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寬闊,世界也就寬闊瞭:汪啓疆散文‧詩集

人一寬闊,世界也就寬闊瞭:汪啓疆散文‧詩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汪啓疆
  • 散文
  • 詩歌
  • 人生感悟
  • 心靈成長
  • 文學
  • 治愈
  • 隨筆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當代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個人寂靜,讀經、晨禱時分,
我竟也冥思巴彆塔的整體世界綜閤工程……
生命僅有的兩個小錢,和寡婦獨子僅有的油和麵粉,何以成為不朽?

  詩人從年輕海洋到,
  今時土地的渾重;
  從對周邊事物存在,
  體察齣縴細共生祝禱緘默的記憶、快樂與哀傷。
  他的信仰為生活存在作瞭血肉的註解,
  因而瞭解基督徒無一不是踏在土地上的生活者。

  信仰內滲入生命美學,形成未見之寄託力量,
  如同藤壺吸附船體,隨船到任何地方。
  人一寬闊,世界也就寬闊瞭。

  將軍詩人汪啓疆,
  有35年巡狩海疆的經曆,更有深刻的人文關懷。
  本書收錄他的七篇散文與七篇新詩,
  讀他在軍旅中對妻子的愛,
  也讀他對母親、傳道人、弟兄姊妹的感念,
  以及對神之愛的感動。
  細細品讀詩人的文字,
  見證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汪啓疆


  1944年生,海軍軍官、詩人、丈夫、父親、監獄誌工、教會會友。筆耕生涯開始於高中階段,1971年開始發錶詩作,首篇刊登於《校園》雜誌的文章為〈埋下的種子——寫獻給李湛恩牧師的〉,1972年加入創世紀詩社,如今在文壇耕耘已超過四十年,作品屢獲文學奬項的肯定,是一位用雙腳踏實走路、踐行真理,並把頭探進天堂一窺寬闊世界的溫暖詩人。著有《季節》(九歌)、《山林野旅手劄》(印刻)、《菊戀》(中信)、《到大海去呀,孩子!》(三民)等作品。
 

圖書目錄

序:在世界的起步與終瞭∕吳鯤生  006
 
輯一 散文
埋下的種子  021
我們還很陌生啊,老牧師,人與人之間還有高牆,還有河流,但你一步跨過,緊握我的手。
 
海信  029
這海,它溫柔時的明麗及陰鬱時的魔戾再再都是一種反芻,在它的翻騰與舞踏間,多少扉頁讓我們翻過瞭,背誦瞭。
 
仙人掌‧亞當‧歌  043
主嗬,我胸中常常無意識地投齣許多刀子;有些擲嚮彆人,有些刺嚮自己。
 
同畫一個圓  049
我們用全部心思畫圓,時間盡夠我們畫的,因為有長長的一生。
 
這就是愛  055
我說不齣一句話,看著她在陽光下莊重蒼老的笑容,透自她魂魄的親愛。
 
寫給妳的  065
而妳,妳是我整個人和心靈,休息、紮根、慰藉的傢。
 
人一寬闊,世界也就寬闊瞭——一位創作者的美學觀  085
信仰內滲入生命美學,就形成未見之寄託力量,如同藤壺吸附船體,隨船到任何地方。
 
輯二 詩     
                                 
見證  107
野桑永遠一株野桑嗎?
不,我看見雨在澆它,土在養它,風在搖它
 
歌  117
於是死臨到眾人
他們不敢相信一顆星已擊碎瞭整個的夜
 
我感謝  131
在遍身的汗滴淚珠裏纔齣現的虹  我快樂於
我真實地活過
 
獻給您,母親!  139
母親,看你的兒子
孩子,看你的母親
 
加利利海邊  155
世界的大海有深不可測的欲望
人間社會的海邊擁擠著癱散的沙粒
 
禰的誠實極其廣大  163
我瞭解人的美好人的卑劣人的熱情人的衝突那也是人的信仰
 
我愛你  169
我愛你,愛你所以把自己
帶到你麵前
 

圖書序言



在世界的終瞭


  在那個名字稱為「禱告」的學校裏,我得到的常常是巨大的沉默。

  沉默帶給我許多「不解」,雖然沒有到使我懷疑的地步;但是,遲疑終究難免。不過,我仍然禱告、繼續禱告。「沉默」也持續來訪、持續迴應。

  有一天,大概是兩年前,突然想起颱北木柵指南山下一幢房屋。房子門牌號碼「指南路二段一五五號」,早已刻在心版,怎麼刷、也刷不掉。

  那是一幢隔間齣租的學生宿捨,樓下充作學生團契聚會之用:每週大聚會、小組查經、週間四個晚上十時的晚禱……。

  晚禱小聚重實質,不重形式,由成員輪流主持。有少數幾次,主題是記念基督徒寫作者——為已成名的作傢禱告,也為日後更多作傢接棒禱告。

  微弱的禱告聲和禱告詞,有沒有什麼迴響?

  十年過去,沉默。二十年過去,依然沉默?三十年,四十年……?

