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超人氣嬰幼兒副食專家的天然配方,為各月齡寶寶量身打造,150道「專業級副食品食譜」不藏私大公開!

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超人氣嬰幼兒副食專家的天然配方,為各月齡寶寶量身打造,150道「專業級副食品食譜」不藏私大公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瀚可爸爸(曾大衛)
图书标签:
  • 副食品
  • 婴儿辅食
  • 食谱
  • 营养
  • 健康
  • 宝宝
  • 育儿
  • 0-1岁
  • 亲子
  • 天然食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超人氣嬰幼兒副食專家「瀚克寶寶」的天然配方
20,000名新手爸媽安心推薦!
沒有人工添加物,只有滿滿的愛和營養,
親手做一道,讓寶寶健康長大的副食品,
孩子飽足的笑顏,就是最棒的禮物。

  43歲才當爸爸的曾大衛,為了兩個從小有嚴重過敏的孩子,他捲起袖子、當起超級奶爸,堅持親手烹調副食品,這份愛子之情,敦促他不斷改良、精進,更將這充滿愛心的寶寶餐分享給親朋好友,沒想到竟意外廣受好評,於是他決定分享自己精研的副食品食譜,希望能為忙碌的媽咪們,分擔寶寶不愛吃飯的煩惱,讓每位孩子都能吃得健康,頭好壯壯!

  ★副食品吃得好,就是為寶寶一輩子的健康打底子
  兩個孩子都是早產兒,兒子瀚可兩個月大即發現有異位性皮膚炎,每逢季節交替、寢具幾天沒換洗、洗澡水過熱,小瀚可就會出現如手腳關節處紅腫、搔癢抓破皮、時常嘔吐等嚴重過敏反應,女兒漢娜也是過敏兒,只能喝水解蛋白奶粉,因為擔心孩子營養不足,便四處詢問資深媽媽,親自調理副食品。為了孩子的健康,他們經過無數次努力與嘗試。於是由「愛」萌生的嬰幼兒副食品牌「瀚克寶寶」就此誕生。

  ★嚴選九大類型副食品,讓孩子探索食物的美妙
  隨著寶貝一眠大一吋,所需的營養也一天天增加,因此「副食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各月齡的寶寶到底該吃哪些食物,很多父母總是霧剎剎。針對0~5歲的嬰幼兒,本書收錄九大類型、150道寶寶餐食譜,道道都是瀚可爸爸精心調配研發,搭配詳細步驟,讓新手媽媽料理副食品時再也不會手忙腳亂!

  【4個月寶寶】可開始少量接觸「食物泥」如水果泥、蔬菜泥,由流質食物漸漸進入半流質了。
  【6個月寶寶】熬一鍋安心高湯,動手做「米糊、全蔬果粥」,善用食材的混搭變化,零調味寶寶餐,口感還是一級棒。
  【10個月寶寶】因應寶寶活動量的增加,可開始料理「魚肉類蔬菜粥」,添加肉類、起士、豆腐、雞蛋等,大量補充蛋白質及礦物質,營養攝取更充足。
  【12個月寶寶】沒有化學添加物的低糖甜品!這階段的寶寶可以開始嘗試「五穀甜味粥」,不僅能吃到多種穀類的營養,偶爾換換口味,寶寶也吃得開心。
  【15個月寶寶】「貝殼麵、燉飯」或是「胚芽米」能讓寶寶更好消化,除了刺激視覺,也帶給寶寶新奇的咀嚼感受。
  【18個月寶寶】製作咖哩、牛奶、蠔油等口味的「燴料」,搭配米飯或麵食,不但有飽足感,也能攝取到多重的營養素,讓寶寶食慾大增。
  【20個月寶寶】運用豐富食材熬煮的「燉湯」加上好消化的「麵線」,或是一碗搞定全部營養的「炒飯」,絕對是父母的聰明選擇。
  【3~5歲幼兒】面對胃口大開的寶寶,就端上「義大利麵及元氣燉肉」吧!低鹽少油的料理,大人也可以一起享用喔。

  ★讓寶貝每天都吃得好開心
  嚴選安心食材、專業級製作是關鍵!
  食安問題頻傳,瀚可爸爸始終站在第一線,為寶寶的健康把關,對於嬰幼兒副食品有絕不妥協的「堅持」,才能徹底杜絕毒素侵害,為寶寶築起一道保護的城牆。

  ▲「三大食物泥」一定要新鮮現做
  很多媽媽會將副食品製成冰磚,不過像「魚肉、雞蛋、豆腐」建議要當日現做現吃,確保食物的新鮮度,用乾鍋將魚肉煎熟,香氣和油脂更能引起寶寶食慾。

  ▲不用「豬大骨」熬湯
  因豬大骨含鉛量高,可能影響寶寶智力發展,建議選擇「雞腿骨」或「細長形的豬肋骨」,並汆燙2次,先熬煮蔬果類2小時後,再放入雞骨熬煮1小時,營養最能完整保留。

  ▲為寶寶打下健康基底,就從「好米」開始
  無論副食品如何變化,「米」絕對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米的品質與來源是否安全,父母絕對要嚴格把關,務必慎選產對地及品質有保證的優良好米,為寶寶打穩健康底子。

