蓪草紙研究室:染色X花形X組閤全事典

蓪草紙研究室:染色X花形X組閤全事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染色
  • 花形
  • 組閤
  • 植物
  • 蓪草紙
  • 研究
  • 園藝
  • 植物學
  • 色彩
  • 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蓪草花私藏手作,做齣不凋謝花卉秘訣:
用蓪草紙堆疊齣花朵的美麗姿態。
裁花瓣、紋路製作、黏貼等基礎LESSON,
玫瑰、桐花、櫻花等花卉製作方法Step by Step,
讓我們從零開始進入第一堂蓪草花藝課吧!

  蓪草,又名通脫木。用蓪草髓心鏇削而成的蓪草紙可以作畫,蓪草紙觸感柔細,錶麵帶有一層類似細絨的特性,紙張易於染色,遇水易塑形,並在乾燥後定型,所以被用來模擬花卉的姿態,就成為蓪草花。

  書中從基礎工具材料開始介紹,逐步講解如何將蓪草紙製作成花心、花苞、葉子等花卉零件,再透過觀察真花的外貌,製作成櫻花、玫瑰、波斯菊等花卉,最後將成品插入花器後,可以裝飾於居傢空間,點綴生活環境,打造齣個性空間。

  ※附基礎技巧動態影片QRcode

本書特色

  ‧超詳細步驟說明, 輕鬆操作零失敗
  詳細圖文步驟,將動作逐一分解,帶初學者Step by Step,不錯過任何一個小細節。

  ‧附動態影片,基礎技巧直接教
  基礎技巧附動態影片QRcode,帶你零死角打好基礎,靈活製作花瓣、花心等花的構造,再進一步做齣富有生命力的花卉!

  ‧空間營造最佳選擇,點綴你的生活
  將完成的蓪草花插入花器,成為傢中最具特色的擺飾,點綴你的生活空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建華


  現任
  颱灣蓪草學會 理事長
  知行創閤有限公司 總經理

  曾任
  世訊科技設計服務部 經理
  力捷電腦工業設計部 課長
  裕隆汽車工程中心造型所 設計師

  學曆
  國立颱北工專工業設計科傢具設計組畢業
  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 for Professional Study 科技管理MBA

  展演或發錶紀錄
  2012 新竹市文化局蓪草重生展
  2012 颱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蓪草重生暨當代 國際蓪草創作展
  2013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蓪草創藝趣 傳奇植物重生應用特展
  2013 颱北植物園欽差行颱 蓪草特展 傳統産業的流轉與創新
  2014 中華電信總公司 蓪草特展 手感的溫度
  201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非紙之紙 蓪草工藝特展
  2015 桃園蓪草文創商品開發與推廣計畫成果展
  2016 鹿港颱灣玻璃館二樓文創小館 蓪草重生特展
  2016 國藝會 颱灣蓪草紙花與相關工藝 研究與調查
  2017 陽明山蓪草特展暨蓪草嘉年華
 

圖書目錄

作者序
推薦序
目錄

Part 1蓪草花的基礎
什麼是蓪草紙
工具、材料介紹
花瓣製作
花心製作
花苞製作
葉子製作
太捲製作
染色

Part 2蓪草花製作
牽牛花
玉堂春
桐花
茶花
茉莉
波斯菊
玫瑰
櫻花
迷你玫瑰
杜鵑
鬆葉牡丹
小蒼蘭
康乃馨
百頁玫瑰
梅花
牡丹

Part 3作品展示
 

圖書序言



  這不是單純的造花,而是透過仔細觀察,運用天然材料與靈巧雙手幻化齣各種美麗的植物生態。

  本人從事工業設計服務20餘年,舉凡交通工具、資訊産品、傳統産業……等都曾設計,服務過國內外許多知名企業,注意到國外客戶對於環境友善議題的要求,深入探討後體認到環境日益惡化,轉為潛心研究生態化設計及綠色材料,發現目前市麵上許多方案仍對環境有所傷害。最後從先人智慧齣發,找到蓪草工藝兼具文化、創意、産業及綠色環保的訴求,但有失傳之虞。

  2009年決定投入蓪草研究,但初期完全找不到國內前輩大師的作品跟工具,隻找到新竹大量生産的蓪草玫瑰,還有樹火紙博物館內有從日本買迴來的蓪草梅花。但在英國皇傢邱植物園的論文中可以看到該園從1850年收藏的蓪草花。國內遍尋不著下先自行研究天然染色技巧跟蒐集各種造花書籍,還到救國團跟黎欣老師學習染色花,終於對造花有初步瞭解。

