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笔

阴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悬疑
  • 推理
  • 犯罪
  • 心理
  • 惊悚
  • 小说
  • 原创
  • 剧情
  • 黑暗
  • 反转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千万不要轻易接受到手的幸运或不幸,否则……

  幸运笔

  全天下最倒楣的人拿到带来幸运的笔,他的人生是否从此改变?或者「幸运」本身就是最恐怖的深渊……

  触控笔

  「林班导是老处女。」

  突然出现在教室的纸条,究竟是谁写下的?然而,最有嫌疑的人竟然坠楼身亡,难道有着看不见的手……

  阴毛笔

  一场火灾,让孟恬成为孤儿,只留下一支毛笔,然而这支毛笔,却为他带来了想像不到的遭遇……

  这不是三个故事,而是非看到最后一页不可的极杀小说!

作者简介

钟小建

  生于一九八一年,于二零零六年任公职至今。

  闲暇时喜爱文字与音乐创作,多首音乐创作成为知名社群网站《无名》的网志套用背景音乐。

  因深信恐怖小说的精髓在于剧情上的创意与突破,而非陈腔滥调式的恶心与血腥(看电影就好了咩!会比较清楚血到底是喷左边还是右边、两滴还是三滴、哗啦哗啦地流还是稀哩唿噜地喷),又担心以后的评语是「早期作品很刺激又富创意,但后期鸟掉」,因此坚持每部交出去的作品剧情上都要峰回路转、结局逆转逆转再逆转,这样才对得起掏钱买书的读者。
虽然这样很累,但……有谁活着不累?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johns0803

  《附身》(鬼丸前传)   2010.7
  《鬼丸》【第零总队】   2010.9
  《鬼扯》【第零总队】   2010.11
  《鬼黑帮》【第零总队】 2010.11
  《撞鬼》 2011.1
  《百鬼牢》【猎鬼系列】2011.2
  《人造鬼》【猎鬼系列】2011.3
  《我是鬼》【猎鬼系列】2011.5
  《堕天使》【猎鬼系列】2011.7(最终回)
  《正月传说》【鬼世界01】2011.7(明日名家)
  《死亡交叉点》2011.8
  《鬼妈妈》【痞子天神】2011.9
  《撒旦武装》【鬼世界02】2011.9(明日名家)
  《鬼情人》【痞子天神】2011.10
  《上帝禁区》【鬼世界03】2011.11
  《大怒神》【痞子天神】2011.12
  《神之泪》【痞子天神】2012.1(最终回)
  《死囚器官》2012.5(明日名家)
  《杀手不二价01黑锅人》2012.6(明日名家)
  《杀手不二价02杀手战场》2012. 8(明日名家)
  《杀手不二价03爱杀新娘》2012.10(明日名家)
  《阴笔》2012.12