  ▲黑芝麻粉一定要用「小火慢煮」
  黑芝蔴粉含鈣量高,是料理副食品的健康食材,但是不建議直接用熱水沖泡,料理時建議多一道工,用小火慢煮,才能熬出香味濃郁的芝蔴糊。

  ▲食材使用「深色」及「淺色」砧板分別處理
  除了生熟食要分別處理外,深色食材如肉類、甜菜根等,請使用「白色」砧板,淺色食材如白肉魚、豆腐等記得選擇「深色」砧板,才容易發現髒東西。

  ★新手爸媽免緊張!
  挑選食材、料理秘訣、正確觀念,瀚可爸爸超實用經驗分享
  第一次接觸副食品難免會有許多疑問,為了讓料理副食品的家長能更加得心應手,針對各方面完整解說,為寶寶料理出最愛的味道。

  【健康觀念篇】
  ․愈早吃副食品愈好?食物磨得愈碎,寶寶愈容易吸收?只要是熟爛的食物,就能給寶寶吃?
  ․只要是所謂的「高敏食物」,就要避免給寶寶吃嗎?擔心寶寶過敏,愈晚開始吃副食品愈好?

  【安心食材篇】
  ․安心無毒食材怎麼挑?如何保存食材,才不易變質走味?
  ․蔬果、魚肉類、菇類要怎麼處理?清洗時該留意什麼細節?

  【料理祕訣篇】
  ․已經把食物打成糊狀了,寶寶為什麼總是吃得到處都是?
  ․想帶寶寶出門,又擔心副食品容易酸腐,怎麼做才能保鮮?

  【好用工具篇】
  ․如何善用冰磚、保溫杯,讓副食品更快速上桌,為上班族爸媽們省時省力?
  ․攪拌棒、研磨器、食物剪和餐具等,副食品工具的選擇多到數不清,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愈貴的就愈好用?瀚可爸爸提供挑選小撇步,讓聰明媽媽們不花冤枉錢,也能找到合用的器具。

本書特色

  1.最豐富的副食品菜色,兼具美味營養,0~5歲寶貝都愛吃!
  2.步驟簡單明瞭,新手爸媽也能輕鬆上手。
  3.搭配全彩精美圖片,做菜也是一種享受。
  4.穿插營養小知識、Q&A,隨時解答副食品的疑難雜症。

  ★特別收錄★
  ◎「副食品」與「餵奶量」的分配原則
  ◎特殊階段的食譜建議:寶寶過敏、腹瀉、便祕、長牙等階段的副食品注意事項
  ◎各類食物過敏層級表

【媽咪寶寶們好評推薦】

  ★弟弟1歲後開始吃膩了食物泥,每次吃飯時總是吃一口就撇頭不吃,讓媽媽很傷腦筋,但因為媽媽煮飯手藝是幼幼班,所以也變換不出幾樣。在煩惱許久的某天下午,遇見了救星「瀚克寶寶」。初次購買椰香口味燉飯,抱著忐忑的心餵他,沒想到他一口接著一口,很快吃光光了,真的好開心喔!之後也試過麵線、燴料、甜味粥等,哥哥跟弟弟的接受度都很高呢!謝謝瀚克寶寶,解決了二寶媽咪的麻煩,讓每一餐都變得開心又美味。──有哥和銨弟的馬麻

  ★自從吃了瀚克寶寶副食品之後,以前吃東西都會爬趴走的我,現在都會乖乖坐在餐椅上大口大口的吃美味又營養的粥粥唷!而且不只這樣,我覺得吃了瀚克寶寶副食品以後,我變得更帥、更可愛囉!^_^──傑寶貝

  ★我叫王品皓,現在11個月大,因為我不挑食,所以大家都說我頭好壯壯呢!自從開始吃副食品以來,媽咪弄了好多不同種類的東西給我吃喔!每到吃飯時間我就很開心!這次媽咪又弄了什麼好料要給我吃呢?哇!原來是番茄肉醬貝殼麵啊!我來想想,我要從哪個顏色的貝殼麵開始吃^___^──品皓

  ★寶貝之前都吃米精糊,但隨著年紀的成長,小牙齒都冒出來了,要開始練習吃有柔軟顆粒的瀚克寶寶粥了。媽咪是用電鍋加熱,剛加熱完成時燒滾滾的,所以要把粥鋪平在盤子裡,快快放涼,因為小寶貝肚子餓時,可是沒耐心等的呢!──璽兒媽媽

