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本書的前身是漫畫週刊《Morning》上連載的《DINO2》。
但是在後來的十年之中,新的發現與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問世,讓我不得不重新修改這部作品。在真鍋真先生的監修之下,這部作品以「恐龍物語」係列這個全新麵貌呈現在讀者麵前,我由衷感謝。
隨著時代的前進,或許有一天還得再次修改內容。這部作品在十年之間從《DINO2》進化為「恐龍物語」係列,未來又將齣現什麼樣的改變呢?創作這樣會進化的作品,實在是相當新奇。即使是身為作者的我,心中也充滿瞭期待。
所十三
監修者的話 我們古生物學傢就像是偵探,透過殘留在地底下的屍體與現場狀況,來推測一億年前到底發生瞭什麼事。隻要能從植食恐龍的骨頭錶麵,找到一點肉食恐龍的齒痕,我們就能推測齣凶手的身分,和牠們使用的凶器。
但是,再優秀的學者也沒辦法找齣凶手的行凶動機。假如凶手還活著而且語言能通,或許我們能問齣牠為何要這麼做。可惜恐龍的化石永遠沒辦法說話,我們隻能透過所十三先生的幻想世界,為「動機」之謎尋求解答。或許我們能從所十三先生創造齣的世界裏,發現一些新的綫索。
真鍋真
專傢推薦
颱灣知名古生物專傢 黃大一教授 很高興有機會擔任這套有趣恐龍漫畫書的審訂者。
我從很早以前就聽聞日本人對於恐龍的著迷程度令人驚訝,幾乎每年都會有大型的恐龍展。有個在恐龍界小有名氣朋友說過他的經驗:「有一次在東京地鐵,居然被一群中學小女生認齣來,大傢急忙搶著閤影,還要簽名!」
我也目睹這些舉辦恐龍展的日本媒體單位,在幾年前就開始籌備檔期還有好幾年後的恐龍展,甚至到雲南商藉恐龍展齣,也派齣考察團,照相的照相、記錄的記錄、採訪的採訪……每人都兢兢業業,如此專業又仔細的態度令人佩服。
話說迴來,我發現所有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恐龍夢。世界上幾乎沒有例外,包括我這個童心未泯的老小孩,都深深為恐龍吸引,我常說:「恐龍比什麼都厲害,會令人一頭栽進去,無法自拔,我就是典型的例子!」不管個子大小、年齡長幼,這套恐龍漫畫,都是瞭解並接觸恐龍的第一步。
雖然,在審訂的時候,對於原著作的某些地方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不過現實就是恐龍化石齣土得不夠多,在有限的材料限製下,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與理論,其實很正常——這也是我們應該研究恐龍的重要原因之一。
恐龍非常令人著迷,我正等著大大小小的朋友們,和我一起瞭解恐龍的世界,探索恐龍的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