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山海经:伏魔者联盟

大话山海经:伏魔者联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奇幻
  • 冒险
  • 山海经
  • 伏魔
  • 联盟
  • 玄幻
  • 神话
  • 东方神话
  • 修仙
  • 异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大话山海经》系列小说最终章★
  ★宋代版之黄道十二星宫★
  ★幽默与启示兼具的奇幻小说★
  ★翻转传统侠道/盗世界★

  ★特别邀请阿尼默绘图、设计封面。每册再现经典角色场景,又能彼此衔接,最终将连缀成壮濶逦迤的「《大话山海经》万里征妖典藏绘卷」。此限量长幅拉页海报,是献给大话迷的独家收藏。(集满七册印花即送,详情请见第一册所附回函卡)★
 
  ◎一只来自巨鲸肚腹的神祕宝盒,十二个毁灭人间的星宫大魔王◎
  一条搁浅在岸边的巨鲸,肚腹竟藏了一只闪耀璀璨光芒的宝盒?这日,大宋皇帝赵恆依循例上早朝,随手把玩高丽进贡的稀罕宝盒时,巧触机关,竟因此释放了被女娲镇锁住的十二星宫魔王。魔羯、宝瓶、处女、狮子与双鱼等魔王,意图弒君灭朝,更将掀起中原乃至全世界的血腥浩劫。

  面对空前灾祸,一路斩妖除魔的莫奈何、樱桃妖、梅如是、吕宗布、文载道、崔吹风、音儿与黎青、黎翠等人,该如何结盟应战?他们会成功攻克,拯救人类于末日?将获得助力而扭转干坤?或者,从此开封城内再也看不到一个活人?
 
  ◎最神的奇幻武侠,最痞的经典新编◎
  「郭筝扩演出一整部幽默与启示兼具的奇幻小说。」──杨佳娴(清大中文系助理教授)
  「在后现代主义的氛围中,重读/重写《山海经》这部语怪之祖。一读小说,才发现「大话」之下别有用心。」──李丰楙(政大名誉讲座教授)
  「郭筝将神话世界写成鬼话连篇,透过各种魔疯乱狂的描写,具体展演他心目中的神鬼(人性)剧场。」──沈默(作家)
 
  糅合奇幻、武侠、历史的长篇小说。援引《山海经》若干天地神灵、异域奇人与珍禽怪兽,予以延伸发展,演绎出神、妖、人共存的奇幻想像世界,铺排出刀光剑影的武侠江湖。

  语言对白荤素不忌,角色人物鲜活灵动。颠覆上古神话的正经八百,打破传统武侠的道貌岸然。借由跨越时空的惊天对决,牵引出真实人性的嗔痴贪怨、俚俗市井的善恶悲喜。更纵情想像,加添新时代语汇与思维概念,写来煞有介事,实则句句突梯;看似滑稽无厘头,却又常常有源有本。
 
  ◆《大话山海经》官方粉丝页:facebook.com/beautyandlegend/

名人推荐

  彭瀞仪(飞碟联播网兰阳有约主持人)
  黄丽群(作家)
  杨佳娴(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谢金鱼(作家、故事网站共同创办人)
  ──魔气推荐(按姓氏笔画)

好评推荐

  .郭筝寓质疑于笑声,提醒我们:历史与信仰随时可能变成闹剧,除非人人都能醒悟,「权力才是最大的妖怪」。而把异己的存在物化,正是为了施行权力;捉妖打怪,但是妖怪不见得在人类之外,人人都可能成妖成怪。──杨佳娴(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在后现代主义的氛围中,重读/重写《山海经》这部语怪之祖。一读小说,才发现「大话」之下别有用心。……郭大侠对这部古典的条列式记事,用心苦思,竟贯串为七部大作。──李丰楙(政治大学名誉讲座教授)
 
  .郭筝一边将《山海经》原典小说化、戏剧化,一边填充他嬉笑怒骂百无忌惮的喜剧本事,将神话世界写成鬼话连篇,透过各种魔疯乱狂的描写,具体展演他心目中的神鬼(人性)剧场。……人生何其悲凉哀恸,设若没有种种教人发噱的事物,又该如何度过漫长的痛苦一世呢?此所以《大话山海经》系列每一本都是充满笑声的小说,但它又必然是有哭声藏匿其中。──沈默(武侠小说作家、评论家)
 