名人推薦

  肯尚健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 陳韻帆營養師
  「料理美食王」節目主持人 焦志方
嬰幼兒餵養的藝術:從零開始的健康副食品實踐指南 探索如何為您的寶寶建立穩固的營養基石,掌握從第一口副食品到學會自主進食的全方位技巧。 隨著寶寶的成長,從單純的奶類餵養過渡到豐富多樣的副食品階段,是為人父母最期待也最感到挑戰的旅程之一。這本深入淺出的指南,旨在陪伴新手父母和資深照顧者,自信地跨越這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不談現成的產品,不依賴單一的食譜集,而是著重於建立一套完整的、以寶寶發展為核心的餵養哲學與實用技能。 本書的結構清晰,涵蓋了從準備工作、食材選擇、製作技巧到餵養時機的每一個關鍵環節,確保您能為寶寶提供最優質、最適合的早期營養。 --- 第一部:準備起跑線——基礎知識與安全準則 在動手製作食物之前,建立正確的觀念至關重要。本部分將聚焦於為寶寶的副食品之旅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一、副食品的黃金啟動時機:何時開始最恰當? 我們將詳細解析判斷寶寶是否準備好接受固體食物的生理信號與行為指標,而非僅僅依賴月齡數字。內容包括: 發展里程碑的觀察: 頭部控制能力、坐姿穩定性、對食物表現出的興趣(如觀察成人進食、嘗試抓握物品入口)。 排除迷思: 澄清關於「四到六個月」的區間判讀,以及僅僅因為「長輩說該吃了」而開始餵食的風險。 過敏預防策略: 介紹科學界目前建議的早期接觸高致敏性食物(如花生、雞蛋)的「延遲或早期導入」爭議與實用操作指南,強調漸進暴露的重要性。 二、食材的終極選購與安全儲存法則 食材的品質直接決定了副食品的營養價值與安全性。本章節將提供超越一般採購清單的深度指導: 挑選原則: 針對不同類型的食物(蔬菜、水果、蛋白質來源、油脂)提供具體的挑選標準。例如,如何辨識當季、低農藥殘留的根莖類;選擇優質肉類時應注意的部位與脂肪含量。 有機與慣行之辯: 客觀分析不同種植方式的優劣,幫助家長根據自身條件做出理性選擇,並提供在家進行基礎清潔處理的方法。 保存技術精要: 深入探討不同食物在冷藏與冷凍狀態下的營養流失速度與最佳保存期限。學習如何有效率地批量製作與分裝,確保食物在解凍後仍保有最佳風味與安全性。我們將詳細說明「冰磚法」的進階應用,以及何種食物絕對不適合冷凍再加熱。 三、工具箱的精簡與高效配置 好的工具能讓準備工作事半功倍,但無需堆砌昂貴的設備。本章節著重於實用性: 必備基礎工具: 涵蓋嬰兒食物處理器、手持攪拌棒、蒸煮鍋、高品質的刀具與砧板等,並分析其在不同副食品階段(泥狀、塊狀)的適用性。 從泥到粒的過渡工具: 介紹研磨缽、食物壓泥器等,強調如何透過工具的轉換,逐步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 衛生與清潔: 詳述徹底消毒的必要性與正確方法,特別是在高溫蒸煮後應如何快速冷卻食物,以避免細菌滋生。 --- 第二部:循序漸進的餵養階梯——結構化餵養路線圖 副食品的添加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需要根據寶寶的消化能力和口腔發展階段進行調整。本書提供了一套清晰的「結構化餵養路線圖」,幫助家長有組織地引入新食物。 一、第一階段:純粹的單一口味探索(約 4-6 個月) 此階段的重點是觀察寶寶對「味道」和「質地」的反應。 基底食物的選擇: 側重於低致敏性、易消化且富含鐵質的食物。我們將探討不同類型基礎泥(如米糊、南瓜泥、地瓜泥)的優勢與準備細節。 「三日觀察法」的深度解讀: 不僅是引入新食物,更重要的是如何記錄與解讀寶寶可能出現的消化或過敏反應,以及何時該進行下一個新食物的嘗試。 水份與飲品的管理: 清楚說明在副食品階段,寶寶對水的需求量與給予的最佳時機,避免過早或過量飲用果汁或其他飲品。 二、第二階段:質地多樣化與營養密度提升(約 7-9 個月) 寶寶開始對口感產生興趣,需要更粗糙的質地來刺激咀嚼反射。 從泥狀到糊狀、軟塊狀的轉換策略: 提供具體的「稀釋比例調整指南」,教導家長如何透過增加水分或減少攪打時間來精確控制食物的稠度。 蛋白質與鐵質的積極導入: 詳細指導如何安全地將去皮去骨的魚肉、禽肉、紅肉泥化,並強調烹煮時避免使用鹽、糖或過多香料的技巧,以保留食物的原味與營養。 高纖維食物的平衡: 如何引入綠葉蔬菜和豆類,確保攝取足夠纖維的同時,避免過量纖維導致的脹氣或便秘問題。 三、第三階段:手抓食物與自主進食的開始(約 10-12 個月) 此階段的重點轉向發展精細動作技能和口腔肌群協調能力。 「手指食物」的安全設計原則: 詳述食物必須達到的形狀、大小和軟硬度標準,以防止噎食。提供大量適用於此階段的、易於寶寶抓握的食物範例。 平衡質地與安全: 如何在提供挑戰性的塊狀食物的同時,仍確保寶寶的基本營養需求(如葉酸、鐵質)能夠被穩定攝取。 餐桌禮儀的啟蒙: 討論如何創造一個鼓勵寶寶嘗試和探索的用餐環境,即使過程中會比較混亂。 --- 第三部:營養學的實踐應用——強化寶寶的發展潛能 本書強調副食品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為寶寶大腦和身體發育提供關鍵燃料的機會。 一、關鍵營養素的戰略部署 我們將針對嬰幼兒在不同發展階段最需要的幾大營養素進行深入分析,並教導如何透過天然食物達成目標: 鐵質的關鍵窗口: 詳述為何鐵質在六個月後需求量劇增,以及哪些植物性與動物性來源的鐵質吸收效率最高,並提供提升吸收率的搭配技巧(如維生素C的運用)。 健康脂肪的必要性: 解釋DHA、Omega-3等對大腦發育的關鍵作用,並推薦安全的食物來源(如酪梨、特定魚油、亞麻籽等)。 鈣質與維生素D的協同作用: 討論天然食物中鈣質的吸收挑戰,以及如何透過適當的烹調或搭配來優化吸收。 二、自製嬰兒風味劑:提升接受度的自然法 本書不鼓勵使用市售調味料,但提供天然的「風味層次建立法」: 草本植物的溫和應用: 介紹適合嬰幼兒的、少量使用的香草與辛香料(如羅勒、肉桂、薑黃),它們如何能溫和地開啟寶寶的味蕾,而不只是習慣重鹹或甜味。 利用食物本味創造鮮味(Umami): 如何透過慢燉骨高湯(不加鹽)、蘑菇粉或發酵食物的微量引入,來建立寶寶對天然鮮美的認知。 三、應對餵養挑戰的心理建設與技巧 育兒過程中難免遇到拒絕進食、挑食或便秘等問題,本書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 處理「厭奶期」與「厭副食品期」: 分析生理與心理上的原因,提供增加食物趣味性、調整餵食時間的實戰建議。 自製益生元與纖維的調配: 針對常見的消化不適,教導如何透過調整燕麥、豆類、特定根莖類蔬菜的比例與烹煮方式,來自然地改善腸道健康。 --- 總結: 本書是一本關於「賦能」的指南,它提供的不僅是食譜,更是讓父母有能力根據自己寶寶的獨特需求、發展步調和家庭文化,靈活調整餵養策略的知識體系。透過對食材的深入理解、對製作過程的精確掌握,以及對寶寶發展階段的敏感度,您將能輕鬆應對每一個餵養時刻,確保寶寶在最關鍵的成長期,獲得最自然、最均衡的營養支持。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瀚可爸爸(曾大衛)


