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时间的皱折》与科幻小说的自我超越 《时间的皱折》(A Wrinkle in Time) 总是被顺理成章地归类为科幻小说,其实不仅止于此。它有寻亲救父的题材,有童话的元素,有时间物理学的想像,也有反乌托邦政治哲学的意涵。既以基督教信仰为基底,又弥漫着异教的神祕色彩。这多重的矛盾编织出故事的丰富性,也让麦德琳.兰歌 (Madeleine L’Engle) 这本一九六二年出版的代表作,能在科幻小说的类型中维持经典的地位。然而兰歌创作本书时,正是历史小说与写实小说当道的年代,出版商并不青睐奇幻作品,稿件前后被退了二十六次。兰歌认为,幻奇文学 在当代能有较高的接受度,在于世界愈变愈可怕,幻奇文学提供了别的选择,那也是接触现实的尝试,而且是更佳的途径。兰歌当过演员,自称演戏的经验对揣摩小说人物甚有助益。她写作并非以孩子为诉求对象,以孩子为主角乃因为他们好奇、仍在思考而且愿意改变。她因此书荣获纽伯瑞奖 (Newbery Medal),但被封为「童书作家」却非她的本愿。 取《时间的皱折》为书名,是她母亲的神来之笔,读者对这标题的想像既是科学的,也是形而上学的。
科幻大师亚瑟.克拉克 (Arthur Clarke) 曾对科幻小说与童话下了一个对比式的定义,他说:「科幻小说是某些有可能发生,但通常非你情之所愿的事物;幻奇文学则是某些不可能发生,却往往是你心向往之的事物。」(Science fiction is something that could happen—but usually you wouldn’t want it to. Fantasy is something that couldn’t happen—though often you wish it would.)。 所以科幻小说的基调往往是阴暗的,而幻奇文学,特别是童话,则通常是欢乐的。兰歌巧妙地融合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文类精神。奇装异服的啥太太 (Mrs. Whatsit)、引经据典的谁太太 (Mrs. Who)、结结巴巴的某太太 (Mrs. Which) 相继出场,让读者立即联想到童话的仙子 (fairy),而她们确实也扮演着为圆满结局穿针引线的角色,以诙谐的腔调穿梭于恶托邦的历险中。多愁善感的「快乐女巫」(Happy Medium) 则是善恶两个世界的桥梁。卡马宙星 (Camazotz) 的景观一片工整,由「它」(IT) 统治的子民则生活得整齐划一、死气沉沉。卡马宙星的绝对监控,正是科幻小说最常出现的欧威尔式的主题,暗喻社会主义追求平等而丧失自由的后果。当女孩梅格喊出:「平等跟相像是两回事!」,也就戳破了极权主义的谎言。「女巫」、「水晶球」、「摄魂术」或是「野兽阿姨」都比较接近幻奇文学的素材。野兽阿姨有头无脸,作者必须费尽心思设想这个无法透过视觉理解世界,却可声音立体化的善良族群。所以,兰歌科幻小说里的相对论不仅是物理学的,也是文化的。但是代表黑暗势力的「它」所被刻划出来的形象则更接近科幻小说的隐喻色彩:
一颗脑袋。一个脱离了身体的脑袋。而且是个超级大脑袋,总之比平常大,大到足以让人觉得恶心又恐怖。一颗活生生的脑袋,仍在一颤一颤地跳动,掌握一切并发号施令。难怪这颗脑袋叫做它。那是她看过最恐怖、最恶心的东西,比她清醒时想像的任何东西都还要恶心,也比曾经在最可怕的恶梦中折磨她的东西更恶心。(201页)
兰歌这一段对「它」的描述并没有刻划任何奇形怪状的形体,但确确实实让我们感受到恶心、恐怖。它意味着绝对的理性,欠缺灵魂与感情的纯粹思维运作,其实是对生命最大的威胁与摧残。
尽管《时间的皱折》掺杂了多元的创作元素,但其主要的身分仍然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与其他想像文学的主要差别在于其必须具备可由科学检验的特性。譬如,睡美人只需要巫婆的一道咒语或者施个魔法就可长睡百年。但科幻小说家则须说明急冻人技术的可能性,同时也要设想主角甦醒后可能的心智状态。科普作家葛里宾夫妇 (Mary and John Gribbin) 曾以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混沌理论剖析菲利普曼 (Philip Pullman) 的《黑暗元素三部曲》。
普曼本人读完后笑称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聪明,但也表示自己在创作历程中,不论是情节的安排或是武器的设计,都会考量禁不禁得起科学的检验。《时间的皱折》顾名思义即可知是探讨多维度空间的相对论演义。科幻小说是科学与小说两种对立物的结合,科学必须实证,而小说则是虚构。理论阐释过度易流为科普读物,反之,则不足以归类为科幻小说。作者用「Wrinkle」这个隐喻,说明时光旅行如何「抄捷径」。超时空挪移 (tesseract) 就是五度空间,借着故事里物象消失与复现的方式,说明何以「直线不是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兰歌擅长用对话的技巧不着痕迹地说明相对论:
对。发现物质和能量是同一件事,大小只是假象,而时间是有形的物质虽然令人兴奋,但也令人害怕。尽管知道这些事实,但那远远超过了人类微小的脑袋所能理解的范围。我想你能理解的或许比我多得多,查尔斯甚至比你还多。(212页)
科幻小说作为思想性的文学类型,在兰歌的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以科学印证信仰,以本能似的博爱克服残暴不仁。她多次引用圣经的文字,用意不在传道,而在于唿应情节。女主角梅格长相平凡、性情急躁,智力亦无过人之处。但是:
啥太太曾经对她说:「我要给妳的法宝,就是妳的缺点。」
她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脾气暴躁、缺乏耐心、顽固倔强。没错,现在只有她的缺点能够救她。(202页)
兰歌把「The Foolish and the Weak」(愚者与弱者)列为《时间的皱折》最后一章的标题,并引哥林多前书的经文作见证,颇有为自己的处世哲学定调之意。梅格的缺点适足以造就她过人的意志,不受理智的羁绊,自由地表现普世之爱。以十四行诗的创作来譬喻生活,认为严谨的格律要求,往往却反能带来创作的自由。兰歌的论调看似弔诡,却对人才之为用与生活之本质揭示了不同寻常的见解。这可能才是《时间的皱折》最令人着迷之处。
杜明城∕国立台东大学副教授兼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
序者
杜明城
现任国立台东大学副教授兼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南加州大学教育社会学博士。主要的教学与研究领域包括:通俗小说与儿童文学、文学中的童年、童话、科普文学与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