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魍魉的年代里,他们是巡回在乡镇间的走唱艺人,也是为亡者送行的灵之歌手: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演奏出如此哀伤的旋律。」
「--就像是送葬曲呢!」
「唯有真正见识过死亡的人,才懂得死别的哀伤,你大概也跟我一样吧……」
来到三官庄的药合与四音,听说了谭家的诅咒:男丁永远活不过十八岁。
身为最后一位男性的谭响,也从他们的演奏中听出浓浓的悲伤,他想起每晚都会附在他耳边不断重复念着的孩子声音:
「就快死了--」
「就快死了--」
今年,就是他的死期了……
作者简介
沥青
职业阿宅。
呃……更正,现在专心于每天跟角色培养感情,写出属于他们的故事。
除此之外就是个普通的阿宅,同时也是个专业路痴,外出迷路是正常现象,请不用担心XD
◆在明日已出版作品
《啊!妖怪》春宴篇2008.5
《啊!妖怪》夏宴篇2008.7
《欢迎光临生死事务所》2010.7
《生死事务所卡到阴》2010.9
《生死事务所阎王来了》(最终回)2010.12
《极道监护人》2011.2
《啤酒花》2011.4
《小气铜门》【向家古董屋】2011.10
《失物之章》【向家古董屋】(最终回)2011.11
《子守呗》【悠哉小镇】2012.01
《亡者留言版:求救》2012.2
《石头祭》【悠哉小镇】2012.3
《永身树》【悠哉小镇】2012.4
《亡者留言版:正妹同学》2012.4
《粮神葬》【悠哉小镇】2012.6
《亡者留言版:索命绳》2012.6
《亡者留言版:蝶之血》2012.8
《亡者留言版II:给爱丽丝》2012.10
《亡者留言版II:深夜女优》2012.12
《凶手》2012.12
《亡者留言版II:眩者》2013.1
《亡者留言版II:生徒》2013.2
《同学会》【凶手】2013.3
《邻人》【凶手】2013.5
《陪葬》【送葬曲】2013.6
作者序
大家好---(用力挥手状)
又跟大家见面了>W<!这次可是新故事唷!上一次,也就是初次开始在无间系列出没的,【亡者留言版】系列能圆满完结,这都要谢谢大家的支持啊!
而这次的新系列,同样也要麻烦大家爱护、关爱、收藏了呀!(小声)
这次的故事时代背景,设定在日治时期。
关于那个时代,对我们来讲有点遥远,有时却又能听家里老一辈的人们提起,他们曾待过的那个时代的种种回忆,这时又会觉得好像不怎么远了。
而这次的主题,重点在「谣言」,这种东西其实很恐怖,未经证实的事或者遭到捏造的事,被这么传啊传、传到后来,总会跟事实有相当大的落差。
我一直觉得,谣言是很恐怖的存在呢……
由于时代背景设定在日治时期,所以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找相关的资料,包括当时的衣着、习惯、发展等等,我很爱看这类的资讯,每次读起来常常让人忘记时间>W<
至于为何要设在日治时期呢?
其实,台湾有段时间是被编列在「日本大正时期」,那段时期留下来的建筑物、制度、习惯可不少,而且我一整个就是想写和服美少年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哈哈、这个人真糟糕……
总之,这是一个我想写和服和服美少年+根本只是个喜欢「大正浪漫」的妄想,而有此故事(掩面)。
这是个新的故事,但是故事中的人物其实跟○○○还有○○○有渊源(干嘛消音啦XD)那么,就请看完故事的人,能否看出到底跟谁有渊源惹……
那么,开始看故事啦!YOOOOOOOOOOOOOOOOO!