  43歲才當爸爸,原本從事廣告業,老婆懷兒子瀚可時,工作也剛好遇到瓶頸,於是決定辭去工作,全心準備迎接兒子的到來;沒想到兒子和女兒相繼出生後,因為妻子罹患嚴重的產前乳腺炎,前後連開了四次刀,所以兩個寶貝幾乎都是瀚可爸爸親手帶大。

  由於兩個小孩都是早產兒,兒子有異位性皮膚炎,女兒也是過敏兒,只能喝水解蛋白奶粉。在他們可以吃副食品的階段時,夫妻倆擔心寶寶營養不足,便四處詢問資深媽咪們,親自調理各式各樣的副食品,期間歷經無數次努力和嘗試,當然也少不了挫折──因為寶寶不可能每次都捧場。慢慢做出心得後,不但自己的寶寶愛吃,偶爾也將多做的副食品分享給周遭需要的親友,沒想到竟意外地廣受好評,最後促成一段關於「愛」的創業緣份,開啟了副食品新事業。

  如今,用心調配的副食品,讓瀚可爸爸擁有健康活潑的兒女,也為許多憂心寶寶健康,卻十分忙碌的媽咪們,分擔了寶寶不吃東西的煩惱,為許多家庭帶來營養滿分的親子用餐時光。

图书目录

推薦序 用愛的副食品,養出健康活潑的下一代
作者序 守護餐桌上的營養,「健康」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Part1  給寶寶最安心的副食品【瀚可爸爸的10大堅持】
01.用「好水」清洗、蒸煮、烹調
02.為寶寶打穩健康底子,就從「好米」開始
03.堅持衛生第一,居家烹調也要「專業」
04.選擇「天然、有機食材」
05.完全杜絕「防腐劑」和「添加物」
06.「低油低鹽低糖」煮出寶寶最愛的味道
07.堅持不用豬大骨熬湯
08.食材不設限,攝取「全食物」營養
09.「分齡漸進」引導嬰幼兒學習進食
10經營親子和樂的用餐氣氛

Part 2  新手爸媽一定要知道【10個副食品的NG觀念】
NG 1早/晚一點添加副食品比較好!添加副食品的「黃金時期」?
NG 2既然「副食品」不是主食,不吃也可以?
NG 3擔心寶寶過敏,副食品不需有太多變化。
NG 4孩子滿1歲後,可以繼續吃磨到細碎的食物。
NG 5因為怕他吃不飽,所以先餵孩子吃,以後大了再讓他自己吃。
NG 6把大人的食物煮到熟爛,也可以給寶寶當作副食品。
NG 7寶寶副食品吃得好,喝奶不必太講究。
NG 8在副食品裡添加中藥補品,可讓寶寶成長得更好。
NG 9寶寶食量小,每餐現做很麻煩,煮一鍋慢慢吃最方便?
NG 10用平常煮菜的工具順便煮副食品,孩子餐具也可以和大人的一起清洗。

