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一个研究生以后

死了一个研究生以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看到毛骨悚然是正常的,
因为这「不那么纯属虚构」……

  「在还没坏掉之前,我必须写下这个故事!」
  以专业为笔,良心为墨,揭发「论文造假事件」的超震撼力作!

  宛如拔掉插销的手榴弹,
  她的死亡,将人性炸得皮开肉绽。
  在高墙倒下之后,
  还剩下多少无罪的人?

  学姊死了,在实验室里开一氧化碳自杀。

  她离开得无声无息,留下来的人却陷入兵荒马乱。研究室里的各种计画和应酬持续进行,挂的全是教授的名字。私底下大家却都知道,没有学姊的贡献,教授绝不可能有今天。

  人死留名,狐死留皮,学姊的死只留给我满腹的疑问。她总说自己把我当成亲弟弟,我们互相扶持、分享生活点滴,若在几天前,我可以不脸红地说,我是她很亲近的人。但在她离去以后,一切都得打上问号。

  从学姊留下的遗物中,我发现她一直都在跟一个她从未提及的男子保持暧昧的通信,而学姊以前的指导老师也跳出来自称曾与她论及婚嫁。教授的态度更是让人纳闷,倚重的左右手突然过世,他看起来不悲伤却非常紧张,不断向我探问学姊有没有说过什么,还命令我一找到学姊的笔电就要立刻交给他。

  虽然检警确认是自杀,学姊的家人也无意深究,但种种疑点始终在我的心里徘徊不散。她温柔的微笑下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现实宛如逐渐龟裂的墙面,而在裂缝中透出的「真相」影影绰绰。

  但我怎么料想得到,要让这些疑问水落石出,该付出什么代价?而学姊的死,仅仅只是这场黑暗风暴的序幕……

名人推荐

  【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研究员】阮丽蓉、【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师】曾耀寰、【资深媒体工作者】杨惠君、【中央研究院院士】廖运范、【东吴大学名誉教授】刘源俊 良心推荐!●按姓名笔画序排列

谔谔之士的一致推崇!

  《死了一个研究生》原名「不那么纯属虚构」,为前科学月刊蔡孟利总编参与抗议台湾百年来最高层级之T大学术造假案大战,聊癒心情之作。蔡总编以书中年轻学子追案之勇气与真挚高贵的纯爱,凸显台湾学术白色巨塔的狰狞丑陋,为时代留下见证。-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研究员/阮丽蓉

  一年前台大发生学术伦理事件,有如八点档连续剧,过程经由蔡孟利教授客观公正的持续报导,总算没被模煳焦点,草草了事。这本小说算是蔡教授在整个揭发过程的内心戏,甚至隐射的内幕,也可以是对自己的一份交代。-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师/曾耀寰

  本书情节虽是虚构(其实并不那么纯属),但其中〈第十二天〉鲜活披露了生医科学界的黑幕。风暴后,台大刚换上了新校长。但我们的科学研究界有好好检讨吗?会吗?要匡正学风,这样一本行内人写的小说还不够,需要更多!-东吴大学名誉教授/刘源俊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孟利


  国立宜兰大学生物机电工程学系特聘教授,曾任《科学月刊》、《科技报导》总编辑。

  台大动物系毕业,台大动物学硕、博士。曾荣获2014年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优秀论文奖,并曾获得国立宜兰大学「研究绩优」奖。他在教学方面亦有出色成就,曾担任教育部生物机电产业先进设备人才培育学程计画主持人,并获得宜兰大学「特优导师」奖。

  2016年台大爆发震惊学界的论文造假事件,蔡孟利领导的《科学月刊》以专业证据、实际访谈为基础,提出强力的质疑,引起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监察院并通过纠正案,认定教育部、科技部的调查未釐清事实,但时至今日,整起事件的真相依旧未明。

  2017年6月,蔡孟利开始在脸书上以论文造假事件为背景,连载小说《死了一个研究生以后》,从一个女博士生之死开始,如剥洋葱般一层层揭开学术界的阴暗面,深入描写优秀学者「黑化」的过程,以及理想被现实污染而逐渐崩坏的实态。

  蔡孟利希望透过《死了一个研究生以后》,用文学创作的形式为真理「勘误」,在现实中为未竟的理想寻找出口。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学姊
 
半夜十二点整,就我一个人在实验室。说不害怕是假的,特别是学姊刚走才没几天,而我就坐在她的位置上。其实有害怕的感觉是不应该的,学姊生前对我很照顾,像是对自己的弟弟那样,虽然只大我三岁,却感觉她好像经历了很多沧桑,懂得很多人情世故,有事找她商量,总会听到很有条理的分析。有时候很好奇学姊从哪里来的这么多生活经验,这几年来,很少听她提到她自己,只知道她也来自高雄,或许这也是她对我比其他人好的原因吧,同故乡的,总会多照应一些,特别是实验室一缸子人住浊水溪以南的就我们两个。
 
学姊应该有个男朋友,只是我们都没见过。不像其他学姊妹或女同学,有男朋友的,大家多少会打过几次照面,因为这些男朋友们总会在某些时刻适时的出现,像是实验作太晚啦,假日赶工啦,或是大家相约要去唱KTV时。如果实验作太晚了,错过了捷运及公车收班的时间,学姊通常就会打电话叫我载她回家。反正我住学校宿舍,多晚出门都不需要向别人交代。
 
学姊租的地方在永和,过个福和桥再转两条街就到了。其实我还蛮喜欢载学姊的,当她在后座挨近着我讲话时,那种柔柔绵绵夹着细细清香的感觉,真是一种享受。我曾问过学姊,为什么不叫男朋友来接妳,她只是淡淡的说,喔,他不住台北,然后,也没多说什么,也看不出有什么情绪存在,只拿起安全帽敲了我的头说,「司机,出发了。」
 
会现在坐在学姊的位置上,只因老板要我将学姊之前的所有实验资料做个整理。对老板而言,学姊这一走,对他来说是个非常重大的打击。学姊从大四开始就进了这间实验室,因为她的聪慧、细腻以及让人放心的工作能力,很快的就成为老板最常交代事情的不二人选,特别是去年实验室最势利的博士班大师兄毕业后,学姊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实验室总管。实验室有多少钱、硕士班学生们工作的进度如何,我觉得,老板总是状况外,久了,大家有问题都知道先找学姊;老板呢,他有问题也只需要找学姊。所以,这几天都看老板很悲伤的在实验室踱来踱去,常常一句话都不讲的撑好几个小时。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