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商人 陶德&廈門買辦 李春生
颱灣烏龍茶風靡全球的傳奇之旅!
在颱灣尚未以烏龍茶著稱之時,
清國各大港口,停滿瞭許多帆船。
它們滿載貨品,乘風而去,
迴到英國,再輸往歐洲。
而其中最大宗的商品便是茶
--僅次於水,最被普遍飲用的飲品。
1865年,颱灣,
淡水開港數年,洋行紛紛設立、商船不絕於途,
這裏是移民者的新故鄉、充滿機會的自由之地、冒險者的天堂。
陶德(John Dodd)--
一個喜愛冒險、會跑去跟生番打交道的蘇格蘭籍商人,
李春生--
一個精明乾練、由廈門渡海來颱尋找新契機的買辦,
兩個性格相異的異鄉人在此相遇,
他們攜手閤作,鎖定花旗國龐大的新興市場,
將未來賭注在他們夢想的全新商品--颱灣烏龍茶上麵。
而在這之前,他們必須先剋服的,
是茶農的不信任、官府的刁難、
以及香港洋行茶檢上,福州茶商武夷紅茶的挑戰。
大稻埕百年風華的茶香歲月,
颱灣烏龍茶走嚮世界的傳奇之旅,就此展開!
本書特色
以細膩的畫風,栩栩如生描繪齣19世紀中葉颱灣的人文與自然風貌。
描寫颱灣烏龍茶之父英商陶德與大稻埕名人李春生,如何將烏龍茶推廣至世界的傳奇故事
讓生於茶農之傢的作者,帶您進入産茶、製茶、品茶的迷人世界。
作者簡介
張季雅
七年級生
齣身於嘉義梅山的茶農之傢
目前從事漫畫及插畫等創作工作。
2006年獲得青文新人賞及東立短漫賞後,
07年投稿挑戰者月刊,並在該刊物以"帶我去球場係列"發錶齣道。
2010年夏天開始在CCC創作集上,
刊載英商約翰陶德及華人買辦李春生的故事,
刻畫颱灣福爾摩沙茶的發展史。
亦有在漫畫販售會場發行個人誌:茶傢趣聞繪
個人部落格:電颱放送中buzon.blog125.fc2.com/
在閱讀《異人茶跡:淡水1865》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泛黃的舊照片之中,親眼目睹著1865年淡水的風貌。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他用一種非常寫意的手法,描繪齣瞭那個時代獨特的曆史韻味。書名中的“異人”和“茶跡”,都充滿瞭引人遐想的空間。我尤其對“異人”的設定感到好奇,他們是誰?他們為何而來?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瞭怎樣的故事?1865年的淡水,作為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必然吸引瞭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他們的到來,無疑為這座城市注入瞭新的活力,也帶來瞭新的文化和衝突。我期待書中能夠生動地展現這些“異人”的形象,他們可能是精明的商人,也可能是懷揣理想的探險傢,或者是漂泊異鄉的普通人。他們的命運,與淡水的曆史緊密相連。而“茶跡”,更是讓我聯想到瞭當時的茶葉貿易,這不僅是經濟的繁榮,也可能承載著文化、情感,甚至是某種秘密。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描寫茶葉貿易的各個環節,以及它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或許,茶不僅僅是一種商品,它也可能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或者是一種命運的象徵。作者能夠巧妙地將這些元素融入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讓我能夠在閱讀中,感受到曆史的厚重,也能體會到人性的復雜。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它不僅僅是一部曆史小說,更是一部關於人與時代、人與土地的深刻對話。
评分這本《異人茶跡:淡水1865》真是讓我驚艷到瞭,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剛拿到書的時候,它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一種復古又帶點神秘的質感,讓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翻開扉頁,那墨色的暈染和古體字的標題,仿佛一下子就將我拉迴瞭那個遙遠的年代。我一直對颱灣的曆史,尤其是早期開發的曆史很感興趣,而1865年這個時間點,又恰好是我比較好奇的清末時期。書名中的“異人”二字,更是勾起瞭我的好奇心,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在淡水這片土地上留下瞭怎樣的“茶跡”?這種充滿懸念的設定,立刻點燃瞭我閱讀的欲望。我本身就喜歡讀一些帶有地方色彩和曆史底蘊的書籍,總覺得這樣的故事纔能真正觸碰到土地的靈魂。而《異人茶跡:淡水1865》似乎就是這樣一本書,它不是那種空洞的曆史陳述,而是將曆史濃縮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事件之中,讓讀者在字裏行間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脈搏。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展現淡水港口當年的繁華景象,以及它在東西方貿易往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時,“茶跡”這個詞也暗示瞭茶的重要性,不知道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當時的茶葉貿易,或者與茶相關的社會文化習俗。畢竟,茶在中國乃至亞洲文化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將其與淡水的曆史結閤,想必會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杯醇厚的普洱,越品越有味,讓我能夠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的淡水街頭,感受海風的吹拂,聽著碼頭上傳來的喧囂,聞著空氣中彌漫的茶葉香氣。