Part3 【事前準備篇】充滿愛的安心料理,寶寶從此不挑食!
【好用工具篇】
【安全餐具篇】
【營養食材篇】
【衛生保鮮篇】
1、食材該如何「清洗處理」?
2、如何「保存副食品」?
   ◎簡單2步驟,輕鬆做冰磚
   ◎冰磚保存小技巧
3、外出時,「副食品」如何保鮮?
   ◎外出保鮮小技巧

Part4  新手爸媽也能輕鬆上手的{150道美味食譜}
「全營養食譜」使用說明
(1)    食物泥──讓寶寶愛上吃飯的第一道食譜
寶寶到底吃了多少?只要3步驟,精準測量
只要3步驟,DIY食物泥超簡單!──【水果類、根莖類、葉菜類、肉泥】
南瓜泥︱甜菜根泥︱馬鈴薯泥︱綜合水果泥︱青花菜泥︱地瓜泥︱綜合根莖果泥︱綜合蔬菜泥︱雞肉泥︱牛肉泥

(2)高湯、米糊、燕麥糊──為寶寶打下健康的基礎!
「寶寶安心高湯」基本製作
總匯蔬果高湯︱昆布綜合蔬果高湯︱冰之骨蔬果高湯︱雞腿骨蔬果高湯
寶寶最愛「原味米糊」基本製作
原味米糊︱燕麥米糊︱南瓜燕麥米糊︱甜菜根燕麥米糊︱地瓜燕麥米糊

(3)蔬果高湯粥──零調味,善用食材的混搭變化,口感還是一級棒!
分開處理,確保口感和新鮮
綜合蔬菜泥粥︱地瓜甜菜根泥粥︱地瓜青花菜泥粥︱地瓜紅蘿蔔泥粥
南瓜青花菜泥粥︱南瓜紅蘿蔔泥粥︱南瓜甜菜根泥粥
馬鈴薯地瓜青花菜泥粥︱馬鈴薯地瓜綜合菇泥粥
馬鈴薯地瓜甜菜根泥粥︱馬鈴薯地瓜紅蘿蔔泥粥
高麗菜南瓜泥粥︱高麗菜青花菜泥粥︱高麗菜紅蘿蔔泥粥
高麗菜地瓜泥粥︱高麗菜甜菜根泥粥︱高麗菜綜合菇泥粥
馬鈴薯南瓜青花菜泥粥︱馬鈴薯南瓜綜合菇泥粥
馬鈴薯南瓜紅蘿蔔泥粥︱馬鈴薯南瓜甜菜根泥粥

(4)雞腿骨蔬果高湯粥──開始吃肉囉!添加魚肉和雞蛋,營養攝取更充足!
必須「新鮮現做」的三大食物泥
鯛魚泥蔬菜高湯粥︱吻魚泥蔬菜高湯粥︱海藻雙魚蔬菜粥︱高鈣雙魚蔬菜粥︱
咕咕雞玉米粥︱粉紅寶寶雞腿粥︱紅點點小雞枸杞粥︱
活力雙菇雞腿粥︱雞豬瓜瓜起司粥︱黃色小雞蛋黃粥︱
海藻雞腿肉粥︱綠翡翠雞腿肉粥︱雙薯蛋黃雞腿粥︱
大麥克牛肉粥︱大力水手牛肉菠菜粥︱寶貝小俏妞牛肉粥︱
無敵小牛起司粥︱豆豆米奇牛肉粥︱動感噗噗豬肉地瓜粥︱
香甜小豬青花菜粥︱滿福小豬蔬菜粥︱小紅豬起司蛋粥︱幸福小豬山藥粥︱
乳霜小豬蔬菜粥︱壯壯粉紅小豬蔬菜粥︱甜心粉紅精靈吻魚粥︱
皮卡丘寶寶玉米雞粥︱魔法綠仙子蔬菜雞粥︱海洋音符燕麥魚粥︱
神奇傑克牛肉豆腐粥

(5)甜味蔬果高湯粥──低糖開胃的五穀甜味粥,也能讓寶寶吃到營養!
地瓜綠豆沙甜粥︱芋泥紅豆沙甜粥︱水果杏仁燕麥甜粥︱
桂圓芝麻甜粥︱桂圓紅棗甜粥︱冰糖雪蓮銀耳甜粥︱冰糖南瓜銀耳甜粥︱
冰糖雙豆銀耳甜粥︱甜菜雪蓮甜粥︱小甜心八寶粥

(6)香醇貝殼麵、奶香燉飯──副食品再升級,給寶寶新奇的咀嚼感受!
茄汁里肌肉醬貝殼麵︱高鈣雙魚蛋黃濃湯貝殼麵
牛腩綜合蔬菜濃湯貝殼麵︱雞腿綜合蔬菜濃湯蔬菜拉麵
南瓜綜合蔬菜濃湯蔬菜拉麵︱鮮菇蔬菜奶香燉飯
雞肉蔬菜奶香燉飯︱豬肉蔬菜奶香燉飯
牛肉蔬菜奶香燉飯︱雞肉地瓜椰香燉飯
豬肉地瓜椰香燉飯︱牛肉地瓜椰香燉飯
雞肉南瓜椰香燉飯︱豬肉南瓜椰香燉飯
牛肉南瓜椰香燉飯︱雞肉蔬菜胚芽米奶香燉飯
鮮菇蔬菜胚芽米奶香燉飯︱豬肉蔬菜胚芽米奶香燉飯
牛肉蔬菜胚芽米奶香燉飯︱雞肉地瓜胚芽米椰香燉飯
豬肉地瓜胚芽米椰香燉飯︱鮮菇地瓜胚芽米椰香燉飯

