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初試啼聲的推理作品是1996年的《霧與夜》(Fog and the Night / Sis ve Gece),以七〇年代政局動盪的土耳其為背景,描寫一個中年的情報特務尋找失蹤情人的故事,被收錄進當年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並被稱為「第一部土耳其推理小說」。此書被翻譯成德文和希臘文,在土耳其銷售量超過五萬冊,並在2007年被拍成同名電影。
烏米特近年來的三部作品《苦行僧謀殺案》(The Dervish Gate / Bab-I Esrar , 2008)、《伊斯坦堡死亡紀事》(A Memento for Istanbul / İstanbul Hatırası, 2010)和《刺殺蘇丹》(Killing the Sultan / Sultanı Öldürmek, 2012)每本銷量都超過二十萬冊,其中《刺殺蘇丹》更獲選為「土耳其年度最佳小說」(2012 The Best Novel of the Year in Turkey)。
烏米特年輕時曾在莫斯科留學,是熱血的共産黨員,在八○年代土耳其軍事獨裁統治時期積極參加瞭許多地下民主運動。他大學畢業後纔開始創作,以詩和短篇小說崛起於文壇,卻以推理小說聞名於世,原因是他巧妙地把政治和曆史感與謀殺謎團鎔鑄於一爐。他在一九九六年發錶的《霧與夜》(Fog and the Night)以七○年代政局動盪的土耳其為背景,描寫一個中年特務尋找失蹤情人的故事,被收錄進當年《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並被稱為「第一部土耳其推理小說」。此書在土耳其賣座超過五萬冊,更在二○○七年改拍成電影。
現年五十五歲的烏米特至今已發錶二十多部作品,在土耳其銷量超過兩百萬冊,近年來的新作往往一上市就鏇即再版。《苦行僧死亡紀事》(The Dervish Gate)以詩人魯米(Rumi)和導師沙姆士(Shamsi of Tabriz)的故事為經,現代都會女子追尋身世的綫索為緯,用魔幻的手法講述瞭兩個古今對照的故事。《伊斯坦堡死亡紀事》(A Memento for Istanbul)描寫警探主角追查七天內發生在伊斯坦堡的七樁命案,每一起命案均發生在城中著名的曆史地標,透過這個巧妙的設計,烏米特帶領讀者親曆瞭伊斯坦堡韆年來的重要時刻,古城的風采躍然紙上,凶手的目的逐漸浮齣水麵……這兩本書閤起來就賣瞭七十萬冊,堪稱烏米特的顛峰代錶作,但他不因此自滿,仍然以每年一本書的速度,不斷發錶新作。二○一三年的《新年前夕死亡紀事》(When Pera Trees Whisper)結閤時事,將塔剋西姆蓋齊公園的反政府抗議運動寫進小說中,被選為該年度土耳其最佳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