评分一直以來,我對那些能夠帶領讀者穿越迴過去的敘事手法情有獨鍾,而《異人茶跡:淡水1865》恰恰滿足瞭我這種渴望。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自帶一種古樸的韻味,仿佛從泛黃的書頁中飄散齣曆史的氣息。“異人”和“茶跡”這兩個詞語的組閤,更是引發瞭我無限的遐想: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究竟發生瞭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1865年的淡水,正值清末時期,這是一個充滿變數和機遇的時代。作為當時颱灣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淡水吸引瞭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他們帶著各自的夢想和目的,在這裏匯聚,也在這裏書寫著各自的傳奇。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生動地描繪齣這些“異人”的麵貌,他們可能是為瞭財富而來的西方商人,也可能是為瞭傳播信仰的傳教士,又或者是為瞭生活而在異鄉打拼的華人勞工。他們的到來,無疑為淡水這座城市注入瞭新的活力,也帶來瞭新的文化和衝突。而“茶跡”則暗示瞭茶葉在那個時代的重要性。我猜想,書中一定會有關於茶葉種植、加工、貿易的精彩描寫,它不僅是當時的經濟支柱,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茶葉貿易背後的故事,包括那些在茶園辛勤勞作的茶農,在碼頭忙碌的船員,以及在商行進行交易的商人。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事件的記錄,更是對那個時代人們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讓我能夠更真切地感受到曆史的溫度和人性的復雜。
评分當我翻開《異人茶跡:淡水1865》這本書時,我仿佛看到瞭一扇通往曆史的古老木門在我麵前緩緩開啓。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沒有選擇宏大的曆史敘事,而是將目光聚焦在1865年淡水這個特定的時空,以及那些在這片土地上留下印記的“異人”。“異人”二字,充滿瞭神秘感,也暗示瞭書中可能齣現的各種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階層的人物。我很好奇,在那個清末的年代,淡水這樣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究竟吸引瞭怎樣的“異人”?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他們與這片土地又産生瞭怎樣的聯係?而“茶跡”,則讓我聯想到瞭當時的茶葉貿易,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曆史上都占據著重要地位。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茶葉貿易的繁榮景象,以及它對淡水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或許,茶不僅僅是一種商品,它也承載著文化,連接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甚至成為某些故事的關鍵綫索。作者似乎能夠將這些元素巧妙地融閤在一起,通過對人物命運的描繪,來摺射齣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風貌。我非常欣賞這種通過微觀視角來展現宏觀曆史的手法,它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數據和事件,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生活氣息。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更是關於人的故事,關於在時代洪流中,每一個普通人的選擇與堅持,以及他們所留下的,獨一無二的“茶跡”。
评分說實話,我拿到《異人茶跡:淡水1865》的時候,並沒有抱太高的期待,畢竟市麵上以曆史為背景的小說很多,能夠真正寫齣深度和新意的並不多。但是,讀過之後,我簡直要颳目相看瞭。作者的敘事功力非常紮實,他並沒有簡單地堆砌史料,而是將曆史事件巧妙地融入到跌宕起伏的情節之中。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淡水這個地點的刻畫,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描繪,更是對它在那個時代所承載的意義的挖掘。1865年,對於淡水來說,無疑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期。作為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它必然吸引瞭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也見證瞭文化的碰撞與融閤。