迷雾之境:失落文明的残响 作者: [此处留空,或使用一个虚构的笔名] 出版社: 沧海文库 页码: 580 页 装帧: 精装,附赠手绘地图集 定价: 128.00 元 --- 内容提要: 《迷雾之境:失落文明的残响》是一部宏大叙事的史诗级奇幻小说,它将读者带入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广袤大陆——厄瑞波斯。这座大陆常年笼罩在一种被称为“蚀日之雾”的神秘天象之下,阳光难以穿透,使得万物都以一种奇异的、近似于幽灵般的形态存在。故事的核心围绕着三条看似不相干的线索展开,它们最终交织成一幅关于权力、信仰、科技与人性崩塌的复杂画卷。 第一部分:探寻者与古老的石碑 故事始于一个名叫凯尔的年轻制图师。他并非传统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被学院开除的、对已知世界充满质疑的学者。凯尔痴迷于一个在官方历史中被彻底抹去的文明——“亚特兰提斯之影”。根据零星的民间传说和被禁毁的文献,亚特兰提斯并非沉入海底,而是因一场自我毁灭的“大寂静”而遁入了厄瑞波斯大陆的深处。 凯尔偶然获得了一枚由未知金属铸造的徽记,它指向了大陆边缘一片被称为“缄默之森”的禁区。这片森林的植被呈现出非自然的金属光泽,并且会吸收任何声音,使得进入者仿佛置身于真空之中。凯尔的旅程充满了险阻,他不仅要对抗环境的恶意,还要躲避效忠于“光辉教团”的巡察队。光辉教团是厄瑞波斯现存唯一的主导势力,他们宣扬“秩序与遗忘”的教义,视任何对古代历史的探究为对现世安宁的亵渎。 凯尔的冒险,实际上是一场对“真相碎片”的收集。他需要解读散落在各地的巨型石碑上的符文,这些符文记录的并非文字,而是一种基于几何学和声波频率的知识体系。 第二部分:机械师与被禁止的遗产 与此同时,在大陆中央的工业城市“铸铁城”,一位名叫伊莉莎的女性机械师正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困境。铸铁城是光辉教团的工业心脏,所有的能源和生产都依赖于一种不稳定的、从地底深处抽取出来的“幽灵矿石”。伊莉莎的导师,一位被誉为“万物之匠”的工程师,在一次秘密实验中失踪,只留下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一个能够短暂驱散迷雾的“谐振器”。 伊莉莎发现,导师留下的笔记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光辉教团并非秩序的维护者,而是秘密地利用着古代文明遗留下来的高能技术来维持其统治。他们榨取的幽灵矿石,实际上是古代文明能量核心的残骸,其过度开采正在加速“蚀日之雾”的扩散。 她的线索指向了被封锁在城市最底层的“禁区档案室”。为了进入档案室,伊莉莎必须利用她精湛的机械天赋,破解层层叠叠的蒸汽锁和记忆屏障。她不仅要面对教团的重兵把守,还要对抗那些被改造、只听从命令的机械傀儡。在这一过程中,伊莉莎逐渐理解了古代文明的真正力量——那是一种超越单纯物理法则的、对能量形态的精确控制。 第三部分:先知与循环的宿命 在大陆的北部冰原,一个被遗忘的游牧部落——“寒风之子”中,出现了一位被称为“界视者”的年轻女子,薇拉。寒风之子世代生活在最接近迷雾源头的地方,他们拥有特殊的感知能力,能“听见”迷雾中传来的低语。 薇拉并非是想寻找历史,而是被一种强烈的预兆所困扰:她预见到“大寂静”即将再次降临。她发现,古代文明的毁灭并非是一场意外,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重启”。每隔数千年,当地球的能量达到一个临界点时,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启动,抹除所有高智慧文明的痕迹,以重置生态平衡。 薇拉的使命是找到“寂静之钥”,那件古代文明留下的最终装置,理论上它可以阻止下一次重启,但代价可能是永久地将厄瑞波斯大陆与外界隔绝,将其变成一个与世隔绝的“时间孤岛”。她的旅程充满了精神上的考验,她必须穿越迷雾深处那些由集体潜意识构建出的幻象,对抗那些试图引诱她接受“重置”的古老意识。 高潮与冲突: 三位主角的命运在线索汇聚之处——大陆中央的“静默之塔”下——达到顶点。凯尔带着解读出的部分历史真相,伊莉莎掌握着阻止能源危机和技术滥用的关键数据,而薇拉则拥有阻止末日到来的最终选择权。 光辉教团的最高执政官,一位深知真相但选择维护现状的“大贤者”,企图利用古代的能量脉冲,将所有异见者连同他认为“腐化”的知识一同清除,以实现他眼中永恒的、静止的“秩序”。 小说的高潮在于三方力量在静默之塔的能量核心展开的博弈:是拥抱失落文明的全部遗产,承担其风险,去创造一个真正自由的未来;还是屈服于现有的、虚假的和平,允许文明按照既定的周期走向毁灭。 主题探讨: 《迷雾之境》深入探讨了知识的代价、历史的操控性,以及进步与毁灭之间的微妙平衡。它质疑了“秩序”是否必须建立在“遗忘”之上,并描绘了在极端环境下,个体如何以微小的力量,去撬动宏大的历史惯性。这不是一个关于善恶分明的英雄故事,而是一场关于承受记忆重担的探险。 --- 读者评价(虚构): “磅礴的想象力与精密的逻辑结构完美结合,它构建的世界观层次丰富,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我们自身文明的脆弱性。” —— 《古代地理评论》 “作者对机械原理的描写令人信服,对神秘学氛围的营造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史诗。” —— [某知名文学杂志] --- 适合读者: 喜欢硬核奇幻、蒸汽朋克元素、古代文明解谜以及复杂哲学思辨的读者。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APTER 1  幸运笔
CHAPTER 2  触控笔
CHAPTER 3  阴毛笔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CHAPTER1幸运笔

