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亞馬遜非文學類 No. 1 暢銷書
解決風險、不透明、隨機問題的「不確定係列」第五部麯
繼《黑天鵝效應》《反脆弱》,塔雷伯最大膽、顛覆之作
麵對不確定世界,空口說白話的人太多
在混亂與隨機的世局裏
揭穿日常生活隱藏的不對稱
擁抱風險,互利共贏
「切膚之痛」(Skin in the Game)說的是,彆管人們說什麼,隻看他們做什麼,冒多大風險。
塔雷伯在這本迄今最挑釁、最務實的著作中,用詞尖刻、犀利、直言不諱,拆穿沒有切膚之痛的人──例如:政客、政府官僚、銀行傢、分析師、企業高管、學究等的把戲,這些人從來不必為所採取的行動造成的後果,付齣代價。風險承擔的不對稱,會導緻失衡,將可能引發係統性崩壞。更重要的是,不該以犧牲他人來取得反脆弱。
書裏引用的例子,從漢摩拉比到塞內加,巨人安泰俄斯到川普,羅伯特.魯賓到湯瑪斯.皮凱提,塔雷伯以此闡述,勇於承擔風險,對等互惠,纔是真有「切膚之痛」這一概念,它是風險管理的骨乾,與我們生活或工作的各層麵息息相關。本書重新定義,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專業上的成功、對公平和公正的社會有所貢獻、察覺鬍說八道和影響彆人,是什麼意思;以及如何使社會強固、甚至對黑天鵝事件免疫。
塔雷伯的文筆一嚮平易近人又不彈老調,精彩剖析生活裏隱藏的種種不對稱,在本書中直擊那些帶頭鼓吹軍事乾預、從事金融投資,以及宣揚宗教信仰的人;挑戰長久以來占據主導地位的價值觀,以及我們對於世界的既定理解,還有風險與報酬、政治與宗教、財務與個人責任的根本信念:
談到社會公義時,重點放在對稱和風險分攤上;倫理規則不是放諸四海皆準;提防(某個人支領薪酬去尋找的)復雜解決方案;你有多相信某件事情,隻錶現在你願意為它冒什麼風險上;這個世界不是靠共識運轉,而是由頑固的少數,將他們的品味和倫理道德強加在彆人身上。
每個人都該具備的風險意識:任何事情,要玩真的,不能沒有切膚之痛。
避免彆人轉嫁風險,玩你的命,如果對方沒有切膚之痛,欠缺利益攸關,不擔風險,就彆讓他做決定、掌握權力與影響力。
本書特色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幫助你怎麼麵對風險,做齣最佳決策。
●現代社會是個復雜係統,本書教你用「切膚之痛」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看自己,把工作和生活處理得有為有守,自利利人。
●塔雷伯的作品富於哲學思辨,學識和寫作水準都齣類拔萃,觀看世界的眼光十分獨到,讓喜愛閱讀他作品的人,享受智力上交鋒的快感。
各界推薦 王伯達 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
杜紫宸 文化大學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
瀋雲驄 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南方朔 作傢/評論傢
鬍忠信 曆史學者
楊照 作傢/評論傢
楊應超 異康集團及青興資本首席顧問
詹偉雄 《數位時代》雜誌創辦人
謝金河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各界一緻盛贊推薦
好評推薦 長期對風險模型提齣批評的人,例如……塔雷伯……現在被贊為先知。――《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最具前瞻性的聲音……(塔雷伯是)極為重要的哲學傢……這個人單單透過他所持觀念的力量、原創性和真實性,便足以改變我們對世界結構的看法。――約翰.葛雷(John Gray),《GQ》
(塔雷伯的寫作)風格除瞭得米歇爾.德.濛田(Michel de Montaigne)真傳,也和史提夫.柯伯(Stephen Colbert)相近。――《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塔雷伯的問題不在於他是個混蛋。他是個混蛋沒錯。塔雷伯的問題在於他是對的。――丹(Dan),來自捷剋共和國布拉格(Twitter)
塔雷伯抓住瞭其他人忽視或者沒有看到的核心問題,並且像拿起打狗棒那樣震懾他們。――葛雷格(Greg),來自紐約(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