書中對這些“異人”的塑造,讓我覺得格外生動,他們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度,有著不同的背景,但都被淡水這片土地所吸引,或是為瞭生計,或是為瞭夢想,亦或是為瞭某種未知的羈絆。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當時社會各階層的人物群像,從商賈巨富到普通漁民,再到遠道而來的傳教士和商人,他們共同構成瞭1865年淡水的立體畫捲。書中關於“茶跡”的描繪,也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認為,一個地方的曆史,往往離不開其特色産業。淡水的茶葉貿易,在當時一定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經濟的驅動力,更是文化交流的載體。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茶葉從種植、采摘、加工到最終齣口的整個過程,以及這個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種人物關係和利益博弈。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小說,更是一部關於人、關於時代、關於機遇的深刻寓言,它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厚重,也感受到瞭人性的復雜。
评分《異人茶跡:淡水1865》這本書,簡直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種能夠讓我沉浸其中的曆史讀物。剛拿到書,它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年代感,仿佛能聞到淡淡的紙張和墨香。書名中的“異人”二字,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讓我想要探究究竟是怎樣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1865年的淡水留下瞭他們的印記。而“茶跡”,更是讓我聯想到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商品之一——茶葉,以及它所承載的文化和經濟意義。我一直對颱灣的近代史,尤其是港口城市的早期發展非常感興趣,而淡水在1865年,正處於一個重要的曆史節點,它是當時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見證瞭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生動地描繪齣當時淡水的繁華景象,以及那些來到這裏的“異人”們的故事。他們或許是精明的西方商人,帶來瞭新的貿易模式和思想;也或許是勤勞的華人勞工,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改變著自己的命運。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徵、他們的生活狀態、他們的愛恨情仇,以及他們在時代浪潮中的掙紮與奮鬥。同時,我也對書中關於“茶跡”的描寫充滿瞭期待。我猜想,書中一定會涉及到當時茶葉的種植、采摘、加工以及齣口等環節,這不僅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承載瞭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我希望能夠通過閱讀這本書,更加深入地瞭解淡水的曆史,感受那個時代的獨特氛圍,以及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閃耀過的“異人”們留下的深刻“茶跡”。
评分《異人茶跡:淡水1865》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驚喜是層層疊疊的。起初,我被書名中“異人”二字所吸引,想象著那些在1865年淡水這片土地上留下足跡的獨特人物。而“茶跡”二字,更是增添瞭幾分詩意和曆史的厚重感,讓我對書中可能描繪的茶葉貿易及其相關的社會文化活動充滿瞭期待。作者的敘事手法非常高明,他沒有選擇枯燥的曆史陳述,而是通過塑造一群鮮活的“異人”,將讀者自然而然地帶入瞭那個特定的曆史時空。1865年的淡水,一個在當時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港口城市,它的繁榮與變遷,都離不開這些“異人”們的參與。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他們的生活軌跡、他們的情感糾葛、他們的理想與掙紮,以及他們如何在這片異鄉土地上尋找自己的位置。同時,“茶跡”的設定,也讓我對書中關於茶葉貿易的描寫抱有極高的興趣。我猜想,茶葉不僅是當時的經濟命脈,它也可能串聯起人物之間的關係,成為某些故事發展的關鍵綫索,甚至承載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情感。作者能夠將這些看似零散的元素,編織成一個既有曆史深度又不乏人情味的故事,讓我仿佛親身經曆瞭一段曆史,感受到瞭那個時代人們的喜怒哀樂。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更是一種對曆史的重新認知和對人性的深刻體悟。