  .小说故事里的几个人物,如查案如神的洛阳神探姜无际,形意门的当家大小姐霍鸣玉,加上那些从《山海经》里空际转身,直接拉拔出来的人物——夸父、刑天、西王母……加上各大门派磨刀霍霍的比武大会,在在都足具张力,堪称典型的武侠奇幻小说题材。……小说家的故事峰峦层叠,如武侠小说里常说的,内功已臻化境高到了一个境界,泥牛入海再不可测。──祁立峰(作家、中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大话山海经》是近年难得一见的混种小说。既有你我熟悉的传统神话元素,也有几个角色是从历史人物后代添加想像力而生;以武侠当骨干,能见郭筝的笔锋文采,遣词用字雕琢讲究,赫见角色精、气、神;动作感饱满,似如一幅幅缓慢的山水泼墨画,动静之间,就能立刻换频,切换成速度感十足的飙速影像。──膝关节(影评人)
 
  .郭筝先生的〈弹子王〉,这么多年回头看,仍充满着原创、搏跳、奇异的从那个时代之小说地貌突然冒出的勐劲。他这样音域雄浑苍莽、自由穿梭大历史、充满奇想诡趣、痞气又灵性的说故事人,应已绝了。能在人生此际,竟又有幸读到郭筝先生侃故事,而且是有「想像力世界的珠峰」之险、奇、奥的《山海经》,我觉得何其幸运。──骆以军(作家)
 
  .果然是郭筝,那瞎扯靠北的功夫酣畅淋漓。我从《鬼啊!师父》在报纸上连载时就开始追,一则一则剪下来贴成一本,看到他重出江湖,除了「喜大普奔」四字,真没什么好说的了。──谢金鱼(作家、故事网站共同创办人)
 