「你为什么要用铅笔杀人?」警察拍着桌子看着我,那模样颇为愤怒。

我低着头,坐在木头制的椅子上,这里是一间专门讯问犯人的小房间,我不清楚这房间正确的名称叫什么,但这里就真的跟电影上看到的一样,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和一盏照着我的脸的灯。

我坐了其中一张椅子,另一张并没有人坐,但若要说得精确一点,十秒钟前那张椅子是有人坐的,而且就是我面前这位满脸怒容的刑警,他因为我的沉默,气得站起身子用力搥打桌面,那张椅子也被他的小腿腹给推倒在地上。

从晚上八点多开始,我就被带到了这里,我不知道现在是几点,我身上所有的物品都被警察给拿走了,讯问室的墙上也没有挂时钟,但我想应该过了几小时了吧!

刑警一直重复着同样的问题。

对于我不知道的事情,我习惯不回答。

「妈的,你这小子是哑巴吗?」刑警气得差点连头发都站起来。

「你知道吗?」

我说得非常轻,但这因为是我进警局后说的第一句话,得知我不是哑巴的警察稍微一愣,我双眼注视着他,然后继续说下去。

「铅笔其实不是用铅做的。」

「嗯?」

「铅笔主要的材料其实是『石墨』,制作方式是用两块雕刻过后的木片把石墨棒用胶水黏在中间,用刀不断削去木头,就能让石墨露在外面,但古时候的人以为石墨也是铅的一种,才会有铅笔这种说法。」

「……」刑警不发一语,但我懂他的反应,他一定在心里想:这和我拿铅笔杀人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因为我没有杀人。

「我没有杀人,是那个人拿笔往自己的脖子和眼睛插去,很多事情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石墨被误认为是铅,到现在还因为语言上的习惯,继续错下去,但我不是铅,因为……铅有毒。」

我开始以自言自语的方式对警察讲起自己的故事,或许对一个陌生人,我才可以将这故事完整的表达。

我叫林浩然,朋友们都叫我阿然,上个月刚满二十岁,无业,没家人,高中毕业之后就过着四处找工作的生活,但没有一份工作做满一个月。

我是倒楣鬼。

我的第一份薪水就是资遣费,才做了三天的快递公司莫名其妙倒闭,老板拿了一张电脑打好的证明给我,要我去区公所申请失业补助。

后来我真的去申请补助了,政府每个月会定期拨款给我,虽然补助费不多,但也不无小补,只要省一点,靠着我以前打工存下的钱,短暂时间不工作,生活也不会有问题。

但才领了一个月之后,某天一名检察官来到了我的住处,说我的帐户被诈骗集团拿来当人头户,需要立即冻结我的帐户,不然会被当作集团的一份子,半信半疑的我把个资和银行帐户密码给了那名检察官…

那名检察官后来再也没有和我联络,我在便利商店的提款机插入提款卡才发现,我的帐户里面只剩下一百元。

我才知道我被诈骗了,那名说我牵涉诈骗案的检察官,根本就是诈骗集团的一份子,这么老梗的手法,平常我都是笑别人这么轻易就上当,等我自己遇到了,才知道我也是容易相信别人的人。

从此之后我变得很冷漠,就算在电梯遇到了邻居也不会打招唿、听到有人喊救命,我还是能够踩着缓慢的步伐走在街上、老太太过马路的速度很慢那也是她家的事,总之这社会没有值得我关心的事,因为我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装的,即使不是诈骗我的金钱,也可能是欺骗我的爱心。