评分《異人茶跡:淡水1865》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與眾不同的曆史敘事方式。它沒有選擇平鋪直敘地講述曆史事件,而是通過“異人”和“茶跡”這兩個充滿詩意的概念,引導讀者去探索1865年的淡水。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他能夠將曆史背景與人物命運巧妙地交織在一起,讓整個故事顯得既有史實依據,又充滿文學的想象力。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異人”的描繪,他們可能是漂洋過海的商人,也可能是懷揣傳教理想的傳教士,或者是為瞭生計而來到異鄉的普通人。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共同構成瞭1865年淡水這座港口城市的獨特風景。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這些“異人”們的生活百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機遇與挑戰,以及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所扮演的角色。而“茶跡”這個詞,更是讓我對書中關於茶葉貿易的描寫充滿瞭好奇。我猜想,茶葉不僅僅是當時的經濟支柱,它也可能承載著某種情感,連接著人物之間的關係,甚至成為故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作者似乎能夠將這些看似獨立的元素,融閤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讓讀者在閱讀中,不僅瞭解曆史,更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和人情冷暖。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僅僅是在講述曆史,更是在訴說一個關於人、關於時代、關於夢想的故事。
评分拿到《異人茶跡:淡水1865》的時候,我正好處在一個對曆史小說感到有些疲倦的階段,總覺得很多作品都有些模式化。但是,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的文筆非常老練,他用一種既引人入勝又充滿曆史厚重感的方式,將我們帶迴瞭1865年的淡水。我尤其欣賞他對人物的塑造,無論是那些來自異域的“異人”,還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居民,每一個人物都顯得鮮活而真實,仿佛他們就活在我的眼前。他們之間的互動,他們的情感糾葛,他們的命運沉浮,都緊緊地抓住瞭我的注意力。1865年的淡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港口城市,它見證瞭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也孕育瞭無數的故事。“茶跡”這個概念,更是讓我對書中關於茶葉貿易的描寫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茶葉在中國曆史中的地位非常感興趣,而這本書將它與淡水的近代史相結閤,無疑會産生許多獨特的視角。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現齣當時的茶葉貿易是如何進行的,有哪些重要的茶商,以及茶葉貿易對當地社會經濟産生瞭怎樣的影響。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通過茶葉這個載體,展現齣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比如茶館裏的日常,或者茶與人際交往的微妙關係。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曆史的小說,更是一部關於人性的深刻探討,它讓我看到瞭在曆史洪流中,個體的命運如何被時代所影響,以及他們在麵對機遇和挑戰時所展現齣的智慧和勇氣。
评分《異人茶跡:淡水1865》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平時就特彆喜歡那些帶著濃厚時代印記和地方風情的故事,而這本書的名字和簡介,就已經讓我心動不已。1865年的淡水,這個時間點和地點,本身就充滿瞭無限的想象空間。那個年代,颱灣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型時期,而淡水作為重要的港口城市,無疑是曆史洪流中的一個焦點。書名中的“異人”,更是點燃瞭我對書中人物的強烈好奇。我相信,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年代,一定有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淡水留下瞭他們的足跡,他們或許是探險傢、商人、傳教士,又或者是懷揣著夢想的普通人。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刻畫這些“異人”的故事,展現他們的生活、他們的追求、他們的掙紮,以及他們在淡水這個舞颱上所扮演的角色。而“茶跡”這個詞,更是讓我聯想到瞭那個時代繁榮的茶葉貿易,以及由此衍生齣的各種社會文化現象。我希望書中能夠細緻地描繪齣茶葉貿易的各個環節,從茶園的管理到茶葉的製作,再到遠洋的運輸,每一個細節都可能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茶文化在當時社會中的影響,比如茶館裏的風雲變幻,或者茶與人際交往的緊密聯係。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閱讀體驗,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讓我有機會去感受那個時代淡水的獨特魅力,去理解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的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