  .郭筝不愧是编剧长才,总有好点子,写出戏剧化的作品。他善读,读出《山海经》被忽略的讯息密码;他能写,把《山海经》零碎条状的神话记载整合成移山填海、穿天透地的有情世界。……亦庄亦谐,荤素不忌,狂野奔放不检束,因此把《山海经》这么神的书,写得更加神气。──果子离(作家、书评家)
异闻录:灵犀古卷 卷首语: 世间万物,皆有其源。当古老的传说不再是空穴来风,当尘封的记忆被重新拂拭,那些潜藏于历史长河之下的秘密,终将以其独特的姿态浮现于世人眼前。 --- 第一章:遗忘之地的钟声 故事始于一个被地理学家称为“无名之角”的偏远海域。这里常年被浓雾笼罩,航海图上标注的,只有模糊的警告和失踪船只的名单。林远航,一位专注于古代神话地理考证的青年学者,正是循着一则记载于宋代残本中的模糊经纬度,踏上了这片禁地。他并非寻宝者,而是被一种近乎宿命的召唤所驱使——他的家族世代流传着一个神秘的印记,据说与这片海域深处的某种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雾气散开的瞬间,眼前的景象令人窒息。并非小岛或礁石,而是一座漂浮于海面之上的巨大青铜拱门,其上镌刻着林远航从未见过的象形文字,散发出古老而沉重的气息。拱门内部,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文明遗址——“泰阿城”。 泰阿城并非由寻常砖石砌成,它的建筑结构似乎遵循着某种宇宙的韵律,墙体上流淌着微弱的荧光。城中空无一人,却残留着大量高度精密的机械装置,它们以一种奇特的能量驱动,嗡鸣声如同远古的低语。林远航在城中发现的,是一系列记载着古代“星辰历法”的石板,这些记录描述的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太阳系,而是一套围绕着一颗被命名为“烛龙”的恒星运转的九大行星体系,以及居住在这些行星上的,被称为“九裔”的智慧种族。 第二章:编织者与织网者 在泰阿城的深处,林远航找到了他的第一个线索——一座保存完好的图书馆,其核心是一个悬浮在半空中的水晶球。这个水晶球,被当地人称为“灵犀”,它并非记录文字,而是直接向接触者传递信息。 通过“灵犀”,林远航“看到”了“九裔”文明的兴衰史。他们并非单纯的神祇或妖魔,而是精通“维度编织”的先进种族。他们利用宇宙中的基本力场,编织出稳定的时空网络,以维持其文明的延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虚空裂隙”打破了平衡,一股被他们称为“吞噬者”的负熵力量开始侵蚀他们的世界。 为求自保,九裔中的一部分精英——被称为“编织者”——启动了最后的计划:将部分重要的知识和生命火种,通过稳定的时空隧道投射到尚未完全定型的低级位面,也就是我们所在的地球。而泰阿城,正是那次“投射”的临时中转站和能量稳定器。 林远航的家族印记,正是“编织者”留下的一个低级信号接收器,世代影响着他的家族成员对古老知识的敏感度。 第三章:异界的低语 随着对“灵犀”的深入解读,林远航意识到,泰阿城的能量正在衰竭,如果不能及时重启它的核心系统,不仅这座城会彻底沉入海底,投射到地球上的“火种”也将失去保护,暴露于“吞噬者”的追踪之下。 与此同时,地球上,异常事件开始频发。一些偏远地区的人们声称看到了“天空中的裂痕”,一些沉睡了千年的古老能量源被意外激活,导致现代科技体系出现紊乱。这些现象,正是“吞噬者”通过残余的维度缝隙,对地球进行的试探性渗透。 林远航在泰阿城中遇到了一个意外的同行者——一位代号“渡鸦”的女性特工。她隶属于一个秘密组织“赫尔墨斯学会”,该学会自文艺复兴时期起,就一直在收集和保护那些来自“异界”的异常数据。渡鸦的任务是回收泰阿城的关键技术——一套名为“界限锚点”的稳定装置,以防止它落入错误的人手中。 渡鸦冷静、务实,与沉迷于理论研究的林远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人在合作中,必须面对泰阿城中留下的防御机制——并非神怪,而是高度智能化的自卫AI,它们将任何试图干预核心系统的外来者都视为威胁。 第四章:界限的重塑 深入探索中,他们发现了“界限锚点”的真相。它不仅仅是一个稳定装置,更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转换器”,可以将九裔文明的知识,以一种地球生命体可以理解和利用的方式进行重组。然而,启动它需要收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三枚“调谐石”,这些石头,是当年九裔文明分散储存在地球不同文明高峰期的能量载体。 寻找“调谐石”的过程,将林远航和渡鸦带入了现代社会隐藏的地下世界。他们穿越了被古老宗教典籍所掩盖的遗迹,揭露了某些现代金融巨头和秘密社团,实际上是早已知晓内情的“守夜人”,他们试图利用这些力量为自己谋利。 在一座被冰封的西伯利亚洞穴中,他们找到了第一枚“调谐石”,那是一块能发出极寒光芒的黑曜石。这枚石头激活后,林远航的“灵犀”能力得到强化,他开始能短暂地感知到“吞噬者”的存在——一种纯粹的、没有形态的“饥饿感”,它通过人类社会中的负面情绪和无序信息进行蔓延。 第五章:抉择与代价 当他们集齐所有调谐石,返回泰阿城准备启动“界限锚点”时,真正的危机降临了。一支由某个国际军事实体资助的武装力量,在追踪“赫尔墨斯学会”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泰阿城的秘密。他们相信“界限锚点”是终极武器,意图将其据为己有,强行启动。 一场科技与信念的对抗在古老的遗址上展开。林远航必须在战斗中,同步完成复杂的“知识上传”程序。他意识到,九裔文明的知识太过于庞大和超前,如果完全上传,可能会导致地球文明在极短时间内崩溃,因为人类的心智和伦理体系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信息冲击。 在最后关头,林远航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他没有完全启动“界限锚点”,而是利用它,将泰阿城的能量场逆转,形成了一个临时的、高度稳定的“维度屏障”。这个屏障将泰阿城和“灵犀”彻底封印,并切断了“吞噬者”在地球上的主要渗透路径。 尾声:未尽的远征 屏障建立后,泰阿城再次被浓雾和时空扭曲所笼罩,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禁区”。林远航和渡鸦带着残余的知识碎片,回到了现代社会。 界限被重塑了,地球暂时安全,但“吞噬者”并未被消灭,它们只是被暂时驱逐。林远航知道,他现在不再仅仅是一个学者,而是“维度维护者”的继承者。他拥有了理解世界更深层结构的能力,但也承担起了守护这个脆弱平衡的责任。 世界依旧如常运转,但对于极少数知情者而言,历史的卷轴已经被翻开了新的篇章。那些关于远古星辰、维度战争和失落文明的低语,将成为他们余生中必须保守的秘密,以及未来必须应对的挑战。他们明白,终有一天,当屏障开始松动之时,新一轮的远征,必然会再次开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郭筝