(7)健康美味燴料──拌飯、拌麵兩相宜,美味餐點輕鬆上桌!
讓寶寶嘗試各種口感的「四大主食」──高湯米飯︱貝殼熟麵︱米粒熟麵︱蔬菜手工拉麵
蘑菇綜合蔬菜咖哩燴料︱起司雞腿肉咖哩燴料︱蘋果雞腿肉咖哩燴料
起司牛肉咖哩燴料︱蘋果牛肉咖哩燴料︱蠔油牛腩肉羹燴料
蠔油里肌蔬菜燴料︱蠔油高鈣雙魚肉片燴料︱菠菜奶香雞腿肉燴料
菠菜奶香牛腩燴料︱菠菜奶香里肌燴料︱莧菜吻魚燴料

(8)燉湯麵線、低鹽炒飯──滿足寶寶的大胃口,吃飽又吃好!
雙魚鮮蔬燉湯麵線︱雞腿鮮菇燉湯麵線︱鯛魚味噌湯麵線
牛肉野菇肉骨茶麵線︱豬肉野菇肉骨茶麵線︱超級元氣豬腳麵線
雞腿肉茄汁低鹽炒飯︱肉鬆葡萄乾低鹽炒飯︱吻魚鮮蔬低鹽炒飯
黃金翡翠鮮蔬低鹽炒飯︱肉鬆牛肉鮮蔬低鹽炒飯︱豬肉雙菇低鹽炒飯

(9)幼兒專區──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一輩子的健康財富
【Unit 1】滋補營養湯品
野菇松阪肉片湯︱野菇海鮮湯︱野菇牛肉片湯︱金針菇海菜湯
味噌鯛魚片湯︱元氣雞腿肉湯︱清燉紅棗牛肉片湯︱莧菜吻魚湯

【Unit 2】開胃配菜
冰釀滷豬︱金雞咖哩燴料︱蠔油牛腩燴料︱咖哩牛腩燴料
茄汁野菇肉醬︱冰釀滷牛腩︱超元氣豬腳

【Unit 3】麵食、點心
菠菜奶香雞腿肉義大利麵︱菠菜奶香牛腩義大利麵
菠菜奶香松阪豬義大利麵︱花生芝麻甜心飯糰︱芋香紅豆甜心飯糰

★特別收錄★
媽咪寶寶投稿分享
寶寶過敏、便祕、腹瀉、長牙,該怎麼吃?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683337
  • 叢書系列:親子田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7 x 23 x 0.9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作者序

守護餐桌上的營養,「健康」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我43歲才當爸爸,瀚可的來到讓我們夫妻滿心喜悅,當時我廣告公司的工作剛好出現瓶頸,在經濟不至於吃緊的狀況下,我順勢暫離職場,專心陪老婆待產;所以我常開玩笑對兒子「邀功」說:「從你在媽媽肚子開始,我就對你很好囉!」因為我當時的「正職」,就是照顧懷孕的老婆!
    
  不知道是照顧得太好、還是兒子性子太急,老婆懷孕6個月半時就早產,折騰了19個小時,幸好小瀚可的體重超過2800克,還算標準,我們夫妻心中的大石頭才落下。

  ◎親手做副食品,為過敏兒女的健康把關

  沒想到小瀚可2個月大時,醫生宣告他有異位性皮膚炎,大小毛病不斷的長期抗戰就此揭開序幕!舉凡季節交替、寢具幾天沒換洗,或是洗澡水過熱,小瀚可就會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手腳關節處出現紅腫、經常搔癢抓破皮、時常嘔吐……,夜裡寶寶睡不好,大人當然也沒得好眠。

  從小瀚可3個月開始,我們便接受醫生的建議,餵他吃水解蛋白奶粉,情況雖有好轉,但過敏情況仍然持續,幾乎不曾間斷,只有時好時壞的差別。

  而一年半之後,我們迎來了女兒漢娜,這次的考驗從她還在老婆肚子裡就開始了,老婆懷孕3個月時,乳腺炎發作,初期高燒不斷,還以為是感冒風寒,後來確定為乳腺炎時,為了顧全漢娜的健康,面臨發炎狀況愈來愈嚴重,卻無法採取吃藥或開刀等積極治療的困境。老婆苦撐到6個多月,等到漢娜的重量和成長達到一定標準,便提早剖腹產,之後馬上接受乳腺炎的治療。但因為實在拖太久,使得感染惡化,前前後後共開了4次刀,每次都是開放性傷口,在不能麻醉的狀況下,換藥時的慘烈景象,連我這個大男人都覺得難熬,實在無法想像老婆是怎麼撐過來的。

  「考驗」或「難關」都不足以形容當時人生直直落,生活和心情都盪到最低谷的局面,原本暫離職場,抱著歡喜心情當爸爸的我,在接二連三的狀況下,自然不可能專心找正職,老婆也辭去電視圈的工作;我們夫妻倆等於是長期無業,還要養育兩個身體狀況不斷的孩子,再加上發炎的後遺症不少,老婆不斷進出醫院……,宛如災難片的劇情般慘烈。