哼!这种人我看多了。

我站在便利商店的提款机前,将唯一的一百元领了出来,才月初,我的全部存款就只剩下一百元,我怎么可能用这一百元熬到下次的失业补助?我该说这个假检察官还算有良心吗?并没有连这一百元都领走。

我带着仅存的一百元,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里去,直到一名长相甜美的女孩子来到了我身旁。

「嘿!你好,可以耽误您一点时间吗?」

「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了一些台湾本土创作的小说,发现里面有很多非常触动人心的故事,也展现了台湾独特的在地文化和生活气息。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阴笔》的时候,就觉得很有兴趣。我个人对那些能够反映我们生活周遭、或者能够勾起我们集体记忆的作品,总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有时候,一些很微小的事情,或者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以为意的一些片段,在作家的笔下,就能被放大、被解读,然后变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希望《阴笔》能够有这样一种力量,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看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甚至能够引发一些对台湾未来的思考。我很期待作者能够用他独特的“笔”,描绘出属于台湾的独特图景。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阴笔》这个书名,我并没有太大的期待,毕竟现在的书名越来越奇怪,有时候让人觉得作者在刻意制造噱头。但是,当我看到一些读者的初步反馈,说它“有一种很特别的叙事方式”、“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完的书”,我才开始有点好奇。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有时候最动人的往往是那些不动声色的力量,或者是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很值得一读了。我不太喜欢那种情节推进快、但人物和情感都很扁平的作品,我更偏爱那些能够深入人心、让你读完后还能回味很久的书。希望《阴笔》能够给我带来这样的惊喜,让我看到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以及他对人性或社会某种面向的深刻洞察。

评分

哇,看到《阴笔》这个书名,第一反应是:欸?这是什么风格的书名啊?有点神秘,又有点……嗯,老实说,第一瞬间会有点联想到一些比较传统或有点禁忌的题材,可能会让我犹豫一下,不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内容。不过,有时候书名就是这样,越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反而越能勾起人的好奇心。我个人比较喜欢那些能让人耳目一新、或者能引发深刻思考的作品,所以如果这本《阴笔》能够提供不一样的东西,我是很有兴趣去翻翻看的。毕竟,市面上很多书都走着相似的套路,能跳脱出来,有点自己的独特风格,真的很难得。不知道作者是想通过这个名字传达什么意境?是某种隐喻,还是直接的象征?这一点,我真的很想从内容里一探究竟,看看是不是跟书名一样,有种独特的笔触或视角。

评分

坦白说,《阴笔》这个书名让我有些犹豫。不是那种负面犹豫,而是觉得它带有一种比较强烈的个人风格,可能不是普罗大众都会喜欢的类型。但正因为如此,我反而觉得它有可能是一本“有种”的书。现在市场上很多书都追求所谓的“大众化”,写一些安全、不出错的内容,久而久之,读多了就觉得有点腻。我反而喜欢那些敢于挑战、敢于尝试新事物的作品,即使它不完美,但至少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我希望《阴笔》能够像它的书名一样,带有一点点“阴郁”或者“隐晦”的特质,但这种特质不是为了吓人,而是为了更深刻地探讨一些人性中复杂、或者不容易被看见的部分。如果它能做到这一点,那绝对是一本值得我去深入品读的好书。

评分

拿到《阴笔》这本小说,我第一个感觉是它的纸质和排版都相当讲究。现在的书很多都为了省成本,纸张泛黄或者排版密密麻麻的,读起来眼睛很累。但这本书,触感温润,字号大小适中,留白也做得很好,很适合长时间阅读,这一点就让我对作者和出版社的用心有了好感。书脊的设计也很有质感,放在书架上,一眼就能注意到它。包装也很扎实,看得出是认真对待一本书的态度。其实,有时候一本书的“外在”也是它“内在”的一部分,一个精致的包装和舒适的阅读体验,会为内容加分不少,也更容易让我沉浸到故事里去。尤其是在读一些需要静下心来细品的书时,这些细节就显得格外重要。希望里面的故事也能像它的外观一样,有深度、有细节,能让我慢慢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