  本名陶德三,1955年生。现专事剧本与小说创作。

  1980、90年代活跃于文坛,曾获洪醒夫小说奖。以笔名「应天鱼」出版武侠小说《少林英雄传》;以笔名「郭筝」出版短篇小说集《好个翘课天》、《上帝的骰子》,长篇历史小说《如烟消逝的高祖皇帝》,以及武侠小说《鬼啊!师父》、《龙虎山水寨》等。

  剧本作品包括:《赤壁》、《挖洞人》、《去年冬天》、《国道封闭》与《弹子王》等。曾七次获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以及法国杜维尔亚洲国际影展最佳编剧奖。



 

图书目录

推荐 走进奇诡绚丽的平行小宇宙
自序 神与妖的人间喜剧
主要角色简介
 
大话山海经:伏魔者联盟
 
补遗        宋朝街坊市井上的空拍机/郭筝

 

图书序言

自序

神与妖的人间喜剧

 
  《山海经》,知道的人多,读过的人少。
  如今只要是有点神话色彩的故事,都会被冠上「出自《山海经》」。

  嫦娥、盘古、青龙、白虎等等等等,一大堆并不出自于《山海经》的野孩子在台上搔首弄姿;至于那三、四百个亲生儿女,武罗、帝江、长乘、勃皇等等等等,反而被人遗忘了。

  那些被遗忘的嫡子落难于何方?
  一向喜欢收留各路神明的道教,只收留了女娲、祝融、后羿,以及经过整容变造的西王母。
  其他的呢?为何没进收容所?
  他们在商、周时代应该是被人广泛崇拜过的,否则不会留下历史纪录。
  他们的消失是个谜,好像还没有人能够找到答案。
  我写《大话山海经》,非关学术,也无意替崑崙众神翻案,只是小说。

  这一系列小说用的是比较少见的方式,不属于《哈利波特》、《三剑客》的大河连续式,也不属于「福尔摩斯」、「楚留香」的单元连续式。

  我用的是类似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式。

  整套小说分成七册,每一册都是独立的故事,主角、配角都不一样,但他们都会在各册之中穿梭来去,没有「领衔主演」、「客串演出」之分。A是第一册的主角,在第二、三、四册里可能变成了配角;一、二、三、四册中无足轻重的小配角,读者却赫然发现他是第五册的主角,如此或更像真实人生,小配角终有一天会成为大主角。

  我希望读者不要被出版的先后次序所迷惑,因为各个故事互不干犯,顺着看是一种感受,跳着看或倒着看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感受。
  能让大家获得一些新的阅读经验,就算完成了我小小的心愿。
 
补遗

宋朝街坊市井上的空拍机

郭筝

 
  创作者难为。

  大部分的创作者都像一株蔓藤植物,慢慢的沿着石壁往上爬,好不容易碰到了一个着力点,就紧紧攀住不放,生出根来缠住它,也不管这着力点是好是坏。把这个缠完了之后,再继续往上寻找另外一个完全不相干的着力点,所有的努力重新再来一遍。

  创作者当然永远都要保持实验性与独特性,不能成为工厂的生产线。但蔓藤式的生产方式,确实能把年轻飞扬的生命熬耗成一堆灰渣,爬得再高也不会变成一棵大树。

  于是聪明的创作者发展出纵向与横向的思考,纵向的就成为大河系列式──《哈利波特》、大仲马的《三剑客》等等;横向的就成为单元连续式──「福尔摩斯」、「卫斯理」、「楚留香」等等。

  这两者相同的地方在于,主要、次要人物都是一样的,最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大河式的人物关系会转变,哈利波特最终没有和妙丽配成对;单元连续式的人物关系则不能改变,福尔摩斯和华生总不能突然变成了仇人或同志,就算某一个单元发生了这种情形,也要在这个单元的结尾让人物关系回复原状,否则读者若漏掉了一个单元没看,后面就莫名其妙了。