  不知是否因為水解蛋白奶粉的口感,不及一般奶粉的香濃甜,所以小瀚可不太愛喝,而且愈喝愈少,我們擔心他長不好,於是從4個月開始,我們夫妻就到處打聽,向親友及身邊的婆婆媽媽們請教,應該給寶寶吃什麼副食品,才能有益成長。

  許多人以為我們夫妻廚藝精湛,因而經營寶寶副食品;事實上,故事的發展完全不是這個版本。在升格當把拔馬麻之前,我們也是外食族,很少在家開伙,老婆的廚藝也是普通,雖然這麼說她可能會賞我一記白眼,不過因為這是事實,她也只能摸摸鼻子認了!(笑)

  大概就是所謂的「為母則強」吧!即使手藝平平,但為了寶寶的健康,老婆還是捲起袖子、當起廚娘。我們戲稱自己是現代版的神農氏,到處打聽、嘗試各式各樣的食材,一心一意只希望兒子吃得頭好壯壯。

  ◎「微量嘗試」,過敏寶寶也能吃得安心
    
  因為瀚可特殊的過敏體質,每次嘗試新食材時,我們都採「微量」測試,只讓寶寶吃幾口,無論他是否意猶未盡,我們都會喊卡;間隔幾小時後觀察,未出現不適症狀再繼續餵食,過程都還算順利,沒有太明顯的過敏反應。不過有一次,老婆聽說吃雞肝對寶寶很好,便讓9個月大的瀚可,吃了雞肝做成的肉泥,結果瀚可因此連續腹瀉一個多月,瘦了3公斤;認為自己「闖禍」的老婆,既心疼又自責,還不敢讓我知道,偷偷掉了不少眼淚呢!

  除此之外,就只有寶寶食慾好壞、吃多吃少的差別而已;有時做太多吃不完,就分享給家中有寶寶的親友或鄰居,沒想到大家的反應都很好,久而久之,親友們不好意思總是當「伸手牌」, 一開始會幫忙分攤食材費用,後來乾脆慫恿我們做生意。此時,愈做愈有心得的我們,也開始認真思考,經營副食品事業的可能性。

  於是2010年初,我們從小規模的家庭廚房起步,後來有段長達2年的時間,除了陪伴老婆與體內發炎的細菌抗戰,我還得扛起照顧兩個孩子的責任──一歲半的瀚可,以及剛出生的漢娜,兩個早產的過敏兒。

  不但如此,我也得扛下剛具雛形的副食品事業招牌。說實話,曾經有好幾度我都想要放棄,卻又不甘心先前的努力化為流水,更不想辜負這麼多把拔馬麻們的信任。更何況,它雖然獲利不多,卻也是我們唯一的支撐。幸好,岳父母和妹妹等親友力挺,使生產線不至於中斷,就連老婆也撐著病體,攬下接單和客服等工作,讓我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可以分身打理。

  經歷過為孩子的成長和健康憂心、為家計捉襟見肘傷神的日子,我們非常能夠體會每個家庭、每對父母可能碰到的問題。所以我常說「瀚克寶寶」廚房生產的不只是商品,而是同樣為人父母的心。

  如果要問我,準備副食品給自己的孩子吃或是準備給其他人的孩子吃有何不同,我會說「態度」都是一樣的,都是當成給自己的孩子吃,但是後者的壓力更大、責任更大。畢竟自己的寶寶如果吃壞肚子,心疼歸心疼,但只要食物天然,不至於吃出大問題。但若換作其他把拔馬麻的寶寶,萬一出現不適症狀,無論原因為何,我都得負責任。

  另一方面,這6年來,已經有超過一萬個寶寶吃過我們的副食品,這是非常大的託付,把拔馬麻願意讓我們一起守護孩子的成長,這份信賴是責任,也是榮譽。所以為了餐點品質,我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不斷改進食材、物料、製程、設備……。我們既非營養專家,也不是手藝卓越的大廚,但正因為不懂,所以一直擁有源源不斷的熱情去研究探詢、努力改進,加上許多熱心的媽咪們,不斷將家中寶寶對餐點的反應回饋給我們,引導我們持續精進。

  ◎別執著贏在起跑點,「健康身心」才是一生的財富

  這次透過出書,將品牌的全品項食譜大公開,身為企業的經營者,這樣做是否很冒險?我認為一點也不,非常歡迎大家都來複製,一起對抗食安風暴,鼓勵大家自己動手做,為寶寶的健康把關。其實,寶寶餐點製作一點都不困難,只是費時費工,從挑選食材到製作、保存,都需要格外用心。但就像我在書中分享的,孩子吃什麼都會長大,但我們希望給寶寶更安全的環境成長,許多原則和堅持,以及對於細節的謹慎,只要做對了,每位把拔馬麻都可以成為寶寶健康的守護者。

