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D(Responsive Web Design)响应式设计,即网站会随着载具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画面。
手机上网不稀奇,看网页还要拉…拉拉页面?
拇指食指,放大缩小,网页马上现出原形?!
页面下载还在等阿~等阿~望阿~望!
网页常延迟,不该怪频宽也不要认为网站挂了!
制作网站不仅仅是美观与实用性兼具,更要能在各项载具(PC/MAC/平板/手机)上皆能无阻碍地畅游造访。
本书教你从使用者端来检视如何设计出跨平台皆令浏览者满意的网页,从字级字体到页面比例、版面编排,以及浏览、下载的适用性等,一一为你详细剖析。并介绍小工具来替你的网页检测加评比,让你晋升为Pro等级的网页设计师!
良好的浏览及使用经验,让更多使用者愿意多停留在你的页面上。
作者简介
Nowill Chang
Nowill 是若维的英文音译,于社群起家。禀着要提供客户最好的服务之念头,多年来跨足了多项网站相关领域,举凡架构师、设计师、企划、PHP程式设计师、专案、社群、行销、使用者研究、部落客等等,皆有3~5年不等的经验,是少数对网站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知识与实战经验的设计师,并曾协助数十位平面设计或学生族群跨入网页设计相关领域,是个对网路充满热忱又足够专注的专业设计师。目前除了继续提供专业服务外,也认真在自己的Blog草监网路分享优质网站的分析与评论,创作属于自己的网路世界。
Web:nowilldesign.com/
Blog:nowills.blogspot.com/
Part1 RWD你必须知道的事
随处可在的网站
.RWD的诞生与使命
.桌上型电脑与笔记型电脑的萤幕限制大解放
.网路速度的变化
.标准与浏览器地支援度
.表单样式
.桌上型电脑与笔记型电脑与移动装置的操作差异
Media Queries的运用
.Meta viewport、Media queries结构规则
.实际演练Meta viewport 与Media queries
排版上的选择
.排版这件事
.固定宽度排版
.流动佈局排版
.弹性格式排版
.混合模式排版
.实际演练固定宽度排版
.实际演练流动佈局排版
字体的二三事
.Web fonts的使用
.Web fonts的字体资源与使用方式
.在RWD设计下使用Web fonts
Part2 RWD的设计与开发
什么样的网站适合RWD
.该从哪些因素评估起?
.专案经费估算
.网站架构大小
.网站资料量多寡
.图片、音乐等数为媒材过多
.无法支援RWD的套件或元素
一般网页设计流程与RWD设计流程差异
.一般网站专案设计流程
.RWD网站设计流程
一定会遇到的图片问题
.到底图片会有哪些问题
.让图片可以支援RWD的方法
RESS (Responsive Design + Server Side Components)
.到底RESS是什么东西?
.User agent的取得方式
.Modernizr-server
目前常见的RWD Framework介绍
.使用RWD Framework的优缺点
.有Twitter支持的Bootstrap
.号称最先进的Foundation
.由Yahoo打造的Pure
.使用Compass为基底的SUSY
Part3 RWD的使用者经验与检测
以使用者为中心的RWD
.桌机、平板与手机使用环境上的差异
.使用者经验测试流程
.Persona建模的重要性
.实际的网站使用者经验测试
.最容易出问题的按钮与连结
RWD的检测方式
.使用者的操作模式有哪些?