  除了这两种常见的系列之外,另有一个奇才创造出第三种系列,而他竟被台湾的出版界长期忽略了──巴尔札克。

  此人是十九世纪法国的小说大师,他创造出一种「人物再现」的技法,就像一部空拍机在当时的巴黎上空盘旋扫描,某一部的主角是A,早上出了门,跟杂货店老板B聊了一会儿天,再往下走,跟擦鞋匠C起了冲突,打了一架……直到本篇故事结束;空拍机绕了一圈回来,对准杂货店,另一部的主角则变成了B,他站在店前跟擦鞋匠C闲聊了几句,然后走向市中心,他的故事又如何如何;空拍机再次回旋,照着擦鞋匠C,他又如何如何。

  我的理解不晓得对不对,因为当我大量耽读翻译小说的六○年代,在台湾只找得到两本巴尔札克的小说──《高老头》与《邦斯舅舅》,而他的《人间喜剧》系列则有九十一部之多!

  这种空拍机式的技法一直迷惑着我,彷彿有着一种造物主的权威与快感。
  几年前,偶然得到了一个可以发展这种系列技法的机会,植基于一部奇怪的古书《山海经》。

  这本书乍看之下有点无聊,多半都是哪里有座山,哪里有条河,山上、河里出产些什么东西。然而细看之下,才会发现其中蕴藏着不少宝藏,许多写得很简单的故事都极具戏剧张力。几千年来竟无人好好的延伸一下,空置这座宝山于虚无荒漠。

  但如果只写神仙与妖魔战斗的故事,肯定乏味,又像极了电脑游戏,所以当然得加入人的质素,让它变成人、神、妖共同组成的故事。
  我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碎片连缀起来?大河式与单元连续式都不管用,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于焉从记忆底层浮现。
  用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大师的技法来演义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仅只这念头就让我兴奋不已。
  我当起了空拍机,把时空座标设定在西元一○○九年的宋朝,《山海经》里的崑崙山众神重出世界,与凡人交织演出一幕幕的悲喜剧。
  之所以把背景放在宋朝,是因为我觉得宋朝是最具现代感也最引起我兴趣的朝代。

  唐朝的城市仍处于中古时期,首都长安虽然雄伟,但市民阶级尚未形成,居民都是皇族、政府官员、禁卫军与他们的家眷。一座大城包着一百零八个小城(就是所谓的坊),走在一百五十公尺宽的「朱雀门大街」上,只能看见一堵堵的坊墙,根本瞧不见坊内的市况与住家,如果拍起电影,还真不知要怎么拍;入了夜,便禁止任何活动,商店关门、居民禁足,换句话说,夜戏只能在家里上演,外头啥也没有。

  宋朝的城市则一派现代作风,自有〈清明上河图〉为证,商店开在了大街边,夜市林立,商业繁荣,科技高度发展,市民阶级开始崛起,讼师满街跑,市民得闲便去「勾栏」看戏听歌,或「捶丸」为乐,也就是打高尔夫球,或「蹴鞠」竞赛,也就是踢足球,连女子都可以组队参加,表演各种花招。他们还喜欢谈论「十二星宫」,闲极无聊的苏东坡替两百多年前的韩愈算命,算出他与自己同是魔羯宫,所以同样颠簸终生。

  宋朝皇帝的宽容亲和更是超迈古今中外。随便举个例子,宋史〈仪卫志〉记载,皇帝出巡,百姓不须跪拜迎接或回避,闲杂人等甚至会跟着皇帝的銮驾乱走,大唿小叫、大惊小怪,来到繁华的市街上,也不禁止士庶站在楼上凭栏俯瞰,难道不怕他们扔砖头或破鞋子下来?

  宋仁宗时,有一个大臣宋庠觉得实在太没规矩了,便参酌汉唐古礼,制定了一大套严格的规范,岂料宋仁宗一看,认为过于严苛扰民,完全不予採用。如今号称民主社会的各国领导者的车队,能不汗颜?

