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居住在以清新自然風格裝潢而成的住傢嗎?
想要親自參與自傢的裝潢設計嗎?
本書將把最基本的相關知識一一告訴您。
人氣設計事務所PLAN BOX首度公開「打造天然住傢」所有重點,包含打造舒適住傢所需的設計訣竅、易居的空間設計法、感受幸福與寜靜的細部展現法、令人心曠神怡的良好天然素材挑選法和使用法、DIY與自行施工法、打造一個傢所需的費用與預算管理法等等,並利用實例照片和插圖、設計圖等資料,淺顯易懂地說明。
本書特色
◎詳細而專業的文字敘述
◎淺顯易懂地以隔間示意圖加以輔助閱讀
◎以彩色裝潢完工照片揭示各個裝潢實例
作者簡介
湧井辰夫
1951年生, 東京都人。畢業於工學院大學專修學校建築科,1980年時設立(有)湧井建築師設計事務所,1995年與小山小姐共同設立(有)PLAN BOX。對於「製造物品」,徹底追求細節,在設計活動過程中,也很重視與師傅們的一體感,以及施工現場的隨機應變能力。
小山和子
1955年生,廣島縣人。畢業於女子美術大學藝術係,1987年設立小山一級建築師設計事務所,1995年與湧井先生共同設立(有)PLAN BOX。1997年起擔任昭和女子大學生活文化科(2006年起為文化創造學科)客座講師。為提供屋主有效的建議,非常重視溝通。
PART1
打造住傢
將「自有風格」化為有形
STEP 1 想要什麼樣的傢…………………………22
STEP 2 對外觀與裝潢有什麼想法………………24
STEP 3 自傢最重視的是什麼……………………26
STEP 4 目標是「能開心過生活的傢」…………28
STEP 5 嘗試各種可能而不受既有概念束縛……30
STEP 6 如何設計沒有建築物的部分……………34
STEP 7 如何使用室外空間………………………36
STEP 8 如何活用建築物的高度…………………38
STEP 9 如何打造全傢和樂團聚的空間…………40
STEP10 如何打造待客空間………………………42
PART2
設計空間與場所
設計「易居」的傢
SPACE 1 「廚房」設計法………………………56
SPACE 2 「餐廳」設計法………………………58
SPACE 3 「客廳」設計法………………………60
SPACE 4 「溫室」「工坊」設計法……………62
SPACE 5 「臥室」設計法………………………64
SPACE 6 「兒童房」設計法……………………66
SPACE 7 「盥洗室」設計法……………………68
SPACE 8 「浴室」「廁所」設計法……………70
SPACE 9 「工作室」「傢事間」設計法………72
SPACE10 「和室」設計法………………………74
SPACE11 「玄關」設計法………………………76
NATURAL HOUSE
山口公館……………………10
太田公館……………………44
入江公館……………………78
山本公館……………………88
岩佐公館……………………138
PART3
設計細部
展現「講究之處」
PARTS 1 「屋梁」的設計………………………100
PARTS 2 「壁龕」的設計………………………102
PARTS 3 「裝飾架」的設計……………………104
PARTS 4 「收納」的設計………………………106
PARTS 5 「門.拉門」的設計…………………108
PARTS 6 「窗戶」的設計………………………110
PARTS 7 「室內窗」的設計……………………112
PARTS 8 「照明」的設計………………………114
PARTS 9 「扶手.握把.窗簾軌道」的設計…116
COLUMN
非常建議「屋主自己打造住傢」………54
讓細部看起來很清爽的設計小技巧……116
PART4
選擇素材與最後加工
感受「舒適程度」
CAPTER 1 天然素材的挑選原則………………118
地闆材的挑選原則………………………120
壁材的挑選原則…………………………123
廚房素材的挑選原則……………………124
衛浴素材的挑選原則……………………128
玄關素材的挑選原則……………………129
樓梯素材的挑選原則……………………130
門扉素材的挑選原則……………………131
顯眼素材的挑選原則……………………132
CAPTER 2 以DIY方式參與打造住傢工程……134
PATR5
控製預算
將「夢想」化為現實
成本管理的過程…………………………148
材料價格與場所彆成本控製的技巧……152
前言
每次要剋服障礙時
總會齣現令人意外的創意
「像法國鄉村裏,佇立在森林中的獨棟房」、「從遠處看見傢裏的燈光時,能讓人鬆一口氣」、「在溫暖灰泥牆的環抱下,傢人各自度過悠閑的時光」……描繪種種情景開始打造住傢的山口先生,對室內裝潢也擁有明確的想法,還準備瞭許多剪貼照片,從素材和零件一直到設備機器為止,簡直一應俱全。而他太太從小就很喜歡天然素材的室內裝潢,最大的夢想就是「打造一間工坊,然後像生活雜貨舖一樣,擺飾自己喜愛的傢具和雜貨」。
但網羅所有期望而提齣的初期計劃書,卻超齣預算30%,也不知道該從哪裏刪減預算纔好。山口先生在煩惱之餘,決定減少麵積,以素材和最後加工的等級為優先,因此他縮小瞭客餐廳和傢事間的麵積。他太太也放棄瞭一直想要的工坊,因為她認為「若降低素材等級,會讓人對打造住傢失去夢想,反而沒意思」。也是因為他們夫妻非常明白「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纔有辦法做齣這樣的決定。
不過若單純隻是縮小麵積,恐怕仍會對完成後的傢感到不足,因此建議他們在客廳和餐廳之間加一個溫室,使用玻璃和上漆木材以及磁磚,完成一個天然又舒適的空間,同時也實現瞭山口太太原本想要一個工坊,好讓她「像開設生活雜貨舖一般,享受擺飾雜貨樂趣」的願望。縮小麵積的公共空間,反而製造齣更寬敞的感覺來。
由於1樓的兒童房裏,蓋瞭閣樓和通風窗,緻使2樓不得已隻好採用差層式建法,沒想到這個做法因禍得福,反而呈現齣有趣的立體空間來。在視綫高度有落差的情況下,客廳和餐廳自然地被區隔開來,提高瞭各空間的舒適感。
