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戴手铐的警察

1974戴手铐的警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民国63年,西南边陲的贵州,一个偏远贫瘠的茶场里,发生了一桩荒唐的案子:生产队的食堂宰杀了一头活猪,众人大快朵颐,当晚,尚未烹饪的猪头竟不翼而飞。在那个食物匮乏,尤其缺乏肉食的年代,一只二十多斤重的猪头,是人人垂涎的美食。

  与茶场相邻,有一座劳改农场,里面关押着一批从事劳动生产的犯人,其中有一个叫姚传经的,他当过警察,专门绘制嫌犯肖像,因他画的一幅油画涉嫌污蔑伟大祖国,被定为反革命罪,判刑六年,今年刑满释放。按当时的规定,劳改农场的犯人刑满后,将终身留在农场,不得返回城市。姚传经成了一名农场职工,被派去茶场破案,寻找那只猪头。猪头案,怎么看都像是一出闹剧,查来查去,竟然引出一桩兇杀案,而这个倒楣的警察,也沦为杀人嫌疑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茅捷


  上海人,祖父开有钱庄,解放后(即民国三十九年后)钱庄被人民银行兼併,全家沦为赤贫,故对「文革」题材与老上海题材情有独钟。

  曾出版《来自阴间的51号油画》、《寻头的鬼子兵》、《穿黄雨衣的死神》、《外滩里十八号》等。

  作者邮箱maojie25@hotmail.com,欢迎读者来函指正。
 

图书目录

楔子
第一章:猪头
第二章:手枪
第三章:象鼻神
第四章:面具
第五章:五六式步枪
第六章:三件宝贝
第七章:哈金
后记
 

图书序言

楔子
 
我有一个姑姑,却有两个姑父。用我姑的话来说,这两个姑父,一个是血缘上的,一个是情分上的。
 
遗憾的是,这两个姑父我都没见过,下面的故事是听我姑说的。
 
第一个姑父是警察,一九七四年他在贵州省一个偏远的茶场办一桩案子,就在那里认识了我姑。
 
不过在当时,他的警察职业被剥夺了,当然警服也不能穿,他的具体身份说出来挺有黑色幽默的:劳改犯。
 
什么?什么?犯人!
 
脑补一下这样的画面:大侦探福尔摩斯,一手拿着放大镜在勘察查现场,另一只手腕上挂着一副手铐半吊手铐,在他身后,苏格兰场(伦敦警察厅)的人虎视眈眈地盯着他,生怕他逃跑。
 
如果你觉得荒唐,那就对了,因为那就是一个荒唐的年代。
 
我姑是茶场的知青【註1】,也是民兵【註2】,当时她正站在我姑父身后,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身上背着一杆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枪口下端插着一把明晃晃的枪刺,虽然枪里并没有装子弹,但三十釐米长的三棱刺刀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管制刀具」,加上一米长的步枪,一个突刺就能送敌人去见阎王。
 
那年我姑二十二岁,我姑父已经四十多了。
 
一九六八年秋天,已满十六岁的我姑收到了一纸通知,这么一张粉红色的薄纸,不仅改变了她,也包括千千万万个同龄人的命运。
 
「齐海雯同志:
 
你回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积极报名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光辉道路,已光荣地被批准!望你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运动中,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努力改造世界观,不断提高革命觉悟,为把自己锻炼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落款是「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
 
下面手书一行小字「凭本通知领取竹壳热水瓶壹只、大庆牌牙膏两支」。
 
拿着这份通知,我姑来到南市区的露香园派出所办理手续,「註销户口」的长条形橡皮图章盖在了户口名簿上。
 
六十八届的同学里,最远的去到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稍近点的去了江西,最让人羡慕的是分到了远离上海市区的崇明岛农场——虽然从行政上来说,崇明岛属于上海,但仍要註销市区户籍——我姑要去的是贵州。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