  至于一○○九年,中原并无大事,但周边的国家却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北方的「大辽」,掌政二十多年且颇为杰出的萧太后薨逝;东北的「高丽」发生政变,国君王诵险被奸臣金致阳篡位,他急召大将康肇平乱,之后仍被康肇所弒;南方的「大瞿越」(现在的越南北部)也发生政变,泉州人李公蕴推翻了「黎朝」,建立「李朝」;西南的「大理」则是先皇驾崩,新皇继位。

  以往的历史、神怪或武侠小说,背景泰半以中原为主,我有意拓宽视野,把我的空拍机架在由小道士莫奈何驾驶的「奇肱国」飞车上,飞在天上看世界,因为《山海经》里提到许多民族的起源,若能描绘出辽阔的空间感才符合《山海经》的风格。

  只希望古老的经典能够焕发出新的光彩,被人遗忘的神明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图书试读

●樱桃劫
 
莫奈何的飞车离了夏国,来到百恶谷上空,此处是崑崙山大神「西王母」拘禁天下细菌病毒的地方,本由第三百零五代的徒弟黎青、黎翠两姐妹当家,后来她俩被一个名叫花月夜的雁妖所骗,以至流落人世,还差点被西王母杀掉。
 
现任的谷主薛家糖算是她们的师弟,一肩扛起了管理瘟疫灾疠的重任。
 
莫奈何降下飞车。「这薛家糖是个好帮手,他若能撑着女娲宝伞隐形飞入宫内,便还有击垮魔王的希望。」
 
百恶谷的总坛只是一栋简陋的小木屋,一名灰白乱发蓬松、脸上刻着几十条刀疤的老头儿正在屋里煎熬草药,他的眼睛活像两只生了锈的钩子,眼白混浊,瞳仁尖利,扫人一眼就能勾走魂魄似的。
 
