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與孩子升學考試、學習相關的書籍眾多,感謝您從中挑選出本書。
透過口耳相傳以及學生介紹學生等方式,目前筆者已經指導超過一二○○位孩子。
經常在受訪時被提及的一段逸事,是我曾經讓一位在校成績偏差值僅有35的高中生,在一年兩個月後考上東京大學。除此之外,我還曾經幫助過原本書讀不好、成績一直沒有起色的國小、國中生、高中生孩子們,考上東京大學等明星學校,也締造出許多國中、高中升學考試的佳績。
各位覺得孩子書讀不好,最大的理由是什麼呢?
我認為是因為孩子處於「無法好好讀書的精神狀態」。
許多孩子總是不願意說出內心的煩惱,甚至連拿鉛筆的力氣都沒有。
在那樣的狀態下,爸爸或媽媽仍然一昧地只在意孩子讀書、考試技巧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
成績方面當然還是毫無起色。
明明想說「只要送進升學補習班就安心了」,但是成績依然毫無起色的原因就在這裡(事實上有非常多跑來找我諮詢的家長,都是因為孩子去了補習班後,卻越補越大洞)。
即便是非常優異的課程或是讀書方法,如果孩子不願意去理解、實踐,也只不過是在畫大餅而已。
所以,如果想要進步孩子的成績、想讓孩子努力用功讀書,就要先將孩子「無法好好讀書的精神狀態」改善成為「想要好好讀書的精神狀態」。
那麼,該如何做才好呢?
答案非常簡單。就是「全家人必須成為一個團隊」。
不是「鞭策孩子要用功」與「被鞭策要去用功」的主從關係,而是「透過溝通,成為彼此信任的一個團隊」。
爸爸或媽媽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叫孩子「去讀書!」,而是成為團隊的一員,作為孩子的後盾,讓孩子能夠輕鬆愉快地玩自己喜歡的遊戲,並且讓孩子自行產生讀書慾望。
「輕鬆愉快地玩遊戲」與「產生讀書慾望」。
這兩種狀態乍看之下或許會讓人覺得矛盾,事實上,兩者缺一都會導致孩子學業表現無法進步。
讓我介紹一個,當我的學生全家人成為一個團隊後,他即金榜題名的真實案例。
A同學高中三年級第一學期的在校成績偏差值為52,媽媽前來諮詢時表示:「無論如何都希望他能夠進入明星大學」。
A同學很愛追星。從日本昭和時期的偶像到現今的地下樂團偶像,他都廣泛地熱愛著。就算聽到煩惱不已的媽媽說「去讀書!」,他也總是一副充耳不聞的樣子。
不過,當我在與媽媽諮詢的過程中,聽到了許多故事,發現了一個有趣的點。事實上,媽媽自己也曾經是視覺系樂團的追星族。然而,就是因為媽媽高中時期不太用功,所以看到同樣熱衷於追逐偶像的A同學,相當擔心他會重蹈自己當年的覆轍,所以希望他能夠停止追星。
但是,我反而試著建議媽媽「請務必告訴A同學,當年媽媽也是視覺系樂團的追星族」。
那位媽媽心不甘情不願地從倉庫搬出了自己曾經喜愛過的樂團唱片與雜誌剪報,向A同學自白:「其實,媽媽也曾經很迷樂團,常常跑去○○的Live演唱會呢…」。A同學聞言後非常驚訝,甚至還對著媽媽珍藏的唱片說:「這真是超屌的!」一副想要把那些東西吞下去一樣。
之後,母子之間就因為樂團的話題而熱絡了起來,爸爸也跳進來一起參與,全家人還會一起去逛唱片行或是Live演唱會。
就這樣,A同學的家人成為了一個團隊。
因為追星,A同學也對升學考試產生了興趣。
我告訴A同學「如果你現在沒有熱衷於偶像的追星好友,上了大學後就會有一大堆喔!」,A同學想要和這些未曾謀面的朋友見面,於是變得非常用功。
再者,追星這件事情,也對學習帶來了相當大的助益。
A同學經常會改編偶像的歌曲後哼唱,所以我建議他「要不要試著把這首歌變成英文的呢?」,他便開開心心地去做了。他自己又從中發現「好像也可以做出古書版的改編歌曲!」、「還可以加上數學公式!」,於是他就做出了許多學科的改編歌曲,快速積極地搞定了這些需要熟記的學科。
就這樣,因為發現讀書變得很有趣而開始用功,成績自然而然地進步了,身為團隊成員之一的媽媽也笑顏逐開。
於是,A同學湧現了想要更加努力用功的意願,成績越變越好……。
最後,他考取了東京大學!
就像這樣,比起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強制孩子去讀書,倒不如把自己視為團隊的一員替孩子加油鼓勵,讓孩子為了全家人努力!
當然,就算和孩子沒有共通的興趣,全家人還是可以組成一個團隊。覺得「我們夫妻或是親子關係惡劣,所以絕對沒辦法!」的家庭也請放心,一定都有辦法可以組成一個團隊。
本書中會介紹一些讓全家人成為一個團隊、讓孩子考取明星學校的具體建議。
序章是希望各位家長基本上必須預先做好準備、第1章是進步團隊同心協力士氣的家長的「好習慣」、第2章是協助孩子進步鬥志的家長態度、第3、4章是分別以「親子」及「夫妻」(大人之間的關係)的角度介紹能夠讓全家人成為一個團隊的溝通技巧。
雖然主要是針對國小、國中生家長的建議,但是也有介紹與學齡前兒童的遊戲方式,以及高中生等案例。
此外,書中所建議的內容雖然都是很普通的東西,但是筆者有自信對於任何世代、擁有孩子的家長們皆可帶來一些助力。
然而,仍有一些希望各位注意的地方。請不用全數執行書中所寫的內容。因為這樣一來會太費力。可以先從具體內容較多的第1、2章中挑出比較有興趣的單元,重點式地實踐。
如果是「無法與孩子好好地相處」、「家人感情不睦」、「其實覺得教養很痛苦」等情形,建議可以從序章及第3、第4章開始閱讀。
從任何單元開始都沒有關係。僅做一、兩個單元也都沒關係。實踐時,請持續一週以上。即使不是每天,一週二~三天也沒關係。就跟肌肉訓練或是背誦一樣,只做一次是看不到效果的,如果想要打動孩子的心,重點是一定要有某種程度的堅持。
在那樣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變得稍微有點讀書意願,或是想要提出各式各樣的疑問……等,看到這些變化時,就是有機會進步成績的最好時機!
請各位成為團隊的一員,讓孩子的可能性不斷地延伸吧!
時田啓光
編註: 偏差值,是日本高中學生成績的評定標準,用來自行評估大學入試錄取率。75為最高(約占總高中生人數1%),50為平均值(約占總高中生人數50%),25為最低(也約占總高中生人數1%)。有點類似台灣學測的級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