  X  X  X

  會想起那幢老房子,想起「晚禱小聚」,引信是汪啓疆大哥。過去十多年,「校園編輯部」多次籌備文藝寫作訓練班,我因而有機會和汪老師連係,漸漸知道他已側身颱灣詩壇多年。

  時間迴到上個世紀。一九七一年六月號的《校園》雜誌,刊齣一篇文章〈埋下的種子——寫獻給李湛恩牧師的〉,作者署名:疆。

  文章中,作者描寫他和同袍某次從澎湖馬公到通梁郊遊,在百年垂榕下巧遇西國宣教士李湛恩老牧師夫婦:

  「我們談得不多,但充滿溫馨愉快;在一起攝影;並坐在垂榕下。當我準備離去前,你問及我的宗教與信仰,我說我是空白的。握緊我的手(我們還很陌生啊!)你說:請你有時間能到國語禮拜堂來。(你似乎要在這空白中埋下一顆種子。)」

  四十多年前的颱灣社會,資訊洪流雖然不像今天這麼壯觀,但好文章仍然很多,可是這篇〈埋下的種子〉,在我的思維中特彆突齣,記憶特彆鮮明。

  我從未刻意安排重讀該文,但幾次意外重逢,文章裏頭的生命力依舊飽滿,而且我每次都像初次展讀,完全沒有一點「陳舊」的感覺。

  X  X  X

  我和大學團契契友在老房子一樓為新生代作傢禱告時,年輕的海軍中尉,正把他信仰入門後的第一篇文稿投寄齣去。

  等我把這兩件事串在一起,牆上的月曆已經換瞭四十個年份。

  禱告不隻是報告,不隻是哀求;禱告更多是交流,心意與心意的交流。即使上帝與禱告者雙方沉默,交流並沒有中斷。

  X  X  X

  汪老師在文壇耕耘超過四十年,《校園》雜誌很榮幸刊登他不同年代的作品,此次將老師曆年在《校園》發錶的詩與散文完整輯錄,可以見證一位作傢的信仰成長曆程。

  老師數年前脫下軍服,在南颱灣參與藝文活動,也在海軍軍官學校兼課;此外,他每週兩次進入監獄和感化院,與受刑人談心。

  這個世界聰明人不少,會講、會寫的人也多  ,但隻有用雙腳踏實走路、踐行真理,纔真正讓人覺得溫暖,讓人確知在世界的終瞭,必然有信、有望、有愛。
 

圖書試讀

埋下的種子

寫獻給李湛恩牧師的


我站在這殿堂裏,站在這花環花籃的緘默中,看著你化成這些花環上紙做的白菊,和花籃上一朵朵的菊花,在你的遺照前低頭且緊貼你的胸口,覺得不是我在哭,而是一片火在肢體上燒走著,燃引到眼睛內,整個人化成不聲不語的亂流,覺得在某處極黑的曠野上,整座草原焚燒著奔跑瞭起來,整塊塵土飛上去,風鏇進巨大的沉默裏,碎去,又閤攏,帶著泥又帶著水。而這泥和水,深深地自眼睛流下……

淚水能說些什麼呢?萎去的花和另些紙花又能為你我說些什麼呢?

這是你留在我們之中的一張照,我一上樓就看到瞭,電閃一樣,我怔住,整個人震得白白的,我疑問地望嚮祭壇,低叫瞭一聲主啊……我一步步走近你,直到花籃擋住腳,我低禱說主啊……悲哀在胸臆像一個瓶塞,言語好艱難哪。伸齣手,卻怕去撚那紙花,怕一撚就碎裂。我細細地凝視你。追思如同一根一根擦亮的火柴,一寸寸亮,又一寸寸黑下去,縮成灰燼片片。──可是在天國某處,這些根火柴一直燃,一直燃燒著。

初次到馬公,一九六八年七月。集體往通梁郊遊,在那百年垂榕下休息,這時我看見你,一對年老的異國夫婦笑望著我們。一種好親切和藹的感情使我嚮你走去。人與人之間常有一堵牆,可是你就像人人都能來散步的花園,你的白發和你眼底所亮的愛把牆移開。我們談得不多,但充滿瞭溫馨愉快;在一起攝影;並坐在垂榕下;當我準備離去前,你問及我的宗教與信仰,我說我是空白的。握緊我的手(我們還很陌生啊!),你說:請你有時間能到國語禮拜堂來。(你似乎要在這空白中埋下一顆種子。)

我心裏顫動瞭一下,迴到海上鏇即忘去這些。似乎人凡在成長時思想的視野總是花香和風暴,心裏塞滿色塞滿光,有著獸也存著靈,將時間的曆程攤開成一片古戰場。就如經上所記的:「……昏迷的心,眼睛不能看見,耳朵不能聽見,直到今日。」隨後,我調離馬公,繼續在我的塵罪中尋找心裏的山川和美麗。我有夢;一間小屋,屋內有燭,屋外有白梨花樹,燭下有支寫詩的筆。(但我也愛熱鬧。)我追求鄧肯的美與藝術(然而什麼是美呢?),我曾看著與你共攝的照片,你的臉,就像野柳外海的那些風濤和月光。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