文载道曾经来过百恶谷,知道谷主都会戴着一张镇压细菌的丑恶面具,但此刻仍免不了被他那副尊容吓得腿软。
 
莫奈何笑道:「糖糖兄,近来可好?」
 
薛家糖转过头,取下面具,居然是个白白嫩嫩的大后生,说起话来更有些大姑娘的娇滴:「好什么?人家快闷死啦。」
 
他从小被同伴谑称为「娘娘腔」,如今虽已成了身怀绝技的顶尖高手,仍改不了旧日习惯。
 
莫奈何道:「人类快要毁灭了,需要你的帮忙,你快跟我们走一趟东京。」
 
薛家糖一怔:「去东京?我可不能擅自离开百恶谷。」
 
西王母掌管瘟疫灾疠、五刑残杀,性情极为惼暴,不容任何人违抗自己的命令,黎青、黎翠两姐妹就差点遭她毒手,薛家糖继任谷主之后,自不敢有丝毫懈怠。
 
樱桃妖哼道:「这小子本来就没出息,想要他帮忙,除非天塌下来。」
 
她从前跟薛家糖有些过节,看着他就不爽。
 
一只红头绿身黑眼的小鸟儿飞了过来,骂道:「小妖怪,这儿岂是妳撒野的地方?」
 
西王母座前有三大密探——大鵹、少鵹、青鸟,其中以青鸟的体型最娇小,但鬼主意最多,所以西王母把牠留在百恶谷监督薛家糖。
 
轻手轻脚的薛家糖与小鸟儿相处得颇为融洽,让青鸟把告密的任务都忘光了。
 
樱桃妖哼道:「你别以为妳是西王母面前的红人,扛着她的招牌来压我。你要知道几个月前,她还收了我当干女儿呢。」
 
青鸟咭咭大笑:「她是想把妳种在崑崙山上,让她将来有又大又圆的樱桃可吃。」
 
樱桃妖被揭了疮疤,怒火陡升,卷起袖子就想跟青鸟厮打。
 
莫奈何骂道:「妳在这儿添什么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快站出去,我们有正经事情讨论。」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大话山海经:伏魔者联盟》,怎么说呢,这书真的让我耳目一新。我之前对《山海经》的印象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物和地理的罗列,感觉挺遥远的,就像一本古籍,有点晦涩难懂。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很巧妙地将《山海经》中的经典元素,比如那些充满想象力的神兽、神秘的地域,以及一些零散的古老传说,串联成了一个更加宏大且引人入胜的故事。他并没有生硬地照搬原文,而是用一种现代人的视角,甚至带点幽默和戏谑的口吻,去重新解读和演绎这些古老的文本。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反而有一种在看精彩连载小说的感觉,每一章都充满了悬念和惊喜。特别是书中对“伏魔者联盟”这个概念的引入,我觉得是点睛之笔。它将原本分散的神话人物赋予了共同的使命和情感联系,让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张力,也让整个故事线更加清晰和紧凑。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比如某个脾气火爆的神兽,或者某个足智多谋的凡人,他们之间的对话和配合,读起来特别有趣,也让那些古老的神话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这本书真的让我重新爱上了《山海经》,发现原来这些古老的文字里,藏着这么精彩绝伦的奇幻世界。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很感兴趣,但很多时候读到的资料都比较零散,或者过于学术化。《大话山海经:伏魔者联盟》这本书,算是给了我一个非常惊喜的阅读体验。作者的切入点非常巧妙,他没有直接去解读《山海经》原文,而是以“伏魔者联盟”这样一个概念为引子,将《山海经》中那些零散的神话碎片,整合成了一个宏大且富有吸引力的故事。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想象力和戏剧性。作者在保留《山海经》原有魅力的同时,又赋予了这些古老的故事新的生命力。他用一种非常生动、甚至带点现代感的语言,去描绘那些奇特的山川地貌,那些千奇百怪的神兽。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跟着主人公们一起,踏上了探寻未知世界的旅程,亲眼见证那些只在传说中存在过的景象。书中对人物的塑造也非常成功,虽然是以神话人物为主,但作者却赋予了他们鲜活的个性和情感,让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趣味和张力。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一些经典神话桥段的重新演绎,总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让我对《山海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我真的熬夜追完了!本来只是随便翻翻,想找点神话传说相关的,结果一头栽进去了。作者把《山海经》里的那些古老的神兽、奇特的地理环境,还有那些模糊不清的先秦故事,用一种非常生动、接地气的方式讲了出来。就像是把那些埋藏在历史尘埃里的瑰宝一点点挖出来,让你亲眼看到一样。一开始我以为会是那种枯燥的考据,没想到读起来比小说还吸引人。那些山的名字,那些怪物的描述,听起来都那么不可思议,但作者又能找到合理的解释,或者用现代的思维去解读,让你觉得“哇,原来是这样!” 比如书中对一些神兽的起源和它们在传说中的作用的解读,让我对《山海经》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单纯的奇闻异事,而是蕴含着古人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而且,书中那种“伏魔者联盟”的设定,更是把原本分散的神话故事串联起来,赋予了它们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羁绊,读起来特别有代入感,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个宏大叙事的一部分,跟着这些古老的神话人物一起经历冒险,对抗未知的恐惧。虽然我不是《山海经》的专家,但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对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作者的想象力和解读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是那个“伏魔者联盟”的标题,感觉就很有看点,像是某种热血的冒险故事。拿到书后,我更是被作者的笔触深深吸引。他没有选择用那种枯燥的学术语言去解读《山海经》,而是用一种充满画面感和故事性的方式,将那些古老而神秘的记载变得触手可及。仿佛我不是在读书,而是在亲身经历一场史诗般的冒险。书中对《山海经》中那些令人惊叹的神兽和地貌的描述,都被作者赋予了新的生命。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文字中的形象,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每一个都带着独特的性格和背景故事。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这些神话元素之间联系的挖掘,他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将散落在《山海经》各处的片段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富有逻辑的故事线。这种宏大的叙事结构,加上“伏魔者联盟”这样一个核心的组织,让整个故事充满了动感和冲突。我读的时候,常常会想象那些神兽们如何集结,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作者对细节的刻画也十分到位,无论是场景的描绘,还是人物的对话,都显得非常生动。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本来只是想通过阅读来了解一些《山海经》的内容,但没想到它是一部如此精彩绝伦的作品。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并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学术解读,而是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将《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重新构建,并巧妙地融入了“伏魔者联盟”这样一个核心概念。这使得原本零散的古代神话,变成了一个连贯、精彩且富有吸引力的叙事。我感觉作者像是拥有一个宝藏般的想象力,将那些沉睡在古籍中的神兽、奇景、以及那些模糊不清的传说,一一唤醒,并赋予了它们全新的生命。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波澜壮阔的奇幻世界,跟随“伏魔者联盟”一起,经历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作者对细节的刻画入木三分,无论是奇幻生物的描绘,还是古老地貌的呈现,都极具画面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而且,书中对人物的塑造也十分成功,那些古老的神祇和传说中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而立体,他们的情感、动机和互动,都显得真实可信。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场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奇幻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