哎呀,看到《陪葬:送葬曲》这个书名,就觉得一股莫名的寒意爬上心头。不是那种鬼片吓人的那种,而是更深沉、更纠结的寒意。我猜想,这本书大概率不会是那种轻飘飘的言情或者热血的冒险小说吧?“陪葬”这两个字,带着一种古老又沉重的仪式感,仿佛瞬间把人拉回了很久很久以前,或者某个被遗忘的角落。而“送葬曲”,那更是直接触及到生命中最深刻的离别和哀伤。 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些画面:可能是某个家族的秘密,一代代传下来的诅咒,或者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必须用某种方式被“安抚”下来,才不至于扰乱生者的平静。也可能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体显得如此渺小,只能默默接受被卷入的安排。我实在很好奇,作者究竟想通过这样的故事,探讨些什么?是关于牺牲?关于责任?还是关于那些我们不愿面对,却又无法逃避的过去?读完书名,我脑子里已经开始自动脑补各种情节了,各种扭曲、凄美、甚至带点残酷的场景。我真的很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怎样的震撼,是不是能触及到我内心深处的一些柔软,或者是一些隐藏的恐惧。
评分嗯,看到《陪葬:送葬曲》这个书名,我心里大概有谱了。这肯定不是那种轻松上网就能打发时间的读物,感觉它会触及一些比较沉重、甚至有点阴郁的话题。我猜这本书可能在探讨一些关于“告别”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命走向终点的那种告别,也许还包括那些我们在生活中不得不放弃,不得不放手的东西。 “陪葬”这个词,带着一种宿命感,仿佛某些人和事,从一开始就被注定要承担某种额外的重量。而“送葬曲”,则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可能是悲伤,也可能是释然,或者是一种对逝去事物的缅怀。我好奇作者会如何处理这些元素,是在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展开,还是虚构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世界?这本书会不会在揭示某种真相的过程中,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我蛮期待能看到一些深刻的人性描写,一些在绝境中依然闪烁的人性光辉,或者是一些让人反思自身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桥段。
评分这本《陪葬:送葬曲》,光是听名字就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虽然我还没翻开书页,但感觉它一定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小说。你懂的,有时候生活已经够多烦恼了,总想找点能带来慰藉或者偶尔刺激一下神经的东西。但“陪葬”和“送葬曲”这两个词,我总觉得它们预示着某种严肃的、甚至带点宿命感的主题。 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涉及到了很多我们平时不太会去触碰的领域。也许是关于死亡的仪式,那些古老而神秘的习俗,它们在现代社会里可能已经不多见了,但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又或者,作者想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那些因为承诺、因为血缘、因为某种不得已的理由而被迫捆绑在一起的命运。说不定,它还暗藏着一些关于“放下”和“和解”的思考,在送走逝者的同时,也努力与自己内心的某个部分告别。总之,我对它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带给我一些关于生命、关于告别、关于传承的深刻启示。
评分《陪葬:送葬曲》,这书名一出来,就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很难想象它会是一部什么样的故事,但直觉告诉我,它绝对不简单。这种命名方式,带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家族历史、关于恩怨情仇,甚至是关于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陪葬”这个词,总让我联想到一些关于牺牲、关于责任、甚至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命运。而“送葬曲”,则是一种悲伤的旋律,一种对过去的哀悼,也可能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我不知道作者是想通过什么样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还是深入到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它会不会充满了令人心痛的转折,或者是一些意想不到的真相?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生命、关于选择、关于如何面对失去的深刻思考,而且希望它的故事能够带给我一种难以忘怀的阅读体验。
评分《陪葬:送葬曲》,这个名字真的很有画面感,而且带着一种浓厚的东方色彩。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潮湿的南方小镇,老宅的木门吱呀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泥土的气息。总觉得,这本书的故事会发生在那样一个地方,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猜想,它可能讲述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或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那种“陪葬”的概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牺牲,或者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命运。而“送葬曲”,更是直接点明了死亡的主题,但又不是简单的生离死别,而是带有某种仪式感和情感的宣泄。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将这两个意象编织进一个完整的故事里?它会不会是一部带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还是会更加侧重于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情感的纠葛?我非常期待,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力量,也许会是那种看完会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甚至需要时间去消化和理解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