.手动缩放浏览器大小
.线上检测平台
.RWF测试重点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网页开发经验的开发者,我一直认为响应式网页设计(RWD)是一个相对成熟的领域,可能不会有太多新的惊喜。然而,《好感度No.1的网页设计:RWD不出槌法则》却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RWD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 书中对“设计一致性”的探讨,尤其令我醍醐灌顶。我过去往往会把移动端和桌面端的设计看作是两个独立的部分,导致在不同设备上的体验割裂。而这本书则强调,无论在何种设备上,用户都应该感受到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流畅的用户体验。它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在保持视觉风格一致性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屏幕尺寸进行最优化的布局和交互设计。 此外,书中对“性能优化”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在RWD的实践中,性能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这本书却将性能优化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合理加载图片、优化CSS和JavaScript文件、以及利用浏览器缓存等。这些优化措施不仅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够间接地提高网站的SEO排名,可谓是一举多得。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有深度,更有广度,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学习的经典之作。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对响应式网页设计(RWD)一直抱着一种“能用就行”的心态,觉得只要内容能塞进去,就算完成任务了。直到我读了《好感度No.1的网页设计:RWD不出槌法则》,我才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RWD的理解,它不再是枯燥的技术参数和代码,而是一门关于如何用设计语言与用户沟通的艺术。 书中对于“细节决定成败”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在谈到移动端的交互设计时,它不仅仅是提到了触摸面积要足够大,还会深入分析不同手势的习惯性、反馈机制的设计,以及如何避免误触等细节问题。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却直接关系到用户能否顺畅地完成操作,从而影响到整个网站的“好感度”。我之前很多时候都忽略了这些,导致网站在移动端的用户体验总是差强人意。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引导我跳出了“像素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它鼓励我们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他们在不同设备上浏览网页时的真实场景,以及他们可能遇到的困扰。通过理解这些,我们才能设计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流畅自然的响应式布局。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取而代之的是清晰易懂的解释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能够轻松地吸收其中的知识,并立即运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
评分刚拿到这本《好感度No.1的网页设计:RWD不出槌法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阅,没想到立刻就被它颠覆了以往对RWD的认知。我一直认为RWD就是根据屏幕宽度调整布局,但这本书则从更宏观的视角,将“好感度”这个概念融入到了设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它不再是冰冷的技巧堆砌,而是引导读者思考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和情感连接。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内容为王”的设计理念。它强调了在响应式设计中,内容才是核心,而RWD只是为了更好地呈现内容而服务的工具。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围绕核心内容来构建灵活的布局,如何在不同设备上保持内容的层次感和可读性,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这种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设计思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同理心设计”的实践指南。 此外,书中对于“视觉层次”的强调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它不仅仅是关于字体大小和颜色的对比,更包含了信息优先级、空间布局、以及留白的应用。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精妙运用,能够引导用户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并产生愉悦的视觉感受。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真正“好感度No.1”的网站,是能够与用户建立情感共鸣的,而RWD的精髓,恰恰在于如何在这种跨设备的体验中,持续传递这种“好感”。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网页设计领域的救星!作为一个经常被各种设备适配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设计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实用指南。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清晰的逻辑和实操性极强的建议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书那样,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响应式网页设计(RWD)中常见的“坑”,并且一一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比如,书中对于断点设置的讲解就非常透彻,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多少像素是一个断点”,而是会分析不同断点下内容呈现的逻辑和用户体验,并提供了多种断点策略供参考,让我不再是盲目地堆砌代码,而是能够根据设计目标和内容特性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另外,关于移动优先的理念,书中也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实践方法,从信息架构到视觉呈现,都围绕着“小屏幕先思考”的原则展开,这对于我这种习惯于先做桌面版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我之前不太重视但实际非常关键的细节,比如不同设备上的字体加载、图片优化、以及触摸交互的细节处理等等。这些细节虽然小,但却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感受,而这本书就将这些“小细节”变成了“大文章”,用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案例,帮助我构建了对这些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不出槌”,更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设计,真正做到在任何设备上都为用户提供完美的使用体验。
评分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网页设计师,对于响应式网页设计(RWD)一直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只讲皮毛,让我觉得很难找到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实战能力的资料。《好感度No.1的网页设计:RWD不出槌法则》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出了RWD的迷雾。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层层递进,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RWD的核心要义。特别是在讲解各种布局技巧的时候,书中都配有详细的图文示例,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其中的原理。而且,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代码片段和解决方案,可以直接套用到我的项目中,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把“响应式”看作是一个独立的模块,而是将其融入到了整体的设计流程中。它强调了在项目早期就应该考虑到响应式设计,并且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保持一致性。这种全局性的视角,让我认识到RWD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能够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RWD的掌握程度有了质的飞跃,也对自己的设计能力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