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阅读是一件孤独的事。
阅读的仪式,在于一个孤独的作者与孤独的读者,
在书页的翻阅中,彼此无声地对谈着。」—黄心健
一本没有对白的《食色》绘本,以黑白色调木刻版画风格绘制出一个异世界 绘本描绘一个独居的瞎眼老者某天意外收到一个眼球罐头,打开外包装标示着裸女背影的罐头,舀出眼球并开始食用,咀嚼之间,脑海里的影像越来越清晰,那是画家安格尔笔下体态抚媚的〔宫女〕吗?老人吃下一颗颗的眼球,好似感觉美女正抚摸他的脸庞。隔天,瞎眼老人再度收到眼球罐头,这次他咀嚼之中「看」到有如梵谷画里的星夜,他也「感觉」到了星空下的宁静与微风。接连好多天,老人每日持续收到且吃掉一罐又一罐的眼球罐头,他因此置身美女旁、静夜星空之下或是身处有如葛饰北斋代表作〔神奈川沖浪里〕的奇景中,老人享受着这一切。直到有天,老人不再收到罐头,决定起身出发寻找令他着迷的眼球罐头……
数位科技时代的「看」与「阅读」—迷走感官世界 故事中瞎眼老者吞噬眼球的情节,其实是读者正在阅读此书的超现实主义表现。「看」是人吸收精神粮食的方式,而眼睛则是摄食的器官。当我们阅读书本,也如同将作者的想法与经验,经由双眼吞噬入肚。在这社群网路的时代,网路上常看到朋友分享自己享用美食的照片,以此为逆向灵感,创作出这道无法被分享的菜餚,孤独地阅读,与孤独地回味反刍。 看过的事物被传入脑中,无法像食物还可以催吐而出,会永远被记住,缓缓发酵……
食 色:黄心健概念书创作展 同步展开 艺术家黄心健在「食色」展览中,透过眼、耳、鼻、口等身体器官建构感知神话,策展人杨衍畇描述其看似超现实般的诠释手法却是真实的生命经验使然—黄心健儿时视力受创、借他人角膜复得的视觉经验唤起自身对身体感官与生命存有的细腻省思。无论是在《食色》绘本中,还是封存在璐彩特(Lucite)材质里的齿轮钢雕装置作品里,阅读之间,你我都在想像力中悠游,因而超脱孤寂。2016年6月18日至8月21日于雄狮星空Link Lion(台北市南京西路9号2楼)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