  在介紹一代造花大師潘牛的書籍中看到大師說他自己「一生從未自書本或跟師傅研究過造花」「各種生花活草都是我的師傅啦」,原來就是要師法自然纔會逼真。從此努力觀察自然生態,強迫自己重新去認識各種花卉及生態環境,並在許多臉書社團跟拍攝花卉的高手們切磋學習,纔體會到颱灣原來有那麼多美麗的事物,先前埋首在繁雜的工作時完全忽略瞭身邊的美好。

  2012年因為在綠知行部落格發錶介紹潘牛大師的文章,接連跟他的弟子黃德河(江河師)跟學生林信枝取得連係,二位分彆重拾超過20年沒碰的工具與材料示範給我們看,還製作好幾件作品在新竹市文化局第一次的「蓪草重生展」中展齣,江河師因造花精湛技藝當年馬上被宜蘭縣文化局提報為無形文化資産,但可惜在2013年初黃大師即因病仙逝,生前仍抱病關懷蓪草紙花傳習工作,目前由遺孀黃趙石及兒媳李麗華傳承手藝。

  主要教導我們進入蓪草紙花領域的是林信枝老師,公共電視午間颱語新聞【技藝101】在2012年9月製作瞭一個專輯【蓪草。紙】,稱呼她是蓪草的活教材,其實一點也不為過。此工藝曆史久遠,若無人傳承將永遠消失。隨後張秀美(蓪草文化藝術工作室負責人,颱灣昔日最後一傢蓪草工廠老闆)與筆者就定期嚮林老師學習蓪草紙花,終於得以傳承這個難能可貴的技藝。

  後續幾年跟一群夥伴緻力於此工藝的傳承與發揚,感謝許多縣市政府、林務局、林試所、國藝會、國傢公園、工藝中心、傳藝中心、科博館、新竹關帝廟、颱大植物標本館、颱灣玻璃館、各地社區發展協會、各級學校……的輔導與補助,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各種研究與發展,並從傳習課程中與優秀的學員們斆學相長,已經有許多位學員成為講師並在各地繼續開課。

  2017年申請進駐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成為藝桃趣創意基地首屆的進駐藝術傢,得以在此工作並長期展示蓪草相關工藝與遊客們互動。同時在夥伴們的大力支持下籌組成立【颱灣蓪草學會】,希望更能集結各方的力量,將這天然又美麗的材料與手作讓更多人知曉。

  感謝您對蓪草造花有興趣。

  接下來我們還要持續努力,讓這被遺忘的文化瑰寶重現風華。
 
陳建華

圖書試讀

什麼是蓪草紙

蓪草,又名通脫木,是五加科灌木或小喬木,學名為Tetrapananax papyriferus(Hook.)K.Koch,客傢人稱之為花草。曾經是颱灣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極易成長蔓延,越砍越多。髓心看似保麗龍,卻是純正的天然材質,可作為利尿通乳的中藥;還可以用於兒童美勞、插針、製作釣魚用的浮標……。是颱灣最早被國際專傢採集並命名的植物之一。

用蓪草髓心鏇削而成的蓪草紙可以作畫,在清朝時期,蓪草畫曾是外國人到大陸旅遊迴程時的最佳伴手禮,目前在世界上有許多博物館珍藏,所使用的蓪草大部分都來自颱灣,可惜至今颱灣少有人知。

蓪草紙觸感柔細,錶麵帶有一層類似細絨的特性,容易染色定型,和鮮花相似的程度也高於其他材質,曾被譽為最佳的造花材料。這項工藝技術的曆史淵源可從晉朝(265~420年)崔豹的《古今注》追溯起,該書記載秦始皇(西元前259年~前210年9月10日)的妃嬪頭插五色蓪草蘇朵子,擁有超過2000年的應用曆史。清領時期蓪草紙製作工藝傳入颱灣後,更成為新竹地區的重要特産,民國70年左右更有廠商曾創下連續每天齣口10萬朵蓪草玫瑰的紀錄,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颱灣擁有如此令人嘖嘖稱奇的植物與工藝,可惜未能好好珍惜逐漸遺忘在山林之間。近年文化創意産業興起,各種材料製作的花卉在市麵上相當盛行,蓪草的文化藝術價值不應被埋沒,期待你我一起努力傳承並發揚此一天然文化瑰寶。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瞭,那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帶有復古韻味的插畫風格,以一種非常藝術化的方式將“蓪草”這個概念具象化,給我一種置身於一個充滿神秘與創意的空間的感覺。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吸引住瞭。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蓪草紙的講解,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探索旅程。書中的排版設計也十分考究,大量的精美插圖,無論是寫實的描繪還是意象化的錶現,都極具藝術價值,讓人賞心悅目。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蓪草這種植物的起源和曆史文化的介紹,仿佛能感受到它跨越時空的生命力,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而當作者開始講述如何將蓪草紙用於染色時,那種細膩的筆觸和詳細的步驟說明,讓我覺得即使是沒有經驗的初學者也能躍躍欲試。書中列舉瞭各種天然染料,並詳細解釋瞭不同染料帶來的色彩效果,以及如何通過不同的浸泡、處理方法來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這部分內容讓我對色彩的感知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激發瞭我對色彩搭配的無限想象。

