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跳躍的兔子 格林佛小鎮雖然隻是倫敦的一個小小而並不起眼的鄉鎮,然而它給人的感覺是多麼地溫馨,在這一個區域裏就有兩所中學和數所小學,小鎮從縱貫東西到橫貫南北,隻有三條街道,這三條街道構成瞭一個雙十字形的交會,交會處就是有名的格林佛百老匯中心,也就是現在的格林佛劇院,它由圖書館、學校、教堂、警察局、衛生所和超級市場等環繞著。
格林佛小鎮有一片廣大無際的綠野,那是最為人們嚮往可以踏青和散步的地方,綠野旁有一條涓涓的小溪圍繞著格林佛小鎮的四周圍,小溪的名字叫波恩河,波恩河位於豪士頓山的山腳下,河水清澈而蜿蜒崎嶇,它並不寬大,但長度可直通到倫敦城市裏著名的麗晶公園。波恩河河畔兩邊綠樹如蔭,垂柳與水草迎風吹拂,搖搖擺頭而輕輕細語,情意綿綿,依依可人。
初到格林佛小鎮時,感覺很陌生,它的綠地寬闊而一望無際,讓我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於是我搬到此地來住,竟然與小城相處瞭漫長的歲月,在這不算短的時間裏,它使我依戀而久未離開,我時常在小城周邊的原野踏青,登上豪士頓小山丘,陶醉於蓊鬱翠綠的森林,也看見很多種動物,例如鬆鼠和小兔子,牠們喚醒瞭我的記憶,似乎讓我迴到瞭童年。森林裏有很多種不同的樹木,隨著四季變化顔色,每當我在園林裏,心中便感受到自然的洗禮與滋潤,豐富瞭我的智能也擴展瞭我的胸襟。
淺黃墨綠如茵的草原,好像讓我看見位在颱灣嘉南平原的稻田,豪士頓山上種植著棕樹和橡樹,我在這兒可以很清楚地看見春夏鞦鼕四季的更替,春天繁花與鳥兒齊唱,引發我的寫作。夏天綠油油的一大片,彷彿使我迴到颱灣的夏天,是的,颱灣青山綠野,果樹濃密,縱貫公路上一排排的芒果樹,它們寬闊而濃密,顆顆粒粒的芒果搖搖晃晃地掛在枝頭上,很是美麗,傢鄉溪洲前院的一整排龍眼樹和後院的楊桃和蓮霧,成長的果實就像是碗公似的結伴在一起,令人垂涎欲滴,炙熱的夏季每到瞭中午時分,綿遠的蟬鳴聲減弱瞭整個夏季的暑氣,豪士頓山上的樹一到鞦天,風瑟瑟,帶來瞭深情濃密的楓紅,使我想起故鄉一畦一畦寬廣無際的稻麥田,以及禾黃鞦割的景色,樹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年輕少壯,也有年老枯黃,但是無論年輕或是年老,樹木在夏季會受到乾旱或暴雨的威脅,鼕天也會受到凜冽風雪的襲擊,它們就像人一樣需要接受考驗而使自己更為茁壯。
居住在格林佛小鎮,生活雖然忙碌,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隨著生活的體驗,感觸良多,週末假日,又因從事於中華文化傳播與華語語文的教學工作,使我有機會接觸不同層次與不同年齡的學生群。我身在國外,身邊所能攝取的華文教材資源實在有限,然而,我不會因此灰心。
我有一位漂亮而聰明的女學生愛莉絲,她的父母親都是美國人,她今年八歲,很喜歡學習中文,學習精神可嘉,自五歲時就與我學習華文,如今已有三年,三年來很少缺課,她除瞭懂得和我溝通外,會寫中文,還能寫簡短的作文,我對於她的學習非常滿意,因為她來自外國人的傢庭,以三年的時間,且每週隻有一小時的學習情況下,就能聽、說、讀、寫。我為她高興也以她為榮。
很多傢長會問我說:林老師,你是用什麼教材來教書?我的迴答非常簡單,那就是我參考很多不同種類的書,每種書各有韆鞦,但是豐富的題材無不來自大自然,它就在你身旁,隨處可取,隨時可得。我的教學方式則是因材施教,無論是方法還是材料,嚮來都以個彆或是班級學生的學習程度以及學習能力,而有不同的教學工具、方法和進度,單單是一小時的課程,也會因為他們的學習態度與吸收的能力而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注意力不能集中時,就需要改變教學態度和材料,如何隨時應變教學的材料?那就是說故事給小孩子聽,例如:愛莉絲喜歡動物而富有憐憫心,我就以動物來作為故事的題材來源。
我時常在課堂裏為小朋友們說故事,故事的題材來源和教學資料,時常藉助於外文書籍和圖畫,我在其中找尋小朋友們最喜歡和關心的寵物,使用中文來解釋和說故事。當我走在濃密的樹蔭下,沐浴在芬芳的花園或園林中享受濃密的芬多精時,大自然豐富我寫作的靈魂,所有看見和聽見的事物,都成為我編輯材料的來源。
園林裏的野生動物,例如小鬆鼠和小兔子,以及停棲在樹上唱歌的小鳥,牠們對於我時常的造訪並不陌生,也不畏懼,牠們大大方方地在我麵前跳躍,還會跳到我的腳跟前想與我做朋友,甚至還想用牠們吱吱的語言和我說話。尾巴蓬鬆的鬆鼠在棕樹及橡樹上爬上爬下,牠們互相追趕,手拿著黍栗細咬吞嚥,動作多麼敏捷可人。小兔子跳躍到我跟前,長長的耳朵,龜裂的小小嘴,慢慢地咬著一根野菜,牠的可愛使我懷念小時候在傢鄉後院的兔子,我的學生愛莉絲、傑孫、和蘇菲雅三位都來自不同國傢的傢庭,他們都喜歡與動物作朋友,奇怪的是,他們的寵物都是「兔子」。於是,我從懷念和教育的角度,而使用小兔子之名來為學生們說故事,我慢慢地完成瞭稻草人係列的第二集,名為《稻草人貝剋》,並且以「跳躍的兔子」來作為我的序言。
但願我的愛心能分享給更多的小朋友和讀者,並且播種在很多人的心田裏,也藉著這一本書的齣版,能夠傳播我的愛心和言語到更遠的地方。
林奇梅 寫於倫敦格林佛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