山口先生刻意不採用純樸的陶磚,而是採用淺膚色石磚。不過度顯眼的石磚顔色和質感,營造齣獨特的典雅氣氛,非常值得欣賞。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作者的文筆通俗易懂,即使是對於一些專業術語,也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解釋清楚。我之前在網上看瞭很多傢居裝修的帖子和視頻,總是感覺零散且缺乏係統性,但這本書就像一根綫,將所有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可持續性設計”的探討,它讓我意識到,我們在打造理想傢園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對環境的影響。書中介紹瞭一些環保材料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來降低能源消耗。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傢居設計指南,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哲學。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關於“人性化設計”的理念,比如如何為老人和小孩創造更安全、更方便的生活空間。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美觀,它更關注的是居住者的實際需求和長遠福祉。
评分讀瞭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理想的傢”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一係列有條理、有原則的規劃來實現的。書中的一些理念,比如“空間的尺度感”、“光影的運用”以及“材質的肌理”等等,都讓我眼前一亮。我之前一直覺得傢居設計是很主觀的,全憑個人喜好,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背後有著一套成熟的邏輯和方法論。特彆是關於“動綫設計”的部分,我從來沒有這樣深入地思考過,原來傢裏的每一個區域的連接方式,都會極大地影響到居住的舒適度和便利性。書中用瞭很多圖例和錶格來解釋這些概念,即使是像我這樣沒有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細節的關注,比如窗戶的位置、門的開啓方嚮,甚至是一個小小的踢腳綫,都可能在整體的居住體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怎麼裝”,更是關於“為什麼這麼裝”,它教會我如何從根本上理解一個空間,並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去量身定製。
评分坦白說,我一開始抱著一種“看看就好”的心態來翻閱這本書,並沒有抱太大期望,因為市麵上的傢居設計書籍太多瞭,很容易讓人感到審美疲勞。然而,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是巨大的。它沒有大篇幅的華麗圖片堆砌,而是用一種更加深入、更加理性的方式來解析傢居設計的精髓。書中的“空間重塑”章節,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如何擺放傢具,而是教你如何重新思考空間的功能和流綫,如何打破原有的格局,創造齣新的可能性。我特彆欣賞作者的觀察力,他能夠從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挖掘齣潛在的設計需求。比如,他會探討如何為貓咪設計一個舒適的活動空間,或者如何讓書桌成為一個集學習、工作和放鬆於一體的多功能區域。這本書讓我覺得,設計不僅僅是藝術傢的專利,更是每一個熱愛生活、懂得生活的人都可以掌握的一種能力。它給瞭我勇氣和靈感,去嘗試打造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理想之傢。
评分我一直對日式傢居的極簡主義風格情有獨鍾,那種不著痕跡卻又充滿禪意的氛圍,總是能讓我感到平靜。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為我打開瞭通往那種理想境界的大門。它沒有刻意去追求奢華的裝飾,而是強調通過最少的元素,創造齣最極緻的體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留白”的論述,它讓我明白瞭,有時候,空間的“空”比“滿”更能體現主人的品味和生活的高度。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詳實,每一個項目都經過瞭精心的構思和巧妙的布局。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個案例,一個麵積不大的公寓,通過巧妙的隔斷和多功能傢具的設計,瞬間變得寬敞明亮,而且充滿瞭生活氣息。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真正的設計,是能夠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質,讓他們在自己的空間裏感受到幸福和滿足。我不再僅僅是購買傢具,而是開始思考如何通過設計,讓我的傢成為一個有故事、有靈魂的地方。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簡潔的日式風格,搭配著溫暖的色調,立刻勾起瞭我對理想傢居的遐想。雖然我對日本的一級建築師瞭解不多,但光是這個頭銜就足以讓人充滿期待,仿佛能窺見一絲來自東方的精緻與匠心。我一直覺得,傢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場所,更是心靈的棲息地,一個能夠反映主人品味和生活哲學的空間。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對於“理想傢裝潢”這個概念的空白,它不像市麵上那些泛泛而談的傢居雜誌,而是有著專業人士的深度解讀。我特彆好奇,他們是如何將實用性與美學完美結閤的?在寸土寸金的日本,又是如何創造齣既舒適又充滿個性的居住環境的?我期待著書中能夠分享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不同戶型的改造思路,或是色彩搭配的獨到之處,甚至是收納空間的極緻利用技巧。畢竟,理論性的指導固然重要,但能夠落地的、可操作的建議,纔是最吸引讀者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居住空間,並敢於去嘗試一些新的改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