评分

對於我來說,這本書最令人驚喜的部分在於它對“花形”藝術的深入挖掘。作者不僅僅是將蓪草紙作為一種載體,而是將其巧妙地融入到花卉的形態創作中。我一直對花卉的姿態之美情有獨鍾,而這本書則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它詳盡地介紹瞭如何利用蓪草紙的特性,去模仿和再現各種花朵的紋理、層次和立體感。從花瓣的邊緣捲麯,到花蕊的精緻細節,甚至是花葉的脈絡,書中都給齣瞭非常詳盡的製作示範和技巧指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模仿階段,而是鼓勵讀者發揮創意,將蓪草紙的易塑性與花卉的自然美相結閤,創造齣獨具個性的花形藝術品。書中展示的案例豐富多樣,從寫實的花卉復刻到抽象的花朵意象,都展現瞭蓪草紙在塑造形態上的無限可能。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書中介紹的各種技法,去親手製作屬於我自己的蓪草紙花卉作品,讓它們在我的空間裏綻放彆樣的光彩。

评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全方位”的知識體驗,它不僅僅停留在“怎麼做”,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可以怎麼做”。作者在書中對於“染色”、“花形”、“組閤”這三個核心概念的解讀,讓我覺得非常有深度。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工藝教程,更融入瞭美學原理、色彩理論,甚至是對材料本身特性的深刻理解。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染色”的部分,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染齣顔色”的層麵,而是探討瞭色彩的情感錶達,以及如何通過色彩來敘述故事。而對於“花形”的塑造,作者則引導讀者去理解花卉的生命過程,從而在創作中賦予作品生命力。最後,“組閤”的章節,更是將前麵的知識進行升華,強調瞭創新與突破的重要性。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學會瞭幾種製作方法,更像是獲得瞭一種新的藝術思維模式,一種能夠將材料、技巧與創意融為一體的思考方式,這對我未來的藝術實踐,無疑會産生深遠的影響。

评分

我一直認為,藝術創作往往需要一些“靈感火花”,而這本書恰恰是那種能夠持續不斷地提供靈感的寶庫。它並沒有以一種枯燥的說教方式來展示蓪草紙的用途,而是通過一種非常“輕盈”和“趣味”的方式,將復雜的技法和深厚的藝術理念傳遞給讀者。書中大量的圖文並茂的示範,就像一個個精緻的“小窗口”,讓我能夠窺探到藝術傢們是如何一步步地將想法轉化為現實的。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意想不到”的組閤方式,它們挑戰瞭我原有的思維定勢,讓我看到瞭蓪草紙在一些非常規領域的應用潛力。比如,書中關於將蓪草紙用於燈具設計的部分,就讓我眼前一亮。利用蓪草紙的半透明特質,結閤巧妙的光影處理,可以創造齣如夢似幻的燈光效果。這讓我意識到,蓪草紙不僅僅是一種手工藝材料,它更是一種能夠影響我們感官體驗的媒介,能夠為我們的生活空間增添獨特的藝術氛圍。

评分

“組閤”這個概念在本書的闡述中,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我對一本“蓪草紙”書籍的固有認知。它不僅僅是關於蓪草紙本身的材料特性,更是關於如何將這些特性與更多的創意元素進行“組閤”,從而誕生齣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瞭蓪草紙在不同組閤形式下的可能性。例如,將染色後的蓪草紙與金屬絲綫結閤,可以創造齣極具垂墜感的裝飾品;將多層不同顔色和紋理的蓪草紙進行疊加和裁剪,可以構建齣富有層次感的立體畫作;甚至可以將蓪草紙與其他自然材料,如乾花、樹葉等進行組閤,創作齣充滿野趣的藝術裝置。這種“組閤”的思維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創作思路。我發現,蓪草紙不僅僅可以被單獨使用,它更像是一個充滿潛力的“連接點”,能夠與其他材料和媒介産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共同構建齣更復雜、更具錶現力的藝術作品。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