  最後,我還想和把拔馬麻們共勉,即使在最困難的那段時間,我們夫妻始終沒有忘記、也從未放棄的,就是「陪伴孩子」的承諾。其實,孩子吃多少、長多快真的沒關係,「健康的心理」才是最重要的;「贏在起跑點」這句話害了很多人,身高體重並非健康的唯一標準,除了身體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全。所以,千萬別強迫孩子吃東西,而是營造愉快的用餐環境,用正面的態度帶領孩子探索體驗飲食的新世界。培養健康的身心,才是送給孩子一輩子受用不盡的財富。

瀚可爸爸 David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市面上關於副食品的書多到讓人眼花撩亂,但很多都太過於強調「網美級」擺盤,反而忽略了寶寶真正需要的口感和營養配比。瀚克寶寶這本「全營養副食品」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徹底顛覆了這種迷思。它把「分齡」做得非常細緻,從四個月開始的初階泥狀,到十一個月以上可以嘗試的手抓食物,每一步驟的過渡都銜接得天衣無縫。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鐵質補充」的重視,這點很多新手媽媽都會忽略,總覺得只要吃米精就好。書裡教我們用天然食材來組合出高鐵質的一餐,那種做法既天然又容易吸收,完全不是那種死板板地叫你「去買XX牌鐵質補充包」了結。而且,食譜的「多樣性」也很驚人,不只是常見的南瓜、地瓜,很多亞洲風味的香料和食材,像是少許的香菇、或是用薑黃來調色提味,都運用得恰到好處,讓寶寶的味蕾可以從小就接觸到豐富的層次,避免未來變成挑食怪獸。

评分

拿到這本食譜後,我立刻去把家裡原本那些零散的副食品筆記都收起來了。它最大的價值在於提供了一個「一站式」的解決方案,而且是基於「天然、原型食物」的核心理念。有時候看著那些國外的副食品書籍,裡面的配料或工具在台灣根本買不到,讓人很挫折。但瀚克寶寶的配方完全貼合在地食材和烹飪習慣,像是用電鍋蒸煮、或是用快鍋燉煮的技巧,都融入在食譜說明裡。最讓我感到窩心的,是書中對於「寶寶的進食態度」的探討。副食品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一種親子互動和食物教育的起點。書中提到如何觀察寶寶的飽足信號,如何在吃飯時間建立正向的連結,這些「心法」比食譜本身更有價值。它讓我意識到,做副食品不只是完成任務,更是享受和孩子一起探索食物世界的過程。

评分

總體來說,這本副食品大全讓我這個新手媽媽的焦慮指數直線下降。最棒的是,它並不強迫你每一道菜都要做,而是提供了一個「母體食譜」和「變化組合」的思維框架。例如,學會了基礎的蔬菜泥基底,書中就會教你怎麼透過更換不同的根莖類或香草,迅速創造出十幾種不同的口味變化。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才是真正培養出一個懂得變通的副食品製作者。我身邊很多朋友還在用嬰兒食品罐頭,但自從我開始依照這本書的建議製作後,我寶寶的接受度和消化狀況明顯變好,連帶的,我餵食的信心也大增。它真的不是那種只會賣弄花俏技巧的食譜書,而是紮紮實實地從寶寶的健康和家長的便利性出發,提供了一套可以長久依循的專業系統,物超所值!

评分

這本副食品食譜真的讓我這個新手媽媽有種挖到寶的感覺,光是書名就夠吸引人,「瀚克寶寶」這名字在媽媽社團裡早就響叮噹,大家都說他的方法科學又實用。我最欣賞的是它不只是給食譜,更是把「為什麼」這樣做都講得很清楚,讓我這種對寶寶營養一知半解的家長,能真正安心地下廚。裡面介紹的食材挑選原則超實用,不是那種遙不可及的進口貨,而是我們在台灣市場隨處可見、品質又可靠的在地食材。像是他教你怎麼分辨哪些是當季的新鮮蔬菜,怎麼樣挑選好的肉泥基底,這些細節累積起來,就是對寶寶健康最大的保障。很多食譜會把副食品搞得很複雜,好像不做得像米其林餐廳端出來的樣子就不行,但這本書的理念非常務實,強調的是天然、簡單、營養均衡,這正是我這種忙碌職業媽媽最需要的。光是光碟裡那些針對不同月齡寶寶設計的質地調整技巧,就讓我省下了不少摸索的時間,不用擔心做出來的泥狀太粗糙噎到寶寶,或是太稀水水的營養不夠。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圖文呈現方式,簡直是為我們台灣的家庭量身打造的。它用的詞彙很親切,沒有太多艱澀難懂的營養學術語,就算是長輩幫忙帶孫子,也能輕鬆看懂操作步驟。我特別喜歡它在處理「過敏原」引進時的邏輯,不是一味地嚇唬家長,而是用科學且漸進的方式,告訴我們如何安全地測試和引入常見的過敏原,這份「沉穩的專業度」讓我非常信賴。坦白說,很多網路上的資訊是零散且缺乏系統性的,但這本彙整成冊的內容,就像是一本安心指南,從採購、烹煮、保存到緊急應變,全都涵蓋在內。我之前最困擾的是副食品的「大量備製與保存」,常常做了一大鍋結果放個兩天就壞了,浪費時間又浪費食材。書裡詳細說明了不同質地食物的冷凍保存技巧和微波加熱的注意事項,確保食物在加熱後依然能保持營養和口感,這對週間忙碌的家庭來說,根本是救命稻草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